第三卷 薄暮 第一章 弄潮(一)
關燈
小
中
大
于潮頭,卻不能脫離這片大潮!”
“可這片潮,我們真的承受得起麼?”杜浒幽幽地問。
他知道文天祥說的是什麼,自己的那些想法,真的公之餘衆,在天下人眼中,肯定是比北元還可恨的罪人。
自己剛剛有了這些想法,已經如此難以承受。
而使自己有了這些想法的人,是不是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無怪乎丞相在百丈嶺上會發瘋。
突然間,杜浒發覺,自己明白了什麼,仿佛跟文天祥之間漸漸生出的隔閡,開始透明。
“我也不知道是否承受的起,但此一刻,我們在享受弄潮的樂趣!”文天祥笑着,慢慢走向江邊,脫掉鞋子,走到江邊的一塊巨石後。
一個大浪撲來,撞在江邊岩石上,潔白的水花淋透他的衣衫。
水霧散盡,濕漉漉的衣衫下,透出一個堅實的臂膀。
陳宜中等人以權謀二字治國,而現在,文天祥手握的卻是一支百戰百勝的大軍。
在雙方實力相當時,權謀能發揮作用。
而一旦其中一方實力高出對方太多,權謀,不過是個蒼白的笑話。
無論施展權謀者的理論多花哨,以實力壓過去,就足夠了。
這就像大宋與北元玩陰謀,無論怎麼玩,都是輸。
因為雙方實力相差太多,實力強的一方,完全可以不講道理。
“貴卿,記得當初咱們揮兵背上,試圖光複贛南的時候,陳丞相和張将軍執意東下,攻打泉州、福州和邵武三地的事情麼?”文天祥的聲音從浪濤聲裡傳來,伴者潮水的轟鳴。
“記得,當時,大夥都說,陳丞相是為了和咱們怄氣,所以才做成這種錯誤決定。
他試圖恢複從自己手裡失去的兩浙,洗刷當年決策失誤的恥辱!”杜浒高聲回答,走到江水中,與文天下并肩享受觀潮之樂。
層層浪濤間,陳複宋高舉着紅旗,立在一葉扁舟頭。
扁舟在浪尖起伏,他手中的紅旗卻沒有被浪濤淋濕。
無數水上健兒歡呼着,駕駛着戰船跟在扁舟後,船與船之間的距離盡力保持着一緻,為了達到這個目标,每個水手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氣。
“現在,咱們以一支殘軍攻克三府。
擁有近二十萬将士的陳丞相和張将軍來投奔,難道他們不怕世人的評論麼?”文天祥笑着問,仿佛早已看透了浪濤背後的迷局。
“這,不會,他們不敢來!”杜浒突然醒悟,旋即又有些失落。
“他們不來這裡,天下之大,哪裡能讓他們容身?” “還是廣州,根據咱們的眼線送來的消息,統一由達春号令的幾路人馬因為糧草不濟,已經開始分散就糧。
蒲壽庚正帶着他的艦隊,星夜趕回泉州。
索都去潮州,試圖找馬發将軍報一箭之仇。
劉深正在向漳州行軍,估計準備撲南劍州,找興宋軍的麻煩。
達春本部向邵州趕,去對付陳吊眼,安撫後路。
眼前廣州城隻有幾萬新附軍在駐守,而城牆又被達春上次入城時拆毀了……” 我沒有逼他們抗元,我也不會讓破虜軍失去血戰得來的基礎。
我隻是,讓朝廷自己多一份選擇?文天祥笑着想,這是他内心深處掙紮多次做出的妥協。
也是目前比較合适的辦法。
祖宗制度固然重要,但如果這一種制度已經不适合國家的發展,就必須舍棄。
這不是什麼一夥人的利益和創始者的面子問題,而是關系到國家存亡。
根據情報分析,北元已經做出了戰略調整。
以自己對張世傑和陳宜中的了解,他們不會坐視這次戰機不顧。
否則,他們就隻能來福州,那樣,大宋剩餘人馬,在民間和朝廷的壓力下,就不得不重整,交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指揮者手上。
此時,無論戰績和聲望,自己的都已經超過了張世傑。
所以,一旦行朝漂流到福州,也絕對不會再出現杜浒擔心的,自己被架空,而決策權力被陳宜中等人占據了情況。
文天祥已經有了一次教訓,不會再吃第二次虧。
反而,為了延續這個民族的血脈,他要設一個圈套出來,要麼取得所有兵馬的指揮權,要麼,逼着張世傑和陳宜中以更主動的姿态投入對北元的抗争中。
“丞相有把握?”杜浒敞開懷抱,一邊迎接礁石上反濺上來的碎浪洗禮,一邊問道。
“非但對此有把握,我還可以肯定,達春所謂的征讨陳吊眼,和劉深征讨許夫人,不過是掩人耳目,他們的目的,其實還是咱們破虜軍。
一旦達春回到了英州,驅逐了邵州和雄州的各路義軍,他的大隊人馬肯定掉頭撲向汀洲,從
他知道文天祥說的是什麼,自己的那些想法,真的公之餘衆,在天下人眼中,肯定是比北元還可恨的罪人。
自己剛剛有了這些想法,已經如此難以承受。
而使自己有了這些想法的人,是不是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無怪乎丞相在百丈嶺上會發瘋。
突然間,杜浒發覺,自己明白了什麼,仿佛跟文天祥之間漸漸生出的隔閡,開始透明。
“我也不知道是否承受的起,但此一刻,我們在享受弄潮的樂趣!”文天祥笑着,慢慢走向江邊,脫掉鞋子,走到江邊的一塊巨石後。
一個大浪撲來,撞在江邊岩石上,潔白的水花淋透他的衣衫。
水霧散盡,濕漉漉的衣衫下,透出一個堅實的臂膀。
陳宜中等人以權謀二字治國,而現在,文天祥手握的卻是一支百戰百勝的大軍。
在雙方實力相當時,權謀能發揮作用。
而一旦其中一方實力高出對方太多,權謀,不過是個蒼白的笑話。
無論施展權謀者的理論多花哨,以實力壓過去,就足夠了。
這就像大宋與北元玩陰謀,無論怎麼玩,都是輸。
因為雙方實力相差太多,實力強的一方,完全可以不講道理。
“貴卿,記得當初咱們揮兵背上,試圖光複贛南的時候,陳丞相和張将軍執意東下,攻打泉州、福州和邵武三地的事情麼?”文天祥的聲音從浪濤聲裡傳來,伴者潮水的轟鳴。
“記得,當時,大夥都說,陳丞相是為了和咱們怄氣,所以才做成這種錯誤決定。
他試圖恢複從自己手裡失去的兩浙,洗刷當年決策失誤的恥辱!”杜浒高聲回答,走到江水中,與文天下并肩享受觀潮之樂。
層層浪濤間,陳複宋高舉着紅旗,立在一葉扁舟頭。
扁舟在浪尖起伏,他手中的紅旗卻沒有被浪濤淋濕。
無數水上健兒歡呼着,駕駛着戰船跟在扁舟後,船與船之間的距離盡力保持着一緻,為了達到這個目标,每個水手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氣。
“現在,咱們以一支殘軍攻克三府。
擁有近二十萬将士的陳丞相和張将軍來投奔,難道他們不怕世人的評論麼?”文天祥笑着問,仿佛早已看透了浪濤背後的迷局。
“這,不會,他們不敢來!”杜浒突然醒悟,旋即又有些失落。
“他們不來這裡,天下之大,哪裡能讓他們容身?” “還是廣州,根據咱們的眼線送來的消息,統一由達春号令的幾路人馬因為糧草不濟,已經開始分散就糧。
蒲壽庚正帶着他的艦隊,星夜趕回泉州。
索都去潮州,試圖找馬發将軍報一箭之仇。
劉深正在向漳州行軍,估計準備撲南劍州,找興宋軍的麻煩。
達春本部向邵州趕,去對付陳吊眼,安撫後路。
眼前廣州城隻有幾萬新附軍在駐守,而城牆又被達春上次入城時拆毀了……” 我沒有逼他們抗元,我也不會讓破虜軍失去血戰得來的基礎。
我隻是,讓朝廷自己多一份選擇?文天祥笑着想,這是他内心深處掙紮多次做出的妥協。
也是目前比較合适的辦法。
祖宗制度固然重要,但如果這一種制度已經不适合國家的發展,就必須舍棄。
這不是什麼一夥人的利益和創始者的面子問題,而是關系到國家存亡。
根據情報分析,北元已經做出了戰略調整。
以自己對張世傑和陳宜中的了解,他們不會坐視這次戰機不顧。
否則,他們就隻能來福州,那樣,大宋剩餘人馬,在民間和朝廷的壓力下,就不得不重整,交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指揮者手上。
此時,無論戰績和聲望,自己的都已經超過了張世傑。
所以,一旦行朝漂流到福州,也絕對不會再出現杜浒擔心的,自己被架空,而決策權力被陳宜中等人占據了情況。
文天祥已經有了一次教訓,不會再吃第二次虧。
反而,為了延續這個民族的血脈,他要設一個圈套出來,要麼取得所有兵馬的指揮權,要麼,逼着張世傑和陳宜中以更主動的姿态投入對北元的抗争中。
“丞相有把握?”杜浒敞開懷抱,一邊迎接礁石上反濺上來的碎浪洗禮,一邊問道。
“非但對此有把握,我還可以肯定,達春所謂的征讨陳吊眼,和劉深征讨許夫人,不過是掩人耳目,他們的目的,其實還是咱們破虜軍。
一旦達春回到了英州,驅逐了邵州和雄州的各路義軍,他的大隊人馬肯定掉頭撲向汀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