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餘晖 第四章 拔劍(五)

關燈
簡背後。

    其他兩個細作無法施放毒箭,正猶豫的時候,看到趙簡淩空飛起,石頭般向他們砸來。

     兩個細作側身,閃避。

    躲開趙簡的身體,幾乎同時看到對面的同伴脖子上多了一條細細的血線。

    喉嚨一緊,再也呼吸不上一口氣來。

     兔起,鷹落,兩個照面,院子中站着的人,隻剩下錢姓首領和和尚兩個。

    黑店老闆趙簡躺在地上,背後印着條刀痕,從肩到腰,顯然已經氣絕。

     “你”錢姓首領用剩餘的左臂指着和尚,如看到魔鬼般,不住地顫抖。

    他終于想起了對手是誰。

     這個和尚是個殺人魔王,手下從來沒留過活口。

    當年道上混的,聽到這個和尚的法号,全都大哆嗦。

     “貧僧無果,隻管殺人,不求正果”,無果和尚歎息着,将鋼刀刺進錢姓首領的肚子。

     他姓吳,卻不叫吳果。

    無果是他的法号。

    這個世界,無法求正果。

    當年他在數萬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将襄陽被圍困的消息送到朝廷。

    結果,無功,反而有罪。

     賈丞相以謊報軍情的罪名要處死他。

    滿朝文武對他遍布全身的刀傷箭痕,視而不見。

    天日昭昭,他終于明白百餘年前,嶽武穆那聲歎息、 好在太後及時地過生日,大赦天下。

    他揀了一條命,被流放到嶺南。

    剛出臨安,他就打傷了押送的差役,逃走了。

    從此浪迹江湖,懲奸除惡。

     可惜,豺狼是殺不完的。

     大宋在太平盛世的歡歌聲中,丢失了重鎮襄陽,丢失了臨安,蒙古軍所到之處,稍有抵抗者,便是屠城、。

     他刺殺過元軍将領。

    在軍營中放過火,都未能阻擋蒙古人的鐵蹄南下。

    生活中已經沒有了希望,隻剩下殺戮。

     直到有一天,他聽說文天祥重新走出了大山。

    打下了邵武。

    然後,他千裡迢迢來投奔,沒等到達目的地,就聽說,頁特密實帶領三萬多大軍前去邵武征剿。

     然後,他看到了奇迹。

    不會指揮作戰的文天祥,擊潰并全殲了來犯援軍。

    從此,他心中多了份希望。

     他知道,北元不會這麼輕易甘休。

    刺殺對方主帥,是蒙古人的專利。

    于是,他與幾個江湖好友悄悄的在邵武各地住了下來。

     他要守護住這份希望。

     雖然破虜軍現在還很弱小,就像一個瘦小的毛毛蟲子。

    但他要守着這隻蝴蝶咬開重重絲繭。

     因為這份希望,不僅僅是他自己的。

     酒徒注:看到有朋友問起戰馬、羁縻馬與方塊字的問題,酒徒找到資料如下。

    戰馬和羁縻馬,最初是宋人對馬匹的劃分辦法,戰馬用來供應軍隊,羁縻馬,則屬于不可作戰之馬,所謂羁縻二字,指得是通過馬匹貿易,收攏少數民族的心。

     質量上而言,戰馬要遠遠好于羁縻馬。

    但戰馬對飼料的需求也高得多。

    雖然西方曆史學家認為,蒙古馬對草料要求不高。

    但那是與西方馬相比較而言,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這種便宜事是沒有的。

    此外,蒙古馬也分為很多種,并不是随便拉一匹就可以上戰場,其中,東部蒙古的三河馬(通遼市)和新疆一帶的伊犁馬,青海的河曲馬算是古代三個名種。

    打個比方,一匹三河馬與普通馬比,就像悍馬與夏利相比較,根本不是同一個級别。

     關于蒙古方塊字,史料記載如下: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封吐蕃喇嘛八思巴為國師,命他制作通行的蒙古文字。

    9年後,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成為法定的官方文字,直到元朝結束。

    八思巴是藏人,這種蒙古字是根據藏文字母改成的。

    藏文字母來源于梵文字母,原為橫行拼寫;八思巴把它們改為方塊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直寫,很明顯是參照了漢字的書寫以及構字方式。

    忽必烈想用這種統一的新文字拼寫蒙語和漢語,使原來風格各異的各民族語言在元朝統治下融合為一個新的整體。

    他還要求元朝官方文件、碑刻、印章、牌符、錢鈔、圖書、題記等都使用這種語言。

    但是,由于這種文字構造上的複雜,蒙古人不願意學,有骨氣的漢人不肯學,能取替原來使用的畏吾兒文。

    1305―1311年語言學家搠思吉斡節爾以畏吾兒字母為基礎編著《蒙文啟蒙》一書,正确地揭示了蒙古語的特點、語法和拼寫法,改進了一些畏吾兒字母的寫法,增加了個别字目,确定的“回鹘式蒙古文”,為現代蒙古文的語法、讀音、書寫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