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餘晖 第一章 廟算(三)
關燈
小
中
大
關于未來,文天祥沒有蘇家兄弟想得那麼遠。
無論是他還是另一個世界裡的文忠,對水戰都是一竅不通。
利用方家去騷擾蒙古人後方的思路文忠記憶裡關于甲午海戰的思考,據說當年東邊那個島國是傾國而來,如果滿清能派一支部隊在那個島國登陸,那場戰争的結局,未必如曆史所寫。
經曆了六個多月的掙紮,文天祥現在已經學會了如何與腦海裡不同的思維相處。
雖然文忠的思維和文天祥的理念在很多地方格格不入,但文天祥試着理解文忠,試着從自己和文忠兩個角度看同一個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内心深處交流,就像兩個老朋友在交換彼此對事物的看法。
今天,無論從文忠的角度,還是文天祥的角度,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眼前這場仗,将是破虜軍下山以來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打赢了,将一舉奠定整個福建北部山區的反元鬥争格局;打輸了,破虜軍将被迫轉移,放棄在邵武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一切。
精細的“沈氏地圖”上(帶有高度标記的地圖,據說為北宋沈括發明),一道粗粗的黑線從泉州直奔邵武背後的汀州,所過之處,民不聊生。
幾根黃線從南劍州,建武軍,福州府蜂擁而來,試圖跟在黑線旁邊湊熱鬧。
邵武軍春節後在南劍州擊潰李英部的戰鬥,把忽必烈真的打痛了。
所以他不顧一切給蒙古軍統帥達春下令,命他迅速抽調兵馬,撲滅邵武地區的反抗之火。
達春接到聖旨後不敢怠慢,從海邊将圍堵大宋行朝的主力部隊抽調出一支,由悍将頁特密實帶領,前往邵武“平叛”。
而頁特密實就是上次攻入邵武,将被俘虜的宋軍将士綁在水牛上分屍的那個殺人魔王。
自從蒙元南下後,他一直沖在最前線,将一個個繁華的村鎮燒成了瓦礫場。
邵武附近的幾支新附軍在達春的嚴令下相繼采取了行動。
上次被杜浒打殘了的李英,和一直對破虜軍有私下聯系的武忠的部隊都開始向邵武軍附近移動,就連一直被破虜軍吓得不敢出福州半步的王積翁,也帶領兩萬人馬傾巢而來,前鋒已經入了建甯府(在邵武東北,與邵武境内的建甯縣重名)距離邵武隻有不到十天的路程。
“看來鞑子這次要跟咱們玩真的了”,破虜軍副統制,兵部侍郎鄒洬看着地圖上那一個個指向邵武的粗大箭頭,微笑着說道。
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大夥的士氣正高。
鄒洬希望趁着這股士氣再狠狠給北元來上一下。
那樣,各地的反元力量就會得到更大鼓舞。
後方越亂,蒙古人将不得不騰不出手來處理,結束對漂流在海上已經四個多月的大宋朝廷的圍追堵截。
四個月不上岸,鄒洬不敢想像體弱多病的小皇帝和朝廷中的文官們會難過到什麼樣子。
“來就來,咱怕他個鳥毛”大将張唐出口成髒,聽得衆人直皺眉頭。
他天生就是一個不怕打仗的主,空坑兵敗時諸将心灰意懶,惟獨他豪情不改,如今麾下兵多了數倍,說話更加豪氣“任他幾路來,我自一路去,鞑子和王積翁又不是一個媽生的,我就不信他們能同時到邵武”。
這句話點到了此戰的關鍵所在,幾個與張唐交好的将領轟然響應。
敵軍十餘萬,分四路撲向邵武。
但除了頁特密實的主力,每一路人馬不過是兩萬多新附軍,正面對敵,再多的新附軍也不是大夥的對手。
“隻是我軍馬匹少,來回奔波,體力消耗過大。
并且一旦放鞑子入了境,開春剛剛種下的莊稼估計會被禍害一空。
今年我們的補給還得依賴建武軍那邊”。
箫明哲看看地圖,謹慎的說道。
親眼目睹了邵武從破敗慢慢走向繁榮,和當地将士一樣,他分外珍惜自己的家園。
“隻怕這也由不得我們,敵衆我寡,硬拼不得。
隻能利用我軍地形熟,圍着邵武周圍的群山跟他們周旋。
什麼時候他們拖疲了,拖垮了,什麼時候咱們再一個個将他們吃掉”。
第三标統領林琦低聲建議。
他剛剛被提升為第三标統領,麾下隻有一個營是百丈嶺帶下來的老班底,剩下的全是攻破邵武後收攏來的俘虜。
所以對正面接戰心懷疑慮,想出了個運動戰的點子。
“如果再有兩個月時間就好了,至少弩箭和铠甲會裝備多些。
”軍械監箫資的話語中也不無遺憾。
邵武是個礦産豐富的好地方,江源的銀,泰甯的金子,寶積生鐵,唐石泥炭,讓辎重營有了充足的材料來打造軍械。
眼看着剛剛壘起來沒多久炒爐和灌爐被迫要全部破壞掉,着實讓這位已經迷上了研制武器的軍械監有些舍不得。
“咱們也未必非要離開邵武,不跟他們硬拼,依然可以把戰場拉到邵武之外”,聽大夥議論了一會兒,第二标統領杜浒拉過放沙盤的桌子,指點着議論道:“咱們的老“朋友”,武忠那路好解決。
他是個腳踏幾隻船的老滑頭,一心自保。
眼下是怕鞑子皇帝事後怪罪,萬不得以才動一動,内心裡還打得觀望的意思,隻要咱們在戰場上跟鞑子沒分出上下,給他天大個膽子,他也不敢越過大武夷山半步”! “我覺得也是這麼個理兒”
無論是他還是另一個世界裡的文忠,對水戰都是一竅不通。
利用方家去騷擾蒙古人後方的思路文忠記憶裡關于甲午海戰的思考,據說當年東邊那個島國是傾國而來,如果滿清能派一支部隊在那個島國登陸,那場戰争的結局,未必如曆史所寫。
經曆了六個多月的掙紮,文天祥現在已經學會了如何與腦海裡不同的思維相處。
雖然文忠的思維和文天祥的理念在很多地方格格不入,但文天祥試着理解文忠,試着從自己和文忠兩個角度看同一個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内心深處交流,就像兩個老朋友在交換彼此對事物的看法。
今天,無論從文忠的角度,還是文天祥的角度,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眼前這場仗,将是破虜軍下山以來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打赢了,将一舉奠定整個福建北部山區的反元鬥争格局;打輸了,破虜軍将被迫轉移,放棄在邵武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一切。
精細的“沈氏地圖”上(帶有高度标記的地圖,據說為北宋沈括發明),一道粗粗的黑線從泉州直奔邵武背後的汀州,所過之處,民不聊生。
幾根黃線從南劍州,建武軍,福州府蜂擁而來,試圖跟在黑線旁邊湊熱鬧。
邵武軍春節後在南劍州擊潰李英部的戰鬥,把忽必烈真的打痛了。
所以他不顧一切給蒙古軍統帥達春下令,命他迅速抽調兵馬,撲滅邵武地區的反抗之火。
達春接到聖旨後不敢怠慢,從海邊将圍堵大宋行朝的主力部隊抽調出一支,由悍将頁特密實帶領,前往邵武“平叛”。
而頁特密實就是上次攻入邵武,将被俘虜的宋軍将士綁在水牛上分屍的那個殺人魔王。
自從蒙元南下後,他一直沖在最前線,将一個個繁華的村鎮燒成了瓦礫場。
邵武附近的幾支新附軍在達春的嚴令下相繼采取了行動。
上次被杜浒打殘了的李英,和一直對破虜軍有私下聯系的武忠的部隊都開始向邵武軍附近移動,就連一直被破虜軍吓得不敢出福州半步的王積翁,也帶領兩萬人馬傾巢而來,前鋒已經入了建甯府(在邵武東北,與邵武境内的建甯縣重名)距離邵武隻有不到十天的路程。
“看來鞑子這次要跟咱們玩真的了”,破虜軍副統制,兵部侍郎鄒洬看着地圖上那一個個指向邵武的粗大箭頭,微笑着說道。
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大夥的士氣正高。
鄒洬希望趁着這股士氣再狠狠給北元來上一下。
那樣,各地的反元力量就會得到更大鼓舞。
後方越亂,蒙古人将不得不騰不出手來處理,結束對漂流在海上已經四個多月的大宋朝廷的圍追堵截。
四個月不上岸,鄒洬不敢想像體弱多病的小皇帝和朝廷中的文官們會難過到什麼樣子。
“來就來,咱怕他個鳥毛”大将張唐出口成髒,聽得衆人直皺眉頭。
他天生就是一個不怕打仗的主,空坑兵敗時諸将心灰意懶,惟獨他豪情不改,如今麾下兵多了數倍,說話更加豪氣“任他幾路來,我自一路去,鞑子和王積翁又不是一個媽生的,我就不信他們能同時到邵武”。
這句話點到了此戰的關鍵所在,幾個與張唐交好的将領轟然響應。
敵軍十餘萬,分四路撲向邵武。
但除了頁特密實的主力,每一路人馬不過是兩萬多新附軍,正面對敵,再多的新附軍也不是大夥的對手。
“隻是我軍馬匹少,來回奔波,體力消耗過大。
并且一旦放鞑子入了境,開春剛剛種下的莊稼估計會被禍害一空。
今年我們的補給還得依賴建武軍那邊”。
箫明哲看看地圖,謹慎的說道。
親眼目睹了邵武從破敗慢慢走向繁榮,和當地将士一樣,他分外珍惜自己的家園。
“隻怕這也由不得我們,敵衆我寡,硬拼不得。
隻能利用我軍地形熟,圍着邵武周圍的群山跟他們周旋。
什麼時候他們拖疲了,拖垮了,什麼時候咱們再一個個将他們吃掉”。
第三标統領林琦低聲建議。
他剛剛被提升為第三标統領,麾下隻有一個營是百丈嶺帶下來的老班底,剩下的全是攻破邵武後收攏來的俘虜。
所以對正面接戰心懷疑慮,想出了個運動戰的點子。
“如果再有兩個月時間就好了,至少弩箭和铠甲會裝備多些。
”軍械監箫資的話語中也不無遺憾。
邵武是個礦産豐富的好地方,江源的銀,泰甯的金子,寶積生鐵,唐石泥炭,讓辎重營有了充足的材料來打造軍械。
眼看着剛剛壘起來沒多久炒爐和灌爐被迫要全部破壞掉,着實讓這位已經迷上了研制武器的軍械監有些舍不得。
“咱們也未必非要離開邵武,不跟他們硬拼,依然可以把戰場拉到邵武之外”,聽大夥議論了一會兒,第二标統領杜浒拉過放沙盤的桌子,指點着議論道:“咱們的老“朋友”,武忠那路好解決。
他是個腳踏幾隻船的老滑頭,一心自保。
眼下是怕鞑子皇帝事後怪罪,萬不得以才動一動,内心裡還打得觀望的意思,隻要咱們在戰場上跟鞑子沒分出上下,給他天大個膽子,他也不敢越過大武夷山半步”! “我覺得也是這麼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