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斜陽 第三章 選擇(一)
關燈
小
中
大
望着眼前一望無際的大海,端宗皇帝歎了口氣,無聊的将幾片貝殼投入海水中。
“官家和誰生氣呢,書讀完了嗎”,背後傳來一聲溫婉的問候,一個年青的宮裝麗人的倒影出現在水裡。
是江南女子特有的細眉蛋臉,眉宇間,隐隐帶着一絲憂愁。
“母後”,小皇帝回過頭,揚起臉,盯着宮裝麗人問道,“我們什麼時候回到陸地上”。
“快了吧,北元的水師追不到我們,劉深等賊日久無糧,自然要退回北方。
到那時,我們就可以上岸了。
怎麼,官家不喜歡在船上麼,這麼多船連在一起,和陸地區别也不大”,楊太後摸着小皇帝的頭,低聲安慰。
李恒、嗦都、劉深三路大軍齊集廣州,淺灣一戰即失,朝廷不得不又飄蕩到了海上。
雖然兩千多艘大船相連,安穩得像平地一般,寬闊處亦可跑馬。
但海上畢竟不是陸地,漂泊久了,将士離心不說,皇帝和大臣的身體也吃不消。
已經有人開始生病了,随軍醫生正盡力治療,她希望,這場疾病不要傳播到皇帝的座艦中,如果此時端宗皇帝再有個三長兩短,整個大宋,也就沒希望了。
“鞑子是回去攻打潮州了嗎,不知道馬大人能堅持多久”?小皇帝的語氣中帶着與年齡不适宜的憂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他這個皇帝,腳下可是一塊土珂拉都沒了,連打水漂,都得用貝殼。
“應該沒事的,潮州城高大堅固。
”楊太後低聲說道,不知是哄皇帝,還是哄自己。
福州城也堅固,廣州城同樣堅固,不都陸續落入了北元手中麼。
還有很多更堅固的城市,沒等北元的軍隊到來,便被大宋官吏給獻了出去。
難道大宋的氣數真的盡了麼,皇後不敢想。
她不是一個懂得看得出天下大勢的女子,如果不是謝夫人(謝太後)帶着朝廷投降了北元,這大宋太後的位子也輪不到她來坐。
如今勉強坐了上來,也隻能聽憑陳宜中和張士傑的意思點頭而已。
“希望吧”,端宗丢了一個海螺入水,激起一個大大的水漂。
幾隻白色的海鳥飛過,自由的聲音在天空中回蕩。
如果長了翅膀,我就可以遠遠的飛走。
小皇帝擡頭,看了看遠去的飛鳥,輕輕歎息。
“陛下不用愁,目前北元雖然得勢,百姓的心思,還是向着我大宋的”!楊太後給小皇帝加上一層披風,牽着他的手向座艙裡走。
“陛下隻需要念好書,将來就可以治國,做一個堯舜之君”。
“可堯舜之君也得有将相輔佐啊”,小皇帝用力摔開了楊太後的手,有些生氣的說道。
他知道國事如何艱難,不想再一切被蒙在鼓裡。
“今天,陸大夫說,文丞相在江南西路和福建路交界處,又打了一個勝仗,殺了一個鞑子頭,母後,有這回事兒麼”? “有的,是個千夫長,算不上什麼成名的大将”。
楊太後笑笑,低聲回答。
這是幾個月來,大宋在陸上戰場唯一的勝利,早已被百姓傳得天下皆知,船上很多宮女聞之,都激動得落淚呢。
“畢竟是個千夫長,還有一千多個真鞑子,不是漢軍,也不是那些吃裡扒外的新附軍”,端宗皇帝并不糊塗,探馬赤軍和漢軍之間的區别他能分得清楚。
北元軍隊中,探馬赤軍的戰鬥力僅僅次于蒙古兵,漢軍和新附軍根本與前者不在一個檔次。
逆賊劉深的部曲中,隻有兩千探馬赤軍,已經讓擁有十八萬将士的張士傑無法正面應對。
而文天祥,居然以新敗的殘兵,打得一千多探馬赤軍全軍覆沒。
“母後,您說文丞相和張大人,到底誰更會打仗些”?沉默了一會兒,小皇帝在座艙中發問。
“差不多吧,文大人曾經收複贛南,張大人也曾收複了半個福建”。
楊太後支使宮女給端宗捧來手爐,在親自檢查了一遍裡邊的白炭,漫不經心的回答。
這個問題,對她一個女人家來說,實在過于深奧。
“應該是文丞相更厲害些,文大人麾下,全是各地義勇。
而張大人手中,全是大宋禁軍和廂軍呢”,衛王趙景拎着一個鳥籠子,蹦了進來。
他與端宗兄弟情深,一向随便慣了,入門後也不給皇兄見禮,直接插話。
“朕也這麼認為”,端宗捧着手爐,大聲說道:“文大人從福建打到了江南西路,一路上攻城掠地。
最後雖然敗了,卻打出了我大宋的威風。
而張大人圍攻泉州,三個月入不了城。
并且朕聽說,連當時福建各地,也是文丞相打下來後,移交給他的”。
“陛下不可亂說”,楊太後身子一顫,手中的茶杯不小心落到甲闆上,摔了個粉碎。
濃濃的江南綠茶香味瞬間飄滿屋子。
一邊招呼宮女收拾,
“官家和誰生氣呢,書讀完了嗎”,背後傳來一聲溫婉的問候,一個年青的宮裝麗人的倒影出現在水裡。
是江南女子特有的細眉蛋臉,眉宇間,隐隐帶着一絲憂愁。
“母後”,小皇帝回過頭,揚起臉,盯着宮裝麗人問道,“我們什麼時候回到陸地上”。
“快了吧,北元的水師追不到我們,劉深等賊日久無糧,自然要退回北方。
到那時,我們就可以上岸了。
怎麼,官家不喜歡在船上麼,這麼多船連在一起,和陸地區别也不大”,楊太後摸着小皇帝的頭,低聲安慰。
李恒、嗦都、劉深三路大軍齊集廣州,淺灣一戰即失,朝廷不得不又飄蕩到了海上。
雖然兩千多艘大船相連,安穩得像平地一般,寬闊處亦可跑馬。
但海上畢竟不是陸地,漂泊久了,将士離心不說,皇帝和大臣的身體也吃不消。
已經有人開始生病了,随軍醫生正盡力治療,她希望,這場疾病不要傳播到皇帝的座艦中,如果此時端宗皇帝再有個三長兩短,整個大宋,也就沒希望了。
“鞑子是回去攻打潮州了嗎,不知道馬大人能堅持多久”?小皇帝的語氣中帶着與年齡不适宜的憂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他這個皇帝,腳下可是一塊土珂拉都沒了,連打水漂,都得用貝殼。
“應該沒事的,潮州城高大堅固。
”楊太後低聲說道,不知是哄皇帝,還是哄自己。
福州城也堅固,廣州城同樣堅固,不都陸續落入了北元手中麼。
還有很多更堅固的城市,沒等北元的軍隊到來,便被大宋官吏給獻了出去。
難道大宋的氣數真的盡了麼,皇後不敢想。
她不是一個懂得看得出天下大勢的女子,如果不是謝夫人(謝太後)帶着朝廷投降了北元,這大宋太後的位子也輪不到她來坐。
如今勉強坐了上來,也隻能聽憑陳宜中和張士傑的意思點頭而已。
“希望吧”,端宗丢了一個海螺入水,激起一個大大的水漂。
幾隻白色的海鳥飛過,自由的聲音在天空中回蕩。
如果長了翅膀,我就可以遠遠的飛走。
小皇帝擡頭,看了看遠去的飛鳥,輕輕歎息。
“陛下不用愁,目前北元雖然得勢,百姓的心思,還是向着我大宋的”!楊太後給小皇帝加上一層披風,牽着他的手向座艙裡走。
“陛下隻需要念好書,将來就可以治國,做一個堯舜之君”。
“可堯舜之君也得有将相輔佐啊”,小皇帝用力摔開了楊太後的手,有些生氣的說道。
他知道國事如何艱難,不想再一切被蒙在鼓裡。
“今天,陸大夫說,文丞相在江南西路和福建路交界處,又打了一個勝仗,殺了一個鞑子頭,母後,有這回事兒麼”? “有的,是個千夫長,算不上什麼成名的大将”。
楊太後笑笑,低聲回答。
這是幾個月來,大宋在陸上戰場唯一的勝利,早已被百姓傳得天下皆知,船上很多宮女聞之,都激動得落淚呢。
“畢竟是個千夫長,還有一千多個真鞑子,不是漢軍,也不是那些吃裡扒外的新附軍”,端宗皇帝并不糊塗,探馬赤軍和漢軍之間的區别他能分得清楚。
北元軍隊中,探馬赤軍的戰鬥力僅僅次于蒙古兵,漢軍和新附軍根本與前者不在一個檔次。
逆賊劉深的部曲中,隻有兩千探馬赤軍,已經讓擁有十八萬将士的張士傑無法正面應對。
而文天祥,居然以新敗的殘兵,打得一千多探馬赤軍全軍覆沒。
“母後,您說文丞相和張大人,到底誰更會打仗些”?沉默了一會兒,小皇帝在座艙中發問。
“差不多吧,文大人曾經收複贛南,張大人也曾收複了半個福建”。
楊太後支使宮女給端宗捧來手爐,在親自檢查了一遍裡邊的白炭,漫不經心的回答。
這個問題,對她一個女人家來說,實在過于深奧。
“應該是文丞相更厲害些,文大人麾下,全是各地義勇。
而張大人手中,全是大宋禁軍和廂軍呢”,衛王趙景拎着一個鳥籠子,蹦了進來。
他與端宗兄弟情深,一向随便慣了,入門後也不給皇兄見禮,直接插話。
“朕也這麼認為”,端宗捧着手爐,大聲說道:“文大人從福建打到了江南西路,一路上攻城掠地。
最後雖然敗了,卻打出了我大宋的威風。
而張大人圍攻泉州,三個月入不了城。
并且朕聽說,連當時福建各地,也是文丞相打下來後,移交給他的”。
“陛下不可亂說”,楊太後身子一顫,手中的茶杯不小心落到甲闆上,摔了個粉碎。
濃濃的江南綠茶香味瞬間飄滿屋子。
一邊招呼宮女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