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劉邦崛起之謎

關燈
會,他出差的時候見到秦始皇,他發表了一個感慨,大丈夫當如是也,就是大丈夫要像秦始皇那樣,那才活得像個人樣,這是他有了這麼一個念頭。

    第二件事情就是娶了一個妻子,就是後來的呂後,這個事情是怎麼樣的呢?當時呂後的父親呂公和劉邦所在的縣,那個縣叫沛縣,現在在江蘇省北部,蘇北地區,呂公和沛縣的縣令關系很好,呂公就到沛縣的縣令家來做客。

    沛縣的縣令來了一個貴客以後,他就要大擺酒宴,這個時候主持這個儀式的是縣政府的秘書長蕭何。

    蕭何就做一個規定說,你交紅包以一千錢為界限,紅包一千以上的坐在堂上,紅包一千以下的坐堂下。

    劉邦是一分錢沒有的,他就跑到門口說我一萬,我送紅包一萬。

    一萬當然是坐堂上了。

    劉季坐在堂上,其實他一分錢沒交,然後高談闊論,嘻笑怒罵,旁若無人。

    這個呂公一看,這個人好像是非同尋常,劉季,你喝完酒留一下,喝完酒以後呂公就跟劉季談,我有一個女兒還沒有嫁人,願意嫁給你。

    這個呂太太就不願意了,呂太太說,你看我們的女兒寶貝得不得了,挑了又挑,揀了又揀,是不是,沛縣的縣令跟你關系那麼好,他來求婚你都不答應,你怎麼答應嫁給一個劉小呢?呂公說你不知道,這個人将來了不得。

     發生了這麼兩件事情,對劉邦将來最有影響的。

    但是如果僅此而已,那麼我們可以推測,劉邦也就是娶了呂太太,然後當一個泗水亭長,了此一生,但是這是一個曆史注定要塑造英雄的,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大澤鄉在哪裡呢?就在現在的安徽省的肅州縣,肅州市附近,西南。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星星之火,立即燎原,各地痛恨秦王朝殘暴統治的人民紛紛揭竿而起。

    劉邦所在的沛縣也這樣,人民一下子起來了,把沛縣的縣令給殺了,起義了。

    起義以後要推舉一位領袖啊,這個時候大家都說,劉季,我們應該讓劉季當領袖。

    劉邦當然這個時候是推辭了,他怎麼說呢?他說:“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敗塗地。

    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就是說現在我們天下已經大亂了,到處都在揭竿而起,如果我們這個領導人選得不得當的話,一敗塗地。

    我劉季不是不願意出來為大家做事,是我能力太差,怕不能保全家鄉的父老鄉親啊。

     那麼這個時候是不是非劉季當頭不可呢?不是,因為這時候還有兩個能人,一個是蕭何,一個是曹參,蕭何和曹參當時都是縣政府的一級官員。

    劉季是一個亭長,這個亭長最後還是失職的,但是蕭何和曹參都是文化人的,文化人是不敢造反的。

    蕭何和曹參說,我們都拖家帶口的,都有一些産業,挑頭造反那是滅族的罪,弄不好我們,劉季,反正那是一個混小子,愣頭青,出了事他擔着。

    大家說,不不,我們都覺得劉季非你不可,所有的人都不敢挑這個頭。

    劉季說好,大家既然推舉我,我就來挑這個頭。

    于是劉季自封為沛公,因為他是沛縣的領袖,叫沛公。

    由此我們得出了劉邦崛起的原因的第一個結論,就是出身雖差,運氣好。

     劉邦除了有運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敢擔當。

    如果說蕭何、曹參二不敢帶頭謀反是因為考慮個人得失的話,而劉邦的這次挑頭則體現了他的敢作敢為。

    劉邦靠自己的赤誠終于走出了他崛起的第一步,後又投奔反秦起義軍的重要首領項梁,與項梁的侄子項羽并肩作戰。

    這為他的崛起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曆史舞台。

     這個時候,反秦鬥争進入了一個關鍵時刻。

    在這個關鍵時刻,項梁的隊伍裡來了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的名字叫範增。

    範增當年已經70歲了,但是這個人飽讀詩書,一肚子的奇計,一直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他看準了項梁這支隊伍,然後投奔項梁,而且給項梁出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主意。

    當時的情況是,最先在大澤鄉起義的陳勝已經死了,陳勝、吳廣的起義也就失敗了。

    範增就給項梁分析陳勝失敗的原因,項梁說陳勝的敗是有原因的,也是當然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放棄了楚這個旗号,因為我們知道陳勝起義以後他稱王的時候,他的國号号稱張楚,張楚什麼意思呢?張大楚國的意思,但是範增說,他雖然打出張楚的旗号來作為一個号召,但是他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立楚王的後人為王,他自己做了王,這是不對的,為什麼呢?範增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就是秦滅的六國當中,楚國是最冤枉的,滅得最冤的,所以楚人對于秦王朝也是最不服的。

    這裡我們稍微交代一下,我們知道在秦滅六國之前,所謂戰國時代主要是七個國家,這七個國家最強大的是哪幾個國家呢?三個國家,一個是齊國,一個是秦國,一個是楚國。

    齊的強大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齊是資格最老的一個封國,這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的國家,是有名的超級大國。

    秦和楚都是後起之秀,而這兩個後起之秀後來發展得非常快。

    楚人在當時号稱荊蠻,就是楚人是有一種蠻勁。

    我就是楚人,你看我身上也有蠻勁的。

    就是我們湖南有一句話叫霸蠻,又霸又蠻。

    又霸又蠻是什麼?這個事情大家都說做不成,我非要去做,這是湖南人的性格,湖南人的精神,這就是楚人的一種精神,所以楚人他最不服氣的就是周。

    就是現在湖北人還有一句口頭禅,叫不服周,就是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