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韓信成敗之謎
關燈
小
中
大
你謀反的證據不足嗎?回去說話,帶回京城。
但是劉邦并沒有殺韓信,因為韓信這個時候謀反沒有證據。
說韓信謀反的舉報八成是誣告,這個劉邦心裡也很清楚,你在建國之初沒有任何證據,你就把這樣一個功臣殺掉,肯定是不行的。
劉邦也很聰明,先把他關着,殺殺他的威風,滅滅他的志氣,然後宣布,大赦天下。
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韓信也赦免了,不過你畢竟是有問題的,楚王不能當了,降兩級,淮陰侯,淮陰是韓信的家鄉。
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降兩級,留用,以觀後效,但是不能“之國”。
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留在京城聽候差遣,厲害吧。
從此韓信就變成了淮陰侯。
所以司馬遷的《史記》,韓信的傳叫《淮陰侯列傳》。
司馬遷的《史記》,他記人物是三個等級,第一等最高的等是本記,是記帝王的。
比如說秦始皇是本記,漢高祖是本記,項羽也是本記;第二等叫世家,是記諸侯的,記國王的,所以越王勾踐是世家,甚至蕭何、張良也記為世家;韓信是列傳,第三等。
所以自從韓信做了這麼一件蠢事以後,他和劉邦之間的那個形式地位,本來是這樣的,甚至韓信還略高一點的,現在變成這樣了,劉邦在形式上完全超過于韓信。
所以韓信出賣自己的朋友并沒有落好,反而壞了自己的事。
韓信并沒有因為出賣朋友,而保全自己,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此時的韓信,其實已經是劉邦手裡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殺要剮任有劉邦處置。
但此時的劉邦不但沒有處置他,還封他為淮陰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韓信最後走上了絕路呢? 我們先來看看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之後的表現,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以後非常不痛快,稱病不朝,長期請病假,當然了,這個病也有兩說,病嘛,可能有一點,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風餐露宿的,還不能落點病,什麼風濕關節炎之類的,什麼胃潰瘍之類的,估計會有一點。
另外有心病,郁悶嘛,不痛快,不高興,生悶氣,心裡有一點。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上朝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為什麼?因為他本來是王爵,因為我們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隊的,叫做列,王、公貴族是一列,侯、侯爵、大夫,将軍這些是一列,韓信本來是高級的那一列的,把他降到低級那一列去了,就像坐飛機,本來是坐頭等艙的,給降到經濟艙去了,他就覺得很沒面子,隻是想想看那些坐經濟艙的低級的行列裡面都站些誰啊?羞于為伍,所以他不上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騷不斷。
有一天,韓信閑着沒事,七逛八逛的,逛到了樊哙家裡,樊哙也是漢初的風雲人物,也是漢初的一大功臣,但是樊哙這個人厚道,一看韓信來了以後,撲通跪下來,表示歡迎,說大王居然肯來光臨小臣的寒舍,感到無比地榮幸,因為樊哙也是封了侯的。
韓信說什麼,哈哈哈哈,哎呀呀,我沒想到,我韓信落到和樊哙這種人來往。
什麼話嘛?樊哙是什麼人?樊哙是呂後的妹夫,當年鴻門宴上不是樊哙出來,劉邦命可能都沒有了,鴻門宴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項羽請劉邦吃飯,說要殺劉邦的,派了一個叫項莊的人舞劍,準備一劍刺到劉邦身上,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時候是樊哙挺身而出,用自己能吃,能喝,豪言壯語震住了項羽,使項羽沒有了殺心,才救了劉邦的一條命,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你跟他為伍怎麼就丢人了,不合适說這個話。
這倒也罷了,大家也知道他委屈,冤枉,發發牢騷,大家哈哈笑笑就算了,可是他這個時候又往絕路上走了一步。
漢十年,陳豨拜為钜鹿守,有一個叫陳豨的人被封為钜鹿郡的太守,這個時候叫郡守,叫太守是後來的事情,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跟他在院子裡散步,韓信就拉着陳豨的手在院子裡散步說,陳豨,我能跟你說兩句心裡話嗎?陳豨說,請指教。
韓信說,陳豨,你知道你現在去當郡守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嗎?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個軍事力量很強的地方。
你去了以後一定會有人告你謀反,這個是經驗之談,韓信一當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謀反嘛,反正那個時候隻要你有兵權,你又是在一個重要的地方,反不反都有人去告,有人告你謀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時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時候皇上就會将信将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訴你謀反的時候,我們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帶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與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策劃好了先反他一下子。
陳豨老弟如果決計在巨鹿造反,兄弟我為你做個内應。
陳豨說,好,就這麼說了。
于是到了巨鹿以後果然就反了,自稱大王,果然劉邦一怒之下,自己帶兵去讨伐陳豨了,留下呂後、劉盈、蕭何鎮守京師。
這個時
但是劉邦并沒有殺韓信,因為韓信這個時候謀反沒有證據。
說韓信謀反的舉報八成是誣告,這個劉邦心裡也很清楚,你在建國之初沒有任何證據,你就把這樣一個功臣殺掉,肯定是不行的。
劉邦也很聰明,先把他關着,殺殺他的威風,滅滅他的志氣,然後宣布,大赦天下。
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韓信也赦免了,不過你畢竟是有問題的,楚王不能當了,降兩級,淮陰侯,淮陰是韓信的家鄉。
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降兩級,留用,以觀後效,但是不能“之國”。
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留在京城聽候差遣,厲害吧。
從此韓信就變成了淮陰侯。
所以司馬遷的《史記》,韓信的傳叫《淮陰侯列傳》。
司馬遷的《史記》,他記人物是三個等級,第一等最高的等是本記,是記帝王的。
比如說秦始皇是本記,漢高祖是本記,項羽也是本記;第二等叫世家,是記諸侯的,記國王的,所以越王勾踐是世家,甚至蕭何、張良也記為世家;韓信是列傳,第三等。
所以自從韓信做了這麼一件蠢事以後,他和劉邦之間的那個形式地位,本來是這樣的,甚至韓信還略高一點的,現在變成這樣了,劉邦在形式上完全超過于韓信。
所以韓信出賣自己的朋友并沒有落好,反而壞了自己的事。
韓信并沒有因為出賣朋友,而保全自己,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此時的韓信,其實已經是劉邦手裡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殺要剮任有劉邦處置。
但此時的劉邦不但沒有處置他,還封他為淮陰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韓信最後走上了絕路呢? 我們先來看看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之後的表現,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以後非常不痛快,稱病不朝,長期請病假,當然了,這個病也有兩說,病嘛,可能有一點,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風餐露宿的,還不能落點病,什麼風濕關節炎之類的,什麼胃潰瘍之類的,估計會有一點。
另外有心病,郁悶嘛,不痛快,不高興,生悶氣,心裡有一點。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上朝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為什麼?因為他本來是王爵,因為我們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隊的,叫做列,王、公貴族是一列,侯、侯爵、大夫,将軍這些是一列,韓信本來是高級的那一列的,把他降到低級那一列去了,就像坐飛機,本來是坐頭等艙的,給降到經濟艙去了,他就覺得很沒面子,隻是想想看那些坐經濟艙的低級的行列裡面都站些誰啊?羞于為伍,所以他不上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騷不斷。
有一天,韓信閑着沒事,七逛八逛的,逛到了樊哙家裡,樊哙也是漢初的風雲人物,也是漢初的一大功臣,但是樊哙這個人厚道,一看韓信來了以後,撲通跪下來,表示歡迎,說大王居然肯來光臨小臣的寒舍,感到無比地榮幸,因為樊哙也是封了侯的。
韓信說什麼,哈哈哈哈,哎呀呀,我沒想到,我韓信落到和樊哙這種人來往。
什麼話嘛?樊哙是什麼人?樊哙是呂後的妹夫,當年鴻門宴上不是樊哙出來,劉邦命可能都沒有了,鴻門宴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項羽請劉邦吃飯,說要殺劉邦的,派了一個叫項莊的人舞劍,準備一劍刺到劉邦身上,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時候是樊哙挺身而出,用自己能吃,能喝,豪言壯語震住了項羽,使項羽沒有了殺心,才救了劉邦的一條命,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你跟他為伍怎麼就丢人了,不合适說這個話。
這倒也罷了,大家也知道他委屈,冤枉,發發牢騷,大家哈哈笑笑就算了,可是他這個時候又往絕路上走了一步。
漢十年,陳豨拜為钜鹿守,有一個叫陳豨的人被封為钜鹿郡的太守,這個時候叫郡守,叫太守是後來的事情,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跟他在院子裡散步,韓信就拉着陳豨的手在院子裡散步說,陳豨,我能跟你說兩句心裡話嗎?陳豨說,請指教。
韓信說,陳豨,你知道你現在去當郡守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嗎?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個軍事力量很強的地方。
你去了以後一定會有人告你謀反,這個是經驗之談,韓信一當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謀反嘛,反正那個時候隻要你有兵權,你又是在一個重要的地方,反不反都有人去告,有人告你謀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時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時候皇上就會将信将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訴你謀反的時候,我們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帶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與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策劃好了先反他一下子。
陳豨老弟如果決計在巨鹿造反,兄弟我為你做個内應。
陳豨說,好,就這麼說了。
于是到了巨鹿以後果然就反了,自稱大王,果然劉邦一怒之下,自己帶兵去讨伐陳豨了,留下呂後、劉盈、蕭何鎮守京師。
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