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制變
關燈
小
中
大
又是一輛華美的馬車緩緩駛向宮城,莫大先生拉起窗簾,通過窗口謹慎地觀察着外面的情形,看着一隊隊戒備森嚴的禁軍,忽然若有所思。
莫大先生思索片刻,對太平公主道:“公主,皇帝之死,恐怕有些疑窦。
” 太平公主一驚,失色道:“何以見得?” 莫大先生臉色沉重地道:“如果皇帝是病死,皇後為什麼要調五萬兵把宮城圍得水洩不通,既有遺诏,辦喪事、立新君就是了,何必這般如臨大敵? 皇帝之死,我們也是直到今晨得到宮中傳訊才知道的,試問昨夜皇帝暴卒,宮裡又是下了鎖的,嚴禁一切人出入,能有什麼消息外洩呢?” 莫雨涵沉聲道:“隻有兩個原因,皇後才可能這麼做。
第一是皇帝被人刺殺!皇後才會如此緊張,立即調兵護住宮城,防止有人叛亂。
第二麼,那就是皇帝之死,與皇後有莫大的幹系了。
一個人隻有在心虛的時候,才會在這種根本不需防範的事情上,做出緊張防範的舉動。
” 聽了莫大先生的分析,太平公主的臉色不禁陰沉下來。
莫先生的推測大有道理,而且第一個原因可以直接排除,因為昨夜并不曾有人叛亂。
那麼,是第二個原因?一夜之間,皇宮就變成了一座由無數精銳禁軍團團拱衛的強大堡壘。
皇後為什麼要這麼做?她到底在怕什麼?” 思索半晌,太平公主心情沉重地歎了口氣,低聲道:“不管皇帝之死與皇後是否有關聯,皇帝都已經死了。
皇帝一死,我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 莫大先生看着那些标槍般肅立不動的禁軍戰士,目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他突然對太平公主道:“輔國大将軍已經不掌兵權,可是老朽相信他對萬騎依舊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可是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随着時間的延續,輔國大将軍在軍中的影響也會漸漸下降,公主為何不趁輔國大将軍還能影響萬騎,籠絡其為我們所用呢?” 太平公主怔了怔,随即啞然失笑。
莫先生納罕地道:“公主笑什麼?” 太平莞爾道:“莫先生是個世事練達的智者,難道你看不出二郎的為人品性?他是絕對不會贊同我做女皇帝的。
呵呵,不隻是他,普天下有幾個男人相信婦人能治理好國家呢?” 莫先生歎息了一聲,道:“着實可惜。
” 太平公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二郎已有歸隐之心,迄今未走,隻是因為他還想給人一個交待!給追随他的那些兄弟們一個交待,因為那些人很快就要受到韋黨的清洗。
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因為把今上捧到皇帝寶座上,他也有份,結果大家卻發現,這個皇帝甚至還不如被推翻的那一個,他會怎麼想?他既然想走,我……又何必把他挽留在這個肮髒的泥潭裡。
” 說到這裡,太平心中突然有些心酸。
她知道,楊帆還想給一個人一個交待,那個人是無怨無悔地跟着他,并為他生下一個女兒的上官婉兒。
可是,他有想過給自己一個交待嗎?太平心裡很清楚,即便楊帆提出請求,她也不可能抛下兒女、隐姓埋名地跟他走。
但是她即便明知自己會拒絕,還是希望他會提出來。
可他沒有…… ※※※※※※※※※※※※※※※※※※※※※※※※※ 天色尚未大亮的時候,楊帆便知道了天子暴卒的消息。
韋溫是最早的知情人,他把天子暴卒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控制着各支軍隊的韋家人。
韋濯還是一個年輕人,心裡藏不住事,這件事令他極其興奮,當他按捺不住,把這件事透漏給幾個心腹知道的時候,秘密洩露出去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因為他的心腹還各有心腹 楊帆獲悉這一消息後,馬上和王毛仲、李宜德以及馬橋在葛福順的幫助下悄然離開了宮城。
今日不是大朝會,許多公卿勳戚今日都不用上朝,相王入宮與皇後和群臣議定國喪之禮後,才由禮部派人逐一通知尚不知情的三品以上大臣。
楊帆是在接到通知後,才“大驚”奔喪的。
楊帆到了宮門處,先領到一套孝服。
他穿上麻衣,系上孝帶,頭上裹了白绫,便與急趕來吊孝的衆大臣一起去給大行皇帝上香。
楊帆按照禮部的指示幹嚎了十五聲後,便退出來給其他人騰地方。
這樣的哭祭需要持續三天,所以楊帆明天、後天還要來,每次上一柱香,嚎十五聲,少一聲多一聲都是失禮。
楊帆從靈殿上出來後并沒有馬上離開宮廷,此時他已經獲悉了發生在朝堂上的事情,也知道婉兒就在宮中,他知道婉兒一定會想辦法把他所不知道的内情告訴他。
楊帆穿着孝服,在人群裡逛到第三圈的時候,一身孝、白裡俏的符清清姑娘指揮着幾個小太監,擡着幾筐金銀锞子和紙錢從他身邊走過去,伊人過處,一個小紙團迅速遞到了他的手中。
楊帆伺機看罷婉兒傳來的紙條,臉色登時大變。
婉兒寫給楊帆的消息用了隻有他們之間才能看懂的暗語,用暗語表達的意思不夠詳細,但是足以引起楊帆的警惕了。
婉兒在紙條
莫大先生思索片刻,對太平公主道:“公主,皇帝之死,恐怕有些疑窦。
” 太平公主一驚,失色道:“何以見得?” 莫大先生臉色沉重地道:“如果皇帝是病死,皇後為什麼要調五萬兵把宮城圍得水洩不通,既有遺诏,辦喪事、立新君就是了,何必這般如臨大敵? 皇帝之死,我們也是直到今晨得到宮中傳訊才知道的,試問昨夜皇帝暴卒,宮裡又是下了鎖的,嚴禁一切人出入,能有什麼消息外洩呢?” 莫雨涵沉聲道:“隻有兩個原因,皇後才可能這麼做。
第一是皇帝被人刺殺!皇後才會如此緊張,立即調兵護住宮城,防止有人叛亂。
第二麼,那就是皇帝之死,與皇後有莫大的幹系了。
一個人隻有在心虛的時候,才會在這種根本不需防範的事情上,做出緊張防範的舉動。
” 聽了莫大先生的分析,太平公主的臉色不禁陰沉下來。
莫先生的推測大有道理,而且第一個原因可以直接排除,因為昨夜并不曾有人叛亂。
那麼,是第二個原因?一夜之間,皇宮就變成了一座由無數精銳禁軍團團拱衛的強大堡壘。
皇後為什麼要這麼做?她到底在怕什麼?” 思索半晌,太平公主心情沉重地歎了口氣,低聲道:“不管皇帝之死與皇後是否有關聯,皇帝都已經死了。
皇帝一死,我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 莫大先生看着那些标槍般肅立不動的禁軍戰士,目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他突然對太平公主道:“輔國大将軍已經不掌兵權,可是老朽相信他對萬騎依舊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可是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随着時間的延續,輔國大将軍在軍中的影響也會漸漸下降,公主為何不趁輔國大将軍還能影響萬騎,籠絡其為我們所用呢?” 太平公主怔了怔,随即啞然失笑。
莫先生納罕地道:“公主笑什麼?” 太平莞爾道:“莫先生是個世事練達的智者,難道你看不出二郎的為人品性?他是絕對不會贊同我做女皇帝的。
呵呵,不隻是他,普天下有幾個男人相信婦人能治理好國家呢?” 莫先生歎息了一聲,道:“着實可惜。
” 太平公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二郎已有歸隐之心,迄今未走,隻是因為他還想給人一個交待!給追随他的那些兄弟們一個交待,因為那些人很快就要受到韋黨的清洗。
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因為把今上捧到皇帝寶座上,他也有份,結果大家卻發現,這個皇帝甚至還不如被推翻的那一個,他會怎麼想?他既然想走,我……又何必把他挽留在這個肮髒的泥潭裡。
” 說到這裡,太平心中突然有些心酸。
她知道,楊帆還想給一個人一個交待,那個人是無怨無悔地跟着他,并為他生下一個女兒的上官婉兒。
可是,他有想過給自己一個交待嗎?太平心裡很清楚,即便楊帆提出請求,她也不可能抛下兒女、隐姓埋名地跟他走。
但是她即便明知自己會拒絕,還是希望他會提出來。
可他沒有…… ※※※※※※※※※※※※※※※※※※※※※※※※※ 天色尚未大亮的時候,楊帆便知道了天子暴卒的消息。
韋溫是最早的知情人,他把天子暴卒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控制着各支軍隊的韋家人。
韋濯還是一個年輕人,心裡藏不住事,這件事令他極其興奮,當他按捺不住,把這件事透漏給幾個心腹知道的時候,秘密洩露出去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因為他的心腹還各有心腹 楊帆獲悉這一消息後,馬上和王毛仲、李宜德以及馬橋在葛福順的幫助下悄然離開了宮城。
今日不是大朝會,許多公卿勳戚今日都不用上朝,相王入宮與皇後和群臣議定國喪之禮後,才由禮部派人逐一通知尚不知情的三品以上大臣。
楊帆是在接到通知後,才“大驚”奔喪的。
楊帆到了宮門處,先領到一套孝服。
他穿上麻衣,系上孝帶,頭上裹了白绫,便與急趕來吊孝的衆大臣一起去給大行皇帝上香。
楊帆按照禮部的指示幹嚎了十五聲後,便退出來給其他人騰地方。
這樣的哭祭需要持續三天,所以楊帆明天、後天還要來,每次上一柱香,嚎十五聲,少一聲多一聲都是失禮。
楊帆從靈殿上出來後并沒有馬上離開宮廷,此時他已經獲悉了發生在朝堂上的事情,也知道婉兒就在宮中,他知道婉兒一定會想辦法把他所不知道的内情告訴他。
楊帆穿着孝服,在人群裡逛到第三圈的時候,一身孝、白裡俏的符清清姑娘指揮着幾個小太監,擡着幾筐金銀锞子和紙錢從他身邊走過去,伊人過處,一個小紙團迅速遞到了他的手中。
楊帆伺機看罷婉兒傳來的紙條,臉色登時大變。
婉兒寫給楊帆的消息用了隻有他們之間才能看懂的暗語,用暗語表達的意思不夠詳細,但是足以引起楊帆的警惕了。
婉兒在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