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國不國

關燈
楊帆一直在等李隆基的回信,卻沒想到,李隆基直接越過他派去與李隆基接觸的人,把他的決定傳達到了他留守在長安的人這裡。

    薛崇簡,一定是李隆基的人! 最艱難的永遠是第一步,薛崇簡說出這句話後,心裡那種不自在的感覺減弱了一些,他向前走出兩步,手扶在碟牆上,攥起一捧積雪,涼意直透肺腑。

     “大将軍,三月初,皇帝将于南郊舉行大祭,介時三郎也将回京參加大祭,詳細情形,介時他将親自與大将軍面談。

    ” 楊帆慢慢籲出一口氣,他已經可以确定,薛崇簡就是李隆基的人,而且是絕對的心腹。

     李隆基遠赴潞州後,顯然不放心被囿于京師的父親和兄弟,于是他讓小妹替他收集京中的消息,使他雖在潞州,卻依舊可以對發生在長安的一切了如指掌。

     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支應急的力量,他的父兄是受朝廷監控的重要目标,如果皇帝一旦決心對付他們,身在局中的他們是無能為力的。

     要脫險,唯一的希望就是異軍突出,而這個異軍無疑就是薛崇簡。

    楊帆乜着薛崇簡,看他此時的眼神,有着與年齡并不相稱的冷靜,哪還有一點粗魯武夫的形象。

     坊間都說,太平公主府的二公子喜武厭文,是個粗鄙武夫,時常糾結一群京都俠少,狩獵演武,不務正業,如今看來,這薛崇簡竟是給自己披上了一層絕好的保護色。

     轉念再想想李隆基謹慎的安排,楊帆更是心中凜凜:“這個李三郎,不簡單啊!” 薛崇簡淡淡一笑,道:“我與三郎,一向意氣相投。

    不錯,三郎離京後,在京中暗裡策應,護侍相王安全的人,就是我,不過,我的力量其實非常有限,頂多在關鍵時刻扮一扮劫法場闖天牢的角色。

    ” 薛崇簡道:“我本想,若能在羽林衛中任一個軍職,最好是萬騎,哪怕隻能掌握一旅之師,一旅精銳,且是來去如風的鐵騎,關鍵時刻也能成為一支真正的奇兵,可惜……” 薛崇簡輕輕歎了口氣,一松手,握緊的雪團便掉落下去,陷進松軟的積雪:“可惜,皇帝對我家同樣忌憚重重,母親給皇後送了一份厚禮,依舊沒能給我換來一個武職,隻委了我一個司禮丞的官職,與我沒有任何助益,呵呵……” 薛崇簡自嘲地笑了笑,又道:“如今韋氏獨攬朝綱,誰也無法預料他們會不會突然下手,做出什麼事來。

    三郎在潞州,最擔心的就是相王的安全。

    他說,若有不測,希望大将軍您能為相王府出一把力,以保相王安全。

    ” 楊帆很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并不因為現在李隆基有求于他而而恣意驕狂,他輕輕點了點頭,道:“臨淄郡王客氣了,楊某既要為郡王效力,這些事自然就是楊某份内之事了。

    ” 遠處黃羅傘蓋冉冉而來,皇帝和皇後到了。

    李顯和韋後攜手登城,緊随其後的就是一襲雪白的狐裘,仿佛雪裡梅花的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随着父皇母後登上城頭,一雙媚眼向衆人微微一掃,便高傲而優雅地走向她的座位,城上人頭攢頭,她并沒有看到站在角落裡的楊帆。

     禦座之後紮起了黃緞的“圍牆“以遮風寒,李顯坐定之後,便笑吟吟地道:“今年上元,朕意,就不使藝伎為樂了,衆位愛卿都是多才多藝之士,不如自展才學,與衆同樂,如何?” 宗楚客、韋播等人連忙叫好,工部尚書張錫和司農卿趙履溫為了讨好皇帝和韋後,更是搶先自薦:“陛下所言有禮,臣願先獻一舞,抛磚引玉!” 這兩個官兒都是慣會阿谀奉承的。

    安樂公主如今正在修“定昆池”,從民間征調了大批夫子,又從工部和司農寺借調了大批人手。

    這兩位官員為了奉迎安樂,無不依從。

     為了讨好安樂公主,司農卿趙履溫送人去定昆池時,居然還挽起袖子,親自拉起小車,幫着運了幾車土,堂堂從三品的高官,謅媚一至于斯,實也少見。

     韋後見群臣踴躍,心中歡喜,便道:“既如此,不如就讓張尚書先舞上一曲吧。

    ” 張錫得意地瞟了一眼趙履溫,得意洋洋地走上前去,讓樂師奏起樂曲,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