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逍遙遊 第七章 盛世(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那邊将不甚好交代。
杜九成冷笑了幾聲,臉上看不到半分畏懼。
“侯将軍不要顧慮。
臨行前,大将軍叮囑過我們,能節省時間盡量節省時間。
你盡管下令,我來組織弟兄們!”說罷,他沖着溪邊洗臉的一名不到二十歲的少年軍官喊道,“薛兄弟,檢查馬鞍,收拾好兵器!過了山丘後會遇到哨卡!” “諾!”姓薛的低級軍官迅速站直身軀,肅立領命。
然後快速跑開,将軍令說于每名弟兄知曉。
二十八名護衛手上的動作立刻緊張起來,一絲不苟地開始檢查行裝。
小半柱香時間後,薛姓軍官跑到隊正杜九成身前,昂首禀告:“杜隊正,博陵軍骁騎營左五旅三隊隊副薛軌複命,三夥弟兄整饬完畢,随時可以出發!” “先吃飯,給馬也喂些豆子。
吃完飯人休息半刻鐘,再遛半刻鐘馬。
”杜九成回了個半禮,緊接着下達第二道命令。
雖然身邊隻有侯君集一個外人,隊副薛軌依舊恭恭敬敬地接令,傳令。
得到上司指示的博陵士卒從空閑的馬匹背後取下一個小包,将人都舍不得吃的腌黃豆倒出半斤左右來,用手捧着放到戰馬的嘴邊。
伺候坐騎吃飽了,又拉着缰繩在溪流邊緩緩走動,順氣,飲水。
仿佛那些畜生是自己的親兄弟般,照顧得無微不至。
不懂得照顧戰馬的人不會是好騎兵。
侯君集是行家,看了博陵士卒的動作,便知道一會兒大夥闖關的把握又多了幾分。
佩服之餘,他也放下架子,主動與博陵士卒一道伺候戰馬,準備出發。
半個時辰後,大夥風一般卷過年久失修的官道,隻有三十一人,氣勢卻不亞于數萬大軍。
木橋上的哨卡前幾日曾經被侯君集應闖過一回,最近明顯加強的戒備。
聽到馬蹄聲,五十多名稅丁立刻舉槍列陣,在木橋中央排成厚厚一堵矛牆。
領軍的小校扯起嗓子,大聲呼喝:“什麼人?停下!不想死就停下!” 他沒聽到任何回答,隻看見一道濃煙向自己撲來,越撲越近。
疾馳中,博陵士卒從背後解下角弓,搭上羽箭。
侯君集不給他們發任何命令,他知道給這樣的精兵發号施令純粹多餘,跟着大夥的動作舉起弓。
弓弦聲響起後,木橋上響起一片慘号。
守橋士卒抱頭鼠竄。
沒等慘号聲傳開,侯君集一馬當先沖進敵軍空隙,收弓,拔刀,潑出一團血光。
杜九成和薛軌兩個緊随其後,滲入侯君集闖出來的缺口,打馬,盤旋,将口子越擴越大。
稅丁們哪裡遇到過如此陣仗,亂紛紛從橋上退了下去。
博陵騎兵風一般沖過,從背後追上稅丁,手起刀落,一個不留。
一道哨卡的五十名守軍連報警的号角都沒來得及吹響,便被殺了個幹淨。
博陵軍護衛馬不停蹄,立刻簇擁着侯君集沖向下一道哨卡。
在懶散慣了的對手們做出正确反應之前,放箭,揮刀,闖卡,所有動作如行雲流水。
當第一聲警報終于響起時,這支隊伍已經再度進入河東人控制的地界。
三天後,他們從内側看到了婁煩關的城牆。
沿途殺敵超過兩百,自己方隻付出了遺棄四十五匹戰馬,輕傷七人的代價。
聞訊趕來接應的長孫無忌甚至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反複将衆人打量了好半天,才感慨地說道:“早聽說博陵軍乃天下至銳,沒想到竟強悍如斯!君集好運氣,竟然有機會與博陵精銳并肩作戰!” 連續目睹了無數奇迹後,侯君集早就不再說任何贊歎的話了。
笑了笑,急切地追問:“關上的情況如何?敵軍攻得還那麼急麼?二公子在哪裡?長孫兄速帶我去見他!” “狼騎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了。
早在三天前,始必便失去了破關的信心。
一些室韋人仍在戀戀不舍,但士氣……!”長孫無忌不屑地搖頭,三言兩語便将最近的軍情介紹清楚。
“君集且随我來,這兩位将軍,也請随我去見見我家主帥。
剩下的弟兄先跟着我的人去用戰飯,營帳、熱水等雜事,都會有人替諸位安排好。
” 衆親衛齊聲道謝,然後按照長孫無忌的安排去軍營休息。
隊正杜九成和隊副薛軌兩個随同侯君集一道,徑自去見守關主帥。
李世民正等得心急如焚,聽聞侯君集已經返回,連鞋子都顧不上穿,赤腳從寝帳中迎了出來。
看到心腹愛将滿臉風霜,形銷骨立,忍不住以手拂額,閉着眼睛說道:“君集,你可算回來了。
我以為你陷入敵手,今生再無機會與你痛飲了呢!這幾天日日我後悔不該拍你去冒險。
天可憐見,你我兄弟又可以并肩作戰了!” 聞聽此言,有股暖流潺潺從侯君集心頭流過。
無論眼前這位二公子對待别人如何,對自己和長孫無忌等,卻是如手足兄弟一般。
他趕緊上前躬了下身,大聲回應:“勞趙公挂懷。
君集幸不辱使命。
” “我知道,我知道君集從不會令我失望!”李世民歡喜得像個小孩子般,圍着侯君集等人繞來繞去。
“這兩位壯士一定是護送你歸來的博陵英傑,趕快随我到軍帳内坐。
來人,拿孤的酒盞來,孤要親手給君集和兩位壯士敬酒!” “謝趙公!”侯君集又楞了一下,再度緻謝。
杜九成和薛軌何曾與級别如此高的官員一道吃過酒,也慌慌張張地學着侯君集的樣子,躬身施禮。
“兩位壯士不要客氣。
孤與你家大将軍乃骨肉至親。
進來坐,進來坐。
酒立刻便能溫好,軍中無菜,且嚼幾塊烤肉果腹!” 二公子莫非歡喜得忘形了?侯君集狐疑地四下看了一眼,然後把目光投向了長孫無忌。
他記得李世民的封号為趙公,與王爵還差了兩級,按禮法,絕對不可用孤來自稱。
一旦被言官抓住把柄投訴,唐王李淵即便有心維護他,表面上也得做些處置。
長孫無忌與侯君集心意想通,笑了笑,得意地介紹道:“君集還沒聽說吧。
隋帝已經遜位給唐王了。
唐王在三日前登基,國号便是大唐。
聖人天子登基後,改元武德,已經封了趙公為秦王,世子為太子。
” “恭喜秦王!”侯君集抱拳躬身,大聲向李世民道賀。
終于李家終于化家為國了!作為從龍之臣,他也再不是先前那個人人看不起的寒門小子!從這往後,關隴侯家将與河南侯家一樣高貴。
侯姓的族譜中,将永遠寫上侯君集大名。
長孫無忌了解李世民的心性,偏轉過頭來,悄悄地給杜九成和薛軌二人使了一個眼色。
誰料兩位來自博陵軍的低級軍官孤陋寡聞,壓根猜不出眼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隻是泥塑木雕般站在原地,仿佛什麼都沒有聽見,沒有看見。
有道陰影自李世民眼角迅速閃過。
自己人的祝賀總不如外人的祝賀令人開心,他有些失望,但不準備與兩個小兵毛子一般見識。
先攙扶起侯君集,然後笑着對兩個博陵小兵說道:“你家大将軍被我父皇封為開國博陵郡王,河北大總管,上柱國,骠騎大将軍。
他可是我大唐第一任骠騎大将軍,讓無數人羨慕得很呢!” 這回,隊副薛軌終于明白過幾分味道來,扯了扯隊正杜九成的胳膊,先遙遙向長安方向施了一個軍禮,口稱“謝大唐皇帝陛下。
”然後轉回身,又向李世民抱拳,“謝秦王!” “不必客氣!”李世民滿臉笑容,大度地擺手,“我與博陵王素來投緣。
今後剛好同殿稱臣,共創太平盛世!來,孤王給你等斟酒,大夥一道滿飲此盞!” 瓊漿佳釀的香氣立刻飄滿軍帳,沒等喝,所有人臉上已經湧起了熏然之意。
一杯暖酒落肚,李世民正打算再說幾句客套話,兩個來自博陵的小兵卻很不開眼地抹幹了嘴巴,再度向衆人抱了抱拳,低聲請求道:“我二人奉命護送侯将軍返回。
此刻任務既然已經完成,不敢在外邊逗留時間太長。
請秦王殿下給個回執,我二人今晚便拿着趕回博陵複命!” “大将軍不是已經帶領援軍出擊了麼?你們到哪裡去複命?”李世民沒想到兩個小兵如此忠于職守,楞了一下,好奇地問。
“啟禀秦王!”薛軌口舌相對伶俐,按照剛剛學會的禮節回應,“大軍長時間在外,為了防止變生肘腋,博陵郡王麾下司馬趙子銘已經趕回博陵坐鎮,我等向他複命即可!援軍的具體動向,我家大将軍已經寫了信,交由侯将軍帶回。
大将軍說過,您不必給他回信。
他肯定收不到。
給我們兩個寫個回執,證明我等任務完成便可。
” “哦!”李世民點了點頭,臉上浮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很不喜歡兩位博陵小兵的愚魯舉止。
但以秦王之尊,倒也沒必要跟這種低級軍官斤斤計較。
點手叫過長孫無忌,低聲吩咐道:“給他們寫個回執。
再搬一箱銀餅來,每人賞他們每人一塊。
他們一共多少人,誰也不要落下。
今晚安排一桌上好酒宴給他們洗塵。
明日一早,你代孤王送送他們!” “謝秦王賞!”薛軌拉着杜九成,笑着抱拳。
白銀在民間很不常見,一兩銀子,至少能換一千五百個錢。
兩位來自博陵的小兵聽得清楚,卻沒有露出一絲李世民預料中的驚詫模樣。
他們甚至不關心一塊銀餅到底有多重,互相看了看,又補充了一句,“謝秦王賞賜。
酒宴不必了,給我們準備些肉幹即可。
今晚我們便走,也可以早把此處的情況彙報給趙司馬!” “如此也好!”李世民擡起眼睛,上下掃視對方。
“本王不勉強二位壯士!日後若有需要之處,二位盡管來找本王。
” 揮了揮手,他允許兩個不識擡舉的家夥退下。
然後抓起酒壇,給自己斟了滿滿一盞。
滾燙的酒漿順着喉嚨落肚子,将滿肚子的火焰點了起來。
兩個小兵都如此無禮,其家大将軍還不知道何等跋扈。
父親居然封這種不懂感恩的人做博陵郡王,還允諾将來讓他掌管整個河北的軍務和民政,真是在養虎為患!偏偏這頭老虎還謹慎得很,前方跟突厥打着仗,還不忘記派遣心腹回來坐鎮老巢……. “秦王可是非常生氣?”看到李世民臉色已經發黑,侯君集不和時宜地追問了一句。
“他派人将你送了回來,我現在欠他人情!他出兵救我,我又欠他人情。
我生氣,我生氣又能怎樣?他現在可是跟大哥勾結在一處,背後有太子撐腰。
我不過是一個王,怎比得上大唐皇太子!呵呵!呵!好,好個骠騎大将軍,好個開國郡王!”李世民将酒盞向地下重重一摔,碎瓷片到處亂濺。
“我這次在李将軍帳中,聽到一句話。
秦王可願意聽我說說!”見把李世民氣成這般模樣,侯君集也不着急,笑着将地上碎酒盞撿做一堆兒,然後站直了身體,不慌不忙地說道。
“講!”李世民的眼神登時一亮,怒火一掃而空。
能讓侯君集注意的,必然是極其重要的軍情。
如今對博陵軍了解得多一些,将來對服李旭的辦法也多一些。
“他們說,人的心胸有多大,頭頂上的天空便有多大!”侯君集笑了笑,低聲重複。
杜九成冷笑了幾聲,臉上看不到半分畏懼。
“侯将軍不要顧慮。
臨行前,大将軍叮囑過我們,能節省時間盡量節省時間。
你盡管下令,我來組織弟兄們!”說罷,他沖着溪邊洗臉的一名不到二十歲的少年軍官喊道,“薛兄弟,檢查馬鞍,收拾好兵器!過了山丘後會遇到哨卡!” “諾!”姓薛的低級軍官迅速站直身軀,肅立領命。
然後快速跑開,将軍令說于每名弟兄知曉。
二十八名護衛手上的動作立刻緊張起來,一絲不苟地開始檢查行裝。
小半柱香時間後,薛姓軍官跑到隊正杜九成身前,昂首禀告:“杜隊正,博陵軍骁騎營左五旅三隊隊副薛軌複命,三夥弟兄整饬完畢,随時可以出發!” “先吃飯,給馬也喂些豆子。
吃完飯人休息半刻鐘,再遛半刻鐘馬。
”杜九成回了個半禮,緊接着下達第二道命令。
雖然身邊隻有侯君集一個外人,隊副薛軌依舊恭恭敬敬地接令,傳令。
得到上司指示的博陵士卒從空閑的馬匹背後取下一個小包,将人都舍不得吃的腌黃豆倒出半斤左右來,用手捧着放到戰馬的嘴邊。
伺候坐騎吃飽了,又拉着缰繩在溪流邊緩緩走動,順氣,飲水。
仿佛那些畜生是自己的親兄弟般,照顧得無微不至。
不懂得照顧戰馬的人不會是好騎兵。
侯君集是行家,看了博陵士卒的動作,便知道一會兒大夥闖關的把握又多了幾分。
佩服之餘,他也放下架子,主動與博陵士卒一道伺候戰馬,準備出發。
半個時辰後,大夥風一般卷過年久失修的官道,隻有三十一人,氣勢卻不亞于數萬大軍。
木橋上的哨卡前幾日曾經被侯君集應闖過一回,最近明顯加強的戒備。
聽到馬蹄聲,五十多名稅丁立刻舉槍列陣,在木橋中央排成厚厚一堵矛牆。
領軍的小校扯起嗓子,大聲呼喝:“什麼人?停下!不想死就停下!” 他沒聽到任何回答,隻看見一道濃煙向自己撲來,越撲越近。
疾馳中,博陵士卒從背後解下角弓,搭上羽箭。
侯君集不給他們發任何命令,他知道給這樣的精兵發号施令純粹多餘,跟着大夥的動作舉起弓。
弓弦聲響起後,木橋上響起一片慘号。
守橋士卒抱頭鼠竄。
沒等慘号聲傳開,侯君集一馬當先沖進敵軍空隙,收弓,拔刀,潑出一團血光。
杜九成和薛軌兩個緊随其後,滲入侯君集闖出來的缺口,打馬,盤旋,将口子越擴越大。
稅丁們哪裡遇到過如此陣仗,亂紛紛從橋上退了下去。
博陵騎兵風一般沖過,從背後追上稅丁,手起刀落,一個不留。
一道哨卡的五十名守軍連報警的号角都沒來得及吹響,便被殺了個幹淨。
博陵軍護衛馬不停蹄,立刻簇擁着侯君集沖向下一道哨卡。
在懶散慣了的對手們做出正确反應之前,放箭,揮刀,闖卡,所有動作如行雲流水。
當第一聲警報終于響起時,這支隊伍已經再度進入河東人控制的地界。
三天後,他們從内側看到了婁煩關的城牆。
沿途殺敵超過兩百,自己方隻付出了遺棄四十五匹戰馬,輕傷七人的代價。
聞訊趕來接應的長孫無忌甚至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反複将衆人打量了好半天,才感慨地說道:“早聽說博陵軍乃天下至銳,沒想到竟強悍如斯!君集好運氣,竟然有機會與博陵精銳并肩作戰!” 連續目睹了無數奇迹後,侯君集早就不再說任何贊歎的話了。
笑了笑,急切地追問:“關上的情況如何?敵軍攻得還那麼急麼?二公子在哪裡?長孫兄速帶我去見他!” “狼騎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了。
早在三天前,始必便失去了破關的信心。
一些室韋人仍在戀戀不舍,但士氣……!”長孫無忌不屑地搖頭,三言兩語便将最近的軍情介紹清楚。
“君集且随我來,這兩位将軍,也請随我去見見我家主帥。
剩下的弟兄先跟着我的人去用戰飯,營帳、熱水等雜事,都會有人替諸位安排好。
” 衆親衛齊聲道謝,然後按照長孫無忌的安排去軍營休息。
隊正杜九成和隊副薛軌兩個随同侯君集一道,徑自去見守關主帥。
李世民正等得心急如焚,聽聞侯君集已經返回,連鞋子都顧不上穿,赤腳從寝帳中迎了出來。
看到心腹愛将滿臉風霜,形銷骨立,忍不住以手拂額,閉着眼睛說道:“君集,你可算回來了。
我以為你陷入敵手,今生再無機會與你痛飲了呢!這幾天日日我後悔不該拍你去冒險。
天可憐見,你我兄弟又可以并肩作戰了!” 聞聽此言,有股暖流潺潺從侯君集心頭流過。
無論眼前這位二公子對待别人如何,對自己和長孫無忌等,卻是如手足兄弟一般。
他趕緊上前躬了下身,大聲回應:“勞趙公挂懷。
君集幸不辱使命。
” “我知道,我知道君集從不會令我失望!”李世民歡喜得像個小孩子般,圍着侯君集等人繞來繞去。
“這兩位壯士一定是護送你歸來的博陵英傑,趕快随我到軍帳内坐。
來人,拿孤的酒盞來,孤要親手給君集和兩位壯士敬酒!” “謝趙公!”侯君集又楞了一下,再度緻謝。
杜九成和薛軌何曾與級别如此高的官員一道吃過酒,也慌慌張張地學着侯君集的樣子,躬身施禮。
“兩位壯士不要客氣。
孤與你家大将軍乃骨肉至親。
進來坐,進來坐。
酒立刻便能溫好,軍中無菜,且嚼幾塊烤肉果腹!” 二公子莫非歡喜得忘形了?侯君集狐疑地四下看了一眼,然後把目光投向了長孫無忌。
他記得李世民的封号為趙公,與王爵還差了兩級,按禮法,絕對不可用孤來自稱。
一旦被言官抓住把柄投訴,唐王李淵即便有心維護他,表面上也得做些處置。
長孫無忌與侯君集心意想通,笑了笑,得意地介紹道:“君集還沒聽說吧。
隋帝已經遜位給唐王了。
唐王在三日前登基,國号便是大唐。
聖人天子登基後,改元武德,已經封了趙公為秦王,世子為太子。
” “恭喜秦王!”侯君集抱拳躬身,大聲向李世民道賀。
終于李家終于化家為國了!作為從龍之臣,他也再不是先前那個人人看不起的寒門小子!從這往後,關隴侯家将與河南侯家一樣高貴。
侯姓的族譜中,将永遠寫上侯君集大名。
長孫無忌了解李世民的心性,偏轉過頭來,悄悄地給杜九成和薛軌二人使了一個眼色。
誰料兩位來自博陵軍的低級軍官孤陋寡聞,壓根猜不出眼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隻是泥塑木雕般站在原地,仿佛什麼都沒有聽見,沒有看見。
有道陰影自李世民眼角迅速閃過。
自己人的祝賀總不如外人的祝賀令人開心,他有些失望,但不準備與兩個小兵毛子一般見識。
先攙扶起侯君集,然後笑着對兩個博陵小兵說道:“你家大将軍被我父皇封為開國博陵郡王,河北大總管,上柱國,骠騎大将軍。
他可是我大唐第一任骠騎大将軍,讓無數人羨慕得很呢!” 這回,隊副薛軌終于明白過幾分味道來,扯了扯隊正杜九成的胳膊,先遙遙向長安方向施了一個軍禮,口稱“謝大唐皇帝陛下。
”然後轉回身,又向李世民抱拳,“謝秦王!” “不必客氣!”李世民滿臉笑容,大度地擺手,“我與博陵王素來投緣。
今後剛好同殿稱臣,共創太平盛世!來,孤王給你等斟酒,大夥一道滿飲此盞!” 瓊漿佳釀的香氣立刻飄滿軍帳,沒等喝,所有人臉上已經湧起了熏然之意。
一杯暖酒落肚,李世民正打算再說幾句客套話,兩個來自博陵的小兵卻很不開眼地抹幹了嘴巴,再度向衆人抱了抱拳,低聲請求道:“我二人奉命護送侯将軍返回。
此刻任務既然已經完成,不敢在外邊逗留時間太長。
請秦王殿下給個回執,我二人今晚便拿着趕回博陵複命!” “大将軍不是已經帶領援軍出擊了麼?你們到哪裡去複命?”李世民沒想到兩個小兵如此忠于職守,楞了一下,好奇地問。
“啟禀秦王!”薛軌口舌相對伶俐,按照剛剛學會的禮節回應,“大軍長時間在外,為了防止變生肘腋,博陵郡王麾下司馬趙子銘已經趕回博陵坐鎮,我等向他複命即可!援軍的具體動向,我家大将軍已經寫了信,交由侯将軍帶回。
大将軍說過,您不必給他回信。
他肯定收不到。
給我們兩個寫個回執,證明我等任務完成便可。
” “哦!”李世民點了點頭,臉上浮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很不喜歡兩位博陵小兵的愚魯舉止。
但以秦王之尊,倒也沒必要跟這種低級軍官斤斤計較。
點手叫過長孫無忌,低聲吩咐道:“給他們寫個回執。
再搬一箱銀餅來,每人賞他們每人一塊。
他們一共多少人,誰也不要落下。
今晚安排一桌上好酒宴給他們洗塵。
明日一早,你代孤王送送他們!” “謝秦王賞!”薛軌拉着杜九成,笑着抱拳。
白銀在民間很不常見,一兩銀子,至少能換一千五百個錢。
兩位來自博陵的小兵聽得清楚,卻沒有露出一絲李世民預料中的驚詫模樣。
他們甚至不關心一塊銀餅到底有多重,互相看了看,又補充了一句,“謝秦王賞賜。
酒宴不必了,給我們準備些肉幹即可。
今晚我們便走,也可以早把此處的情況彙報給趙司馬!” “如此也好!”李世民擡起眼睛,上下掃視對方。
“本王不勉強二位壯士!日後若有需要之處,二位盡管來找本王。
” 揮了揮手,他允許兩個不識擡舉的家夥退下。
然後抓起酒壇,給自己斟了滿滿一盞。
滾燙的酒漿順着喉嚨落肚子,将滿肚子的火焰點了起來。
兩個小兵都如此無禮,其家大将軍還不知道何等跋扈。
父親居然封這種不懂感恩的人做博陵郡王,還允諾将來讓他掌管整個河北的軍務和民政,真是在養虎為患!偏偏這頭老虎還謹慎得很,前方跟突厥打着仗,還不忘記派遣心腹回來坐鎮老巢……. “秦王可是非常生氣?”看到李世民臉色已經發黑,侯君集不和時宜地追問了一句。
“他派人将你送了回來,我現在欠他人情!他出兵救我,我又欠他人情。
我生氣,我生氣又能怎樣?他現在可是跟大哥勾結在一處,背後有太子撐腰。
我不過是一個王,怎比得上大唐皇太子!呵呵!呵!好,好個骠騎大将軍,好個開國郡王!”李世民将酒盞向地下重重一摔,碎瓷片到處亂濺。
“我這次在李将軍帳中,聽到一句話。
秦王可願意聽我說說!”見把李世民氣成這般模樣,侯君集也不着急,笑着将地上碎酒盞撿做一堆兒,然後站直了身體,不慌不忙地說道。
“講!”李世民的眼神登時一亮,怒火一掃而空。
能讓侯君集注意的,必然是極其重要的軍情。
如今對博陵軍了解得多一些,将來對服李旭的辦法也多一些。
“他們說,人的心胸有多大,頭頂上的天空便有多大!”侯君集笑了笑,低聲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