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二十四章 巳初
關燈
小
中
大
純孝,沒人敢去反對。
于是陳玄禮做了幾個手勢,讓士兵們讓出一條通道來。
聞染發出一聲凄厲的哭聲:“恩公,你不能抛下我一人!我不走!”死死抓住他的胳膊。
張小敬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叮囑道:“咱們第八團就這點骨血,替我們好好活下去吧。
” 他一邊說着,一邊伸出手去,猛地切中了聞染脖子。
聞染嘤咛一聲,昏倒過去。
張小敬對岑參道:“麻煩你把她帶走吧,今天多有連累。
”岑參這時不敢再逞什麼英雄,知道再不走,會惹出天大的麻煩,便沉默着攙起聞染,往外走去。
封大倫有些不情願,不過他轉念一想:先把張小敬弄死,至于聞染嘛,隻要她還留在長安城,日後還怕沒熊火幫折磨的機會嗎? 岑參托着聞染,慢慢走在龍武軍士兵讓出的通道間。
兩側的士兵露出兇狠的神情,岑參隻能盡量挺直胸膛,壓服心中的忐忑。
他走到一半,忽然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張小敬仍舊筆直地站在原地,雙手伸開,那一隻獨眼一直注視着這邊。
出于詩人的敏感,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張小敬已心存死志。
隻要聞染一離開視線,他與這世界上的最後一根線便會斷開,從此再無留戀。
岑參雖然對這個人不甚了解,可從與聞染、姚汝能等寥寥幾人的接觸,知道他絕非封大倫口中的一個卑劣兇徒那麼簡單。
背後的故事,隻怕是山沉海積。
他發出一聲深深的歎息,英雄末路,悲怆絕情,這是絕好的詩材。
可惜詩家之幸,卻非英雄之幸,強烈的情緒在他胸膛裡快要爆炸開來。
就在這時,忽然遠處傳來金鑼響動,鑼聲急促。
一下子,移香閣前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
他們看到遠處望樓上旗号翻飛,而且不止一處,四面八方的望樓都在傳遞着同一個消息,整個長安上空都幾乎被這消息填滿了。
有懂得旗語的人立刻破譯出來,禀報給陳玄禮:“天子無恙。
”陳玄禮又驚又喜,忙問詳情,可惜望樓還沒來得及提供更詳盡的細節,隻知道是延興門那邊傳來的消息。
封大倫飛速看向張小敬,臉上滿是喜悅。
天子無恙,這家夥已經失去了最後一個要挾的籌碼,可以任人宰割了! 張小敬微微苦笑一下。
給延興門傳消息的是他,結果沒想到這個善意的舉動,卻成了自己和另外兩個人的催命符。
但他束手無策。
“李司丞,那件事沒辦法告訴你了,但我總算履行了承諾。
”張小敬喃喃自語,閉上了眼睛,迎着鋒矢,挺起胸膛朝前走去。
封大倫壓根不希望留活口,他一見張小敬身形動了,眼珠一轉,立刻大聲喊道:“不好!欽犯要逃!” 龍武軍士兵們的精神處于高度緊繃狀态,猛然聽到這麼一句,唰地下意識擡起弩機,對着張小敬就要扣動懸刀。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聲音忽然從人群後面飛過來: “住手!” “安祿山?” 李泌對這個名字很陌生。
隊正趕緊又解釋了一句:“他是營山雜胡,張守珪将軍的義子。
” 一聽是胡人,李泌眼神一凜。
胡人做節度使,在大唐不算稀罕,但也絕不多見。
安祿山能做到這個位子,說明很有鑽營的手段。
可是,這家夥不過一介新任平盧節度使,怎麼敢在長安搞出這等大事?實在是膽大到有點荒唐。
李泌總覺得道理上說不通,其中必然還有曲折。
“平盧留後院在哪裡?你随我去。
”李泌舉步朝外走去,隊正雖然不情願,但看他殺氣騰騰,也隻能悻悻跟從。
守捉人的據點對面,就是十座留後院。
這裡是諸方節度使在京城的耳目和日常活動所在,平時俨然是一片獨立區域,長安官府管不到這裡。
可今天街巷裡忽然多了一批旅贲軍士兵,氣勢洶洶地朝着裡面開去,驚動了不少暗處的眼睛。
這裡的人在京城消息靈通,看到這支隊伍,不免聯想到興慶宮那場大亂。
于是他們交換了一下疑惑的眼神,卻都不敢發出聲音。
在隊正的引領下,李泌率衆徑直來到西側第三所。
這一所留後院的正中,飄動着一面玄邊青龍旗,青色屬東,玄邊屬北,恰好代表了平盧節度的方位所在。
一名旅贲軍士兵走到門前,砰砰地拍打門闆,不一時,出來一位褐袍的中年人。
這中年人眉粗目短,頗有武人氣度,但笑起來卻像是一位圓滑的商人。
他一開門,沒等李泌開口,便深深施了一揖,口稱萬死。
李泌之前預想了平盧留後院的種種反應,可沒想到居然是這樣。
他眉頭一皺,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那中年男子已經直起身來,笑眯眯地自報了家門。
原來他叫劉駱谷,是這平盧留後院在京城的主事人,安祿山的心腹。
李泌一聽,立刻收起了輕視之心。
這主事人上至百官動态,下至錢糧市易,無所不打聽,手眼通天,雖無官身,勢力卻不容小觑。
李泌冷冷道:“你口稱萬死,這麼說你們早知道我的來意喽?”劉駱谷還是滿臉堆笑,隻說了兩個字:“寄粜。
” 一聽這兩個字,李泌的臉色便沉下去了。
大唐的朝中官員,經常會涉及一些不宜公開的大宗交易。
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往往會委托一些豪商代為操作,收支皆走商鋪賬簿——謂之“寄粜”。
後來慢慢地,各地留後院也開始承接這類業務,他們是官署,沒有破産之虞,而且節度使自掌兵權、财權,外人難以插手,保密性更高了一層。
劉駱谷這麼一說,李泌立刻聽懂了。
守捉郎在平盧留後院過的賬,其實是朝中某一位大員寄粜。
這一位大員在京城之外的地方雇用守捉郎,但費用是走平盧留後院的賬。
這樣一來,用人走京外,劃賬走京内,人、錢是兩條獨立的線。
無論怎麼折騰,這位大員都可以隐身事外,穩如泰山。
他唯一漏算的是,沒想到劉駱谷這麼幹脆地把自己給出賣了…… 李泌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你們為何這麼幹脆就把寄粜之人給賣了?” 劉駱谷正色道:“寄粜之道,講究誠信。
本院雖從來不過問客戶錢财用途,但若覺察有作奸犯科之事,也有向朝廷出首之責。
昨夜遭逢劇變,惶惶不安,院中自然要自省自查一番。
安節度深負皇恩,時常對麾下告誡要公忠體國,為天子勞心,若他在京,也會贊同在下這麼做。
” 他說得冠冕堂皇,但李泌聽出來了,這是把留後院的責任往外摘,還暗示安祿山并不知情,而且他有聖眷在,不宜追究過深。
這位劉駱谷倒真是個老手,消息靈通不說,一聽到風聲,立刻做好了準備,痛痛快快地表現出完全配合的姿态。
李泌确實不認為安祿山會參與其中,一個遠在偏僻之地的雜胡,能折騰出多大動靜?他現在最急切要知道的,是這位寄粜大員是誰。
不料劉駱谷搖搖頭:“寄粜是隐秘之事,大員身份對我們也是保密。
不過賬上倒是能看出來一二。
” 說完他亮出一本賬簿。
這賬簿不是尋常的卷帙,而是把蜀郡黃麻紙裁成一肘見長的一片,片片層疊,再以細繩串起,長度适合系在肘後,适合旅途中随時查閱。
一看這規制,李泌便知道定然不是僞造。
這是本總賬,裡面隻記錄了總額進出,沒有細項。
劉駱谷說他們隻按照客戶指示定向結款,至于這錢如何花,他們不關心——不過對李泌來說,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從突厥狼衛到蚍蜉,從猛火油到阙勒霍多,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計劃。
近百人的吃喝住行、萬全屋、工坊、物料、裝備、車馬的采買調度、打通各處官府關節的賄賂、打探消息、遮掩破綻的酬勞,可以說,每一個環節的耗費,都是驚人的數字。
這麼昂貴的一個計劃,不可能是蚍蜉那夥窮酸的退役老兵能負擔得起的。
這也是李泌一直認為他們幕後必還有人的理由之一。
守捉郎和平盧留後院在天寶二年的交割超過一萬貫,其中京城用度隻有兩千貫。
換句話說,這本總賬上如果有八千貫左右的收支,八成是那位神秘寄粜人的手筆。
劉駱谷和李泌很快就找到了這一筆賬:八千六百貫整,一次付訖,時間是在天寶二載的八月。
天寶二載九月,朔方留後院第一次傳來消息,突厥狼衛有異動。
同月靖安司成立,在各衙各署調撥人員。
時間上與這一次支付恰好對得上。
李泌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大殿通傳,大概就是在那時候混入靖安司的,各種線索完全都對得上。
一口镔鐵橫刀兩貫,一件私造弩機八貫,一匹突厥敦馬三十九貫。
這是當前市面上的行情。
這八千六百貫勉勉強強能支應這個計劃的日常開銷了。
那位寄粜人也許還有其他支出,但應該不會走這裡。
賬自後面還附了一些注釋文字。
劉駱谷說,寄粜人一般不願意露出真身,一般是和留後院約好交割地點和聯絡暗号,附在賬後。
李泌沒有說話,低頭掃過去,忽然視線在四個字上停住了。
這是留後院和這位寄粜人每次約定的見面地點: “升平藥圃。
” 升平坊隻有一個藥圃,就是東宮藥圃。
李泌默默地合上賬本,遞還給劉駱谷。
劉駱谷慣于察言觀色,發現旁邊這位氣勢洶洶的靖安司丞,忽然斂去了一身的鋒銳,變得死氣沉沉。
他關切地追問了一句:“司丞可還要小院做什麼?” “不需要了。
” 李泌有氣無力地回答道,一直以來他所極力回避的猜想,卻變成了一個嚴酷如鐵的事實。
他的手指在微微抖動,眼神一陣茫然。
縱然他深有謀略,可面對這一變局,卻不知該做什麼才好。
這時,一陣清脆的鑼聲傳來,這是望樓即将有重要的消息傳來。
李泌下意識地擡頭去看,待他看清那旗語時,渾身猛然一顫,如遭雷擊。
“天子無恙!” 劉駱谷也注意到了這個消息,正要向李泌詢問,卻愕然發現,對方已經不見了。
一連串急促的腳步聲在留後院響起,李泌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跑出去,翻身上馬,揚鞭就走。
附近的旅贲軍士兵們呆立在原地,眼睜睜看着他一騎絕塵而去,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沒有指示,沒有叮囑,這位靖安司的主帥就這麼莫名其妙地離開了。
在馬背上的李泌抓着缰繩,現在什麼都顧不上了,他隻有一個目标——東宮藥圃,太子所在的東宮藥圃。
那一聲“住手”傳來,及時止住了龍武軍士兵的射勢。
如果再晚上半個彈指,恐怕張小敬已經被射成了篩子。
無論是陳玄禮、永王還是封大倫,都循聲望去。
他們看到一位額頭寬大的官員穿過人群,正朝這邊匆匆走來,還走得一瘸一拐。
他的衣着都沾滿煙灰,一看就知道也是從勤政務本樓幸存下來的。
在他身後緊跟着一個戴面紗的美貌女子。
陳、封和永王同時叫出了他的名字:“元載?” 不過三個人的語氣,略有不同。
永王是淡漠,隻當他是一個普通臣子;陳玄禮是不屑裡帶着幾絲贊賞,畢竟元載及時通報軍情,才能讓龍武軍第一時間進入勤政務本樓;至于封大倫,語氣裡帶着一半親熱、一半喜悅。
之前幸虧有這家夥施展妙手,封大倫才能成功脫開誤綁王韫秀的罪過,并把張小敬逼得走投無路。
現在元載突然出現在這裡,就能讓十拿九穩的局面,再釘上一顆穩穩的釘子。
雖然不知道為何他會叫停射向張小敬的弩箭,但以這家夥的手段,一定是想到了更好的陰毒法子吧?封大倫想到這裡,滿臉笑容地張開雙臂,親熱地迎過去。
不料元載卻擡手讓他稍等,封大倫恍然大悟,趕緊退後,不忘朝張小敬那看一眼——那獨眼閻羅依然站在原地,束手待斃。
元載先朝永王、陳玄禮各施一禮,然後面無表情地開口道:“本官代表靖安司,前來拘拿燈輪之案的罪魁禍首。
” 這個舉動并不出衆人意料。
張小敬本來就是靖安都尉,他的叛變是個極大的污點,靖安司若不親自拘拿,面子裡子隻怕都要掉光。
不知何時,元載手裡多了一副鐵鑄的鐐铐,嘩嘩地晃動着。
他上前幾步,把鐐铐往對方頭上一套,鐵鍊恰好從兩邊肩膀滑開,纏住手腕。
“法網恢恢,疏
于是陳玄禮做了幾個手勢,讓士兵們讓出一條通道來。
聞染發出一聲凄厲的哭聲:“恩公,你不能抛下我一人!我不走!”死死抓住他的胳膊。
張小敬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叮囑道:“咱們第八團就這點骨血,替我們好好活下去吧。
” 他一邊說着,一邊伸出手去,猛地切中了聞染脖子。
聞染嘤咛一聲,昏倒過去。
張小敬對岑參道:“麻煩你把她帶走吧,今天多有連累。
”岑參這時不敢再逞什麼英雄,知道再不走,會惹出天大的麻煩,便沉默着攙起聞染,往外走去。
封大倫有些不情願,不過他轉念一想:先把張小敬弄死,至于聞染嘛,隻要她還留在長安城,日後還怕沒熊火幫折磨的機會嗎? 岑參托着聞染,慢慢走在龍武軍士兵讓出的通道間。
兩側的士兵露出兇狠的神情,岑參隻能盡量挺直胸膛,壓服心中的忐忑。
他走到一半,忽然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張小敬仍舊筆直地站在原地,雙手伸開,那一隻獨眼一直注視着這邊。
出于詩人的敏感,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張小敬已心存死志。
隻要聞染一離開視線,他與這世界上的最後一根線便會斷開,從此再無留戀。
岑參雖然對這個人不甚了解,可從與聞染、姚汝能等寥寥幾人的接觸,知道他絕非封大倫口中的一個卑劣兇徒那麼簡單。
背後的故事,隻怕是山沉海積。
他發出一聲深深的歎息,英雄末路,悲怆絕情,這是絕好的詩材。
可惜詩家之幸,卻非英雄之幸,強烈的情緒在他胸膛裡快要爆炸開來。
就在這時,忽然遠處傳來金鑼響動,鑼聲急促。
一下子,移香閣前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
他們看到遠處望樓上旗号翻飛,而且不止一處,四面八方的望樓都在傳遞着同一個消息,整個長安上空都幾乎被這消息填滿了。
有懂得旗語的人立刻破譯出來,禀報給陳玄禮:“天子無恙。
”陳玄禮又驚又喜,忙問詳情,可惜望樓還沒來得及提供更詳盡的細節,隻知道是延興門那邊傳來的消息。
封大倫飛速看向張小敬,臉上滿是喜悅。
天子無恙,這家夥已經失去了最後一個要挾的籌碼,可以任人宰割了! 張小敬微微苦笑一下。
給延興門傳消息的是他,結果沒想到這個善意的舉動,卻成了自己和另外兩個人的催命符。
但他束手無策。
“李司丞,那件事沒辦法告訴你了,但我總算履行了承諾。
”張小敬喃喃自語,閉上了眼睛,迎着鋒矢,挺起胸膛朝前走去。
封大倫壓根不希望留活口,他一見張小敬身形動了,眼珠一轉,立刻大聲喊道:“不好!欽犯要逃!” 龍武軍士兵們的精神處于高度緊繃狀态,猛然聽到這麼一句,唰地下意識擡起弩機,對着張小敬就要扣動懸刀。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聲音忽然從人群後面飛過來: “住手!” “安祿山?” 李泌對這個名字很陌生。
隊正趕緊又解釋了一句:“他是營山雜胡,張守珪将軍的義子。
” 一聽是胡人,李泌眼神一凜。
胡人做節度使,在大唐不算稀罕,但也絕不多見。
安祿山能做到這個位子,說明很有鑽營的手段。
可是,這家夥不過一介新任平盧節度使,怎麼敢在長安搞出這等大事?實在是膽大到有點荒唐。
李泌總覺得道理上說不通,其中必然還有曲折。
“平盧留後院在哪裡?你随我去。
”李泌舉步朝外走去,隊正雖然不情願,但看他殺氣騰騰,也隻能悻悻跟從。
守捉人的據點對面,就是十座留後院。
這裡是諸方節度使在京城的耳目和日常活動所在,平時俨然是一片獨立區域,長安官府管不到這裡。
可今天街巷裡忽然多了一批旅贲軍士兵,氣勢洶洶地朝着裡面開去,驚動了不少暗處的眼睛。
這裡的人在京城消息靈通,看到這支隊伍,不免聯想到興慶宮那場大亂。
于是他們交換了一下疑惑的眼神,卻都不敢發出聲音。
在隊正的引領下,李泌率衆徑直來到西側第三所。
這一所留後院的正中,飄動着一面玄邊青龍旗,青色屬東,玄邊屬北,恰好代表了平盧節度的方位所在。
一名旅贲軍士兵走到門前,砰砰地拍打門闆,不一時,出來一位褐袍的中年人。
這中年人眉粗目短,頗有武人氣度,但笑起來卻像是一位圓滑的商人。
他一開門,沒等李泌開口,便深深施了一揖,口稱萬死。
李泌之前預想了平盧留後院的種種反應,可沒想到居然是這樣。
他眉頭一皺,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那中年男子已經直起身來,笑眯眯地自報了家門。
原來他叫劉駱谷,是這平盧留後院在京城的主事人,安祿山的心腹。
李泌一聽,立刻收起了輕視之心。
這主事人上至百官動态,下至錢糧市易,無所不打聽,手眼通天,雖無官身,勢力卻不容小觑。
李泌冷冷道:“你口稱萬死,這麼說你們早知道我的來意喽?”劉駱谷還是滿臉堆笑,隻說了兩個字:“寄粜。
” 一聽這兩個字,李泌的臉色便沉下去了。
大唐的朝中官員,經常會涉及一些不宜公開的大宗交易。
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往往會委托一些豪商代為操作,收支皆走商鋪賬簿——謂之“寄粜”。
後來慢慢地,各地留後院也開始承接這類業務,他們是官署,沒有破産之虞,而且節度使自掌兵權、财權,外人難以插手,保密性更高了一層。
劉駱谷這麼一說,李泌立刻聽懂了。
守捉郎在平盧留後院過的賬,其實是朝中某一位大員寄粜。
這一位大員在京城之外的地方雇用守捉郎,但費用是走平盧留後院的賬。
這樣一來,用人走京外,劃賬走京内,人、錢是兩條獨立的線。
無論怎麼折騰,這位大員都可以隐身事外,穩如泰山。
他唯一漏算的是,沒想到劉駱谷這麼幹脆地把自己給出賣了…… 李泌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你們為何這麼幹脆就把寄粜之人給賣了?” 劉駱谷正色道:“寄粜之道,講究誠信。
本院雖從來不過問客戶錢财用途,但若覺察有作奸犯科之事,也有向朝廷出首之責。
昨夜遭逢劇變,惶惶不安,院中自然要自省自查一番。
安節度深負皇恩,時常對麾下告誡要公忠體國,為天子勞心,若他在京,也會贊同在下這麼做。
” 他說得冠冕堂皇,但李泌聽出來了,這是把留後院的責任往外摘,還暗示安祿山并不知情,而且他有聖眷在,不宜追究過深。
這位劉駱谷倒真是個老手,消息靈通不說,一聽到風聲,立刻做好了準備,痛痛快快地表現出完全配合的姿态。
李泌确實不認為安祿山會參與其中,一個遠在偏僻之地的雜胡,能折騰出多大動靜?他現在最急切要知道的,是這位寄粜大員是誰。
不料劉駱谷搖搖頭:“寄粜是隐秘之事,大員身份對我們也是保密。
不過賬上倒是能看出來一二。
” 說完他亮出一本賬簿。
這賬簿不是尋常的卷帙,而是把蜀郡黃麻紙裁成一肘見長的一片,片片層疊,再以細繩串起,長度适合系在肘後,适合旅途中随時查閱。
一看這規制,李泌便知道定然不是僞造。
這是本總賬,裡面隻記錄了總額進出,沒有細項。
劉駱谷說他們隻按照客戶指示定向結款,至于這錢如何花,他們不關心——不過對李泌來說,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從突厥狼衛到蚍蜉,從猛火油到阙勒霍多,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計劃。
近百人的吃喝住行、萬全屋、工坊、物料、裝備、車馬的采買調度、打通各處官府關節的賄賂、打探消息、遮掩破綻的酬勞,可以說,每一個環節的耗費,都是驚人的數字。
這麼昂貴的一個計劃,不可能是蚍蜉那夥窮酸的退役老兵能負擔得起的。
這也是李泌一直認為他們幕後必還有人的理由之一。
守捉郎和平盧留後院在天寶二年的交割超過一萬貫,其中京城用度隻有兩千貫。
換句話說,這本總賬上如果有八千貫左右的收支,八成是那位神秘寄粜人的手筆。
劉駱谷和李泌很快就找到了這一筆賬:八千六百貫整,一次付訖,時間是在天寶二載的八月。
天寶二載九月,朔方留後院第一次傳來消息,突厥狼衛有異動。
同月靖安司成立,在各衙各署調撥人員。
時間上與這一次支付恰好對得上。
李泌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大殿通傳,大概就是在那時候混入靖安司的,各種線索完全都對得上。
一口镔鐵橫刀兩貫,一件私造弩機八貫,一匹突厥敦馬三十九貫。
這是當前市面上的行情。
這八千六百貫勉勉強強能支應這個計劃的日常開銷了。
那位寄粜人也許還有其他支出,但應該不會走這裡。
賬自後面還附了一些注釋文字。
劉駱谷說,寄粜人一般不願意露出真身,一般是和留後院約好交割地點和聯絡暗号,附在賬後。
李泌沒有說話,低頭掃過去,忽然視線在四個字上停住了。
這是留後院和這位寄粜人每次約定的見面地點: “升平藥圃。
” 升平坊隻有一個藥圃,就是東宮藥圃。
李泌默默地合上賬本,遞還給劉駱谷。
劉駱谷慣于察言觀色,發現旁邊這位氣勢洶洶的靖安司丞,忽然斂去了一身的鋒銳,變得死氣沉沉。
他關切地追問了一句:“司丞可還要小院做什麼?” “不需要了。
” 李泌有氣無力地回答道,一直以來他所極力回避的猜想,卻變成了一個嚴酷如鐵的事實。
他的手指在微微抖動,眼神一陣茫然。
縱然他深有謀略,可面對這一變局,卻不知該做什麼才好。
這時,一陣清脆的鑼聲傳來,這是望樓即将有重要的消息傳來。
李泌下意識地擡頭去看,待他看清那旗語時,渾身猛然一顫,如遭雷擊。
“天子無恙!” 劉駱谷也注意到了這個消息,正要向李泌詢問,卻愕然發現,對方已經不見了。
一連串急促的腳步聲在留後院響起,李泌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跑出去,翻身上馬,揚鞭就走。
附近的旅贲軍士兵們呆立在原地,眼睜睜看着他一騎絕塵而去,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沒有指示,沒有叮囑,這位靖安司的主帥就這麼莫名其妙地離開了。
在馬背上的李泌抓着缰繩,現在什麼都顧不上了,他隻有一個目标——東宮藥圃,太子所在的東宮藥圃。
那一聲“住手”傳來,及時止住了龍武軍士兵的射勢。
如果再晚上半個彈指,恐怕張小敬已經被射成了篩子。
無論是陳玄禮、永王還是封大倫,都循聲望去。
他們看到一位額頭寬大的官員穿過人群,正朝這邊匆匆走來,還走得一瘸一拐。
他的衣着都沾滿煙灰,一看就知道也是從勤政務本樓幸存下來的。
在他身後緊跟着一個戴面紗的美貌女子。
陳、封和永王同時叫出了他的名字:“元載?” 不過三個人的語氣,略有不同。
永王是淡漠,隻當他是一個普通臣子;陳玄禮是不屑裡帶着幾絲贊賞,畢竟元載及時通報軍情,才能讓龍武軍第一時間進入勤政務本樓;至于封大倫,語氣裡帶着一半親熱、一半喜悅。
之前幸虧有這家夥施展妙手,封大倫才能成功脫開誤綁王韫秀的罪過,并把張小敬逼得走投無路。
現在元載突然出現在這裡,就能讓十拿九穩的局面,再釘上一顆穩穩的釘子。
雖然不知道為何他會叫停射向張小敬的弩箭,但以這家夥的手段,一定是想到了更好的陰毒法子吧?封大倫想到這裡,滿臉笑容地張開雙臂,親熱地迎過去。
不料元載卻擡手讓他稍等,封大倫恍然大悟,趕緊退後,不忘朝張小敬那看一眼——那獨眼閻羅依然站在原地,束手待斃。
元載先朝永王、陳玄禮各施一禮,然後面無表情地開口道:“本官代表靖安司,前來拘拿燈輪之案的罪魁禍首。
” 這個舉動并不出衆人意料。
張小敬本來就是靖安都尉,他的叛變是個極大的污點,靖安司若不親自拘拿,面子裡子隻怕都要掉光。
不知何時,元載手裡多了一副鐵鑄的鐐铐,嘩嘩地晃動着。
他上前幾步,把鐐铐往對方頭上一套,鐵鍊恰好從兩邊肩膀滑開,纏住手腕。
“法網恢恢,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