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十一章 戌正
關燈
小
中
大
長安城能玩出這種手筆的豪商,人數并不多,究竟會是誰?
龍波注意到李泌在觀察,點了點自己的鷹鈎鼻,呵呵一笑:“李司丞可真是個操心命,已經窮途末路,幹嗎想那麼多,索性好好欣賞一下美景呗。
” 李泌挺直胸膛,絲毫不見怯意,一如在靖安司大殿中那樣淩厲:“你們不在靖安司殺掉我,反而不辭辛苦地挾持至此,難道就是來賞這亭子的?” “哎,司丞真是目光如炬,到底是說棋的神童。
”龍波尴尬地抓了抓腦袋,從腰裡又掏出一卷薄荷葉,遞給李泌,“來一口?” 李泌一動不動:“你們背後的主使者,是誰?” 龍波跷起指甲,從牙縫裡把薄荷葉渣剔出來,往地上一彈:“司丞怎麼就覺得,我們背後必須得有一個金主?” “這等規模,這等手筆,豈是尋常人能做到。
” 龍波似笑非笑:“司丞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出身上品高第,就算被人打敗,也隻能被身份對等的敵手打敗——我們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寒門小人物,是不配擊敗您的,對吧?” 李泌沒有回答,他覺得這個問題太蠢了,不需要回答。
龍波卻繼續說道:“這倒也不怪司丞。
行旅在途,自然要提防熊罴虎豹,誰會低頭去顧忌小小的蟲蟻呢?”他的靴子猛然一跺,挪開之後,磨紋石的地闆上多了幾隻螞蟻的扁屍,“它們的生死,隻在大人物一踏之間,又有什麼好忌憚的?” 李泌不動聲色,試圖從這幾句怨憤之語裡,猜測出他的動機。
龍波伸手一揚:“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蟲蟻都隻有被靴子碾死的命——蟲蟻之中,有一種叫作蚍蜉。
生而純白,大小如米粒,小得可憐。
可是它們有嘴至剛,齧木為糧,專門喜歡鑽椽穴柱,蝕壁蛀梁。
縱然是百丈廣廈,千裡長堤,也能被這小小的飛蟲侵蝕一空,轟然倒塌。
” 仿佛為了證實他的話,幾隻生了翅膀的白色蚍蜉從身後的屋殿縫隙中飛出來,在半空中追逐飛舞。
春天到了,正是蚍蜉交配的季節。
李泌冷聲道:“你們有膽子在長安腹心偷襲靖安司,卻沒膽子與一個俘虜說實話?” “這便是實話。
我等以蚍蜉為名,自然都是些小人物,隻是不那麼甘心罷了。
”龍波說到這兩個字時,神情帶着淡淡的自豪和自嘲,“世人隻知巨龍之怒,伏屍百萬,卻不知蚍蜉之怒,也能摧城撼樹。
” 李泌腦中浮現出一幅情景。
遮天蔽日的蚍蜉振翅而飛,啃噬着這長安城的每一處建築。
龍波吩咐手下把李泌身上綁着的繩索解開,然後恭敬地做了個手勢:“請随我來,我就帶您去看看,我們這些小小的蚍蜉,是怎麼撼動這座大城的。
” 周圍全是崗哨,李泌知道絕無逃走可能,他揉了揉被捆疼的肩膀,冷哼一聲,昂首邁步前行。
龍波與他并肩而行,一起朝着庭院深處走去。
他們穿過亭子,繞過假山,沿途可以看到許多精壯漢子,手持寸弩來回巡邏,漢胡皆有,戒備森嚴。
這些人想必就是随龍波襲擊靖安司的人,他們身上有着一種與尋常賊匪不同的氣質。
尋常的賊人或很兇悍,但多是松松垮垮的一盤散沙;而這些士兵進退有度,行姿嚴謹,這麼多人守在庭院裡,居然一點聲音都沒有——别說匪類,就是京城的禁軍,能做到這點的都不多。
這,可不是光有錢就能搜羅來的。
再聯想到龍波的蚍蜉之喻,李泌心中一沉。
龍波一邊走着一邊吹起口哨,對李泌的觀察全不在意。
他們來到院角那一片黑褐色的娑羅樹林邊。
這些樹都是從天竺移栽而來,每一株都價值不菲,樹幹上用麻布包裹,以抵禦北方的嚴寒。
在樹林邊緣,龍波停住腳步:“李司丞,到地方了,仔細瞧着吧。
”李泌環顧四周:“你要我看什麼?” 龍波笑嘻嘻道:“當然是你們追查了幾個時辰的玩意啊。
” “阙勒霍多?” 李泌低聲說道。
突厥狼衛偷運進延州石脂,在昌明坊煉制成猛火雷。
其中十五桶已經炸了,其他兩百餘桶至今下落不明,原來竟藏在這庭院裡! 龍波有點尴尬地“啧”了一聲:“阙勒霍多是突厥人起的綽号,說實在的,太土了。
那些突厥人根本不知道這東西真正的用法,隻知道駕着馬車到處亂炸,和這個名字一樣粗俗。
” 李泌掃視每一處角落,卻沒見到什麼可疑之處。
按道理,猛火雷有兩百多桶,不可能藏得很隐蔽。
龍波伸出指頭往天上一指,高聲道:“要有光!” 很快,有星星點點的燭光在不遠處亮起來,起初是一兩個,然後是一片、一圈,很快勾勒出了一個完美的圓盤。
這時李泌才看到,在這附近竟矗立着一架高逾五丈的竹架大燈輪。
隻是剛才沒有光線,在夜裡根本看不出來。
現在幾十根火燭同時搖曳,把林子照得猶如白晝一般,終于可以看清細節。
這燈輪是用粗竹拼接成骨架,外糊油紙,做成一個水車狀的轉輪。
中空放着一格格蠟燭,外面的紙面分成十二個區域,分别彩勾着十二生肖的形象,邊角還挂着金銀穗與福蟲緞子。
下面是一條水渠,水流推動燈輪,緩緩轉動,十二生肖便往複旋轉,象征時辰流逝。
燈輪中央,是福壽祿三星齊聚的工畫。
這個燈輪,規模不及東、西市與興慶宮裡動辄十幾丈的燈樓,可設計者心思細密,能想到借水車的運轉原理,化成時辰輪轉之喻,相當有特色。
它和庭院裡那個自雨亭一樣,極具巧思,非兼有閑情與富貴者不能為之。
李泌仰頭看了一陣:“這與阙勒霍多有何關系?”龍波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少安毋躁。
燈輪沉默地旋轉了一陣,突然在辰時區域,燃起了一團火。
不,不是燃起來,而是爆起來。
李泌清楚地看到,那是從竹子裡爆出來的。
燈輪還在轉動,這團火苗順勢蔓延到了毗鄰的卯時區和巳時區,那兩邊的竹子也紛紛噼啪地爆起來,幾乎隻是一瞬間,四分之一個燈輪便熊熊燃燒起來。
李泌瞪圓了雙眼,在燭光的照耀下,他看得很清楚。
之所以火勢如此迅速,是因為竹子爆開之後,從裡面流出來黑色的液體。
那液體觸火即燃,極為兇猛。
黑液帶着火苗流遍了燈輪全身,把它變成一個熊熊火炬。
很快火勢燒到了燈輪的中央竹筒,沒過幾個彈指,李泌看到有一團火焰從竹筒猛烈炸出,福、壽、祿三星的身體迸裂,化為無數碎片。
緊接着,十二個時辰也被突如其來的火焰風暴扯碎。
如此精緻的一個燈架,就這樣轟然倒塌。
那爆炸聲李泌很熟悉,與西市那次爆炸完全一樣,隻是規模更小。
“丁次測試,完畢。
”林子裡傳來一個觀察者的聲音。
龍波聽到之後,高興地拍了拍巴掌,轉頭對李泌道:“怎麼樣?您看明白了嗎?這是多麼美好的景象啊。
” 李泌伸出手去,扶住一株娑羅樹。
他全看明白了。
難怪靖安司找不到那兩百多桶猛火雷的下落,原來蚍蜉在昌明坊,把提煉後的石脂灌入了竹筒裡,再大搖大擺運走竹筒。
望樓和各地武侯拼命找拉木桶的車,自然是南轅北轍,一無所獲。
若把這些石脂竹筒裝在燈架上,小筒助燃,大筒引爆,一旦炸起來,以長安觀燈民衆的密度,隻怕傷亡會極其慘重。
龍波還在仰起頭來感慨:“這麼美妙的場景,可惜那些突厥人是看不到了,好可惜。
你說他們會不會跪在地上膜拜哪?” “我不明白……”李泌喃喃道,“燈架早在幾天前就開始搭建,你們為何不在搭建時裝好,偏要趕在上元舉燭之後再去裝?” 龍波懊惱地抓了抓自己的鷹鈎鼻頭:“沒辦法,石脂這玩意,不預先加熱的話,是引爆不了的。
加熱之後,如果半個時辰之内不引爆,就涼了,還得重新加熱。
” 李泌聽明白了,猛火雷的這個特性,決定了它隻能現裝現炸,不能預先伏設。
他知道龍波沒有撒謊,當初突厥狼衛駕車沖陣時,那木桶裡的石脂也是煮沸狀态的。
可是這個工作量……未免太大了吧? 李泌在腦子裡重新把燃燒場面過了一遍,忽然發現,剛才那個燈輪,真正起火的隻有幾處部件。
換句話說,一處燈架,隻消更換三四處竹筒,便足以化為一枚巨大的猛火雷。
長安通行的竹制燈架,是以一截截竹節與麻繩捆縛而成,結構松散,無論拆卸還是更換,都極為便當。
這些人隻消以維護的名義,用這些石脂竹筒替換幾根,工作量不大,半個時辰綽綽有餘。
這一招,可比突厥人帶着猛火雷沖陣更高明,也更隐蔽,造成的傷亡會更巨大。
這才是真正的阙勒霍多!若不事先查知,根本防不勝防。
現在整個長安少說也有幾萬個燈架,若要一一排查……等等,不對,石脂隻有兩百多桶,不可能覆蓋整個長安城,除非,除非蚍蜉追求的不是面,而是點! 李泌的脊梁突然“唰”地冒出一層冷汗。
猛火雷半個時辰的引爆特性,兩百桶石脂的使用範圍,從這兩點反推回去,說明蚍蜉追求的,不是大面積殺傷,而是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地點進行襲擊。
莫非……一個猙獰、可怕的猜想,撕開李泌的腦子,破體而出,向着真實世界發出嘶吼。
他的雙腿,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李泌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何綁架自己,但一定和這個驚天陰謀有關。
他眼神一凜,突然用盡全力朝那堵堅實的院牆撞去——他意識到,唯一能破解這個驚天陰謀的辦法,隻有一死。
就在他的天靈蓋即将撞上牆壁時,一隻手拽住了李泌的衣襟,把他扯了回來。
“李司丞真是殺伐果決——可惜身子比決心晚了一步。
”龍波嘲諷道。
幾個人上前,制住了李泌,防止他再有自殺的企圖。
李泌失望地閉上眼睛,無力感如同繩索一樣縛住了全身。
龍波湊到他面前:“我最愛欣賞的,就是你這種聰明人看透了一切卻無能為力的絕望表情。
” 李泌睜開眼睛,一字一句道:“就算我不在了,一樣會有人阻止你們的。
”龍波大笑:“靖安司确實值得忌憚。
不過那兒已經被燒成白地了,憑什麼來阻止?” 可很快龍波發現,李泌居然也在笑。
在見識到了阙勒霍多的威力後,這個年輕高官居然還笑得出來。
龍波發現自己居然有那麼一點點害怕,這讓他心裡突然極度不爽。
啪! 龍波揮動手臂,重重給了李泌一耳光:“你手裡什麼倚仗都沒有了,為什麼還笑得出?” 李泌嘴角帶着一點血,可他的笑意卻沒變:“因為你們唯獨漏掉了那個最危險的家夥啊。
” “張小敬?”龍波居然知道這個名字。
李泌注意到,對方輕佻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鄭重。
” 李泌挺直胸膛,絲毫不見怯意,一如在靖安司大殿中那樣淩厲:“你們不在靖安司殺掉我,反而不辭辛苦地挾持至此,難道就是來賞這亭子的?” “哎,司丞真是目光如炬,到底是說棋的神童。
”龍波尴尬地抓了抓腦袋,從腰裡又掏出一卷薄荷葉,遞給李泌,“來一口?” 李泌一動不動:“你們背後的主使者,是誰?” 龍波跷起指甲,從牙縫裡把薄荷葉渣剔出來,往地上一彈:“司丞怎麼就覺得,我們背後必須得有一個金主?” “這等規模,這等手筆,豈是尋常人能做到。
” 龍波似笑非笑:“司丞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出身上品高第,就算被人打敗,也隻能被身份對等的敵手打敗——我們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寒門小人物,是不配擊敗您的,對吧?” 李泌沒有回答,他覺得這個問題太蠢了,不需要回答。
龍波卻繼續說道:“這倒也不怪司丞。
行旅在途,自然要提防熊罴虎豹,誰會低頭去顧忌小小的蟲蟻呢?”他的靴子猛然一跺,挪開之後,磨紋石的地闆上多了幾隻螞蟻的扁屍,“它們的生死,隻在大人物一踏之間,又有什麼好忌憚的?” 李泌不動聲色,試圖從這幾句怨憤之語裡,猜測出他的動機。
龍波伸手一揚:“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蟲蟻都隻有被靴子碾死的命——蟲蟻之中,有一種叫作蚍蜉。
生而純白,大小如米粒,小得可憐。
可是它們有嘴至剛,齧木為糧,專門喜歡鑽椽穴柱,蝕壁蛀梁。
縱然是百丈廣廈,千裡長堤,也能被這小小的飛蟲侵蝕一空,轟然倒塌。
” 仿佛為了證實他的話,幾隻生了翅膀的白色蚍蜉從身後的屋殿縫隙中飛出來,在半空中追逐飛舞。
春天到了,正是蚍蜉交配的季節。
李泌冷聲道:“你們有膽子在長安腹心偷襲靖安司,卻沒膽子與一個俘虜說實話?” “這便是實話。
我等以蚍蜉為名,自然都是些小人物,隻是不那麼甘心罷了。
”龍波說到這兩個字時,神情帶着淡淡的自豪和自嘲,“世人隻知巨龍之怒,伏屍百萬,卻不知蚍蜉之怒,也能摧城撼樹。
” 李泌腦中浮現出一幅情景。
遮天蔽日的蚍蜉振翅而飛,啃噬着這長安城的每一處建築。
龍波吩咐手下把李泌身上綁着的繩索解開,然後恭敬地做了個手勢:“請随我來,我就帶您去看看,我們這些小小的蚍蜉,是怎麼撼動這座大城的。
” 周圍全是崗哨,李泌知道絕無逃走可能,他揉了揉被捆疼的肩膀,冷哼一聲,昂首邁步前行。
龍波與他并肩而行,一起朝着庭院深處走去。
他們穿過亭子,繞過假山,沿途可以看到許多精壯漢子,手持寸弩來回巡邏,漢胡皆有,戒備森嚴。
這些人想必就是随龍波襲擊靖安司的人,他們身上有着一種與尋常賊匪不同的氣質。
尋常的賊人或很兇悍,但多是松松垮垮的一盤散沙;而這些士兵進退有度,行姿嚴謹,這麼多人守在庭院裡,居然一點聲音都沒有——别說匪類,就是京城的禁軍,能做到這點的都不多。
這,可不是光有錢就能搜羅來的。
再聯想到龍波的蚍蜉之喻,李泌心中一沉。
龍波一邊走着一邊吹起口哨,對李泌的觀察全不在意。
他們來到院角那一片黑褐色的娑羅樹林邊。
這些樹都是從天竺移栽而來,每一株都價值不菲,樹幹上用麻布包裹,以抵禦北方的嚴寒。
在樹林邊緣,龍波停住腳步:“李司丞,到地方了,仔細瞧着吧。
”李泌環顧四周:“你要我看什麼?” 龍波笑嘻嘻道:“當然是你們追查了幾個時辰的玩意啊。
” “阙勒霍多?” 李泌低聲說道。
突厥狼衛偷運進延州石脂,在昌明坊煉制成猛火雷。
其中十五桶已經炸了,其他兩百餘桶至今下落不明,原來竟藏在這庭院裡! 龍波有點尴尬地“啧”了一聲:“阙勒霍多是突厥人起的綽号,說實在的,太土了。
那些突厥人根本不知道這東西真正的用法,隻知道駕着馬車到處亂炸,和這個名字一樣粗俗。
” 李泌掃視每一處角落,卻沒見到什麼可疑之處。
按道理,猛火雷有兩百多桶,不可能藏得很隐蔽。
龍波伸出指頭往天上一指,高聲道:“要有光!” 很快,有星星點點的燭光在不遠處亮起來,起初是一兩個,然後是一片、一圈,很快勾勒出了一個完美的圓盤。
這時李泌才看到,在這附近竟矗立着一架高逾五丈的竹架大燈輪。
隻是剛才沒有光線,在夜裡根本看不出來。
現在幾十根火燭同時搖曳,把林子照得猶如白晝一般,終于可以看清細節。
這燈輪是用粗竹拼接成骨架,外糊油紙,做成一個水車狀的轉輪。
中空放着一格格蠟燭,外面的紙面分成十二個區域,分别彩勾着十二生肖的形象,邊角還挂着金銀穗與福蟲緞子。
下面是一條水渠,水流推動燈輪,緩緩轉動,十二生肖便往複旋轉,象征時辰流逝。
燈輪中央,是福壽祿三星齊聚的工畫。
這個燈輪,規模不及東、西市與興慶宮裡動辄十幾丈的燈樓,可設計者心思細密,能想到借水車的運轉原理,化成時辰輪轉之喻,相當有特色。
它和庭院裡那個自雨亭一樣,極具巧思,非兼有閑情與富貴者不能為之。
李泌仰頭看了一陣:“這與阙勒霍多有何關系?”龍波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少安毋躁。
燈輪沉默地旋轉了一陣,突然在辰時區域,燃起了一團火。
不,不是燃起來,而是爆起來。
李泌清楚地看到,那是從竹子裡爆出來的。
燈輪還在轉動,這團火苗順勢蔓延到了毗鄰的卯時區和巳時區,那兩邊的竹子也紛紛噼啪地爆起來,幾乎隻是一瞬間,四分之一個燈輪便熊熊燃燒起來。
李泌瞪圓了雙眼,在燭光的照耀下,他看得很清楚。
之所以火勢如此迅速,是因為竹子爆開之後,從裡面流出來黑色的液體。
那液體觸火即燃,極為兇猛。
黑液帶着火苗流遍了燈輪全身,把它變成一個熊熊火炬。
很快火勢燒到了燈輪的中央竹筒,沒過幾個彈指,李泌看到有一團火焰從竹筒猛烈炸出,福、壽、祿三星的身體迸裂,化為無數碎片。
緊接着,十二個時辰也被突如其來的火焰風暴扯碎。
如此精緻的一個燈架,就這樣轟然倒塌。
那爆炸聲李泌很熟悉,與西市那次爆炸完全一樣,隻是規模更小。
“丁次測試,完畢。
”林子裡傳來一個觀察者的聲音。
龍波聽到之後,高興地拍了拍巴掌,轉頭對李泌道:“怎麼樣?您看明白了嗎?這是多麼美好的景象啊。
” 李泌伸出手去,扶住一株娑羅樹。
他全看明白了。
難怪靖安司找不到那兩百多桶猛火雷的下落,原來蚍蜉在昌明坊,把提煉後的石脂灌入了竹筒裡,再大搖大擺運走竹筒。
望樓和各地武侯拼命找拉木桶的車,自然是南轅北轍,一無所獲。
若把這些石脂竹筒裝在燈架上,小筒助燃,大筒引爆,一旦炸起來,以長安觀燈民衆的密度,隻怕傷亡會極其慘重。
龍波還在仰起頭來感慨:“這麼美妙的場景,可惜那些突厥人是看不到了,好可惜。
你說他們會不會跪在地上膜拜哪?” “我不明白……”李泌喃喃道,“燈架早在幾天前就開始搭建,你們為何不在搭建時裝好,偏要趕在上元舉燭之後再去裝?” 龍波懊惱地抓了抓自己的鷹鈎鼻頭:“沒辦法,石脂這玩意,不預先加熱的話,是引爆不了的。
加熱之後,如果半個時辰之内不引爆,就涼了,還得重新加熱。
” 李泌聽明白了,猛火雷的這個特性,決定了它隻能現裝現炸,不能預先伏設。
他知道龍波沒有撒謊,當初突厥狼衛駕車沖陣時,那木桶裡的石脂也是煮沸狀态的。
可是這個工作量……未免太大了吧? 李泌在腦子裡重新把燃燒場面過了一遍,忽然發現,剛才那個燈輪,真正起火的隻有幾處部件。
換句話說,一處燈架,隻消更換三四處竹筒,便足以化為一枚巨大的猛火雷。
長安通行的竹制燈架,是以一截截竹節與麻繩捆縛而成,結構松散,無論拆卸還是更換,都極為便當。
這些人隻消以維護的名義,用這些石脂竹筒替換幾根,工作量不大,半個時辰綽綽有餘。
這一招,可比突厥人帶着猛火雷沖陣更高明,也更隐蔽,造成的傷亡會更巨大。
這才是真正的阙勒霍多!若不事先查知,根本防不勝防。
現在整個長安少說也有幾萬個燈架,若要一一排查……等等,不對,石脂隻有兩百多桶,不可能覆蓋整個長安城,除非,除非蚍蜉追求的不是面,而是點! 李泌的脊梁突然“唰”地冒出一層冷汗。
猛火雷半個時辰的引爆特性,兩百桶石脂的使用範圍,從這兩點反推回去,說明蚍蜉追求的,不是大面積殺傷,而是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地點進行襲擊。
莫非……一個猙獰、可怕的猜想,撕開李泌的腦子,破體而出,向着真實世界發出嘶吼。
他的雙腿,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李泌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何綁架自己,但一定和這個驚天陰謀有關。
他眼神一凜,突然用盡全力朝那堵堅實的院牆撞去——他意識到,唯一能破解這個驚天陰謀的辦法,隻有一死。
就在他的天靈蓋即将撞上牆壁時,一隻手拽住了李泌的衣襟,把他扯了回來。
“李司丞真是殺伐果決——可惜身子比決心晚了一步。
”龍波嘲諷道。
幾個人上前,制住了李泌,防止他再有自殺的企圖。
李泌失望地閉上眼睛,無力感如同繩索一樣縛住了全身。
龍波湊到他面前:“我最愛欣賞的,就是你這種聰明人看透了一切卻無能為力的絕望表情。
” 李泌睜開眼睛,一字一句道:“就算我不在了,一樣會有人阻止你們的。
”龍波大笑:“靖安司确實值得忌憚。
不過那兒已經被燒成白地了,憑什麼來阻止?” 可很快龍波發現,李泌居然也在笑。
在見識到了阙勒霍多的威力後,這個年輕高官居然還笑得出來。
龍波發現自己居然有那麼一點點害怕,這讓他心裡突然極度不爽。
啪! 龍波揮動手臂,重重給了李泌一耳光:“你手裡什麼倚仗都沒有了,為什麼還笑得出?” 李泌嘴角帶着一點血,可他的笑意卻沒變:“因為你們唯獨漏掉了那個最危險的家夥啊。
” “張小敬?”龍波居然知道這個名字。
李泌注意到,對方輕佻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