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二章 午初
關燈
小
中
大
,姚汝能恭敬地請教行動方針。
張小敬攥起拳頭,在他心口處虛搗一下:“幹掉不合作的,就這麼簡單。
” 姚汝能在公門不是沒遇到過悍吏,可他真沒見過像張小敬這麼粗暴辦案的。
他就像是一柄飛舞的千鈞鐵錘,沒有耐性從瓶中掏出金銀,索性把花瓶砸得粉碎。
姚汝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即使沒有時辰的急迫限制,這個人也一樣會這麼幹。
“是不是覺得這不合仁道?”張小敬語氣裡帶着譏諷,指了指周圍人來人往的行人,“對敵人心懷仁義,就等于放縱對這些百姓的殘忍——記住,這是你的第一課。
” “可我們現在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敵人啊。
” “不合作的,就是敵人。
” 張小敬先去的是一家叫作西府的金銀器鋪子,店主籍貫康國。
西府店雖然主業是金銀器,但也經常以借貸的形式參與到大宗貿易中來,所以才會被列入靖安司的名單。
曹破延進入西市時用的過所,寫的正是來自康國,而且蓋有當地印鑒。
這種文書,若沒有點康國上層的關系,不太容易能弄到——要知道,康國本來就是突厥種的國家,雖然兩者有分野已久,但族類血統這東西誰敢保證? 當然,這并非出于歧視。
事實上在這四家被懷疑的商号裡,兩家是胡人,兩家是唐人,并無任何偏見。
靖安司和鴻胪寺不一樣,向來不憚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任何人。
西府店位于西市第三個十字街的西北角,這是個黃金地段,諸路交會之所,最為繁盛。
這家的門前的氣象與别家頗為不同,兩側皆是兩抱立柱,都漆得锃亮黑底,上嵌一圈一圈的蟠龍雲紋。
張小敬掀開布簾,踏入鋪子。
店裡很安靜,沒什麼客人。
一進門,就被一個彎月形的高木台攔住。
台子比尋常人恰好高一頭,隻能勉強看到空蕩蕩的台面,卻看不到台後狀況。
他搖動一枚挂在旁邊的銅鈴铛,很快一個留着山羊須子的胡人老頭從台後探出頭來,居高臨下望着他,面無表情。
“兌器還是兌錢?”老頭幹巴巴地問,語氣很不好。
張小敬在台面上用食物和中指輕輕敲了三下,亮出腰牌:“官府辦事。
你是店主?” 老頭點點頭。
張小敬直截了當道:“我們現在懷疑西府店私藏長安坊圖、勾結突厥殘黨,需要搜查一下。
” 這個指控非常嚴重,店主卻沒流露出什麼表情,慢吞吞地答道:“鄙店是做金銀生意的,絕無私藏坊圖之事,亦不曾主動與突厥人勾結。
”他的唐話非常流利,沒有任何口音。
“那要本尉搜過才知道。
” 店主臉上的褶皺抽動一下,瞪着張小敬道:“老夫與京兆尹很熟,你們不妨先去問他老人家。
” 這種金銀鋪子,跟朝中很多大員都有借貸關系,靠山多得很,尋常差吏根本不敢輕易上門。
張小敬眼中兇光一閃,正要動用強力,忽然一個不良人驚慌地闖了進來。
“張都尉,外面有黃煙起來了!”他大喊道。
張小敬眉頭一皺,立刻轉身掀開布簾走了出去。
店外街上很多行人已經停下腳步,朝着西北方向的天空指指點點。
他仰頭望去,看到遠處升起兩股煙柱。
一股是濃濃的黑煙,另外一股是略淡一些的黃煙,兩股互相交纏,扶搖直上,在清澈的天空中非常醒目。
那個方向,是姚汝能去搜查的遠來商棧。
遠來商棧是疏勒商人的産業,主營大宗牛馬羊生意,跟草原突厥的關系更為密切,可疑程度不遜于西府店。
黃煙是靖安司攜帶的煙丸所發,見煙如見敵,必須立刻聚攏赴援。
姚汝能身手很好,又帶了七八名不良人。
他升起黃煙,說明一定是碰見硬茬了。
張小敬立刻召集周圍的不良人,朝着那個方向跑去赴援。
跑過去一個街口,張小敬突然停下腳步,跟在身後的人一時沒收住,差點撞上去。
一絲疑問在張小敬腦子裡閃過。
他猛然想起西府店主的那番話,越發覺得可疑。
“絕無私藏坊圖之事,亦不曾主動與突厥人勾結。
”——沒主動勾結,那麼就是被動應付喽? 這麼想的話,老頭子提及京兆尹時語調略不自然,難道是在暗示報官? 張小敬“啧”了一聲,懊惱地用手掌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臉頰。
這才坐了多久牢獄,自己就遲鈍到了這地步。
若換作從前,恐怕當場就覺出不對勁了。
“你們繼續去支援姚汝能,我回去看看。
” 張小敬當即回身,以驚人的速度跑回西府店。
到了店門口,他“唰”地抽出寸弩,架在左肘端平,右手扣住懸刀,躬身踏了進去。
鋪子裡依舊非常安靜,這次老人沒有探出頭來迎接。
張小敬謹慎地掃視了一圈,然後走到高台的盡頭與立柱相連的地方,一腳踹開側面的小門,側身闖了進去——寸弩的正面,始終對準着台子的方向。
在台後,張小敬看到老人靠着木壁旁的墊腳邊,腦袋軟軟歪向一側,眼睛瞪得大大的。
張小敬過去蹲下身子,伸手探了一下脖頸,發現老人已經沒了氣息。
他把屍體翻過來,看到背部腰眼有一道深深的傷口。
很明顯,剛才老人跟張小敬對話時,台後站着另外一個人,正拿着利器頂着他後心。
老人不敢呼救,隻能通過種種暗示來提醒。
可惜張小敬一時疏忽沒有深究,以緻其慘遭毒手。
張小敬目光一凜,将寸弩端得更平,朝店鋪後面走去。
從他剛才離開到現在,還不到小半炷香的時間,兇手恐怕還沒離開。
高台的後面是個略顯雜亂的長間,房間正中是張方案,上頭擱着幾卷賬簿、小衡秤和絞剪。
周圍一圈高高低低的檀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金銀器物,每一件都擦得锃亮。
地闆上還躺着十幾個包着繡角的蒙獸皮大箱子,有幾個半開着箱蓋,可以窺見裡面金燦燦的諸國錢币。
西府店除了做金銀器經營,還有一項業務是彙兌,大秦、波斯、大食等地的金銀錢币,到這裡可以折成大唐銅錢絹匹,反之亦然,所以這裡才會有萬國泉貨彙聚。
幾個夥計和護丁的屍體躺倒在這些錢财之間,他們都是心口中刀,這樣出血不多,血腥味不易被外人覺察。
張小敬走過這一片狼藉,大概可以還原當時的場景:突厥狼衛闖進店來,第一時間幹掉了店裡的夥計們,恰好自己入内,狼衛脅迫店主蒙混過關。
一等離開,就立刻出手殺死了店主。
這狼衛比靖安司估計的還要兇殘,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平交涉。
張小敬深吸一口氣,看到在長間的盡頭有一扇虛掩的小門。
門上挂着一把已被打開的方鎖,鎖眼上插着一把花柄鑰匙。
這應該是西府店裡收藏貴重物品的小間。
張小敬走到門口,拉住門把,先往外一拉,沒動,隻能往裡面推。
可他輕輕一推,覺得微有阻力,随即門内傳來一連串叮叮當當的金器撞擊聲。
張小敬暗叫不好,急忙推開門去看。
原來門裡是一列向下延伸的台階,通往店底的地窖,在台階底部躺着一件摔扁了的菊瓣金盞。
闖入者顯然經驗豐富,擱了一件金器在門裡頭。
如果還有人推門而入,金盞滾落,可以立刻發出警報。
張小敬重新給寸弩緊了弦,然後一步步踏下台階。
走到底部之後,眼前是一條狹窄甬道,前方拐過一個彎,可以看到隐隐燭光。
他身子緊貼着牆壁,慢慢先把寸弩伸過去,然後猛然躍進去。
屋裡沒人,隻有一根蠟燭在壁上亮着。
借着昏暗的燭光,張小敬看到這個房間并不大,物件也不多,但個個是精品,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
張小敬一低頭,看到地闆上翻倒着一件鎏金仙人駕鶴紋的茶羅子,羅屜半抽出來,裡面空空如也。
“該死!”張小敬低聲罵了一句。
很顯然,店主把坊圖秘藏在了茶羅子裡,結果被狼衛給找了出來。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房間的另外一端,一張飛天挂毯半挂下來,牆壁後是一個漆黑的洞口,可容一人貓腰通行。
這是店主給自己修的密道,這些商人從來都是狡兔三窟。
估計那個闖入者聽到警報之後,立刻就從這條暗道逃遁了。
張小敬沖向洞口,忽然腳步一收,把外袍脫下來裹成一團,先扔進洞去。
幾乎就在同一瞬間,洞裡突然傳來皮筋響動,然後一支弩箭飛射而出,正中外袍。
張小敬間不容發地擡手,寸弩對準洞内射了一發,然後迅速補箭拉弦,又補了一發。
洞中之人心思缜密,故意不去熄滅房間裡的蠟燭,埋伏在洞口裡側。
倘若有追兵沖到洞口,擋住燭光,便成了最好的靶子。
不過弩機都是單發,張小敬用外袍廢掉他的箭,占得了先機,不容他回填拉弦就補上兩箭——在這麼狹窄的洞裡,幾乎不可能躲過去。
不管射中與否,張小敬縱身入洞,前方黑暗中腳步聲急促遠去。
可見那兩箭即使射中了對手,也不是緻命傷。
張小敬端着弩機,邊走邊上弦,緊追不舍。
可隻追出去十幾步,他突然覺得腳心微微發痛,急忙擡腿,然後俯身一摸,才發現原來地面竟撒着一串鐵蒺藜。
倘若他追得稍微急了點,就會被刺穿腳背。
這麼一耽擱的工夫,闖入者又逃遠了幾分。
不過短短幾個呼吸之間,兩人已經來回鬥了數個回合。
張小敬掃開鐵蒺藜,擡弩盲射,同時大喊道:“伏低不殺!”可回應他的,隻有更急促的腳步聲。
這密道不算寬闊,拐彎卻不少。
好在一條路到底,沒有任何岔路。
闖入者在前頭跑,張小敬在後面追。
前者身上不知帶着多少鐵蒺藜,沿途抛撒得毫無規律,嚴重阻礙了張小敬的速度。
但張小敬剛才那兩箭,也對闖入者造成了不小的傷害,這能從蹒跚的腳步聲中判斷出來。
兩人你追我趕,不知不覺追出數百步之遠。
張小敬忽然眼睛一眯,看到前頭有一束日光投射下來,看來出口快到了,是個垂直向上的豎井。
一個人影順着木梯攀爬而上,等到張小敬沖過去時,那人已爬到頂端,推了幾下木梯,發現在豎井裡無法推倒,又沒時間拆毀,就随手把空手弩砸了下去。
張小敬閃身避過,擡弩射擊,可惜弩箭擦着那人的頭皮飛向天空。
他也扔掉弩機,手腳并用順梯子爬上去。
當他從出口探出頭來,腦袋冷不防差點撞到一具辘轳上。
原來這個出口,被僞裝成了一口廢棄的水井,辘轳床闌一應俱全。
張小敬爬出井口,第一時間抽出障刀,側舉到自己耳邊,以防止可能的偷襲。
障刀比橫刀要短要輕,适合貼身近戰,在井口這麼狹窄的地方也能施展開來。
不過什麼都沒發生,闖入者似乎對設伏已經失去了信心,直接逃掉了。
從密道的距離和方向考慮,張小敬大概判斷出來,這裡應該是在西市南邊的懷遠坊内。
這家店主本事不小,居然挖出一條跨坊的地道。
懷遠坊裡有很多胡人聚集,如果讓那個闖入者混入其中,麻煩可就大了。
張小敬看到草地上的一串腳印朝遠
張小敬攥起拳頭,在他心口處虛搗一下:“幹掉不合作的,就這麼簡單。
” 姚汝能在公門不是沒遇到過悍吏,可他真沒見過像張小敬這麼粗暴辦案的。
他就像是一柄飛舞的千鈞鐵錘,沒有耐性從瓶中掏出金銀,索性把花瓶砸得粉碎。
姚汝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即使沒有時辰的急迫限制,這個人也一樣會這麼幹。
“是不是覺得這不合仁道?”張小敬語氣裡帶着譏諷,指了指周圍人來人往的行人,“對敵人心懷仁義,就等于放縱對這些百姓的殘忍——記住,這是你的第一課。
” “可我們現在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敵人啊。
” “不合作的,就是敵人。
” 張小敬先去的是一家叫作西府的金銀器鋪子,店主籍貫康國。
西府店雖然主業是金銀器,但也經常以借貸的形式參與到大宗貿易中來,所以才會被列入靖安司的名單。
曹破延進入西市時用的過所,寫的正是來自康國,而且蓋有當地印鑒。
這種文書,若沒有點康國上層的關系,不太容易能弄到——要知道,康國本來就是突厥種的國家,雖然兩者有分野已久,但族類血統這東西誰敢保證? 當然,這并非出于歧視。
事實上在這四家被懷疑的商号裡,兩家是胡人,兩家是唐人,并無任何偏見。
靖安司和鴻胪寺不一樣,向來不憚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任何人。
西府店位于西市第三個十字街的西北角,這是個黃金地段,諸路交會之所,最為繁盛。
這家的門前的氣象與别家頗為不同,兩側皆是兩抱立柱,都漆得锃亮黑底,上嵌一圈一圈的蟠龍雲紋。
張小敬掀開布簾,踏入鋪子。
店裡很安靜,沒什麼客人。
一進門,就被一個彎月形的高木台攔住。
台子比尋常人恰好高一頭,隻能勉強看到空蕩蕩的台面,卻看不到台後狀況。
他搖動一枚挂在旁邊的銅鈴铛,很快一個留着山羊須子的胡人老頭從台後探出頭來,居高臨下望着他,面無表情。
“兌器還是兌錢?”老頭幹巴巴地問,語氣很不好。
張小敬在台面上用食物和中指輕輕敲了三下,亮出腰牌:“官府辦事。
你是店主?” 老頭點點頭。
張小敬直截了當道:“我們現在懷疑西府店私藏長安坊圖、勾結突厥殘黨,需要搜查一下。
” 這個指控非常嚴重,店主卻沒流露出什麼表情,慢吞吞地答道:“鄙店是做金銀生意的,絕無私藏坊圖之事,亦不曾主動與突厥人勾結。
”他的唐話非常流利,沒有任何口音。
“那要本尉搜過才知道。
” 店主臉上的褶皺抽動一下,瞪着張小敬道:“老夫與京兆尹很熟,你們不妨先去問他老人家。
” 這種金銀鋪子,跟朝中很多大員都有借貸關系,靠山多得很,尋常差吏根本不敢輕易上門。
張小敬眼中兇光一閃,正要動用強力,忽然一個不良人驚慌地闖了進來。
“張都尉,外面有黃煙起來了!”他大喊道。
張小敬眉頭一皺,立刻轉身掀開布簾走了出去。
店外街上很多行人已經停下腳步,朝着西北方向的天空指指點點。
他仰頭望去,看到遠處升起兩股煙柱。
一股是濃濃的黑煙,另外一股是略淡一些的黃煙,兩股互相交纏,扶搖直上,在清澈的天空中非常醒目。
那個方向,是姚汝能去搜查的遠來商棧。
遠來商棧是疏勒商人的産業,主營大宗牛馬羊生意,跟草原突厥的關系更為密切,可疑程度不遜于西府店。
黃煙是靖安司攜帶的煙丸所發,見煙如見敵,必須立刻聚攏赴援。
姚汝能身手很好,又帶了七八名不良人。
他升起黃煙,說明一定是碰見硬茬了。
張小敬立刻召集周圍的不良人,朝着那個方向跑去赴援。
跑過去一個街口,張小敬突然停下腳步,跟在身後的人一時沒收住,差點撞上去。
一絲疑問在張小敬腦子裡閃過。
他猛然想起西府店主的那番話,越發覺得可疑。
“絕無私藏坊圖之事,亦不曾主動與突厥人勾結。
”——沒主動勾結,那麼就是被動應付喽? 這麼想的話,老頭子提及京兆尹時語調略不自然,難道是在暗示報官? 張小敬“啧”了一聲,懊惱地用手掌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臉頰。
這才坐了多久牢獄,自己就遲鈍到了這地步。
若換作從前,恐怕當場就覺出不對勁了。
“你們繼續去支援姚汝能,我回去看看。
” 張小敬當即回身,以驚人的速度跑回西府店。
到了店門口,他“唰”地抽出寸弩,架在左肘端平,右手扣住懸刀,躬身踏了進去。
鋪子裡依舊非常安靜,這次老人沒有探出頭來迎接。
張小敬謹慎地掃視了一圈,然後走到高台的盡頭與立柱相連的地方,一腳踹開側面的小門,側身闖了進去——寸弩的正面,始終對準着台子的方向。
在台後,張小敬看到老人靠着木壁旁的墊腳邊,腦袋軟軟歪向一側,眼睛瞪得大大的。
張小敬過去蹲下身子,伸手探了一下脖頸,發現老人已經沒了氣息。
他把屍體翻過來,看到背部腰眼有一道深深的傷口。
很明顯,剛才老人跟張小敬對話時,台後站着另外一個人,正拿着利器頂着他後心。
老人不敢呼救,隻能通過種種暗示來提醒。
可惜張小敬一時疏忽沒有深究,以緻其慘遭毒手。
張小敬目光一凜,将寸弩端得更平,朝店鋪後面走去。
從他剛才離開到現在,還不到小半炷香的時間,兇手恐怕還沒離開。
高台的後面是個略顯雜亂的長間,房間正中是張方案,上頭擱着幾卷賬簿、小衡秤和絞剪。
周圍一圈高高低低的檀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金銀器物,每一件都擦得锃亮。
地闆上還躺着十幾個包着繡角的蒙獸皮大箱子,有幾個半開着箱蓋,可以窺見裡面金燦燦的諸國錢币。
西府店除了做金銀器經營,還有一項業務是彙兌,大秦、波斯、大食等地的金銀錢币,到這裡可以折成大唐銅錢絹匹,反之亦然,所以這裡才會有萬國泉貨彙聚。
幾個夥計和護丁的屍體躺倒在這些錢财之間,他們都是心口中刀,這樣出血不多,血腥味不易被外人覺察。
張小敬走過這一片狼藉,大概可以還原當時的場景:突厥狼衛闖進店來,第一時間幹掉了店裡的夥計們,恰好自己入内,狼衛脅迫店主蒙混過關。
一等離開,就立刻出手殺死了店主。
這狼衛比靖安司估計的還要兇殘,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平交涉。
張小敬深吸一口氣,看到在長間的盡頭有一扇虛掩的小門。
門上挂着一把已被打開的方鎖,鎖眼上插着一把花柄鑰匙。
這應該是西府店裡收藏貴重物品的小間。
張小敬走到門口,拉住門把,先往外一拉,沒動,隻能往裡面推。
可他輕輕一推,覺得微有阻力,随即門内傳來一連串叮叮當當的金器撞擊聲。
張小敬暗叫不好,急忙推開門去看。
原來門裡是一列向下延伸的台階,通往店底的地窖,在台階底部躺着一件摔扁了的菊瓣金盞。
闖入者顯然經驗豐富,擱了一件金器在門裡頭。
如果還有人推門而入,金盞滾落,可以立刻發出警報。
張小敬重新給寸弩緊了弦,然後一步步踏下台階。
走到底部之後,眼前是一條狹窄甬道,前方拐過一個彎,可以看到隐隐燭光。
他身子緊貼着牆壁,慢慢先把寸弩伸過去,然後猛然躍進去。
屋裡沒人,隻有一根蠟燭在壁上亮着。
借着昏暗的燭光,張小敬看到這個房間并不大,物件也不多,但個個是精品,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
張小敬一低頭,看到地闆上翻倒着一件鎏金仙人駕鶴紋的茶羅子,羅屜半抽出來,裡面空空如也。
“該死!”張小敬低聲罵了一句。
很顯然,店主把坊圖秘藏在了茶羅子裡,結果被狼衛給找了出來。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房間的另外一端,一張飛天挂毯半挂下來,牆壁後是一個漆黑的洞口,可容一人貓腰通行。
這是店主給自己修的密道,這些商人從來都是狡兔三窟。
估計那個闖入者聽到警報之後,立刻就從這條暗道逃遁了。
張小敬沖向洞口,忽然腳步一收,把外袍脫下來裹成一團,先扔進洞去。
幾乎就在同一瞬間,洞裡突然傳來皮筋響動,然後一支弩箭飛射而出,正中外袍。
張小敬間不容發地擡手,寸弩對準洞内射了一發,然後迅速補箭拉弦,又補了一發。
洞中之人心思缜密,故意不去熄滅房間裡的蠟燭,埋伏在洞口裡側。
倘若有追兵沖到洞口,擋住燭光,便成了最好的靶子。
不過弩機都是單發,張小敬用外袍廢掉他的箭,占得了先機,不容他回填拉弦就補上兩箭——在這麼狹窄的洞裡,幾乎不可能躲過去。
不管射中與否,張小敬縱身入洞,前方黑暗中腳步聲急促遠去。
可見那兩箭即使射中了對手,也不是緻命傷。
張小敬端着弩機,邊走邊上弦,緊追不舍。
可隻追出去十幾步,他突然覺得腳心微微發痛,急忙擡腿,然後俯身一摸,才發現原來地面竟撒着一串鐵蒺藜。
倘若他追得稍微急了點,就會被刺穿腳背。
這麼一耽擱的工夫,闖入者又逃遠了幾分。
不過短短幾個呼吸之間,兩人已經來回鬥了數個回合。
張小敬掃開鐵蒺藜,擡弩盲射,同時大喊道:“伏低不殺!”可回應他的,隻有更急促的腳步聲。
這密道不算寬闊,拐彎卻不少。
好在一條路到底,沒有任何岔路。
闖入者在前頭跑,張小敬在後面追。
前者身上不知帶着多少鐵蒺藜,沿途抛撒得毫無規律,嚴重阻礙了張小敬的速度。
但張小敬剛才那兩箭,也對闖入者造成了不小的傷害,這能從蹒跚的腳步聲中判斷出來。
兩人你追我趕,不知不覺追出數百步之遠。
張小敬忽然眼睛一眯,看到前頭有一束日光投射下來,看來出口快到了,是個垂直向上的豎井。
一個人影順着木梯攀爬而上,等到張小敬沖過去時,那人已爬到頂端,推了幾下木梯,發現在豎井裡無法推倒,又沒時間拆毀,就随手把空手弩砸了下去。
張小敬閃身避過,擡弩射擊,可惜弩箭擦着那人的頭皮飛向天空。
他也扔掉弩機,手腳并用順梯子爬上去。
當他從出口探出頭來,腦袋冷不防差點撞到一具辘轳上。
原來這個出口,被僞裝成了一口廢棄的水井,辘轳床闌一應俱全。
張小敬爬出井口,第一時間抽出障刀,側舉到自己耳邊,以防止可能的偷襲。
障刀比橫刀要短要輕,适合貼身近戰,在井口這麼狹窄的地方也能施展開來。
不過什麼都沒發生,闖入者似乎對設伏已經失去了信心,直接逃掉了。
從密道的距離和方向考慮,張小敬大概判斷出來,這裡應該是在西市南邊的懷遠坊内。
這家店主本事不小,居然挖出一條跨坊的地道。
懷遠坊裡有很多胡人聚集,如果讓那個闖入者混入其中,麻煩可就大了。
張小敬看到草地上的一串腳印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