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新的開始

關燈
在臨終之前,他的門人聚在他的身旁,問他還有什麼遺言。

     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 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走。

    飛的我可以射,走者我可以網,遊的我可以釣。

     但是龍,我不知該怎麼辦啊!學識淵深莫測,志趣高妙難知;如蛇般屈伸,如龍般變化,龍乘風雲,可上九天! 對于王守仁先生,我别無他法,隻能用這段兩千多年以前的文字來描述他,這是他應得的稱頌。

     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财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除了中國外,他的心學還漂洋過海,深刻影響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他本人也被奉為神明,日日頂禮膜拜,那位東鄉平八郎大将就是他的忠實粉絲。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曆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迹官場,卻心系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欲,堅信正義和良知。

     贊: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聰明的選擇 朱厚照死的時候,最忙的人是楊廷和。

     公正地講,王守仁先生雖然是千古難得的聖賢,卻并非一個掌握時局的人物,他長期擔任**下派幹§部,基本不在京城混,這種編外人員實在說不上是朝廷重臣。

    在那些年中,真正支撐國家大局的人是楊廷和。

     在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的那個深夜,當皇帝駕崩的消息傳來後,楊廷和并不悲痛,這并非是他對自己的學生毫無感情,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悲痛。

     那個風雨欲來的夜裡,他會見了兩個驚慌失措的人,一個是谷大用,另一個是張永。

     他們來的目的很簡單,隻讨論一個問題——誰當皇帝? 朱厚照兄實在是不夠意思,玩夠了拍屁股就走了,您倒是輕松了,可是苦了剩下來的兄弟們,這麼大個攤子,您倒是給留個接手的人啊! 由于玩得太厲害,朱皇上沒生孩子(哪來這工夫),可大明國不能沒有皇帝,這下子張永也慌了,他雖然手握大權,畢竟隻是個太監,到底該怎麼辦,他也沒主意了,隻能跑去找楊廷和。

     相對于他們的慌亂,楊廷和先生卻是穩如泰山,面對着張永急切地目光,他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兄終弟及,皇位自然有人接任。

    ” 那麼這個接替皇位的人是誰呢? “興獻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

    ” 張永和谷大用這才松了口氣。

     請注意,以上說的不是四個人,而是一個人,畢竟人家是皇族,祖宗三代是都要說清楚的,要知道,當年為了查實劉備先生的中山靖王之後的地位,找出來的族譜長度堪與大學論文相比。

     這個背負着四個身份的幸運兒,名叫朱厚熜。

    他就是明代曆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嘉靖皇帝。

     此時的楊廷和自然十分喜歡這位他推舉的皇位繼承人,但在不久之後,他将會改變自己的看法,當然了,這畢竟是之後的事情。

     而現在,看着神情放松,放心大膽準備官升一級的張永和谷大用,楊廷和卻闆起了面孔: “事情還沒了結” 是的,正德年間的這一場大戲,還差最後的一幕才能完成。

     而這最後一幕的主角,就是江彬先生,他解決了錢甯,但沒有能夠搞垮王守仁。

     現在他将面對自己的新對手——楊廷和。

     很快,楊廷和發布了命令,解散由朱厚照組建,由江彬操縱的團營,解除了他手中的武裝,然後他發布命令,由張永、郭勳等人控制京城防務,嚴禁任何軍隊調動。

     很明顯,這是要動手了,京城很快就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流言蜚語四處亂飛,一貫驕橫的江彬也頓時亂了馬腳,慌作一團,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之下隻能每天和同夥商量對策。

     湊熱鬧的人似乎也不少,不久之後的一天,京軍都督張洪深夜突然到楊廷和的家裡,通報了一件事情。

     “現在江彬那一幫人正在四處活動,他們可能要造反,首輔不可不防!”張洪用飽含憂慮的語氣提醒着楊廷和。

     然而楊廷和卻不以為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