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死亡的陰謀

關燈
最後的征途 雖然時間晚了一點,可是甯王叛亂的消息還是傳到了宮裡,雖然此時王守仁已經跑到了吉安,準備反擊,京城裡的官員們卻并不知道這一點。

     他們隻知道甯王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送了他們很多錢,這麼看來,他的這次反叛一定計劃嚴密,難以平定。

    于是乎京城中一片慌亂,收拾行李準備溜走的大有人在。

     隻有兩個人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一個是自信,另一個是高興。

     自信的是兵部尚書王瓊,他自拍着胸脯撫慰大家那脆弱的心靈: “大家不要慌,我當年派王伯安(守仁字)鎮守贛南,就是為了今天!有他在,數日之内,反賊必然被擒!” 說得輕巧,有這麼容易嗎? 至少在當時,王尚書的話是沒有幾個人信的。

     高興的那個人是朱厚照,他高興壞了,高興得手舞足蹈。

     朱宸濠,你居然敢造反,好,太好了,看我親自去收拾你! 對于永不安分的朱厚照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天賜良機,不用出關走那麼遠打蒙古人了,現成的就有一個,真是太方便了。

     他很快下達了命令——親征! 大臣們可以忽視王瓊的話,卻不能不管這位大爺,于是之前的那一幕又出現了,無數大臣拼命上書,還推出了楊廷和,希望這位楊師傅帶頭說話,阻止朱厚照的冒險行動。

     可是這一次,朱厚照沒有退讓。

     他已經忍受得太久了,這幫老頭子已管了他十幾年,看這樣子是想要管到他進棺材才肯罷休。

     還有這個“楊師傅”,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又不是你兒子,憑什麼多管閑事?! 面對着朱厚照那堅定的目光和決然的口吻,楊廷和明白,這次他們是阻止不了這位大爺了。

     由他去吧! 楊廷和無可奈何地擔任了留守的工作,看着朱厚照收拾行裝,穿戴盔甲,準備光榮出征。

     當時朝中的官員們對朱厚照的親征幾乎都持反對意見,隻有一個人除外,這個人就是朱厚照的第一寵臣江彬。

     他極力地鼓勵朱厚照親自出戰,并積極做好各種籌備工作,這種賣力的表現也赢得了朱厚照的贊賞。

     然而朱厚照并不知道,這個看似聽話的奴才,在他唯唯諾諾贊成出征的背後,卻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陰謀。

     在江彬的幫助下,朱厚照很快召集了所有京軍的精銳,定于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正式出征。

     然而就在一切俱備,隻等開路的時候,幾匹快馬奔入京城,帶來了一封加急奏報。

     奏報是王守仁發來的,内容很簡單,就是告訴大家,不用急了,也不用調兵,我王守仁已經解決了問題,諸位在家歇着吧。

     這是一封捷報,按照常理,應該立刻交給皇帝陛下,然後普天同慶,天下太平。

     然而江彬卻一反常态,将這封捷報藏了起來。

     這是一個十分怪異的舉動,他這樣做,絕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朱厚照南下遊玩的興趣,真正的原因是,隻有把這位皇帝陛下請出京城,他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計劃。

     身着閃亮铠甲,風光無限的朱厚照終于如期踏出了正陽門,自由的感覺又一次充斥于他的全身,秀麗的江南正在召喚着他,對身後這座宏大的都城,他已經完全失去了興趣。

    對他而言,離開這裡就意味着一種解脫。

     然而朱厚照絕不會想到,這是他的最後一次遠征,也是他的最後一次冒險,在這次旅途中,他将遇到一個真正緻命的死亡陷阱,并被死神的陰影所籠罩,留下一個千古之謎。

     當然,這也将是他傳奇一生的終點,不久之後,他就将得到真正、徹底的解脫。

     遠征隊出發了,在這支隊伍中,除了興高采烈的朱厚照外,還有着兩個另有打算的人,一個是心懷叵測的江彬,另一個是心緒不甯的錢甯。

     江彬正在盤算着他的事情,就先不說了,錢甯兄之所以心慌意亂,原因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他是朱宸濠的人,是安插在皇帝身邊的内奸。

     他已然得知,朱宸濠戰敗了,行賄的人已經落入法網,他這個受賄的該怎麼辦呢?指望朱宸濠講義氣,不把他供出來,那是不大現實的。

    這哥們犯的可是死罪啊! 沒準在牢裡供詞都寫了幾萬字了,連哪年哪月哪日,送的什麼送了多少,左手還是右手接的都寫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