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鬥争,還是隐忍?
關燈
小
中
大
官和大理寺最高長官,共計九人,合稱九卿。
這一舉動通俗地說,就是政府内閣全體成員發動彈劾,威脅皇帝答應他們的條件和要求。
劉健不愧是老江湖,他一眼看穿了劉瑾等人的虛實,根本不與他們糾纏,而是發動内閣各部,直接威逼皇帝。
他早已打好了算盤,雖然這位皇帝鬧騰得厲害,畢竟隻是個小孩子,禁不住大人吓唬,隻要擺出拼命的架勢,他是會服從的。
劉健的想法是對的,他這一招把朱厚照徹底吓住了,剛上台沒多久,下面的這幫人就集體鬧事了,要是不答應他們的要求,萬一再來個集體罷工,這場戲一個人怎麼唱? 他準備屈服了。
劉瑾等人得知消息,吓得魂不附體,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劉健竟然這麼狠,一出手就要人命。
八個人馬上湊在一堆開會想對策,可是由于智商有限,談了半天也沒辦法,隻得抱頭痛哭。
朱厚照的環境也好不了多少,和劉健相比,他還太年輕,面對威脅,他隻好派出司禮監王嶽去内閣見幾位大人,以确定一個問題——“你們到底要怎樣才肯罷休?” 王嶽急匆匆地跑到内閣拜見三位大人,卻意外地看到了兩種不同的反應。
他小心翼翼地開始詢問幾位閣臣的意見,還沒等他問完,劉健就拍案而起,說出了他的意見: “沒什麼可說的,把那八個奴才抓起來殺掉就是了!” 本來就很能侃的謝遷也毫不客氣,厲聲說道: “為國為民,隻能殺了他們!” 然而剩下的李東陽卻保持了沉默,面對劉健和謝遷驚異的目光,他這才緩緩地表示,應該嚴懲違法的太監。
李東陽此時的奇怪表現并沒有引起劉健和謝遷的重視,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王嶽的身上,等待着這位司禮監的表态。
也算劉瑾運氣不好,因為王嶽最讨厭的人正是他,大家要知道,太監行業的競争是很激烈的,對這位搶飯碗的同行,王嶽自然沒有什麼好感。
他對三位閣臣的意見表示完全接受,并立刻回到宮中向朱厚照轉達了内閣的意見。
朱厚照想不到内閣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但他并不想趕走這幾個聽話的宦官,便另派一人再去内閣談判,這次他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同意趕走八人,但希望能夠寬限一段時間執行。
内閣的答複很簡單——不行。
同時更正了朱厚照的說法——不是趕走,是殺掉。
朱厚照真正是無計可施了,他隻能繼續派出司禮監前去内閣談判。
此時“八虎”已經知道了情況的嚴重性,他們驚恐萬分,竟然主動找到了内閣,表示他們願意自己離開這裡前往南京,永不幹涉朝政。
内閣壓根兒就不搭理他們。
劉瑾和其餘七個人都哭了,他們是被急哭的。
這是匆忙混亂的一天,宮中的司禮監急匆匆地趕到内閣,又急匆匆地趕回宮裡,朱厚照也無可奈何,“八虎”完全喪失了以往的威風,隻是惶惶不可終日地等待着即将到來的命運的裁決。
出人意料的是,與此同時,内閣裡卻發生了一場争論。
計劃的發起人劉健眼看勝利在望,便召集内閣和各部官員開會商讨下一步的對策。
劉健的急性子果然名不虛傳,會議一開始,他就拍起了桌子,恨不得吃了劉瑾等人,謝遷、韓文也十分激動,一定要殺了“八虎”。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東陽終于開了口,但他說出的話卻着實讓在座的人吃了一驚。
李東陽表示,隻要皇帝能夠疏遠、趕走“八虎”就行了,沒有必要一定把他們殺掉,否則事情可能會起變化。
他的建議引起了劉健和許多人的不滿,與會的人衆口一辭地認為他過于軟弱,對他的建議毫不理會。
李東陽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輕輕地歎了口氣,在他看來,這些憤怒的人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但他已經無能為力了。
就這樣,内閣商定了最後的方針:除掉“八虎”,決不讓步。
但劉健很清楚,要讓這一方針得到朱厚照的批準是不容易的,為了達到目的,他決定尋求一個人的幫助——王嶽。
在談判的時候,劉健就敏銳地感受到了王嶽對劉瑾的敵意,這樣的細節自然逃不過閱曆豐富的劉健的眼睛。
他随即派人與王嶽聯系,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這一提議正中王嶽下懷,他立刻發動其餘的司禮監,對朱厚照展開遊說。
整整一天的折騰已經讓朱厚照筋疲力盡,十六歲的他完
這一舉動通俗地說,就是政府内閣全體成員發動彈劾,威脅皇帝答應他們的條件和要求。
劉健不愧是老江湖,他一眼看穿了劉瑾等人的虛實,根本不與他們糾纏,而是發動内閣各部,直接威逼皇帝。
他早已打好了算盤,雖然這位皇帝鬧騰得厲害,畢竟隻是個小孩子,禁不住大人吓唬,隻要擺出拼命的架勢,他是會服從的。
劉健的想法是對的,他這一招把朱厚照徹底吓住了,剛上台沒多久,下面的這幫人就集體鬧事了,要是不答應他們的要求,萬一再來個集體罷工,這場戲一個人怎麼唱? 他準備屈服了。
劉瑾等人得知消息,吓得魂不附體,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劉健竟然這麼狠,一出手就要人命。
八個人馬上湊在一堆開會想對策,可是由于智商有限,談了半天也沒辦法,隻得抱頭痛哭。
朱厚照的環境也好不了多少,和劉健相比,他還太年輕,面對威脅,他隻好派出司禮監王嶽去内閣見幾位大人,以确定一個問題——“你們到底要怎樣才肯罷休?” 王嶽急匆匆地跑到内閣拜見三位大人,卻意外地看到了兩種不同的反應。
他小心翼翼地開始詢問幾位閣臣的意見,還沒等他問完,劉健就拍案而起,說出了他的意見: “沒什麼可說的,把那八個奴才抓起來殺掉就是了!” 本來就很能侃的謝遷也毫不客氣,厲聲說道: “為國為民,隻能殺了他們!” 然而剩下的李東陽卻保持了沉默,面對劉健和謝遷驚異的目光,他這才緩緩地表示,應該嚴懲違法的太監。
李東陽此時的奇怪表現并沒有引起劉健和謝遷的重視,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王嶽的身上,等待着這位司禮監的表态。
也算劉瑾運氣不好,因為王嶽最讨厭的人正是他,大家要知道,太監行業的競争是很激烈的,對這位搶飯碗的同行,王嶽自然沒有什麼好感。
他對三位閣臣的意見表示完全接受,并立刻回到宮中向朱厚照轉達了内閣的意見。
朱厚照想不到内閣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但他并不想趕走這幾個聽話的宦官,便另派一人再去内閣談判,這次他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同意趕走八人,但希望能夠寬限一段時間執行。
内閣的答複很簡單——不行。
同時更正了朱厚照的說法——不是趕走,是殺掉。
朱厚照真正是無計可施了,他隻能繼續派出司禮監前去内閣談判。
此時“八虎”已經知道了情況的嚴重性,他們驚恐萬分,竟然主動找到了内閣,表示他們願意自己離開這裡前往南京,永不幹涉朝政。
内閣壓根兒就不搭理他們。
劉瑾和其餘七個人都哭了,他們是被急哭的。
這是匆忙混亂的一天,宮中的司禮監急匆匆地趕到内閣,又急匆匆地趕回宮裡,朱厚照也無可奈何,“八虎”完全喪失了以往的威風,隻是惶惶不可終日地等待着即将到來的命運的裁決。
出人意料的是,與此同時,内閣裡卻發生了一場争論。
計劃的發起人劉健眼看勝利在望,便召集内閣和各部官員開會商讨下一步的對策。
劉健的急性子果然名不虛傳,會議一開始,他就拍起了桌子,恨不得吃了劉瑾等人,謝遷、韓文也十分激動,一定要殺了“八虎”。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東陽終于開了口,但他說出的話卻着實讓在座的人吃了一驚。
李東陽表示,隻要皇帝能夠疏遠、趕走“八虎”就行了,沒有必要一定把他們殺掉,否則事情可能會起變化。
他的建議引起了劉健和許多人的不滿,與會的人衆口一辭地認為他過于軟弱,對他的建議毫不理會。
李東陽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輕輕地歎了口氣,在他看來,這些憤怒的人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但他已經無能為力了。
就這樣,内閣商定了最後的方針:除掉“八虎”,決不讓步。
但劉健很清楚,要讓這一方針得到朱厚照的批準是不容易的,為了達到目的,他決定尋求一個人的幫助——王嶽。
在談判的時候,劉健就敏銳地感受到了王嶽對劉瑾的敵意,這樣的細節自然逃不過閱曆豐富的劉健的眼睛。
他随即派人與王嶽聯系,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這一提議正中王嶽下懷,他立刻發動其餘的司禮監,對朱厚照展開遊說。
整整一天的折騰已經讓朱厚照筋疲力盡,十六歲的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