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不倫之戀

關燈
這個孩子的出現。

    六年的含辛茹苦,九死一生,她和自己的孩子最終熬到了出頭的這一天。

     但此刻的紀姑娘并沒有絲毫的喜悅,因為她十分清楚,雖然皇位正向她的兒子招手,但死亡卻離她自己越來越近。

     萬貴妃會毫不猶豫地殺死所有與她為敵的人,在這座皇宮中,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護她的安全,即使她是皇子的母親。

    而孩子的父親,軟弱的朱見深對此也無能為力。

     她看着自己的孩子,這個她在世上唯一的親人,最後一次親手為他穿上了衣服,最後一次緊緊地将他擁入懷中,哭泣着向他告别: “孩子,你走後,我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去到那裡,看見一個穿着黃色衣服,有胡子的人,那就是你的父親啊,今後一切千萬小心,母親再也不能陪伴你了。

    ” 年幼的皇子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周圍的人今天表現得如此奇怪,為什麼母親會痛哭失聲。

    他隻知道,自己就要離開這裡,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去找一個有胡子的人。

     離開了哭泣的母親,這個孩子在他出生五年後第一次走出了自己居住的地方,離開了母親,坐上了迎接他的小轎,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很快,他到達了這次旅行的終點,他的父親正在那裡等待着他。

     由于深居簡出,這位皇子快到六歲了還未理發,頭發一直垂到了地上,他就這樣跌跌撞撞地向那個穿着黃色衣服、坐在椅子上正凝視着他的人走去。

     朱見深看着這個向自己走來的孩子,激動的心情再也無法抑制,他立刻迎上前去,抱住了這個孩子,放在自己的膝上,仔細地端詳着他。

     很快,他哭了,他一邊流着眼淚,一邊緊緊地抱着孩子大聲說道: “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兒子啊,他像我!” 不用親子鑒定,不用指認,不用證據,這就是我的兒子,毫無疑問。

     他牽着這個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寝宮,并告知母親周太後和所有的大臣們,自己有兒子了。

     所有的人都歡呼雀躍,周太後更是興奮異常,抱着她這個來之不易的孫子絲毫不肯撒手,大家都在為大明帝國後繼有人而高興,隻有一個人例外。

     後宮中的那個女人已經憤怒得幾乎喪失了理智,派去堕胎的人敷衍了她,派去謀殺的人隐瞞了她,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孩子的存在,卻沒有一個人告訴她。

     “你們都欺騙了我!” 複仇的**在她心中猛烈地膨脹。

     讓那個孩子和她的母親消失,讓一切都回到事情的起點,敢于欺瞞我的人,一個也不能放過! 那個在宮中躲藏了多年的孩子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生活下去了,他有了自己的寝宮,自己的宮女宦官,自己的從屬,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朱祐樘。

     紀姑娘也變成了紀妃,正式成為了朱見深的合法妻子,這個廣西來的小姑娘似乎已經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但事實證明,她對自己命運的判斷十分準确。

     朱祐樘進宮一個月後(成化十一年六月),紀妃死于後宮住所,死因不詳。

     關于她的死亡方式,最終并沒有一個定論,有的說她是被逼自盡,有的說是突發重病身亡。

    但她的死因卻似乎并沒有引起什麼争論,後世那些特别熱衷于挖人隐私的曆史學家們,出人意料地對這件事情也沒有産生太大的興趣。

     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兇手的名字以及行兇的動機。

     這位從廣西來的小姑娘就此結束了她的一生,直到現在,我們仍然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家庭成員,甚至于她的準确年齡。

    因為她不善言談,入宮之後大多數時間,她隻是靜靜地幹着自己的工作,接受着别人交給她的任務,從未向人談起她的故鄉和親人。

     十二年後,她的兒子、已經成為皇帝的朱祐樘曾發動無數人去尋問他母親的家世和親人,廣西各級官員自發動員起來,從布政使到縣令,甚至包括當年曾經出征廣西的韓雍手下的将領們,紛紛赤膊上陣,改行當了戶口緝查員。

    他們挖地三尺,曆時近十年,把廣西全境翻了個底朝天,鬧得四處雞犬不甯,最終卻隻找到幾個想借機發财的騙子。

    無奈之下,朱祐樘唯有在當地樹立祠堂,冊立封号,以緬懷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哀思。

     在曆史上,她最終也隻是一個昙花一現、連名字也未能夠留下的女子。

     但我仍然記下了她的名字——一個盡力保護自己孩子的母親,一個善良的女人。

     聽到紀妃去世的消息,宦官張敏苦笑着歎了一口氣: “這一天遲早是會來的。

    ” 幾天之後,他在後宮中吞金自盡。

     當一個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時,自殺代表着尊嚴和抗争。

     就在給朱見深梳頭的那一天,張敏對天許下了一個承諾,用他的死亡去換取這個孩子的生存。

    上天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很公平,他履行了義務,給了這個孩子快樂的生活,也行使了權利,把張敏送上了不歸之路。

     我查了一下史料才發現,從仕途上講,這位叫張敏的宦官混得實在很失敗,從頭到尾,他隻是一個門監,在今天這一職務又被稱為“門衛”或是“看大門的”。

     可就是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門的宦官,卻做出了無數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夠做到的事情。

    面對死亡的威脅,他選擇了良知。

     舍棄生命,堅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諾。

    這種行為,我們稱為舍生取義。

     張敏,是一個舍生取義的人。

     幸存者 紀妃和張敏都死了,短短一個月間,朱祐樘就失去了他最為親近的兩個人,此時的他還不懂得什麼是哀傷,隻是偶爾會奇怪為什麼母親再也不來看他。

     而與此同時,死亡的陰影也正悄悄地籠罩着這個孩子,對于後宮的萬貴妃來說,這個孩子是個極為危險的人物,他會奪走朱見深的寵愛。

    于是另一場謀殺的陰謀即将實施。

     可能有人會奇怪,如此惡行,難道沒有人管嗎? 要知道,萬阿姨雖然年紀大了,卻并不是傻瓜,她之所以敢如此肆無忌憚地除掉每一個她厭惡的人,其中自有原因。

     她看着朱見深長大,十分了解這位皇帝,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朱見深的性格,那就是懦弱。

    公正地講,朱見深并不糊塗,智商也不低,算是一個正常孩子,可童年的陰影使他的性格十分軟弱,并且有極強的戀母情結(關于這個問題,可以參照四百年後弗洛伊德先生的理論),因而極度依賴萬貴妃。

     這樣的一個家夥,有啥好怕? 眼看朱祐樘就要英年早逝,另一個女人站出來挽救了一切。

    萬貴妃雖然統領後宮,但這個女人,她無論如何也是惹不起的。

     此人就是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後,按照輩分,萬貴妃還要叫她一聲娘親。

    要說這位周太後,那可是見過大世面的,想當年,正統土木之變,景泰金刀疑案,刀光劍影,你來我往,周太後都挺住了,萬貴妃搞的這點名堂,隻能算是和風細雨的小場面。

     “把孩子交給我,看誰敢動他一指頭!” 一聲令下,朱祐樘住進了太後的仁壽宮,這下萬貴妃徹底沒戲了。

     可是曆史告訴我們,階級敵人是不會甘心失敗的,不久之後,朱祐樘就接到了萬貴妃的熱情邀請,希望皇太子(此時已冊立)殿下大駕光臨。

     朱祐樘也沒想太多,松一松腰帶就準備上路,此時周太後卻站了出來,鄭重其事地告訴他: “去到那裡,什麼也不能吃!千萬記住了!” “要是一定讓我吃呢?” “就說你吃飽了!” 到了地方,萬貴妃果然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東西,和顔悅色地對朱祐樘說: “吃點吧。

    ” 朱祐樘收住了口水,說出了違心的答案: “吃飽了。

    ” 按說事情到這裡就算結束了,可是朱祐樘小朋友,世事難料啊。

     “那就喝點湯吧。

    ” 完了,這句沒教過啊! 他低下頭開始思考标準答案,一旁的萬貴妃卻仍在不停地催促着,要說這孩子心眼還真是實在,憋半天憋得臉通紅,終于蹦出了一句驚世駭俗的話: “我怕有毒!” 萬貴妃目瞪口呆,看着一臉無辜的朱祐樘,幾乎當場暈倒在地:你小子也太直接了吧。

     陰謀被搞成了陽謀,這下徹底沒戲唱了,那湯裡到底有沒有毒也不重要了,太子殿下過了一回眼瘾,就此打道回府。

     萬貴妃暈倒前最後留言: “這小子現在就敢這麼幹,将來還不得吃了我!” 自此之後,萬貴妃就如同鬥敗的公雞,徹底失去了往日的威風,不敢再堕掉别人的孩子,而朱見深同志也趁開放的大好形勢,越發神勇,又生下了他的第四個兒子(前兩個夭折了,朱祐樘是第三個),此後他又接連生了十餘個兒子,一舉徹底洗刷了不育的惡名。

    可他怎麼都不會想到,除了太子之外,那位第四個出生的皇子在經曆了無數風波之後,最終竟然也成了皇帝。

     這些事情得等到四五十年後了,還是先安排成化年間的諸位大人們出場吧,他們已經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