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不倫之戀

關燈
朱祁鎮的遺願 經曆了無數的刀光劍影,權謀争鬥,朱祁鎮終于迎來了安甯穩定的生活,就在這片甯靜中,他走向了自己人生的終點。

     天順八年(14**),朱祁鎮三十八歲,應該說這是個并不算大的年齡,但此時的朱祁鎮已經身患重疾,奄奄一息,大漠的烽煙、宮廷的争鬥,耗盡了他所有的精力,現在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等待着死亡的到來。

     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寵信過奸邪小人,打過敗仗,當過俘虜,做過囚犯,殺過忠臣,要說他是好皇帝,真是鬼都不信。

     但他是一個好人。

     他幾乎信任了在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從王振到徐有貞、再到石亨、李賢,無論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他都能夠和善待人,鎮定自若,搶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顔帖木爾、阮浪,最後都成為了他的朋友。

     可是事實證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這年正月,朱祁鎮在病榻之上,召見了他的兒子、同樣飽經風波的朱見深,将帝國的重任交給了他。

     然後,這位即将離世的皇帝思慮良久,對朱見深說出了他最後的遺願,正是這個遺願,給他的人生添加了最為亮麗的一抹色彩。

     “自高皇帝以來,但逢帝崩,總要後宮多人殉葬,我不忍心這樣做,我死後不要殉葬,你要記住,今後也不能再有這樣的事情!” “我一定會照辦的。

    ” 跪在床前的朱見深鄭重地許下了他的允諾。

     自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項極為殘酷的規定,每逢皇帝去世,後宮都要找人殉葬,朱重八和朱老四自不必說,連老實巴交的朱高熾、寬厚仁道的朱瞻基也沒有例外,現在這一毫無人性的制度終于被這位曆史上有名的差勁皇帝廢除了,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朱元璋統一天下,建立帝國,留名青史;朱棣橫掃殘元,縱橫大漠,威名留存至今,他們都是我們今天口中津津樂道的傳奇。

    他們的功績将永遠為人們牢記。

     但在他們豐功偉績的背後,是無數戰場上的白骨,家中哀嚎的寡婦和幼子,還有深宮中不為人知的哭泣,一帝功成,何止萬骨枯! 朱祁鎮最終做成了他的先輩們沒有做的事情,這并不是偶然的,他沒有他的先輩們有名,也沒有他們那麼偉大的成就,但朱祁鎮有一種他的先輩們所不具備(或不願意具備)的能力——理解别人的痛苦。

     自古以來,皇帝們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謂草民的生存環境,隻要這些人不起來造反,别的問題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說什麼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但朱祁鎮做到了,至少在廢除殉葬這件事情上,他理解了後宮那些無辜者的痛苦。

    八年前,他從一個作威作福的皇帝變成了俘虜,之後又成為囚犯,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衣食不繼、相擁取暖,這一慘痛的經曆讓他深刻地了解了身處困境、寄人籬下的悲哀,也知道了身為弱者要生存下去有多麼的艱難。

     所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決定違背祖制,去解救那些無辜的人。

     應該承認,這是一個勇敢而偉大的行為。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沒有無故去奪取别人的生命和尊嚴的權力。

     雖然他一生中幹過很多蠢事、錯事,但在我看來,他比那些雄才偉略的帝王們更像一個“人”。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評價朱祁鎮的一生: 他是一個好人,卻不是個好皇帝。

     天順八年(14**)正月,明英宗朱祁鎮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終年三十八歲,太子朱見深繼位,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朝代就此拉開序幕。

     明憲宗朱見深 曾經有一個朋友讓我幫他解決一個難題:他和他的女友關系很好,但是由于他的女友比他大兩歲,家裡人反對,他拿不定主意,想問問我的意見。

     我想了一下,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朱見深的故事。

     悲慘的童年 一般說來,皇帝的童年或許不會快樂,卻絕不會悲慘,明代皇帝也是如此,當然了,首任創業者朱重八同志例外。

     但朱見深先生的童年似乎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客觀地講,這位仁兄确實受盡了累,吃夠了苦,雖然他後來終于成功繼位,當上了皇帝,但如果你研究過他的發展史,相信你也會由衷地說一句: 兄弟你實在不容易啊! 正統十二年(1447),朱見深出生了,他是皇位未來的繼承者,用今天的話說,他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可是沒有人會想到,僅僅兩年之後,他的人生悲劇就将開始。

     正統十四年(1449),父親朱祁鎮帶兵出征,卻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在大明王朝的最關鍵時刻,朱見深毛遂他薦,被挺而出,在牙還沒長全的情況下被光榮任命為皇太子,時年兩歲。

     兩歲的朱見深自然不會知道,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被立為皇太子,有着極為複雜的政④治背景。

     當時,朱祁鎮戰敗被俘,朱祁钰即将頂替他哥哥的位置,老謀深算的孫太後早已料到這個弟弟是不會就此罷手的,為防止皇位旁落,她急忙擁立朱見深為太子,并以此作為支持朱祁钰登基的交換條件。

     雖然孫太後成功地将朱見深立為太子,但她深知深宮之中,人心險惡,保不準朱祁钰先生什麼時候來一個斬草除根之類的把戲,而她自己也不可能時刻與寶貝孫子在一起,為确保安全,她做出了一個決定:派出自己的一個親信去保護朱見深。

     她做夢也不會想到,正是這個不經意的決定,改變了朱見深的一生。

     她派出的親信是一個姓萬的宮女,從此這位宮女開始無微不至地照料幼童朱見深。

     那一年,她十九歲,他兩歲。

     事實證明,孫太後的政④治感覺是很準确的,朱祁钰坐穩皇位之後,絲毫沒有歸還的意思,不但自己追求連任,還想讓自己的兒子也能連任。

    于是在景泰三年(1452),他買通了大臣,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地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對于這一變動,孫太後雖然極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

     這些政④治人物為了自己的利益争來鬥去,卻沒有人意識到,他們的舉動,已經為一場悲劇拉開了序幕。

     此時已經五歲的朱見深自然不知道大人們的事情,他每日隻是在深宮中閑逛,由于他身處險境,且地位不穩,大家都認為他被廢掉是遲早的事情,所以沒有多少人願意接近這位所謂的皇太子,對他十分冷淡。

     從兩歲時起,孤獨和寂寞就不斷纏繞着這個幼童,對他而言,童年是灰暗色的。

    而在這灰暗的生活中,唯一可以給他帶來安慰的就是那位萬姑姑。

     無論周圍的人對他如何冷淡,也無論人們如何排斥他,不陪他玩耍,這位萬姑姑卻總是一直陪伴着他,安慰着他,照料他的生活,雖然他的母親周貴妃也常常來探望他,但宮中到處都是朱祁钰的耳目,為了不惹麻煩,每次總是來去匆匆,在他那幼小的心靈中,這個日夜守候在他身邊的人才是他可信賴的依靠。

     就這樣,朱見深和他的萬姑姑相依為命,過着這種冷清而又平靜的生活,可有一天,這種生活被打破了,一群人突然闖進了朱見深的宮殿,氣勢洶洶地對他說,你不可以再用太子的稱謂,從此以後,你的稱呼是沂王。

     然後這些人告訴他,沂王是沒有權利繼續住在這裡的,你要馬上滾出宮去,因為你的堂兄朱見濟将很快搬進來,成為這裡的主人,新的太子。

     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原任太子,現任沂王身邊太監宮女的下崗分流遣散問題,而從使用價值方面來講,廢太子還不如廢舊輪胎。

    這是因為廢舊輪胎還能回收利用,而根據曆史經驗,廢太子往往會一廢到底,永久報廢。

     人們很早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這種時刻經常出現的景象就是樹倒猢狲散,身邊的人紛紛收拾行李,離開朱見深,另尋光明的前途。

     面對着這一突變,那位姓萬的宮女的表現卻異于常人,她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看着那些離去的人,默默地為朱見深準備着出宮的行裝。

     五歲的朱見深并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隻知道他很快就要搬出這裡,而那些熟悉的面孔也即将離他而去,在他的腦海中沒有答案,隻有疑惑和憂慮。

     “你也會走嗎?” “不會的,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伴着你。

    ” 這句話,她最終做到了。

     景泰三年,朱見深被廢為沂王,搬出宮外。

     這一年,她二十二歲,他五歲。

     朱見深的沂王生活開始了,事實證明,這是他人生中最為黑暗的一個時期,雖然他的父親已經從蒙古載譽歸來,但立刻又被委以囚犯的重任,關進南宮努力工作,由于事務繁忙,無法與他見面,而由于他已經搬出了宮外,他的母親周貴妃也無法出宮來看他。

    此外,他身邊布滿了朱祁钰的手下,無時無刻都在監視着他的舉動,如果被人抓住把柄,沒準就要從廢太子更進一步,變成童年早逝的廢太子。

     五歲的朱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