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野心的開始
關燈
小
中
大
就是汪直汪老闆,要知道,這位仁兄是賣軍火的,敢搶他,那就真是活膩了,二話不說,拿大炮轟死你沒商量。
在這一點上,日本兄弟們有着清晰的認識,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保持着自己的傳統性格——欺軟怕硬,所以後來美國打敗日本,在日本領土上胡作非為橫行霸道,日本人對美國依然是推崇備至,景仰萬分。
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不打不服。
而在這些海盜中,最為強悍者,無疑是日本海軍統帥九鬼嘉隆,此人在海上搶了幾十年,水戰經驗十分豐富,後來歸依織田信長,在與 戰國時期日本最強海軍諸侯毛利輝元(即第七軍軍長)作戰時,表現十分出色,為其統一日本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後他被統一收編,成為日本政府海軍的一員(還幹搶劫老本行,名義不同而已),被稱為日本海軍第一名将。
而日本海軍的裝備也相當不錯,雖然造大船的技術不如明朝,但在戰船上,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日軍戰艦高度可達三四丈,除了裝備大量火炮外,在船的外部還裝有鐵殼,即所謂“鐵甲船”,有相當強的防護能力,一般火槍和弓箭對其毫無作用。
擁有這樣的海軍實力,日軍自然不把對手放在眼裡,戰争剛一開始,日本海軍主力兩萬餘人,七百餘艘戰船便傾巢而出,向朝鮮發動總攻。
日軍的打算是這樣的,總的來說分兩步走:首先,由釜山出發,先擊破朝鮮主力南海水軍。
其次,在殲滅朝軍後,轉頭西上進入黃海,與陸軍會合,一舉滅亡朝鮮,為進攻中國做好準備。
日本海軍統帥除九鬼嘉隆外,還有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坂安治三人,此三人皆身經百戰,其中加藤嘉明、脅坂安治是“賤嶽七本槍”成員,有着豐富的戰争經驗。
有如此之裝備和指揮陣容,豐臣秀吉認為,朝軍必一觸即潰,數日之間即可蕩平。
事情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當日本海軍出現之時,朝鮮水軍根本未作抵抗,一槍都沒放就望風而逃,水軍主帥元均更是帶頭溜号,所謂的主力部隊,就是這麼個水平。
戰略目标已經實現,日軍準備進行下一步,進入黃海,與陸軍會合,水陸配合,殲滅朝鮮陸軍。
之前的勝利讓日軍得意忘形,在他們看來,朝鮮水軍已經覆滅,到達預定地點隻是個時間問題。
然而他們錯了,從釜山前往黃海的水路,絕不是一條坦途,因為在這兩點之間,有個地名叫做全羅道。
當日軍入侵的消息傳來後,李舜臣十分憤怒,卻也非常興奮,作為一名軍人,他的天職就是戰争,而這個時機,他已等待了很久。
正對着日軍進犯的方向,李舜臣率領艦隊出發了,他不知道将在哪裡遇到他們,他隻知道,兩軍相遇之際,即是他名揚天下之時! 萬曆十九年(1591)六月十六日,李舜臣到達了他輝煌人生的起點——玉浦海。
停留在這裡的,是日本海軍主帥藤堂高虎的上百條戰船,當李舜臣突然出現之時,他着實吓了一跳,但轉瞬之間,他就恢複了鎮定。
因為這個對手看起來并不起眼。
由于被人排擠,未能成為水軍統帥,李舜臣的兵力并不充足,手下戰船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艘,而此次出征,艦隊規模更是微不足道,放眼望去,隻有幾十艘闆屋船(船上建有闆屋),看起來很大,實際上也就是個擺設,和日軍鐵甲戰艦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藤堂高虎笑了,主力尚且如此,何況這幾條小魚小蝦? 李舜臣也笑了,他知道,勝利已在掌握之中。
因為在我的手中,有一件必勝的武器。
此後的事情發展将證明,李舜臣最厲害的才能并不是水軍,而是工程設計。
☆烏龜的戰鬥力 藤堂高虎沒有絲毫猶豫,他随即發布号令,幾十艘鐵甲戰艦開始向李舜臣軍發動攻擊。
由于敵人船隻實在太不起眼,日軍戰艦連炮都不開,直接向對方撲了過去,在他們看來,對付這種破船,用撞就行,使用炮彈估計會賠本。
但當日艦靠近朝軍之時,卻意外地發現,那些闆屋船突然散開,一種全新的戰船就此登上曆史舞台。
站在艦隊前列的日軍将領掘内吉善,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種前所未見的怪物,當即發出了驚呼: “龜!龜!” 應該說,這位仁兄還是很有悟性的,雖然他第一次見,卻準确地叫出了這種秘密武器的名字。
龜船,又叫烏龜鐵艦,該船隻整體,從船身到船頂,都有鐵甲覆蓋,而船頭形狀極似龜首,故得名龜船。
這船用今天的話說,是封閉式結構,士兵進入船隻,就如同進了保險箱,頭上罩着鐵甲,既能檔對方的火槍炮彈,平時還能擋雨,可謂是方便實用。
雖然這船的長相和烏龜很有幾分神似,但事實證明,真用起來,這玩意比烏龜要生猛得多,那可是真要人命。
在龜船的四周,分布着七十多個火槍口,用來對外發射火槍,從遠處打擊敵人,而船隻的前後,都裝有鋒利的撞杆,用來撞擊敵船,大緻是打不死你,也撞死你。
此外,龜船的船首帶有大口徑火炮,威力強大。
更為難得的是,李舜臣虛心地向烏賊們學習,還創造性地發明了煙霧彈,追擊敵船之時,龜首可以發射炮彈,如果形勢不妙,龜首口中即釋放濃煙,掩護部隊撤退。
就這麼個玩意,遠轟近撞,打不赢還能跑,說它是超級烏龜,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事實上,這種全封閉式的戰艦也是有弱點的:由于外部無人警戒,如果被人接近跳上船(學名:跳幫),砸砸敲敲再放把火,那是相當麻煩。
當然,這個弱點隻是理論上的,為防止有人跳幫,李舜臣十分體貼地在船身周圍設置了無數鐵鈎、鐵釘,确保敢于跳船者在第一時間被徹底紮透,紮穿。
總而言之,這種烏龜能轟大炮,能放火槍,能撞,渾身上下帶刺,見勢不妙還能吐煙逃跑,除了不能咬人外,基本上算是全能型烏龜。
後來的艦船學家們一緻認定,在當時,龜船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戰艦之一。
藤堂高虎當然不知道這個結論,他隻知道自己人多船大,占據優勢,在短暫觀察之後,他下達了全軍突擊令。
然而僅僅半個時辰(一個小時)後,他就下達了第二道命令——棄船令。
因為戰局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慘不忍睹。
就在藤堂高虎下令攻擊的同一時刻,李舜臣也發布了攻擊令,二十艘龜船同時發出怒吼,當即擊沉五艘敵艦。
日将掘内吉善大驚失色,但畢竟人渾膽子大,他随即命令日軍戰艦繼續前進攻擊,逼退敵艦。
可是更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群烏龜船不但不退,反而越靠越近,日軍這才發現情況不對,慌忙用火槍射擊龜船,卻全無效果。
于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成章了,日艦不是被打沉,就是被撞穿,水軍紛紛跳海逃生,個别亡命之徒想要跳幫,基本上都成了人串,一些運氣不好的還挂在了龜船上,被活活地拖回了朝鮮軍港,結結實實地搞了次沖浪運動。
眼看即将完蛋,藤堂高虎船也不要了,直接靠岸逃跑,玉浦海戰以朝軍勝利結束。
在此次海戰中,日軍二十六條戰艦被擊沉,死傷上千人,朝軍除一人輕傷外,毫無損失。
日本海軍終于吃了敗仗,九鬼嘉隆十分吃驚,但事實證明,這隻是他一系列噩夢的開始。
六月十七日,在玉浦海戰後的第二天,李舜臣率領船隊來到赤珍浦,在這裡,他遇到了加藤嘉明的附屬艦隊,共計十三艘。
可剛開打,連李舜臣也吃了一驚,因為這幫日軍很有覺悟,沒等他開炮就紛紛逃竄,主動棄船登陸,狼狽撤退,其所乘艦船均被擊沉。
在沉沒的日艦和狼狽逃竄的日軍面前,李舜臣再也沒有任何疑慮,他終于明白:他屬于這個時代,在這裡,他将所向無敵。
李舜臣繼續進發,向着日軍出沒的所有水域,敵人在哪裡出
在這一點上,日本兄弟們有着清晰的認識,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保持着自己的傳統性格——欺軟怕硬,所以後來美國打敗日本,在日本領土上胡作非為橫行霸道,日本人對美國依然是推崇備至,景仰萬分。
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不打不服。
而在這些海盜中,最為強悍者,無疑是日本海軍統帥九鬼嘉隆,此人在海上搶了幾十年,水戰經驗十分豐富,後來歸依織田信長,在與 戰國時期日本最強海軍諸侯毛利輝元(即第七軍軍長)作戰時,表現十分出色,為其統一日本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後他被統一收編,成為日本政府海軍的一員(還幹搶劫老本行,名義不同而已),被稱為日本海軍第一名将。
而日本海軍的裝備也相當不錯,雖然造大船的技術不如明朝,但在戰船上,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日軍戰艦高度可達三四丈,除了裝備大量火炮外,在船的外部還裝有鐵殼,即所謂“鐵甲船”,有相當強的防護能力,一般火槍和弓箭對其毫無作用。
擁有這樣的海軍實力,日軍自然不把對手放在眼裡,戰争剛一開始,日本海軍主力兩萬餘人,七百餘艘戰船便傾巢而出,向朝鮮發動總攻。
日軍的打算是這樣的,總的來說分兩步走:首先,由釜山出發,先擊破朝鮮主力南海水軍。
其次,在殲滅朝軍後,轉頭西上進入黃海,與陸軍會合,一舉滅亡朝鮮,為進攻中國做好準備。
日本海軍統帥除九鬼嘉隆外,還有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坂安治三人,此三人皆身經百戰,其中加藤嘉明、脅坂安治是“賤嶽七本槍”成員,有着豐富的戰争經驗。
有如此之裝備和指揮陣容,豐臣秀吉認為,朝軍必一觸即潰,數日之間即可蕩平。
事情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當日本海軍出現之時,朝鮮水軍根本未作抵抗,一槍都沒放就望風而逃,水軍主帥元均更是帶頭溜号,所謂的主力部隊,就是這麼個水平。
戰略目标已經實現,日軍準備進行下一步,進入黃海,與陸軍會合,水陸配合,殲滅朝鮮陸軍。
之前的勝利讓日軍得意忘形,在他們看來,朝鮮水軍已經覆滅,到達預定地點隻是個時間問題。
然而他們錯了,從釜山前往黃海的水路,絕不是一條坦途,因為在這兩點之間,有個地名叫做全羅道。
當日軍入侵的消息傳來後,李舜臣十分憤怒,卻也非常興奮,作為一名軍人,他的天職就是戰争,而這個時機,他已等待了很久。
正對着日軍進犯的方向,李舜臣率領艦隊出發了,他不知道将在哪裡遇到他們,他隻知道,兩軍相遇之際,即是他名揚天下之時! 萬曆十九年(1591)六月十六日,李舜臣到達了他輝煌人生的起點——玉浦海。
停留在這裡的,是日本海軍主帥藤堂高虎的上百條戰船,當李舜臣突然出現之時,他着實吓了一跳,但轉瞬之間,他就恢複了鎮定。
因為這個對手看起來并不起眼。
由于被人排擠,未能成為水軍統帥,李舜臣的兵力并不充足,手下戰船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艘,而此次出征,艦隊規模更是微不足道,放眼望去,隻有幾十艘闆屋船(船上建有闆屋),看起來很大,實際上也就是個擺設,和日軍鐵甲戰艦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藤堂高虎笑了,主力尚且如此,何況這幾條小魚小蝦? 李舜臣也笑了,他知道,勝利已在掌握之中。
因為在我的手中,有一件必勝的武器。
此後的事情發展将證明,李舜臣最厲害的才能并不是水軍,而是工程設計。
☆烏龜的戰鬥力 藤堂高虎沒有絲毫猶豫,他随即發布号令,幾十艘鐵甲戰艦開始向李舜臣軍發動攻擊。
由于敵人船隻實在太不起眼,日軍戰艦連炮都不開,直接向對方撲了過去,在他們看來,對付這種破船,用撞就行,使用炮彈估計會賠本。
但當日艦靠近朝軍之時,卻意外地發現,那些闆屋船突然散開,一種全新的戰船就此登上曆史舞台。
站在艦隊前列的日軍将領掘内吉善,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種前所未見的怪物,當即發出了驚呼: “龜!龜!” 應該說,這位仁兄還是很有悟性的,雖然他第一次見,卻準确地叫出了這種秘密武器的名字。
龜船,又叫烏龜鐵艦,該船隻整體,從船身到船頂,都有鐵甲覆蓋,而船頭形狀極似龜首,故得名龜船。
這船用今天的話說,是封閉式結構,士兵進入船隻,就如同進了保險箱,頭上罩着鐵甲,既能檔對方的火槍炮彈,平時還能擋雨,可謂是方便實用。
雖然這船的長相和烏龜很有幾分神似,但事實證明,真用起來,這玩意比烏龜要生猛得多,那可是真要人命。
在龜船的四周,分布着七十多個火槍口,用來對外發射火槍,從遠處打擊敵人,而船隻的前後,都裝有鋒利的撞杆,用來撞擊敵船,大緻是打不死你,也撞死你。
此外,龜船的船首帶有大口徑火炮,威力強大。
更為難得的是,李舜臣虛心地向烏賊們學習,還創造性地發明了煙霧彈,追擊敵船之時,龜首可以發射炮彈,如果形勢不妙,龜首口中即釋放濃煙,掩護部隊撤退。
就這麼個玩意,遠轟近撞,打不赢還能跑,說它是超級烏龜,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事實上,這種全封閉式的戰艦也是有弱點的:由于外部無人警戒,如果被人接近跳上船(學名:跳幫),砸砸敲敲再放把火,那是相當麻煩。
當然,這個弱點隻是理論上的,為防止有人跳幫,李舜臣十分體貼地在船身周圍設置了無數鐵鈎、鐵釘,确保敢于跳船者在第一時間被徹底紮透,紮穿。
總而言之,這種烏龜能轟大炮,能放火槍,能撞,渾身上下帶刺,見勢不妙還能吐煙逃跑,除了不能咬人外,基本上算是全能型烏龜。
後來的艦船學家們一緻認定,在當時,龜船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戰艦之一。
藤堂高虎當然不知道這個結論,他隻知道自己人多船大,占據優勢,在短暫觀察之後,他下達了全軍突擊令。
然而僅僅半個時辰(一個小時)後,他就下達了第二道命令——棄船令。
因為戰局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慘不忍睹。
就在藤堂高虎下令攻擊的同一時刻,李舜臣也發布了攻擊令,二十艘龜船同時發出怒吼,當即擊沉五艘敵艦。
日将掘内吉善大驚失色,但畢竟人渾膽子大,他随即命令日軍戰艦繼續前進攻擊,逼退敵艦。
可是更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群烏龜船不但不退,反而越靠越近,日軍這才發現情況不對,慌忙用火槍射擊龜船,卻全無效果。
于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成章了,日艦不是被打沉,就是被撞穿,水軍紛紛跳海逃生,個别亡命之徒想要跳幫,基本上都成了人串,一些運氣不好的還挂在了龜船上,被活活地拖回了朝鮮軍港,結結實實地搞了次沖浪運動。
眼看即将完蛋,藤堂高虎船也不要了,直接靠岸逃跑,玉浦海戰以朝軍勝利結束。
在此次海戰中,日軍二十六條戰艦被擊沉,死傷上千人,朝軍除一人輕傷外,毫無損失。
日本海軍終于吃了敗仗,九鬼嘉隆十分吃驚,但事實證明,這隻是他一系列噩夢的開始。
六月十七日,在玉浦海戰後的第二天,李舜臣率領船隊來到赤珍浦,在這裡,他遇到了加藤嘉明的附屬艦隊,共計十三艘。
可剛開打,連李舜臣也吃了一驚,因為這幫日軍很有覺悟,沒等他開炮就紛紛逃竄,主動棄船登陸,狼狽撤退,其所乘艦船均被擊沉。
在沉沒的日艦和狼狽逃竄的日軍面前,李舜臣再也沒有任何疑慮,他終于明白:他屬于這個時代,在這裡,他将所向無敵。
李舜臣繼續進發,向着日軍出沒的所有水域,敵人在哪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