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死鬥
關燈
小
中
大
他是對的,但他也忽略了十分重要的一點——殷士儋的脾氣。
于是一場意外就此發生。
事情從一次會議開始,本來内閣開會隻有大學士參加,但有時也邀請言官們到場,偏偏這一次,來的正是韓楫。
殷士儋不喜歡高拱,本打算打聲招呼就走人,一看韓楫來了,頓時精神煥發,快步走上前去,說了這樣一句話: “聽說韓科長(韓楫是六科都給事中,明代稱為科長)對我有意見,有意見不要緊,不要被小人利用就好!” 高拱就在現場。
殷學士的這句話隻要不是火星人,想必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加上在場的人又多,于是高拱的臉面也蓋不住了。
“成何體統!” 好!你肯蹦出來就好! 孫子當夠了,殷士儋終于忍無可忍,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 “高拱!陳大人(指陳以勤)是你趕走的,趙大人(指趙貞吉)是你趕走的,李大人(指李春芳)也是你趕走的,現在你看我不順眼,又想趕我走!首輔的位置是你家的不成!?” 高拱當時就懵了,他萬萬沒想到,像殷士儋這種檔次的高級幹§部,竟然會當衆發飚,一時反應不過來,但更讓他想不到的還在後頭。
殷士儋真是個實誠人,實誠得有點過了頭,這位仁兄罵完了人,竟然還不解恨,意猶未盡,卷起袖子奔着高拱就去了。
反正罵也罵了,索性打他一頓,就算要走,也夠本了! 到底是多年的老政④治家,高拱兄也不是吃素的,看見殷同志來真格的,撒腿就跑,殷士儋也窮追不舍:臉已經撕破了,今天不打你個半死不算完! 關鍵時刻,張居正站了出來,他拉住了殷士儋,開始和稀泥: “萬事好商量,你這又何必呢?” 然而殷士儋明顯不是稀泥,而是水泥,一點不給面子,對着張居正又是一通怒吼: “張太嶽(張居正号太嶽),你少多管閑事,走遠點!” 老子今天豁出去了,誰敢擋我就滅了誰! 所幸在場的人多,大家緩過勁來,一擁而上,這才把殷大學士按住,好歹沒出事。
我算了一下,鬧事的時候,殷士儋五十六歲,高拱六十歲,張居正最年輕,也四十七歲,三位中老年人竟然還有精力鬧騰,實在讓人欽佩。
殷士儋不愧是山東人,頗有點梁山好漢的意思,敢作敢當,回家後沒等高拱發作,就主動提出辭職,回家養老去了。
在高拱看來,這個結果還不錯,雖說差點被人打,但自己還是赢了,可以繼續在内閣當老大。
但他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場風波正是他覆亡的起點,因為在那個紛亂的場景中,張居正牢牢地記住了那句被很多人忽略的話: 現在你看我不順眼,又想趕我走!首輔的位置是你家的不成!? 是啊,既然李大人可以被趕走,陳大人可以被趕走,那麼我也會被趕走——當高大人看我不順眼的時候。
況且,我也喜歡首輔的那個位置。
于是,從那一天開始,張居正就确定了這樣一個認識——兩個人之中,隻能留一個。
而那個人,隻能是我。
為了實現我的夢想和抱負,高拱,你必須被毀滅。
張居正打定了主意,準備對他的老朋友、老同事動手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先出招的人,竟然是高拱。
其實一直以來,高拱雖說對張居正抱有戒心,卻還是把他當朋友的,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那個傳聞。
對高拱而言,趙貞吉是可惡的,殷士儋是可惡的,但隻要他們滾蛋,倒也沒必要趕盡殺絕,隻有一個人除外——徐階。
對徐大人,高拱可謂是關懷備至,對方家破人亡之後,他還是不依不饒,經常過問徐階的近況,唯恐他死得太輕松。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突然跑來告訴他,張居正和徐階有秘密來往,答應拉他一把,幫他兒子免罪,當然了,張居正也沒白幹,他收了三萬兩白銀。
高拱平靜地點了點頭,他準備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不久之後的一天,他找到張居正閑聊,突然仰天長歎: “老天爺真不公平啊!” 張居正沒有說話,他知道後面的話才是正題。
“為什麼你有那麼多兒子,而我一個也沒有?” 張居正這才松了一口
于是一場意外就此發生。
事情從一次會議開始,本來内閣開會隻有大學士參加,但有時也邀請言官們到場,偏偏這一次,來的正是韓楫。
殷士儋不喜歡高拱,本打算打聲招呼就走人,一看韓楫來了,頓時精神煥發,快步走上前去,說了這樣一句話: “聽說韓科長(韓楫是六科都給事中,明代稱為科長)對我有意見,有意見不要緊,不要被小人利用就好!” 高拱就在現場。
殷學士的這句話隻要不是火星人,想必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加上在場的人又多,于是高拱的臉面也蓋不住了。
“成何體統!” 好!你肯蹦出來就好! 孫子當夠了,殷士儋終于忍無可忍,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 “高拱!陳大人(指陳以勤)是你趕走的,趙大人(指趙貞吉)是你趕走的,李大人(指李春芳)也是你趕走的,現在你看我不順眼,又想趕我走!首輔的位置是你家的不成!?” 高拱當時就懵了,他萬萬沒想到,像殷士儋這種檔次的高級幹§部,竟然會當衆發飚,一時反應不過來,但更讓他想不到的還在後頭。
殷士儋真是個實誠人,實誠得有點過了頭,這位仁兄罵完了人,竟然還不解恨,意猶未盡,卷起袖子奔着高拱就去了。
反正罵也罵了,索性打他一頓,就算要走,也夠本了! 到底是多年的老政④治家,高拱兄也不是吃素的,看見殷同志來真格的,撒腿就跑,殷士儋也窮追不舍:臉已經撕破了,今天不打你個半死不算完! 關鍵時刻,張居正站了出來,他拉住了殷士儋,開始和稀泥: “萬事好商量,你這又何必呢?” 然而殷士儋明顯不是稀泥,而是水泥,一點不給面子,對着張居正又是一通怒吼: “張太嶽(張居正号太嶽),你少多管閑事,走遠點!” 老子今天豁出去了,誰敢擋我就滅了誰! 所幸在場的人多,大家緩過勁來,一擁而上,這才把殷大學士按住,好歹沒出事。
我算了一下,鬧事的時候,殷士儋五十六歲,高拱六十歲,張居正最年輕,也四十七歲,三位中老年人竟然還有精力鬧騰,實在讓人欽佩。
殷士儋不愧是山東人,頗有點梁山好漢的意思,敢作敢當,回家後沒等高拱發作,就主動提出辭職,回家養老去了。
在高拱看來,這個結果還不錯,雖說差點被人打,但自己還是赢了,可以繼續在内閣當老大。
但他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場風波正是他覆亡的起點,因為在那個紛亂的場景中,張居正牢牢地記住了那句被很多人忽略的話: 現在你看我不順眼,又想趕我走!首輔的位置是你家的不成!? 是啊,既然李大人可以被趕走,陳大人可以被趕走,那麼我也會被趕走——當高大人看我不順眼的時候。
況且,我也喜歡首輔的那個位置。
于是,從那一天開始,張居正就确定了這樣一個認識——兩個人之中,隻能留一個。
而那個人,隻能是我。
為了實現我的夢想和抱負,高拱,你必須被毀滅。
張居正打定了主意,準備對他的老朋友、老同事動手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先出招的人,竟然是高拱。
其實一直以來,高拱雖說對張居正抱有戒心,卻還是把他當朋友的,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那個傳聞。
對高拱而言,趙貞吉是可惡的,殷士儋是可惡的,但隻要他們滾蛋,倒也沒必要趕盡殺絕,隻有一個人除外——徐階。
對徐大人,高拱可謂是關懷備至,對方家破人亡之後,他還是不依不饒,經常過問徐階的近況,唯恐他死得太輕松。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突然跑來告訴他,張居正和徐階有秘密來往,答應拉他一把,幫他兒子免罪,當然了,張居正也沒白幹,他收了三萬兩白銀。
高拱平靜地點了點頭,他準備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不久之後的一天,他找到張居正閑聊,突然仰天長歎: “老天爺真不公平啊!” 張居正沒有說話,他知道後面的話才是正題。
“為什麼你有那麼多兒子,而我一個也沒有?” 張居正這才松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