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奇怪的人
關燈
小
中
大
别人領,黑鍋總是自己背,就算你不惹事,上級都要時不時找你的麻煩。
從九品幹起,年年豐收安泰,能混到七品退休,就算你小子命好。
海瑞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局面,好在他運氣還不錯,隻等了五年,就等來了一個職位——福建南平縣的教谕。
所謂教谕,是教育系統的官員,通俗地說,就是福建南平縣的教育局長,這麼看起來,海瑞的這個官還不錯。
如果這麼想,那就錯了,當年的教育系統可沒什麼油水,沒有擴招,也沒有擇校費,更不用采購教材,四書五經就那麼幾本,習題集、模拟題、密卷之類的可以拿去當手紙,什麼重點大學,重點中學,重點小學,重點幼兒園,考不中科舉全他娘白費。
而縣學教谕的上級,是府學的教授,前面說過,教授是從九品,教谕比教授還低,那該怎麼定級别呢?這個不用你急,朝廷早就想好了,這種職務有一個統一的稱呼——不入流。
也就是說你還算是政府公務員,但級别上沒你這一級,不要牢騷,不要埋怨,畢竟朝廷每月還是發工資給你的嘛。
就這樣,海瑞帶着老母去了南平,當上了這個不入流的官,這年他四十一歲。
已經四十多歲了,官場的青春期已過,就算要造反也過了黃金年齡,海瑞卻躊躇滿志,蓄勢待發,換句話說,那是相當有戰鬥力,把這個不入流的官做得相當入流。
縣學嘛,就是個讀書的地方,隻要你能考上舉人,上多久課,上不上課其實都無所謂,所以一直以來,學生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但現在不同了,既然海瑞來了,大家就都别走了。
他規範了考勤制度,規定但凡不來,就要請假,有敢擅自缺課者,必定嚴懲,而且他說到做到,每天都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一個都不能少。
這下學生們慘了,本來每天早退曠課都是家常便飯,現在突然被抓得死死的,這位局長大人臉上又總是一副你欠他錢的表情,于是不久後,海瑞先生就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綽号——海閻王。
難熬歸難熬,但學生們很快也發現,這位海閻王倒有個好處——從不收禮金。
所謂禮金,就是學生家長送給老師的東西,不一定是錢,什麼雞鴨魚肉海鮮特産,一應俱全。
說實話,這玩意誰也不想送,但如果不送,難保老師不會特意關照你的兒女:置之不理,罰搞清潔,罰坐後排等等,那都是手到擒來。
但海閻王不收,不但不收禮金,也不為難學生,他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雖然他很嚴厲,卻從不因個人好惡懲罰學生。
所以在恐懼之餘,學生們也很尊敬他。
其實總體說來,這個職業是很适合海瑞的,就憑他那個脾氣,哪個上級也受不了,幹個小教谕,也沒什麼應酬,可謂是得心應手。
但人在江湖漂,總要見領§導,該來的還是要來。
一天,延平知府下南平縣視察,按例要看看學堂,海瑞便帶着助手和學生出外迎接,等人一到,兩個助手立馬下跪行禮,知府同志卻還是很不高興,因為海瑞沒跪。
不但不跪,他還正面直視上級,眼睛都不眨。
知府五品,海瑞沒品,沒品的和五品較勁,這個反差太大,心理實在接受不了,但在這麼多人面前,發火又成何體統,于是知府大人郁悶地走了,走前還咕嘟了一句: “這是哪裡來的筆架山!” 兩個人跪在兩邊,中間的海瑞屹立不倒,确實很像個筆架,也真算是恰如其分。
雖然他說話聲音不大,但大家都聽到了,由于這個比喻實在太過形象,所以自此以後,海瑞先生就有了第二外号——海筆架,兩個外号排名不分先後,可随意使用。
大家都慌了,海瑞卻若無其事,他還有自己的理論依據:教育官員不下跪,那是聖賢規定的(哪個聖賢待查),我聽聖賢的話,有什麼錯? 知府大人不爽了,但讓他更不爽的還在後面,不久之後,一位巡按禦史前來拜訪了,前面提過,所謂巡按禦史,雖說才六七品,卻能量極大,能幹涉巡撫總督的職權,何況是小小的知府。
知府誠惶誠恐,鞍前馬後地服侍,禦史大人摸着撐飽的肚皮,邊打嗝邊說:下去看看吧。
這一去,就去了南平,消息傳下來,知縣也緊張了,禦史說到底是**幹§部,說幾句話寫幾個字就能要人命,于是他帶領縣城的全部官員,早早地迎候在門口,等着禦史大人光臨。
禦史來了,知縣一聲令下,大家聽從指揮,整齊劃一、動作規範地跪了下來,除了海瑞以外。
這回知縣麻煩大了,上次不過是三個人,筆架就筆架,也沒啥,這次有幾百個人,大家都跪了,你一個人鶴立雞群,想要老子的命啊! 禦史大人也吃了一驚,心裡琢磨着,這南平縣應該沒有比自己官大的,好像也沒有退休高幹,這位哥們是哪根蔥? 等他弄清情況,頓時火冒三丈,但當着這麼多人也不好發火,隻好當沒看見,随便轉了轉,連飯都沒吃就走人了。
知縣擦幹了冷汗,就去找海瑞算賬,破口大罵他故意搗亂,可海瑞同志臉不紅氣不喘,聽着他罵也不頂嘴,等知縣大人罵得沒力氣了,便行了個禮,回家吃飯去了。
軟硬不吃,既不圖升官,也不圖發财,你能拿他怎麼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因為無欲,所以剛強。
海瑞确實沒有什麼**,他唯一的工作動力就是工作,在他看來,自己既然拿朝廷的工錢,就要給朝廷幹活,升官發财與他毫無關系。
這樣的一個人,要想升遷自然是天方夜譚,但老天爺就是喜歡開玩笑,最不想升官的,偏偏就升了,還是破格提升。
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瑞意外地接到吏部公文,調他去浙江淳安擔任知縣。
這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此之前,海瑞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官,花名冊上能不能找到名字都難說,現在竟然連升六個品級,成為了七品知縣! 無數舉人拼命鑽營送禮拍馬屁,幾十年如一日,無非是想撈個知縣退休,海瑞幹了四年,别說禮物,蒼蠅都沒送一隻,上級對他恨得咬牙切齒,這麼一個人,怎麼就升官了? 原因比較複雜,據說是福建的學政十分欣賞海瑞,向上着力推薦了他,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教谕,他的工作十分認真,而且幹出了成效,這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對于帝國而言,馬屁精固然需要,但那些人是拿來消遣的,該幹活的時候還得找有能力的人。
關于這個問題,朝廷大員們心裡都有數。
于是海瑞揣着這份任命狀,離開了福建,前往浙江淳安,在那裡,他将開始新的傳奇。
☆潛規則的覆滅 在城門口,海瑞見到了迎接他的縣裡主要官員,包括縣丞、主簿、典史,當然,也有教谕。
個個笑容可掬,如同見到久别的親人一樣,并紛紛捶胸頓足,歎息海縣令怎麼沒早點來。
這些仁兄心裡到底怎麼想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們知道這裡即将發生的事情,一定會歎息當初為啥沒有向朝廷請願,把這人早點趕走。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海縣令似乎也不例外,他一到地方,便公開宣布,從今以後,所有衙門的陋規一概廢除,大家要加深認識,下定決心,堅決執行。
所謂陋規,也就是灰色收入,美其名曰計劃外收入,曆史最悠久,使用最頻繁的有兩招,一個是銀兩火耗,另一個是淋尖踢斛,具體方法之前已經介紹過,這裡就不多講了,但随着時代的發展,陋規也不斷推陳出新,到了海瑞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一個上瞞朝廷、下宰百姓、方法靈活、形式多樣的完美體系。
我們說過,明代的官員工資是很低的,雖說勉強能夠過日子,但辛辛苦苦混個官,不是為了過日子的,明代的官嘛,出門要有轎子,家裡要有仆人,沒準還要多娶幾個老婆,你突然要他勤儉節約,那就是要他的命。
海瑞就打算要他們的命。
海大人發布了規定,火耗不準收了,餘糧不準收了,總而言之,所有朝廷俸祿之外的錢都不準收。
開始大家都不以為然,反正類似的口号喊得多了,我們不收你也不收嗎?他們相信等到這三把火燒完,海縣令會恢複理智的。
但日子一天天過去,海瑞先生卻遲遲沒有恢複的迹象,他始終沒有松口,而且也确實做到了,他自己從不坐轎,步行上下班,從不領火耗,每天吃青菜豆腐,穿着幾件破衣服穿堂入室。
完了,看起來這兄弟是玩真的,不但是火把,還是個油庫,打算用熊熊火焰燃燒你我。
一定要反擊,要把這股“歪風”打壓在萌芽之中! 不久後,淳安縣衙出現了一幕前所未有的景象,縣丞請假了,主簿請假了,典史請假了,連縣公安局長都頭也請假了。
總而言之,大家都罷工了,縣衙完全癱瘓。
這既是所謂“非暴力不合作”,你要是不上道,就看你一個人能不能玩得轉。
他們端起了茶,翹起了腿,準備等看好戲,最終卻看到了奇迹的發生。
沒有師爺,不
從九品幹起,年年豐收安泰,能混到七品退休,就算你小子命好。
海瑞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局面,好在他運氣還不錯,隻等了五年,就等來了一個職位——福建南平縣的教谕。
所謂教谕,是教育系統的官員,通俗地說,就是福建南平縣的教育局長,這麼看起來,海瑞的這個官還不錯。
如果這麼想,那就錯了,當年的教育系統可沒什麼油水,沒有擴招,也沒有擇校費,更不用采購教材,四書五經就那麼幾本,習題集、模拟題、密卷之類的可以拿去當手紙,什麼重點大學,重點中學,重點小學,重點幼兒園,考不中科舉全他娘白費。
而縣學教谕的上級,是府學的教授,前面說過,教授是從九品,教谕比教授還低,那該怎麼定級别呢?這個不用你急,朝廷早就想好了,這種職務有一個統一的稱呼——不入流。
也就是說你還算是政府公務員,但級别上沒你這一級,不要牢騷,不要埋怨,畢竟朝廷每月還是發工資給你的嘛。
就這樣,海瑞帶着老母去了南平,當上了這個不入流的官,這年他四十一歲。
已經四十多歲了,官場的青春期已過,就算要造反也過了黃金年齡,海瑞卻躊躇滿志,蓄勢待發,換句話說,那是相當有戰鬥力,把這個不入流的官做得相當入流。
縣學嘛,就是個讀書的地方,隻要你能考上舉人,上多久課,上不上課其實都無所謂,所以一直以來,學生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但現在不同了,既然海瑞來了,大家就都别走了。
他規範了考勤制度,規定但凡不來,就要請假,有敢擅自缺課者,必定嚴懲,而且他說到做到,每天都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一個都不能少。
這下學生們慘了,本來每天早退曠課都是家常便飯,現在突然被抓得死死的,這位局長大人臉上又總是一副你欠他錢的表情,于是不久後,海瑞先生就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綽号——海閻王。
難熬歸難熬,但學生們很快也發現,這位海閻王倒有個好處——從不收禮金。
所謂禮金,就是學生家長送給老師的東西,不一定是錢,什麼雞鴨魚肉海鮮特産,一應俱全。
說實話,這玩意誰也不想送,但如果不送,難保老師不會特意關照你的兒女:置之不理,罰搞清潔,罰坐後排等等,那都是手到擒來。
但海閻王不收,不但不收禮金,也不為難學生,他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雖然他很嚴厲,卻從不因個人好惡懲罰學生。
所以在恐懼之餘,學生們也很尊敬他。
其實總體說來,這個職業是很适合海瑞的,就憑他那個脾氣,哪個上級也受不了,幹個小教谕,也沒什麼應酬,可謂是得心應手。
但人在江湖漂,總要見領§導,該來的還是要來。
一天,延平知府下南平縣視察,按例要看看學堂,海瑞便帶着助手和學生出外迎接,等人一到,兩個助手立馬下跪行禮,知府同志卻還是很不高興,因為海瑞沒跪。
不但不跪,他還正面直視上級,眼睛都不眨。
知府五品,海瑞沒品,沒品的和五品較勁,這個反差太大,心理實在接受不了,但在這麼多人面前,發火又成何體統,于是知府大人郁悶地走了,走前還咕嘟了一句: “這是哪裡來的筆架山!” 兩個人跪在兩邊,中間的海瑞屹立不倒,确實很像個筆架,也真算是恰如其分。
雖然他說話聲音不大,但大家都聽到了,由于這個比喻實在太過形象,所以自此以後,海瑞先生就有了第二外号——海筆架,兩個外号排名不分先後,可随意使用。
大家都慌了,海瑞卻若無其事,他還有自己的理論依據:教育官員不下跪,那是聖賢規定的(哪個聖賢待查),我聽聖賢的話,有什麼錯? 知府大人不爽了,但讓他更不爽的還在後面,不久之後,一位巡按禦史前來拜訪了,前面提過,所謂巡按禦史,雖說才六七品,卻能量極大,能幹涉巡撫總督的職權,何況是小小的知府。
知府誠惶誠恐,鞍前馬後地服侍,禦史大人摸着撐飽的肚皮,邊打嗝邊說:下去看看吧。
這一去,就去了南平,消息傳下來,知縣也緊張了,禦史說到底是**幹§部,說幾句話寫幾個字就能要人命,于是他帶領縣城的全部官員,早早地迎候在門口,等着禦史大人光臨。
禦史來了,知縣一聲令下,大家聽從指揮,整齊劃一、動作規範地跪了下來,除了海瑞以外。
這回知縣麻煩大了,上次不過是三個人,筆架就筆架,也沒啥,這次有幾百個人,大家都跪了,你一個人鶴立雞群,想要老子的命啊! 禦史大人也吃了一驚,心裡琢磨着,這南平縣應該沒有比自己官大的,好像也沒有退休高幹,這位哥們是哪根蔥? 等他弄清情況,頓時火冒三丈,但當着這麼多人也不好發火,隻好當沒看見,随便轉了轉,連飯都沒吃就走人了。
知縣擦幹了冷汗,就去找海瑞算賬,破口大罵他故意搗亂,可海瑞同志臉不紅氣不喘,聽着他罵也不頂嘴,等知縣大人罵得沒力氣了,便行了個禮,回家吃飯去了。
軟硬不吃,既不圖升官,也不圖發财,你能拿他怎麼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因為無欲,所以剛強。
海瑞确實沒有什麼**,他唯一的工作動力就是工作,在他看來,自己既然拿朝廷的工錢,就要給朝廷幹活,升官發财與他毫無關系。
這樣的一個人,要想升遷自然是天方夜譚,但老天爺就是喜歡開玩笑,最不想升官的,偏偏就升了,還是破格提升。
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瑞意外地接到吏部公文,調他去浙江淳安擔任知縣。
這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此之前,海瑞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官,花名冊上能不能找到名字都難說,現在竟然連升六個品級,成為了七品知縣! 無數舉人拼命鑽營送禮拍馬屁,幾十年如一日,無非是想撈個知縣退休,海瑞幹了四年,别說禮物,蒼蠅都沒送一隻,上級對他恨得咬牙切齒,這麼一個人,怎麼就升官了? 原因比較複雜,據說是福建的學政十分欣賞海瑞,向上着力推薦了他,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教谕,他的工作十分認真,而且幹出了成效,這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對于帝國而言,馬屁精固然需要,但那些人是拿來消遣的,該幹活的時候還得找有能力的人。
關于這個問題,朝廷大員們心裡都有數。
于是海瑞揣着這份任命狀,離開了福建,前往浙江淳安,在那裡,他将開始新的傳奇。
☆潛規則的覆滅 在城門口,海瑞見到了迎接他的縣裡主要官員,包括縣丞、主簿、典史,當然,也有教谕。
個個笑容可掬,如同見到久别的親人一樣,并紛紛捶胸頓足,歎息海縣令怎麼沒早點來。
這些仁兄心裡到底怎麼想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們知道這裡即将發生的事情,一定會歎息當初為啥沒有向朝廷請願,把這人早點趕走。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海縣令似乎也不例外,他一到地方,便公開宣布,從今以後,所有衙門的陋規一概廢除,大家要加深認識,下定決心,堅決執行。
所謂陋規,也就是灰色收入,美其名曰計劃外收入,曆史最悠久,使用最頻繁的有兩招,一個是銀兩火耗,另一個是淋尖踢斛,具體方法之前已經介紹過,這裡就不多講了,但随着時代的發展,陋規也不斷推陳出新,到了海瑞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一個上瞞朝廷、下宰百姓、方法靈活、形式多樣的完美體系。
我們說過,明代的官員工資是很低的,雖說勉強能夠過日子,但辛辛苦苦混個官,不是為了過日子的,明代的官嘛,出門要有轎子,家裡要有仆人,沒準還要多娶幾個老婆,你突然要他勤儉節約,那就是要他的命。
海瑞就打算要他們的命。
海大人發布了規定,火耗不準收了,餘糧不準收了,總而言之,所有朝廷俸祿之外的錢都不準收。
開始大家都不以為然,反正類似的口号喊得多了,我們不收你也不收嗎?他們相信等到這三把火燒完,海縣令會恢複理智的。
但日子一天天過去,海瑞先生卻遲遲沒有恢複的迹象,他始終沒有松口,而且也确實做到了,他自己從不坐轎,步行上下班,從不領火耗,每天吃青菜豆腐,穿着幾件破衣服穿堂入室。
完了,看起來這兄弟是玩真的,不但是火把,還是個油庫,打算用熊熊火焰燃燒你我。
一定要反擊,要把這股“歪風”打壓在萌芽之中! 不久後,淳安縣衙出現了一幕前所未有的景象,縣丞請假了,主簿請假了,典史請假了,連縣公安局長都頭也請假了。
總而言之,大家都罷工了,縣衙完全癱瘓。
這既是所謂“非暴力不合作”,你要是不上道,就看你一個人能不能玩得轉。
他們端起了茶,翹起了腿,準備等看好戲,最終卻看到了奇迹的發生。
沒有師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