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緻命的正義
關燈
小
中
大
☆嚴嵩的反擊
嚴世蕃入獄了,嚴嵩倒台了,在很多人看來,徐階同志的屁股即将挪到首輔的寶座上,事情已經圓滿結束。
有這種看法的人,大緻是不懂政④治的,在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好商量,但隻要涉及到利益二字,翻臉會比翻書更快。
而翻臉的程度及其表現方式,就要看利益多少了,動嘴動手,還是動刀子動導彈,都取決于此。
要知道,平時上街買菜,為幾毛錢都要吵一吵,而在皇帝不大管事的當年,首輔的寶座就是最高權力的象征,也是最大的利益,不打出個天翻地覆、滄海桑田那才有鬼。
徐階清楚這一點,嚴嵩自然也知道,幾十年的政④治經驗讓他很快由震驚中恢複平靜,并開始積聚反擊的力量。
接下來,他将用行動告訴對手,自己之所以能夠屹立政壇二十年不倒,絕非偶然。
徐階,讓你看看我真正的實力吧,較量才剛剛開始。
事實上,嚴嵩之所以能夠超越之前的楊廷和、郭勳、張璁、夏言等人,成為最為強大的權臣,靠的絕不僅僅是嚴世蕃的聰明,還有他的同黨。
因為一直以來,嚴嵩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嚴嵩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股勢力,一個利益共同體,我當了郎中,你就是員外郎,我當了侍郎,你就是郎中,大家共同進步,共同發财。
現在徐階竟然要整治嚴大人,那還得了?老婆才買了首飾,兒子要上私塾,我還指望升遷,你徐階敢動我們的飯碗,就跟你玩命! 刑部右侍郎鄢懋卿就是上述人等中的一員,自投靠嚴嵩以來,他做了很多壞事,正是在他的建議之下,楊繼盛最終被殺,作為回報,他獲得了管理鹽政的美差,撈錢簡直撈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之前嘉靖同志每年隻征六十萬鹽稅,他上任之後,竟然要求改征一百萬,既可以讨好皇帝,又能夠趁機敲詐地方,不愧為奸人本色。
所以當嚴嵩下台的消息傳來時,他立即找來了嚴黨的同夥,緊急商量對策。
鑒于嚴嵩已經退休回家,在仔細分析形勢之後,鄢懋卿決定了第一步行動計劃——解救嚴世蕃。
作為嚴黨的智囊,嚴世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把這位仁兄撈出來,讓他拿個主意,大家這才好辦事。
但這件事談何容易,嚴世蕃由皇帝下旨查辦,涉及嚴重經濟犯罪,住的是京城模範監獄,不是打架鬥毆關進派出所,等人擔保就能搞定的。
更麻煩的是,這件案子是皇帝交辦,按例由三法司會審,而所謂三法司,是指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
所以要想撈人,必須擺平這三大部門,一個都不能少。
鄢懋卿是刑部右侍郎,刑部的事情自然好辦,但嚴嵩已經倒了,内閣沒有說話的人,大理寺和都察院怎麼解決? 這就是鄢懋卿面臨的大緻情況,看上去确實很難辦,但事實結果告訴我們,他做到了: 經過三法司會審,一緻認定嚴世蕃貪污罪名成立,查實金額共八百兩,着令發配雷州充軍。
多年的工部侍郎包工頭兼機要處長,原來隻值八百兩,還真是個吉利數字。
當然了,處理結果也不可謂不重,所謂雷州,就是今天的廣東雷州,在當年是著名的蠻荒之地,到那裡充軍十有**回不來。
但曆史對我們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緩可以轉無期,無期可以轉有期,有期再轉保外就醫,事情就解決了。
嚴世蕃自然也不例外,但他的方法比較簡單——逃跑。
這位兄台剛走到半路,不知是買通了押送人員還是自行決斷,竟然就這麼跑了回來,按說要是逃犯,總得找個比較偏僻的地方藏起來,起碼沒有人認識自己。
可嚴世蕃實在是藝高人膽大,他竟然跑回了江西,堂而皇之地住下來,照常上街買菜東遊西逛,比衣錦還鄉還衣錦還鄉。
重大貪污犯變成八百兩,充軍充回了家,嚴黨的勢力确實超出了徐階的想像,但當他正準備回擊時,皇帝突然下達了一道谕旨,正是這道谕旨使事情再次失去了控制。
畢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說句寒酸話,就算是條狗,養二十多年也有感情了,何況嚴嵩長得比狗精神得多。
所以在驅趕了嚴嵩之後,嘉靖便感到了一種孤獨,很快,這種孤獨就演變成了同情,于是他下令: “嚴嵩退休了,他的兒子也已伏法認罪,今後有人再敢上與鄒應龍相同的奏折,立斬!” 這下徐階完了,他本已準備趁勢追擊,用奏章把嚴世蕃淹死,嘉靖的命令剛好擊中了他的要害,轉瞬之間,他失去了所有進攻的手段,隻能坐在原地,等待着對方的反擊。
徐階之所以對嚴世蕃如此執着,是因為他十分清楚,這是一個破壞能量太大的人,隻能關在籠子裡,決不能放歸大自然。
以此人的智商,如果稍有不慎,自己就會被置于死地。
而事實也驗證了他的預想,不久之後,嚴世蕃就出招了,不但狠毒,而且緻命。
嚴嵩退休之後,按道理應該回老家,他卻在經過南昌的時候停了下來,因為他不甘心就此失敗,而且他很清楚,事情還沒有結束。
事情的發展證明了嚴嵩的直覺,這位老江湖在南昌等來了皇帝的谕令和他那聰明絕頂的兒子。
在谕令中,嚴嵩看到了希望,而在他的兒子那裡,他找到了反敗為勝的方法。
嚴世蕃依然十分沉着,他告訴自己的父親,雖然事已至此,雖然徐階已經成為首輔掌握重權,但他并不是堅不可摧的,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隻要突破一個人——藍道行。
嚴世蕃那個隻有一隻眼睛的腦袋,卻有着極為可怕的智慧,在無數的表象之下,他牢牢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質。
一點也沒錯,藍道行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嘉靖之所以驅趕嚴嵩,是因為神仙不喜歡他,而不是藍道行。
所以隻要證明那天在沙盤上寫字的人不是神仙,問題就都解決了,要是順便能把徐階拉上,說明他與此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那就是欺君之罪,必死無疑。
到那個時候,嚴嵩将光榮返聘,繼續牟取私利消極怠工,嚴黨将再度掌權,所有的一切都将回到起點。
行動開始,嚴嵩先命令朝中的同黨送錢給藍道行,希望他反戈一擊,指證徐階策劃此事,事成之後保證升官發财。
藍道行拒絕了。
既然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嚴嵩出錢買通了宮中的太監,指使他們誣陷藍道行,并将其關入了監獄。
更為惡劣的是,他還疏通獄卒,對藍道行嚴刑拷打,百般折磨,逼他誣陷徐階(似乎也算不上誣陷)。
藍道行依然拒絕了,雖然他被打得遍體鱗傷,卻始終不吐一字。
軟的硬的都不吃,嚴嵩納悶了,在他看來,藍道行不過是個江湖騙子,一個吹牛的道士而已,怎麼會如此強硬? 從道士到鋼鐵戰士,隻是因為一件東西——信仰。
在這個世界上,信仰是最為堅固的物體,一旦堅持,就很難動搖,而金錢、美色在它的面前,是極為軟弱無力的。
藍道行是一個道士,但他卻信仰王學,他相信,在這位傳奇人物的光明之學中,他能夠找到真正的光明。
所以無論是利誘還是威逼,金錢還是皮鞭,他都絕不屈服。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任何物質無法動搖的力量,而對于這些,利欲熏心的嚴嵩,是永遠無法理解的。
藍道行挺住了,徐階也挺住了,嚴嵩一擊不中,再次開始了等待,他相信随着時間的推移,皇帝會逐漸想起他,同情他,到時配合朝中的嚴黨勢力,他必定能東山再起。
這是一個不錯的打算,事實上也很有可能,之前的那道谕令已經部分證明了這點。
令人費解的,卻是徐階的态度,嚴嵩此次大舉進犯,可從頭至尾,他都沒有作出任何反應,更沒有利用
有這種看法的人,大緻是不懂政④治的,在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好商量,但隻要涉及到利益二字,翻臉會比翻書更快。
而翻臉的程度及其表現方式,就要看利益多少了,動嘴動手,還是動刀子動導彈,都取決于此。
要知道,平時上街買菜,為幾毛錢都要吵一吵,而在皇帝不大管事的當年,首輔的寶座就是最高權力的象征,也是最大的利益,不打出個天翻地覆、滄海桑田那才有鬼。
徐階清楚這一點,嚴嵩自然也知道,幾十年的政④治經驗讓他很快由震驚中恢複平靜,并開始積聚反擊的力量。
接下來,他将用行動告訴對手,自己之所以能夠屹立政壇二十年不倒,絕非偶然。
徐階,讓你看看我真正的實力吧,較量才剛剛開始。
事實上,嚴嵩之所以能夠超越之前的楊廷和、郭勳、張璁、夏言等人,成為最為強大的權臣,靠的絕不僅僅是嚴世蕃的聰明,還有他的同黨。
因為一直以來,嚴嵩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嚴嵩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股勢力,一個利益共同體,我當了郎中,你就是員外郎,我當了侍郎,你就是郎中,大家共同進步,共同發财。
現在徐階竟然要整治嚴大人,那還得了?老婆才買了首飾,兒子要上私塾,我還指望升遷,你徐階敢動我們的飯碗,就跟你玩命! 刑部右侍郎鄢懋卿就是上述人等中的一員,自投靠嚴嵩以來,他做了很多壞事,正是在他的建議之下,楊繼盛最終被殺,作為回報,他獲得了管理鹽政的美差,撈錢簡直撈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之前嘉靖同志每年隻征六十萬鹽稅,他上任之後,竟然要求改征一百萬,既可以讨好皇帝,又能夠趁機敲詐地方,不愧為奸人本色。
所以當嚴嵩下台的消息傳來時,他立即找來了嚴黨的同夥,緊急商量對策。
鑒于嚴嵩已經退休回家,在仔細分析形勢之後,鄢懋卿決定了第一步行動計劃——解救嚴世蕃。
作為嚴黨的智囊,嚴世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把這位仁兄撈出來,讓他拿個主意,大家這才好辦事。
但這件事談何容易,嚴世蕃由皇帝下旨查辦,涉及嚴重經濟犯罪,住的是京城模範監獄,不是打架鬥毆關進派出所,等人擔保就能搞定的。
更麻煩的是,這件案子是皇帝交辦,按例由三法司會審,而所謂三法司,是指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
所以要想撈人,必須擺平這三大部門,一個都不能少。
鄢懋卿是刑部右侍郎,刑部的事情自然好辦,但嚴嵩已經倒了,内閣沒有說話的人,大理寺和都察院怎麼解決? 這就是鄢懋卿面臨的大緻情況,看上去确實很難辦,但事實結果告訴我們,他做到了: 經過三法司會審,一緻認定嚴世蕃貪污罪名成立,查實金額共八百兩,着令發配雷州充軍。
多年的工部侍郎包工頭兼機要處長,原來隻值八百兩,還真是個吉利數字。
當然了,處理結果也不可謂不重,所謂雷州,就是今天的廣東雷州,在當年是著名的蠻荒之地,到那裡充軍十有**回不來。
但曆史對我們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緩可以轉無期,無期可以轉有期,有期再轉保外就醫,事情就解決了。
嚴世蕃自然也不例外,但他的方法比較簡單——逃跑。
這位兄台剛走到半路,不知是買通了押送人員還是自行決斷,竟然就這麼跑了回來,按說要是逃犯,總得找個比較偏僻的地方藏起來,起碼沒有人認識自己。
可嚴世蕃實在是藝高人膽大,他竟然跑回了江西,堂而皇之地住下來,照常上街買菜東遊西逛,比衣錦還鄉還衣錦還鄉。
重大貪污犯變成八百兩,充軍充回了家,嚴黨的勢力确實超出了徐階的想像,但當他正準備回擊時,皇帝突然下達了一道谕旨,正是這道谕旨使事情再次失去了控制。
畢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說句寒酸話,就算是條狗,養二十多年也有感情了,何況嚴嵩長得比狗精神得多。
所以在驅趕了嚴嵩之後,嘉靖便感到了一種孤獨,很快,這種孤獨就演變成了同情,于是他下令: “嚴嵩退休了,他的兒子也已伏法認罪,今後有人再敢上與鄒應龍相同的奏折,立斬!” 這下徐階完了,他本已準備趁勢追擊,用奏章把嚴世蕃淹死,嘉靖的命令剛好擊中了他的要害,轉瞬之間,他失去了所有進攻的手段,隻能坐在原地,等待着對方的反擊。
徐階之所以對嚴世蕃如此執着,是因為他十分清楚,這是一個破壞能量太大的人,隻能關在籠子裡,決不能放歸大自然。
以此人的智商,如果稍有不慎,自己就會被置于死地。
而事實也驗證了他的預想,不久之後,嚴世蕃就出招了,不但狠毒,而且緻命。
嚴嵩退休之後,按道理應該回老家,他卻在經過南昌的時候停了下來,因為他不甘心就此失敗,而且他很清楚,事情還沒有結束。
事情的發展證明了嚴嵩的直覺,這位老江湖在南昌等來了皇帝的谕令和他那聰明絕頂的兒子。
在谕令中,嚴嵩看到了希望,而在他的兒子那裡,他找到了反敗為勝的方法。
嚴世蕃依然十分沉着,他告訴自己的父親,雖然事已至此,雖然徐階已經成為首輔掌握重權,但他并不是堅不可摧的,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隻要突破一個人——藍道行。
嚴世蕃那個隻有一隻眼睛的腦袋,卻有着極為可怕的智慧,在無數的表象之下,他牢牢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質。
一點也沒錯,藍道行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嘉靖之所以驅趕嚴嵩,是因為神仙不喜歡他,而不是藍道行。
所以隻要證明那天在沙盤上寫字的人不是神仙,問題就都解決了,要是順便能把徐階拉上,說明他與此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那就是欺君之罪,必死無疑。
到那個時候,嚴嵩将光榮返聘,繼續牟取私利消極怠工,嚴黨将再度掌權,所有的一切都将回到起點。
行動開始,嚴嵩先命令朝中的同黨送錢給藍道行,希望他反戈一擊,指證徐階策劃此事,事成之後保證升官發财。
藍道行拒絕了。
既然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嚴嵩出錢買通了宮中的太監,指使他們誣陷藍道行,并将其關入了監獄。
更為惡劣的是,他還疏通獄卒,對藍道行嚴刑拷打,百般折磨,逼他誣陷徐階(似乎也算不上誣陷)。
藍道行依然拒絕了,雖然他被打得遍體鱗傷,卻始終不吐一字。
軟的硬的都不吃,嚴嵩納悶了,在他看來,藍道行不過是個江湖騙子,一個吹牛的道士而已,怎麼會如此強硬? 從道士到鋼鐵戰士,隻是因為一件東西——信仰。
在這個世界上,信仰是最為堅固的物體,一旦堅持,就很難動搖,而金錢、美色在它的面前,是極為軟弱無力的。
藍道行是一個道士,但他卻信仰王學,他相信,在這位傳奇人物的光明之學中,他能夠找到真正的光明。
所以無論是利誘還是威逼,金錢還是皮鞭,他都絕不屈服。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任何物質無法動搖的力量,而對于這些,利欲熏心的嚴嵩,是永遠無法理解的。
藍道行挺住了,徐階也挺住了,嚴嵩一擊不中,再次開始了等待,他相信随着時間的推移,皇帝會逐漸想起他,同情他,到時配合朝中的嚴黨勢力,他必定能東山再起。
這是一個不錯的打算,事實上也很有可能,之前的那道谕令已經部分證明了這點。
令人費解的,卻是徐階的态度,嚴嵩此次大舉進犯,可從頭至尾,他都沒有作出任何反應,更沒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