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關燈
轉頭問陳壽,“我記得令尊曾經也是馬谡部下吧?” “正是,先父當時也參加了街亭之戰,任參軍,因為戰敗而被馬谡株連,受過髡刑。

    ” 張華“唔”了一聲,似是很惋惜地抖動了一下手裡的紙:“可惜啊,這寫的稍嫌簡略了點,如果令尊還健在的話,相信還能補充更多的細節。

    ” “先父也曾經跟我提過街亭之事,他說若我真的有幸出任史官,他就将他所知道的街亭告訴我。

    不過很可惜,他已經過世了,那時候我還不是著作郎。

    ” 陳壽說的很平靜,張華知道他這個人就是這樣子,和他的文筆一樣簡約,而且不動聲色。

     “不過……”陳壽又象是想起來了什麼,“家兄陳德倒也聽過一些傳聞……可惜他在安漢老家,不及詢問了。

    ” 張華點點頭,對這件事也不十分放在心上,他把稿紙放回到憑幾上,笑着說: “好了,我也不打擾你了,繼續吧。

    以後這《晉書》恐怕也是要你來寫呢,呵呵。

    ” 然後他和陳壽拜别,推門離去。

    陳壽送走了張華之後,坐回到憑幾前,撫平紙張,呵了呵有些凍硬的筆尖,繼續寫道: “……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

    谡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 寫到這裡,他忽然心有所感,不由得轉頭看了看窗外yīn霾的天空;不知為什麼,整個人陷入了一種奇妙的沉思。

     附:史證考略 關于街亭 街亭之戰發生于蜀漢建興六年、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戰役的大背景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

     當時蜀漢的戰略是以趙雲、鄧芝的佯攻部隊在斜谷吸引住曹真軍團,而蜀軍的主力則在諸葛亮親自指揮下從祁山一線向魏國軍事力量薄弱的隴西地帶展開突襲,以此達到聲東擊西、出其不意的效果,力求在魏國做出反應之前占領整個隴西地帶。

     從地圖上來看,東西走向的秦嶺和南北走向的隴山(今六盤山)形成一個倒立的“丁”字,将隴西、漢中與關中三個地區彼此分割開來。

    隔離在魏國關中地區與隴西地區之間的是隴山山脈,如果曹魏要從關中對隴右派出增援,勢必要經過位于隴山中段的略陽,也就是街亭的所在地。

    從蜀軍的角度說,也必須要控制住街亭,才能确保魏軍增援部隊無法及時進入隴西戰場,從而争取到時間清除掉魏軍在隴西的勢力。

     《漢書·揚雄解嘲》雲:“響若坻頹。

    應劭曰:天水有大坂,名隴山,其旁有崩落者,聲聞數百裡,故曰坻頹。

    又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

    稱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過,上有清水四注而下。

    ”足見隴山之險峻,以三國時代的技術能力,大兵團不可能直接翻越,而隻能取道街亭,反證街亭位置之重要。

     蜀軍對街亭給予了足夠的關注。

    自諸葛亮祁山進入戰場後,就将整個兵團分成了三部分:魏延、吳壹負責攻打上邽、冀城、西縣,其任務是盡快平定隴西;馬谡、王平、高詳則被派往街亭,以防備魏軍的增援部隊威脅蜀軍側翼;諸葛亮則做為戰略總預備隊駐屯在西城附近。

     任命馬谡為阻援軍團的統帥,這個人事決策在當時引起來很大的争議。

    《三國志·蜀書·馬谡傳》裡記“時有宿将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衆拔谡,統大衆在前”,說明諸葛亮有意提拔這位親信,希望馬谡能借用此次機會獲得實戰功績。

    但是可以想象,一線将領們對于這樣一位空降而來的指揮官必然是會心懷不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