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失陷
關燈
小
中
大
有些不妙,便和漢王交換了個眼色。
三千營的突然出現,無疑是代表朱棣有了戒備,這戒備是用來對付東瀛、捧火會,還是針對漢王?他們要不要搏命?要不要繼續進行逼宮之事? 兩人讀出了彼此眼中的猶豫,一時間亦陷入了為難之中。
葉雨荷拿着那木盒,心思百結,掙紮不休。
這時雲夢公主也看出不妥,喚了一聲:“葉姐姐……” 那聲呼喚将葉雨荷從困楚中蓦地喚醒,她霍然擡頭望向朱棣,嘶聲問道:“就算家父之死和你無關,可靖難之役,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你難道沒有過錯?” 她是在尋找必須出手的理由,因為她蓦地發現,再說下去,她或許就會失去了動手的勇氣和信念。
人做事總得要個理由,隻要這個理由可以說服自己,那就足夠了。
朱棣在龍案後淡漠一笑:“你若是朕,該當如何?難道坐以待斃、靜等屠戮、盡迂腐效忠?千古以來,這般迂腐,可有哪個有過好下場?當年趙國倒有順民四十萬,可是被白起一口氣坑殺,事後都說白起的豐功偉績,那四十萬順民的死活有誰放在心上?” 他說到這裡,臉上現出少有的憤怒之意,想是事情雖過去許久,但每次提起,仍是憤憤難平。
心中想到,方孝孺那等腐生,說朕不忠、篡位,可朕本想終老北疆,卻被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逼到了絕路,那時難道還有第二個選擇嗎? 他越想越是氣憤,又道:“古聖人有雲,‘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
’朱允炆視朕為寇仇,朕當然不把他看做天子。
你可知朱允炆如何對朕,又是如何費盡心思地羞辱朕的兩個兒子,逼朕造反?”說到這裡,他怒拍桌案,激動得渾身發顫。
心中酸澀,暗想煦兒隻知道他的苦,可高熾為了朕,忍受了男人難以忍受的苦楚,又有誰知? 這些事情,群臣都知道犯忌,均不敢在朱棣面前提及,隻有葉雨荷肆無忌憚,又揭開了朱棣往事的傷疤。
往事不堪,回首憤然。
雲夢公主從未見過父皇如此失态,忍不住大驚,急忙向葉雨荷使眼色。
葉雨荷心中一陣茫然,卻未望雲夢公主。
她也知道,靖難之前,朱高煦、朱高熾曾均成為朱允炆的階下囚。
她并不知道朱允炆是如何對待這兄弟倆的,也沒有興趣知道。
但她明白,朱棣所言不差,斧钺加身,有懦弱送死,有憤然反抗,為求生反抗,朱棣做的無可厚非。
在帳中這盞茶的工夫,葉雨荷的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可她還是一定要出手,因此她隻好又問了一句:“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他們呢?你敢說不是濫殺無辜?” 她隻說了這一句話後就立即出手,她不等朱棣回答。
因為她怕聽了朱棣的回答後,再也沒有了出手的理由。
她的袖一揮,兩顆泥丸擊在地上,轟的一聲響,煙霧彌漫。
沒有等泥丸擊到地上,她就用手一拍,那看似堅硬的木盒倏然而裂——裂成十三塊碎片。
葉雨荷的雙手一錯,那十三塊碎片就拼成了一柄帶着鋒銳劍尖的木制長劍,劍尖因為有劇毒而泛着藍光。
這不是她的手快,而是在于機關巧妙,那盒子并非真正的盒子,而是拼盤——忍術中集巧妙機關術于一身的大拼盤。
隻要盒子碎裂,那大拼盤的各種零件瞬間就可化為長劍。
如瑤明月考慮得亦是周到,早就想到了葉雨荷不可能帶劍去見朱棣,因此給葉雨荷又準備了這樣一把劍。
葉雨荷一劍在手,頓時就如變了個人一般,身形已如飛燕劃空,沖到了朱棣的桌案之前,一劍刺出。
這時煙霧彌漫,葉雨荷發動時,早算準了和朱棣的距離與方位,雖亦被煙霧迷了眼,但她知道這一劍刺出,應該有八成的把握。
可一劍刺出,她一顆心卻沉了下去。
劍刺空了,前方竟然空空蕩蕩。
朱棣怎麼能躲開她的必殺一劍? 葉雨荷不待多想,立即變劍,又連續刺出三劍。
就聽到左手處一聲驚呼,雲夢公主已沖到了她的面前。
雲夢公主的思緒一片空白,從未想到,一向信任的葉姐姐竟然看起來和父皇有深仇大恨。
煙霧起時,她立即知道不妙,那時候她隻有一個念頭,不能讓葉雨荷傷了父皇。
她飛撲而上時,并不知道葉雨荷正揮出了第四劍,劍尖已到了她的喉間! 朱棣禦帳的轟隆響聲很快傳到了漢王的耳邊。
漢王、谷雨微震,知道葉雨荷已經出手了。
谷雨望着漢王,隻待他發令。
而漢王卻看着鐵奇正,心灰若死。
鐵奇正根本動也未動,炯炯有神的雙眸隻是望着漢王。
不但鐵奇正未動,那聲轟隆聲響後,除了漢王的手下有些許騷動外,整個軍營沉寂若死。
這實在是不正常。
天子禦營有變,為何所有人并不警醒,或許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朱棣早有吩咐和防備。
天雖寒冷,但是漢王頭上的汗水卻涔涔而下。
他突然道:“父皇沒有找太子議事嗎?不如本王先找太子,再去見父皇。
” 鐵奇正道:“我忘了告訴漢王殿下,太子已連夜返回金陵,此刻已不在軍營中了。
” 漢王聞言神色蒼白,隻感覺一腔熱血都已結冰,半晌才點頭道:“好。
” 他望了谷雨一眼,見到谷雨眼中驚駭欲絕的神色,不知為何,他的一顆心反倒平靜得很。
他敗了,敗得幹淨徹底,未出招就敗了。
雖然他還不知道秋分仍被擋在營外,但他已經不指望秋分的力量了。
霜降見不到太子,并未及時回來通傳情況,顯然也出了問題。
他精心的算計眼下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
唯一能夠有勇氣發動的好像是葉雨荷,但那又有什麼用?隻看轟隆聲響後,軍帳還是平靜如水,漢王就已想到了結果。
可他真不知道為什麼會敗,但這個問題顯然是要等到以後再想了——如果他還有以後的話。
漢王想到這裡,不再患得患失,又恢複了孤高冷傲的表情:“鐵大人,是聖上吩咐你讓本王去見駕的?” 鐵奇正略有詫異,不知道漢王為何明知故問,道:“是。
” 漢王振了振身上的飄雪道:“那本王若不去見呢?” 鐵奇正微凜,半晌才道:“聖上未說。
” 漢王眼中蓦地現出分決絕之意道:“那好,你去禀告父皇,說本王身子不适,不想再見他了。
”說罷竟翻身上馬,向營外行去。
谷雨見狀,急忙上馬跟随。
漢王的兵士見狀,有的上馬跟随,有的猶豫不決。
而漢王卻很快地沒入黑暗中,再也不見。
鐵奇正立在雪中,臉上神色如舊,風雪難改,隻是眼中已露出無奈和歎息之意。
葉雨荷在劍鋒才及雲夢公主喉間的時候,立即收劍。
她雖要殺朱棣,但沒有任何理由殺了雲夢公主。
她絕不是個濫殺之人。
三千營的突然出現,無疑是代表朱棣有了戒備,這戒備是用來對付東瀛、捧火會,還是針對漢王?他們要不要搏命?要不要繼續進行逼宮之事? 兩人讀出了彼此眼中的猶豫,一時間亦陷入了為難之中。
葉雨荷拿着那木盒,心思百結,掙紮不休。
這時雲夢公主也看出不妥,喚了一聲:“葉姐姐……” 那聲呼喚将葉雨荷從困楚中蓦地喚醒,她霍然擡頭望向朱棣,嘶聲問道:“就算家父之死和你無關,可靖難之役,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你難道沒有過錯?” 她是在尋找必須出手的理由,因為她蓦地發現,再說下去,她或許就會失去了動手的勇氣和信念。
人做事總得要個理由,隻要這個理由可以說服自己,那就足夠了。
朱棣在龍案後淡漠一笑:“你若是朕,該當如何?難道坐以待斃、靜等屠戮、盡迂腐效忠?千古以來,這般迂腐,可有哪個有過好下場?當年趙國倒有順民四十萬,可是被白起一口氣坑殺,事後都說白起的豐功偉績,那四十萬順民的死活有誰放在心上?” 他說到這裡,臉上現出少有的憤怒之意,想是事情雖過去許久,但每次提起,仍是憤憤難平。
心中想到,方孝孺那等腐生,說朕不忠、篡位,可朕本想終老北疆,卻被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逼到了絕路,那時難道還有第二個選擇嗎? 他越想越是氣憤,又道:“古聖人有雲,‘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
’朱允炆視朕為寇仇,朕當然不把他看做天子。
你可知朱允炆如何對朕,又是如何費盡心思地羞辱朕的兩個兒子,逼朕造反?”說到這裡,他怒拍桌案,激動得渾身發顫。
心中酸澀,暗想煦兒隻知道他的苦,可高熾為了朕,忍受了男人難以忍受的苦楚,又有誰知? 這些事情,群臣都知道犯忌,均不敢在朱棣面前提及,隻有葉雨荷肆無忌憚,又揭開了朱棣往事的傷疤。
往事不堪,回首憤然。
雲夢公主從未見過父皇如此失态,忍不住大驚,急忙向葉雨荷使眼色。
葉雨荷心中一陣茫然,卻未望雲夢公主。
她也知道,靖難之前,朱高煦、朱高熾曾均成為朱允炆的階下囚。
她并不知道朱允炆是如何對待這兄弟倆的,也沒有興趣知道。
但她明白,朱棣所言不差,斧钺加身,有懦弱送死,有憤然反抗,為求生反抗,朱棣做的無可厚非。
在帳中這盞茶的工夫,葉雨荷的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可她還是一定要出手,因此她隻好又問了一句:“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他們呢?你敢說不是濫殺無辜?” 她隻說了這一句話後就立即出手,她不等朱棣回答。
因為她怕聽了朱棣的回答後,再也沒有了出手的理由。
她的袖一揮,兩顆泥丸擊在地上,轟的一聲響,煙霧彌漫。
沒有等泥丸擊到地上,她就用手一拍,那看似堅硬的木盒倏然而裂——裂成十三塊碎片。
葉雨荷的雙手一錯,那十三塊碎片就拼成了一柄帶着鋒銳劍尖的木制長劍,劍尖因為有劇毒而泛着藍光。
這不是她的手快,而是在于機關巧妙,那盒子并非真正的盒子,而是拼盤——忍術中集巧妙機關術于一身的大拼盤。
隻要盒子碎裂,那大拼盤的各種零件瞬間就可化為長劍。
如瑤明月考慮得亦是周到,早就想到了葉雨荷不可能帶劍去見朱棣,因此給葉雨荷又準備了這樣一把劍。
葉雨荷一劍在手,頓時就如變了個人一般,身形已如飛燕劃空,沖到了朱棣的桌案之前,一劍刺出。
這時煙霧彌漫,葉雨荷發動時,早算準了和朱棣的距離與方位,雖亦被煙霧迷了眼,但她知道這一劍刺出,應該有八成的把握。
可一劍刺出,她一顆心卻沉了下去。
劍刺空了,前方竟然空空蕩蕩。
朱棣怎麼能躲開她的必殺一劍? 葉雨荷不待多想,立即變劍,又連續刺出三劍。
就聽到左手處一聲驚呼,雲夢公主已沖到了她的面前。
雲夢公主的思緒一片空白,從未想到,一向信任的葉姐姐竟然看起來和父皇有深仇大恨。
煙霧起時,她立即知道不妙,那時候她隻有一個念頭,不能讓葉雨荷傷了父皇。
她飛撲而上時,并不知道葉雨荷正揮出了第四劍,劍尖已到了她的喉間! 朱棣禦帳的轟隆響聲很快傳到了漢王的耳邊。
漢王、谷雨微震,知道葉雨荷已經出手了。
谷雨望着漢王,隻待他發令。
而漢王卻看着鐵奇正,心灰若死。
鐵奇正根本動也未動,炯炯有神的雙眸隻是望着漢王。
不但鐵奇正未動,那聲轟隆聲響後,除了漢王的手下有些許騷動外,整個軍營沉寂若死。
這實在是不正常。
天子禦營有變,為何所有人并不警醒,或許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朱棣早有吩咐和防備。
天雖寒冷,但是漢王頭上的汗水卻涔涔而下。
他突然道:“父皇沒有找太子議事嗎?不如本王先找太子,再去見父皇。
” 鐵奇正道:“我忘了告訴漢王殿下,太子已連夜返回金陵,此刻已不在軍營中了。
” 漢王聞言神色蒼白,隻感覺一腔熱血都已結冰,半晌才點頭道:“好。
” 他望了谷雨一眼,見到谷雨眼中驚駭欲絕的神色,不知為何,他的一顆心反倒平靜得很。
他敗了,敗得幹淨徹底,未出招就敗了。
雖然他還不知道秋分仍被擋在營外,但他已經不指望秋分的力量了。
霜降見不到太子,并未及時回來通傳情況,顯然也出了問題。
他精心的算計眼下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
唯一能夠有勇氣發動的好像是葉雨荷,但那又有什麼用?隻看轟隆聲響後,軍帳還是平靜如水,漢王就已想到了結果。
可他真不知道為什麼會敗,但這個問題顯然是要等到以後再想了——如果他還有以後的話。
漢王想到這裡,不再患得患失,又恢複了孤高冷傲的表情:“鐵大人,是聖上吩咐你讓本王去見駕的?” 鐵奇正略有詫異,不知道漢王為何明知故問,道:“是。
” 漢王振了振身上的飄雪道:“那本王若不去見呢?” 鐵奇正微凜,半晌才道:“聖上未說。
” 漢王眼中蓦地現出分決絕之意道:“那好,你去禀告父皇,說本王身子不适,不想再見他了。
”說罷竟翻身上馬,向營外行去。
谷雨見狀,急忙上馬跟随。
漢王的兵士見狀,有的上馬跟随,有的猶豫不決。
而漢王卻很快地沒入黑暗中,再也不見。
鐵奇正立在雪中,臉上神色如舊,風雪難改,隻是眼中已露出無奈和歎息之意。
葉雨荷在劍鋒才及雲夢公主喉間的時候,立即收劍。
她雖要殺朱棣,但沒有任何理由殺了雲夢公主。
她絕不是個濫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