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失陷
關燈
小
中
大
“不是這句。
”漢王搖頭喃喃道,“你後面說,計劃不可能再改,莫要多想了。
” 谷雨似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吃吃地道:“是呀,怎麼了?” 漢王的臉上蓦地現出驚疑之意,他一把抓住谷雨的手道:“鄭和臨走時也對我說過這麼一句。
他讓我多休息,莫要多想了。
”他的話語中有些異樣:“難道他查到了什麼?” 他的心中疑慮之意越來越濃,腦海中又清晰地回憶起當初鄭和離去時的情形,越想越感覺到鄭和的言語中似有所指。
谷雨微震,轉瞬鎮定地道:“漢王多慮了,這不過是句尋常安慰的話。
再說,如瑤明月早考慮到鄭和這個變數。
因此,她調動忍者聚集伏牛山,吸引鄭和前去。
現在,鄭和果然不出所料地前往,漢王不必再擔心此人了。
” 漢王握着谷雨的手卻有些發抖,低聲道:“你說秋分肯定會到,那為何到現在他還沒有入營的消息?” 谷雨微皺眉頭,遲疑地道:“不錯,按照約定,他這刻應該入營才是……按照我們的計劃,葉雨荷動手之時,就是我們全盤發動的時候。
到那時,霜降殺了太子,秋分将帶兵和我們兵合一處,趕往救駕……” 救駕當然是借口,誣陷太子行刺天子,逼天子退位才是真正目的。
計劃是環環相扣的,借行刺漢王一事吸引天子前來,三方同時發動,端是巧妙連環。
可秋分到現在竟還沒有消息傳來,實在讓谷雨也感覺到蹊跷。
秋分早到了營外。
紀綱帶人守在營旁,見前來的數百騎竟是漢王手下的天策衛,為首那人居然是二十四節之一的秋分,他的臉上不由得現出驚駭欲絕之意。
可那驚駭之意瞬間即逝,取代的是一貫的陰沉。
他終于明白為何遊騎沒有示警,實在是因為來的騎兵本是自己人的緣故。
紀剛擺擺手,示意數十個錦衣衛跟随着迎了上去。
見秋分神色漠漠,紀綱心思飛轉,說道:“原來是秋分侍衛,不知前來何事?”漢王手下的人都隐去了本來的姓名,以二十四節氣為号,紀綱倒真不知道秋分的大名,索性就叫他秋分了。
秋分馬上拱手道:“紀指揮使,這本是漢王的軍營,是不是?” 紀綱笑道:“當然是了。
” 秋分皺眉道:“既然如此,在下身為天策衛,帶兵前來護衛漢王,不知道紀指揮使可有意見?” 紀綱道:“當然沒有。
” 秋分一揮手,衆騎兵上前,可見紀綱還擋在路上,并沒有讓路的打算,秋分略帶錯愕地道:“紀指揮使,我等趁夜趕路本是疲憊,準備入營中歇息,紀指揮使可是反對?” 紀綱又搖搖頭道:“本指揮使并不反對……”他停頓了片刻,歎口氣道:“可事情真是不巧……本指揮使剛才接到聖上的一個旨意……” 秋分臉有異樣,沉聲道:“聖上的旨意難道和我等有關?” 紀綱模棱兩可地道:“有關又沒關。
”他見秋分神色陰晴不定,緩緩道:“聖上剛才下了旨意,說今夜全營戒嚴,漢王營中許出不許進,無論哪裡的人馬,絕不能進入營中半步。
違令者,殺無赦!” 秋分倏然變色,一顆心陡然間怦怦大跳起來。
他和漢王、谷雨早就謀劃妥當,隻感覺一切順理成章,不想中間蓦地出現了難以逾越的變數。
漢王并不知道秋分那面的情況,可見秋分遲遲沒有入營,心中已然感覺到有些不妥。
見谷雨也是神色不定,漢王一咬牙,掀開了簾帳。
寒風激雪,長夜凄清,漢王營帳旁,早有一百來個兵士凝聚。
漢王跟随侯顯前來觀海,沒有帶多少人手,但這一百來個士兵,無一不是天策衛精英中的精英。
漢王遇刺受傷不便移動,天子駕臨關心漢王的傷勢,自然和兒子守在一起,也自有親兵守住營寨,漢王的這些兵士順理成章地守在漢王的營帳旁,隻要漢王一聲号令,這些人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計劃雖不完美,但細枝末節可說是算得極為清楚。
漢王出了營帳,隻感覺寒風拂體,通體冰冷。
他雖強悍無邊,畢竟剛斷了一隻手,重傷之下,雖有壯志豪情,但身體不免有些虛弱。
見到手下的兵士還在随時待命,漢王多少有些心安。
谷雨雖忐忑秋分沒有如約入營,但此刻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他低聲道:“漢王,我等的計策可說是滴水不漏,秋分就算沒有趕到,隻要霜降能殺了太子,或者我們讓天子立诏,均可說大事已成。
眼下的這些人馬雖少,但曆來是兵不貴多而貴精,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也是不過數十人手罷了。
” 漢王心中擔憂,但知道谷雨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擡頭望去,見樹欲靜而風不止,寒風間歇吹落樹枝上的積雪紛紛揚揚,心中陡然發狠。
這件事必須做,眼下是最好的機會,他若錯過,隻怕會遺憾終生! 再說以父皇的精明,真要追查下去,隻怕遲早會發現真相。
到那時候,他就再也沒有做皇帝的希望了。
做不了太子,做不了皇帝,做個漢王,此生何用? 一念及此,漢王才要傳令下去。
陡然間,他怔了下,谷雨的臉上也有了分異樣。
前方暗處忽然一亮,有三個人一前兩後向漢王走來。
兩個居後之人舉着火把,照亮了為首那人的臉龐。
為首之人方面大耳,雙眸炯炯,走路的樣子有如釘子鑿地般穩健中帶分銳利。
漢王一見那人,素來冷酷的表情竟然帶分驚駭。
谷雨一望到那人和身後兩人的服飾,臉色也變得驚懼起來。
風雪肅殺中,那人不急不緩地走來。
有兵士本想攔阻,可是見到漢王不語,也不敢行動。
那人到了漢王近前,拱手道:“鐵奇正參見漢王。
” 漢王的聲音都啞了,許久才道:“鐵大人來此何事?” 漢王當然認得鐵奇正,此人身為三千的指揮使,素來神出鬼沒,漢王從未想到,此人會突然出現在這裡。
錦衣無情,五軍鋒冷,三千神機,鬼神也驚! 三千當然不是說尋常的三千人,而是大明最讓人心寒的四大軍事力量之一——三千營。
這營人馬實為大明軍中最剽悍的一支人馬,因為營中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骁勇善戰。
三千營的人馬素來都是由天子直接調度,神秘莫測。
漢王一直以為這些人還在北疆,不想他們的統領鐵奇正突然到了江南。
漢王當然不會怕一個鐵奇正,他怕的是鐵奇正前來的内在深意。
鐵奇正來了,三千營自然也跟來了,三千營蓦地出現在這裡,他竟然不知道。
這是不是說,朱棣還有更多的事情沒有讓他朱高煦知曉? 正在漢王越想越心寒之際,聽到鐵奇正平靜地道:“漢王,聖上請殿下前往一叙。
” 漢王的心中劇顫,反問道:“父皇找我何事?” 鐵奇正倒回答得幹淨利索:“不知道,臣隻是奉旨行事。
” 谷雨當然也看出事情
”漢王搖頭喃喃道,“你後面說,計劃不可能再改,莫要多想了。
” 谷雨似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吃吃地道:“是呀,怎麼了?” 漢王的臉上蓦地現出驚疑之意,他一把抓住谷雨的手道:“鄭和臨走時也對我說過這麼一句。
他讓我多休息,莫要多想了。
”他的話語中有些異樣:“難道他查到了什麼?” 他的心中疑慮之意越來越濃,腦海中又清晰地回憶起當初鄭和離去時的情形,越想越感覺到鄭和的言語中似有所指。
谷雨微震,轉瞬鎮定地道:“漢王多慮了,這不過是句尋常安慰的話。
再說,如瑤明月早考慮到鄭和這個變數。
因此,她調動忍者聚集伏牛山,吸引鄭和前去。
現在,鄭和果然不出所料地前往,漢王不必再擔心此人了。
” 漢王握着谷雨的手卻有些發抖,低聲道:“你說秋分肯定會到,那為何到現在他還沒有入營的消息?” 谷雨微皺眉頭,遲疑地道:“不錯,按照約定,他這刻應該入營才是……按照我們的計劃,葉雨荷動手之時,就是我們全盤發動的時候。
到那時,霜降殺了太子,秋分将帶兵和我們兵合一處,趕往救駕……” 救駕當然是借口,誣陷太子行刺天子,逼天子退位才是真正目的。
計劃是環環相扣的,借行刺漢王一事吸引天子前來,三方同時發動,端是巧妙連環。
可秋分到現在竟還沒有消息傳來,實在讓谷雨也感覺到蹊跷。
秋分早到了營外。
紀綱帶人守在營旁,見前來的數百騎竟是漢王手下的天策衛,為首那人居然是二十四節之一的秋分,他的臉上不由得現出驚駭欲絕之意。
可那驚駭之意瞬間即逝,取代的是一貫的陰沉。
他終于明白為何遊騎沒有示警,實在是因為來的騎兵本是自己人的緣故。
紀剛擺擺手,示意數十個錦衣衛跟随着迎了上去。
見秋分神色漠漠,紀綱心思飛轉,說道:“原來是秋分侍衛,不知前來何事?”漢王手下的人都隐去了本來的姓名,以二十四節氣為号,紀綱倒真不知道秋分的大名,索性就叫他秋分了。
秋分馬上拱手道:“紀指揮使,這本是漢王的軍營,是不是?” 紀綱笑道:“當然是了。
” 秋分皺眉道:“既然如此,在下身為天策衛,帶兵前來護衛漢王,不知道紀指揮使可有意見?” 紀綱道:“當然沒有。
” 秋分一揮手,衆騎兵上前,可見紀綱還擋在路上,并沒有讓路的打算,秋分略帶錯愕地道:“紀指揮使,我等趁夜趕路本是疲憊,準備入營中歇息,紀指揮使可是反對?” 紀綱又搖搖頭道:“本指揮使并不反對……”他停頓了片刻,歎口氣道:“可事情真是不巧……本指揮使剛才接到聖上的一個旨意……” 秋分臉有異樣,沉聲道:“聖上的旨意難道和我等有關?” 紀綱模棱兩可地道:“有關又沒關。
”他見秋分神色陰晴不定,緩緩道:“聖上剛才下了旨意,說今夜全營戒嚴,漢王營中許出不許進,無論哪裡的人馬,絕不能進入營中半步。
違令者,殺無赦!” 秋分倏然變色,一顆心陡然間怦怦大跳起來。
他和漢王、谷雨早就謀劃妥當,隻感覺一切順理成章,不想中間蓦地出現了難以逾越的變數。
漢王并不知道秋分那面的情況,可見秋分遲遲沒有入營,心中已然感覺到有些不妥。
見谷雨也是神色不定,漢王一咬牙,掀開了簾帳。
寒風激雪,長夜凄清,漢王營帳旁,早有一百來個兵士凝聚。
漢王跟随侯顯前來觀海,沒有帶多少人手,但這一百來個士兵,無一不是天策衛精英中的精英。
漢王遇刺受傷不便移動,天子駕臨關心漢王的傷勢,自然和兒子守在一起,也自有親兵守住營寨,漢王的這些兵士順理成章地守在漢王的營帳旁,隻要漢王一聲号令,這些人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計劃雖不完美,但細枝末節可說是算得極為清楚。
漢王出了營帳,隻感覺寒風拂體,通體冰冷。
他雖強悍無邊,畢竟剛斷了一隻手,重傷之下,雖有壯志豪情,但身體不免有些虛弱。
見到手下的兵士還在随時待命,漢王多少有些心安。
谷雨雖忐忑秋分沒有如約入營,但此刻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他低聲道:“漢王,我等的計策可說是滴水不漏,秋分就算沒有趕到,隻要霜降能殺了太子,或者我們讓天子立诏,均可說大事已成。
眼下的這些人馬雖少,但曆來是兵不貴多而貴精,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也是不過數十人手罷了。
” 漢王心中擔憂,但知道谷雨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擡頭望去,見樹欲靜而風不止,寒風間歇吹落樹枝上的積雪紛紛揚揚,心中陡然發狠。
這件事必須做,眼下是最好的機會,他若錯過,隻怕會遺憾終生! 再說以父皇的精明,真要追查下去,隻怕遲早會發現真相。
到那時候,他就再也沒有做皇帝的希望了。
做不了太子,做不了皇帝,做個漢王,此生何用? 一念及此,漢王才要傳令下去。
陡然間,他怔了下,谷雨的臉上也有了分異樣。
前方暗處忽然一亮,有三個人一前兩後向漢王走來。
兩個居後之人舉着火把,照亮了為首那人的臉龐。
為首之人方面大耳,雙眸炯炯,走路的樣子有如釘子鑿地般穩健中帶分銳利。
漢王一見那人,素來冷酷的表情竟然帶分驚駭。
谷雨一望到那人和身後兩人的服飾,臉色也變得驚懼起來。
風雪肅殺中,那人不急不緩地走來。
有兵士本想攔阻,可是見到漢王不語,也不敢行動。
那人到了漢王近前,拱手道:“鐵奇正參見漢王。
” 漢王的聲音都啞了,許久才道:“鐵大人來此何事?” 漢王當然認得鐵奇正,此人身為三千的指揮使,素來神出鬼沒,漢王從未想到,此人會突然出現在這裡。
錦衣無情,五軍鋒冷,三千神機,鬼神也驚! 三千當然不是說尋常的三千人,而是大明最讓人心寒的四大軍事力量之一——三千營。
這營人馬實為大明軍中最剽悍的一支人馬,因為營中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骁勇善戰。
三千營的人馬素來都是由天子直接調度,神秘莫測。
漢王一直以為這些人還在北疆,不想他們的統領鐵奇正突然到了江南。
漢王當然不會怕一個鐵奇正,他怕的是鐵奇正前來的内在深意。
鐵奇正來了,三千營自然也跟來了,三千營蓦地出現在這裡,他竟然不知道。
這是不是說,朱棣還有更多的事情沒有讓他朱高煦知曉? 正在漢王越想越心寒之際,聽到鐵奇正平靜地道:“漢王,聖上請殿下前往一叙。
” 漢王的心中劇顫,反問道:“父皇找我何事?” 鐵奇正倒回答得幹淨利索:“不知道,臣隻是奉旨行事。
” 谷雨當然也看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