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關燈
小
中
大
倫敦每一天的開始都是同樣的景緻。
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裡酣睡時,一輪朝陽躍出遠方的地平線,将籠罩着這座城市的厚厚雲層鍍上金輝,造成天氣晴朗的假象,然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耐德系緊跑鞋的鞋帶。
每天東升西落的太陽,像鐘表走時一樣按部就班,深深地觸動了耐德-弗蘭契身上的憂郁氣質。
他的個人生活與這種一成不變的模式截然相反:雜亂無序、變幻莫測、全憑運氣。
他咧開嘴笑了。
“全憑運氣”是他的大學老師切姆尼茲的口頭禅。
這位教授雖說是德國難民,卻總是頻頻“劫掠”那些隐藏在偏僻角落裡的英語詞彙,以豐富自己的表達。
耐德的個人生活毫無規律可言。
例如,他那位于攝政王公園附近聖約翰樹林的寓所有三個出口,其中一個上了鎖。
誰也說不準哪天早晨,他會通過哪個出口離家外出。
他也會像現在這樣換上便裝去公園慢跑健身,或是打扮得衣冠楚楚拿上雨傘出門,要不就是步行去聖約翰樹林地鐵站,搭乘南行的火車去邦德街。
耐德朝躺在大床另一側的勒維妮瞥了一眼,隻見她那對豐滿的Rx房正緩緩地上下起伏。
真怪,怎麼她的呼吸竟如此勻暢。
妄想症。
耐德踮着腳尖下樓走進廚房。
他彎腰打開冰箱,倒吸一口涼氣……仔細看看冰箱門,是不是沒關嚴實? 隻有他和勒維妮住在這裡——他們的四個女兒上周去了美國——因此,不會有粘乎乎的小指頭伸進冰箱,或是讓門半開着。
他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推了推冰箱門,紋絲不動,嚴嚴實實。
耐德出門緩步跑在靜谧的街道上,他覺得老是有什麼東西,某個卑鄙龌龊、無以名狀的惡魔在折磨自己。
妄想,他咧嘴挪揄自己——思想者的生活哲學。
話雖如此,他卻很清楚,在履行公務時嘲笑自己想入非非絕非益事,因為這種性格正是他的一大法寶,它和浸透了憂郁氣質的敏銳眼力緊密結合,能知道什麼時候會出岔子。
就在他緩步慢跑的當兒,一陣恐懼向他襲來,像是突然發作的偏頭痛。
糟糕,要出事。
但願妄想症能幫我精确指出問題所在!他擡頭仰望天空。
這是一個迷人的時刻:晨晖映紅了櫻草山上東方的天宇,接着又往西灑下明麗的光焰,威靈頓路對面的貴族闆球場,頓時顯露出清晰的輪廓。
稍頃,威靈頓醫院這座氣勢恢宏的現代化多層建築在陽光下閃耀,旋即這一切又被一幅灰蒙蒙的天幕遮住。
蓦地,耐德想到了仍在床上熟睡的妻子。
她會不會是在裝睡? 他在阿爾伯特王子街的拐角處停了下來。
此時,街上車輛稀少,隔着聯合運河的寬闊的暗溝,透過枝頭葉簇的間隙,他能看見溫菲爾德官邸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幾根旗杆旁就位。
現在是6月底,茂密的枝葉幾乎遮沒了旗杆。
這片向英國王室租借的林木蔥茏的園地,面積為12公頃,上面矗立着一座仿喬治王朝時期風格的建築,共有35個房問。
大使先生平時就下榻于此。
大多數美國人和英國人都認為,美國大使館是一座雄踞于梅費爾區格羅夫納廣場的龐大建築,它俯視着身披風衣的羅斯福總統那尊閱盡滄桑、引人矚目的銅像。
其實,那幢由沙裡甯設計的正面臨街方格式建築是大使館的辦公處,而标志着權力中心的大使官邸則坐落于攝政王公園裡。
此時,它的頂層天窗閃爍着明滅不定的霞光,大使先生尚未起身。
他每晚臨睡前都要祈禱上帝保佑自己靈魂安甯,或者至少使臉上氣色平和。
耐德瞥見一直跟在身後保護自己的那輛車正拐上麥克利斯福德橋,可他此刻腦中隻有一個念頭: 她為什麼要假裝睡着呢? 愛德華-詹姆斯-弗蘭契今年40歲,作為一名有職有權的上校,在像倫敦這樣雲谲波詭的大都市裡擔任大使館的最高級情報官,未免顯得資曆過淺。
他心裡嘀咕了一句:21年的婚姻眼看就要破裂,我這樣年輕,哪能經受得起如此嚴重的打擊。
他加快步伐,跑上與外環路平行伸展的公園草坪。
經過溫菲爾德官邸時,他看見了旗杆上升起的星條旗。
黯淡的晨光下,上面的紅白條紋萎靡不振,像是毫無特征的薄荷棒糖,藍底自星朦胧不清,長方形的整面旗幟渾然一體,說不出是什麼色調。
太糟啦。
耐德一邊大步跑着,一邊尋思,把大使官邸甩在身後。
真糟,太陽隻是露了一下臉,沒有來得及把那到現在仍使他心靈震顫不已的瑰麗色調灑到那面光榮的旗幟上。
跑鞋踩着輕快的節奏,噔噔地跑在人行道上。
他再次瞥見身後保護自己的轎車,那輛棕色的福特-菲埃斯特,開車的是莫-夏蒙,盡量保持慢速行駛,緊緊跟在他身後。
在他右面,倫敦大清真寺明亮生輝的穹頂和光塔時隐時現,下面肥碩的镏金腰身,嵌上一彎弦月,不時被倫敦上空缥缈的大氣遮蔽,發出忽明忽滅的閃光。
他的腦袋忽然一陣嗡嗡作響,不祥之兆又一次向他發出了警告,像巨鷹的利爪将他牢牢攫住。
他以前很少生出如此不祥的預感,因此覺得這回脫身幾近無望。
他跑上貝克街,渾身汗如雨下,這時他看見其他幾個慢跑健身者。
倫敦向來交通擁擠,加上街道縱橫交錯、不循章法,因此無論慢跑健身者和騎車人怎樣謹慎,都随時有可能互相碰撞或遭遇車禍。
耐德放慢腳步,和其他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貼近左邊人行道的邊緣。
這樣,無論車輛從哪個方向駛來,都不大可能撞到他。
讓不祥的預感統統見鬼去吧! 護衛他的車子在他身後稍微隔開一段距離慢慢兜風。
耐德沒事了,而其他那些“高水平”的慢跑者的生命,卻時時受到擦身而過的各種車輛的嚴重威脅。
人的血肉之軀和鋼鐵制造的家夥合用一條路,怎麼也會讓你感到毛骨悚然。
可如果—— 在他前方最多五六碼處,一輛淡藍色米諾牌微型小客車突然一個急轉彎,将一個慢跑健身者撞倒在邦德街硬邦邦的路面上。
上帝,不祥的預感應驗了! 這人被重重一撞,打了兩個滾,像一袋水泥一樣掼在路緣石上。
幾個行人見狀吓懵了,等到緩過神來,急忙奔過去搭救。
可那輛米諾車卻依然不停。
“雜種!”耐德低聲罵道。
他拼足氣力,縱身一躍。
他喉嚨有點痛,汗珠從他臉上滾滾落下,前面崗亭亮起了黃燈。
“雜種!”他大吼一聲,張開雙手,朝米諾車撲去,隻覺得自己的手指牢牢攥緊車門把手,此時他已完全喪失了自我防禦的能力。
車子颠簸着向前駛去。
他使勁轉過身,拼命拉開車門,歪歪斜斜地倒向前方。
就在落地之際,他用力把車門頂得更開了。
膝蓋重重地撞上人行道的水泥路面。
他咬緊牙關,準備忍住車輪軋過雙腿引起的劇痛。
這車隻要再行駛幾碼,準會将他的兩條腿絞成肉醬。
幸好米諾車戛然而止。
耐德想起他剛才将車門往裡推了一半,死死别住駕駛座,可真正讓車停住的卻是那輛棕色菲埃斯特。
莫-夏蒙搶在米諾前面,迫使它停駛。
耐德的身影奇迹般地一躍而起,出現在他眼前。
“你他媽找死啊?——”米諾車司機大聲呵斥。
耐德右手一揚,晃得對方一陣目眩。
接着,他将拇指和食指并攏,朝司機肚臍上方分布着迷走神經的穴位用力一摁,這個可憐的人頓時氣喘籲籲,面如死灰,動彈不得。
耐德搖搖晃晃地支起身子,踱着腿,朝那個倒在地上的人走去。
已經有人脫下一件夾克衫,枕在他血流如注的腦後。
兩名身穿制服的警察遠遠地朝聚成一堆的人群跑來。
耐德一瘸一拐地走近菲埃斯特,招呼夏蒙和他一起上車。
“快開!” “你沒事吧,耐德?” “快開!” 位于格羅夫納廣場上的辦公樓,連同那尊寬達35英尺的金鷹雕塑,似乎與周圍建築物的高度頗為協調。
其實這是一個錯覺。
過往行人隻能看到五層樓和一個梯級形屋頂平台,殊不知另有三層樓深深地埋入倫敦的沖積土層。
在其中的一個地下室裡,耐德-弗蘭契匆匆洗了個澡,擦幹身子,往擦破的膝頭塗了些防腐藥膏,忙不疊地換上幹淨的便服。
他剛剛走進上面的樓廳,就被一個英國小夥子攔住了。
這些生氣勃勃的小夥子,平時在這裡跑腿,當聽差和傳令兵。
“弗蘭契上校,長官,”小夥子喘着氣說道,“科耐爾先生讓您馬上去他的辦公室。
” “告訴他,我穿好衣服就到。
” “立刻,長官。
” 耐德想到這座大樓裡的800名工作人員中,美國人還不到一半,心中不禁隐隐生出幾分不快。
其他差不多全是英國人,他們通過忠誠審查獲準參與的秘密工作,隻是些最單調刻闆的雜務。
每當需要招募新手時,他們将候選者的履曆姓名一份報英國保安局審批,另一份送交美國中央情報局倫敦工作站,很快就能得到審查結論。
在耐德看來,這本身說明,這種貌似煩瑣的程序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了。
耐德一邊扣上襯衣紐扣,系上領帶,一邊心裡嘀咕,天知道經過聯邦調查局審查的美國人到底比他們可靠多少。
這年頭對情報人員的忠誠審查到底管什麼用?絕不比你腦袋瓜裡那些個傻乎
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裡酣睡時,一輪朝陽躍出遠方的地平線,将籠罩着這座城市的厚厚雲層鍍上金輝,造成天氣晴朗的假象,然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耐德系緊跑鞋的鞋帶。
每天東升西落的太陽,像鐘表走時一樣按部就班,深深地觸動了耐德-弗蘭契身上的憂郁氣質。
他的個人生活與這種一成不變的模式截然相反:雜亂無序、變幻莫測、全憑運氣。
他咧開嘴笑了。
“全憑運氣”是他的大學老師切姆尼茲的口頭禅。
這位教授雖說是德國難民,卻總是頻頻“劫掠”那些隐藏在偏僻角落裡的英語詞彙,以豐富自己的表達。
耐德的個人生活毫無規律可言。
例如,他那位于攝政王公園附近聖約翰樹林的寓所有三個出口,其中一個上了鎖。
誰也說不準哪天早晨,他會通過哪個出口離家外出。
他也會像現在這樣換上便裝去公園慢跑健身,或是打扮得衣冠楚楚拿上雨傘出門,要不就是步行去聖約翰樹林地鐵站,搭乘南行的火車去邦德街。
耐德朝躺在大床另一側的勒維妮瞥了一眼,隻見她那對豐滿的Rx房正緩緩地上下起伏。
真怪,怎麼她的呼吸竟如此勻暢。
妄想症。
耐德踮着腳尖下樓走進廚房。
他彎腰打開冰箱,倒吸一口涼氣……仔細看看冰箱門,是不是沒關嚴實? 隻有他和勒維妮住在這裡——他們的四個女兒上周去了美國——因此,不會有粘乎乎的小指頭伸進冰箱,或是讓門半開着。
他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推了推冰箱門,紋絲不動,嚴嚴實實。
耐德出門緩步跑在靜谧的街道上,他覺得老是有什麼東西,某個卑鄙龌龊、無以名狀的惡魔在折磨自己。
妄想,他咧嘴挪揄自己——思想者的生活哲學。
話雖如此,他卻很清楚,在履行公務時嘲笑自己想入非非絕非益事,因為這種性格正是他的一大法寶,它和浸透了憂郁氣質的敏銳眼力緊密結合,能知道什麼時候會出岔子。
就在他緩步慢跑的當兒,一陣恐懼向他襲來,像是突然發作的偏頭痛。
糟糕,要出事。
但願妄想症能幫我精确指出問題所在!他擡頭仰望天空。
這是一個迷人的時刻:晨晖映紅了櫻草山上東方的天宇,接着又往西灑下明麗的光焰,威靈頓路對面的貴族闆球場,頓時顯露出清晰的輪廓。
稍頃,威靈頓醫院這座氣勢恢宏的現代化多層建築在陽光下閃耀,旋即這一切又被一幅灰蒙蒙的天幕遮住。
蓦地,耐德想到了仍在床上熟睡的妻子。
她會不會是在裝睡? 他在阿爾伯特王子街的拐角處停了下來。
此時,街上車輛稀少,隔着聯合運河的寬闊的暗溝,透過枝頭葉簇的間隙,他能看見溫菲爾德官邸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幾根旗杆旁就位。
現在是6月底,茂密的枝葉幾乎遮沒了旗杆。
這片向英國王室租借的林木蔥茏的園地,面積為12公頃,上面矗立着一座仿喬治王朝時期風格的建築,共有35個房問。
大使先生平時就下榻于此。
大多數美國人和英國人都認為,美國大使館是一座雄踞于梅費爾區格羅夫納廣場的龐大建築,它俯視着身披風衣的羅斯福總統那尊閱盡滄桑、引人矚目的銅像。
其實,那幢由沙裡甯設計的正面臨街方格式建築是大使館的辦公處,而标志着權力中心的大使官邸則坐落于攝政王公園裡。
此時,它的頂層天窗閃爍着明滅不定的霞光,大使先生尚未起身。
他每晚臨睡前都要祈禱上帝保佑自己靈魂安甯,或者至少使臉上氣色平和。
耐德瞥見一直跟在身後保護自己的那輛車正拐上麥克利斯福德橋,可他此刻腦中隻有一個念頭: 她為什麼要假裝睡着呢? 愛德華-詹姆斯-弗蘭契今年40歲,作為一名有職有權的上校,在像倫敦這樣雲谲波詭的大都市裡擔任大使館的最高級情報官,未免顯得資曆過淺。
他心裡嘀咕了一句:21年的婚姻眼看就要破裂,我這樣年輕,哪能經受得起如此嚴重的打擊。
他加快步伐,跑上與外環路平行伸展的公園草坪。
經過溫菲爾德官邸時,他看見了旗杆上升起的星條旗。
黯淡的晨光下,上面的紅白條紋萎靡不振,像是毫無特征的薄荷棒糖,藍底自星朦胧不清,長方形的整面旗幟渾然一體,說不出是什麼色調。
太糟啦。
耐德一邊大步跑着,一邊尋思,把大使官邸甩在身後。
真糟,太陽隻是露了一下臉,沒有來得及把那到現在仍使他心靈震顫不已的瑰麗色調灑到那面光榮的旗幟上。
跑鞋踩着輕快的節奏,噔噔地跑在人行道上。
他再次瞥見身後保護自己的轎車,那輛棕色的福特-菲埃斯特,開車的是莫-夏蒙,盡量保持慢速行駛,緊緊跟在他身後。
在他右面,倫敦大清真寺明亮生輝的穹頂和光塔時隐時現,下面肥碩的镏金腰身,嵌上一彎弦月,不時被倫敦上空缥缈的大氣遮蔽,發出忽明忽滅的閃光。
他的腦袋忽然一陣嗡嗡作響,不祥之兆又一次向他發出了警告,像巨鷹的利爪将他牢牢攫住。
他以前很少生出如此不祥的預感,因此覺得這回脫身幾近無望。
他跑上貝克街,渾身汗如雨下,這時他看見其他幾個慢跑健身者。
倫敦向來交通擁擠,加上街道縱橫交錯、不循章法,因此無論慢跑健身者和騎車人怎樣謹慎,都随時有可能互相碰撞或遭遇車禍。
耐德放慢腳步,和其他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貼近左邊人行道的邊緣。
這樣,無論車輛從哪個方向駛來,都不大可能撞到他。
讓不祥的預感統統見鬼去吧! 護衛他的車子在他身後稍微隔開一段距離慢慢兜風。
耐德沒事了,而其他那些“高水平”的慢跑者的生命,卻時時受到擦身而過的各種車輛的嚴重威脅。
人的血肉之軀和鋼鐵制造的家夥合用一條路,怎麼也會讓你感到毛骨悚然。
可如果—— 在他前方最多五六碼處,一輛淡藍色米諾牌微型小客車突然一個急轉彎,将一個慢跑健身者撞倒在邦德街硬邦邦的路面上。
上帝,不祥的預感應驗了! 這人被重重一撞,打了兩個滾,像一袋水泥一樣掼在路緣石上。
幾個行人見狀吓懵了,等到緩過神來,急忙奔過去搭救。
可那輛米諾車卻依然不停。
“雜種!”耐德低聲罵道。
他拼足氣力,縱身一躍。
他喉嚨有點痛,汗珠從他臉上滾滾落下,前面崗亭亮起了黃燈。
“雜種!”他大吼一聲,張開雙手,朝米諾車撲去,隻覺得自己的手指牢牢攥緊車門把手,此時他已完全喪失了自我防禦的能力。
車子颠簸着向前駛去。
他使勁轉過身,拼命拉開車門,歪歪斜斜地倒向前方。
就在落地之際,他用力把車門頂得更開了。
膝蓋重重地撞上人行道的水泥路面。
他咬緊牙關,準備忍住車輪軋過雙腿引起的劇痛。
這車隻要再行駛幾碼,準會将他的兩條腿絞成肉醬。
幸好米諾車戛然而止。
耐德想起他剛才将車門往裡推了一半,死死别住駕駛座,可真正讓車停住的卻是那輛棕色菲埃斯特。
莫-夏蒙搶在米諾前面,迫使它停駛。
耐德的身影奇迹般地一躍而起,出現在他眼前。
“你他媽找死啊?——”米諾車司機大聲呵斥。
耐德右手一揚,晃得對方一陣目眩。
接着,他将拇指和食指并攏,朝司機肚臍上方分布着迷走神經的穴位用力一摁,這個可憐的人頓時氣喘籲籲,面如死灰,動彈不得。
耐德搖搖晃晃地支起身子,踱着腿,朝那個倒在地上的人走去。
已經有人脫下一件夾克衫,枕在他血流如注的腦後。
兩名身穿制服的警察遠遠地朝聚成一堆的人群跑來。
耐德一瘸一拐地走近菲埃斯特,招呼夏蒙和他一起上車。
“快開!” “你沒事吧,耐德?” “快開!” 位于格羅夫納廣場上的辦公樓,連同那尊寬達35英尺的金鷹雕塑,似乎與周圍建築物的高度頗為協調。
其實這是一個錯覺。
過往行人隻能看到五層樓和一個梯級形屋頂平台,殊不知另有三層樓深深地埋入倫敦的沖積土層。
在其中的一個地下室裡,耐德-弗蘭契匆匆洗了個澡,擦幹身子,往擦破的膝頭塗了些防腐藥膏,忙不疊地換上幹淨的便服。
他剛剛走進上面的樓廳,就被一個英國小夥子攔住了。
這些生氣勃勃的小夥子,平時在這裡跑腿,當聽差和傳令兵。
“弗蘭契上校,長官,”小夥子喘着氣說道,“科耐爾先生讓您馬上去他的辦公室。
” “告訴他,我穿好衣服就到。
” “立刻,長官。
” 耐德想到這座大樓裡的800名工作人員中,美國人還不到一半,心中不禁隐隐生出幾分不快。
其他差不多全是英國人,他們通過忠誠審查獲準參與的秘密工作,隻是些最單調刻闆的雜務。
每當需要招募新手時,他們将候選者的履曆姓名一份報英國保安局審批,另一份送交美國中央情報局倫敦工作站,很快就能得到審查結論。
在耐德看來,這本身說明,這種貌似煩瑣的程序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了。
耐德一邊扣上襯衣紐扣,系上領帶,一邊心裡嘀咕,天知道經過聯邦調查局審查的美國人到底比他們可靠多少。
這年頭對情報人員的忠誠審查到底管什麼用?絕不比你腦袋瓜裡那些個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