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紐倫堡審判中,我确認我沒有參與這個行政計劃的起草,因為我的主要責任在作戰方面。
綠皮卷宗的建議不用說是很毒辣的,它存心要讓幾千萬俄國人餓死。
戈林承認了這一些,文件都已列入記錄,所以想否認它是愚蠢的。
想證明綠皮卷宗是“附合道德标準的”既無意義,亦沒有什麼好處。
但是,做一些軍事性質的觀察也許是有道理的。
綠皮卷宗計劃是以明顯的地理情況作為依據的。
南俄“黑土帶”地區的糧食不僅供應它本身以及本地區的工業需要,而且供應北方的整個工業區的需要。
北俄從來就是一個低産貧困的地區,由于氣候不良和土壤貧瘠造成長期糧食不足。
綠皮卷宗建議搜括南方的谷類、肉、煤、油料、脂肪以及工業産品,以便維持我們前方部隊的需要及緩和國内的供應緊張。
計劃對南部的斯拉夫人留下最低限度的熱量需要,以便他們能繼續從事生産。
但德國依靠俄國農産品的需要量既然這樣大,自然會造成大範圍的糧食不足。
北俄地區人口的銳減被認為是一個必然的後果。
也許,我們對俄國的統治計劃,與美國人滅絕紅印第安 人、把他們在世上最肥沃的土地搶走比起來,就更不“道德”。
也許,我們缺少西班牙人掠奪墨西哥和南美洲、毀滅迷人的印加和阿茲特克文化時那種維護宗教的崇高心靈。
也可能,作者本人在某些方面也搞不很清楚,是否英國征服印度,歐洲殖民主義者和美國對中國貿易上的掠奪,比綠皮卷宗提出的計劃更好、更道德一點。
但公正的讀者永遠不要忘記,從德國人的世界哲學觀看來,當時俄國就是我們的印度。
我們德國人從來就缺乏盎格魯-撒克遜人那種特殊才能,不會給自私心披上虔誠的道德外衣。
我們的心口如一使感情脆弱的西方作家和政客感到震驚。
阿道夫-希特勒是個世界曆史人物,這一點現在已經成了鐵的事實。
他給日耳曼的國家提出了一個有世界曆史性的目标。
黑格爾曾經說過,世界曆史的轉變是上帝意志的啟示,遠遠超過微不足道的道德限制。
也許在德國的巨大努力和巨大悲劇之中,上帝已有一個隐約的設計,要經過若幹代之後人們才會明白。
綠皮卷宗是這種努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世界哲學的觀點來考慮,這不過是一個民族想從人類浮士德式無窮無盡的路程外另辟新路的正當行為。
按照上面的這些觀點,認為我們必須厚待烏克蘭人或其他斯拉夫人,以便他們幫助我們來推翻他們的共産黨統治的這種說法,就顯得很荒謬可笑了。
德國當時是一個既強大又貧窮的國家,不沒收南俄的糧食,就無法把戰争繼續下去。
除非使俄國人一開始就喪失了鬥志,并認識到如果不服從,不幹活,除了遭受鐵拳和鎮壓沒有别的前途,怎麼能期望斯拉夫人能安于貧困與強迫勞動,安于千百萬人因饑餓而死而不進行認真的反抗呢?阿道夫-希特勒說過,統治南俄的唯一辦法是誰要愁眉苦臉就把誰槍斃。
他有時說一些話措詞很刺耳,但是關于這一類事,他所說的很少是不現實的。
最後必須指出,由于我們沒有能夠征服蘇聯,所以綠皮卷宗的統治計劃始終沒有成為現實,它不過是一個不能執行的假設性的計劃而已。
因此,在紐倫堡審判中強調了這個問題是歪曲事實的,也是過分的。
英譯者按:隆對這個也許是寫在紙上的最殘忍的統治計劃綠皮卷宗所作的哲理辯解,對一般美國讀者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
然而,我還是讀了這一段以後才下決心翻譯《失去了的世界帝國》的。
向南迂回 主要是根據古德裡安的材料,許多作者認為,我們以驚人的速度三個星期打到離莫斯科隻有三分之一,路程的斯摩棱斯克以後,希特勒沒有讓古德裡安的裝甲兵團繼續推進,而是命令他去南線協助倫斯德完成對基輔的包圍網,這樣早在七月中旬希特勒的敗局已定。
他們的論點是,我們因此而喪失了幾個星期寶貴的時間,裝甲兵團的裝備也過分損耗,所以減弱了最後打擊首都的力量。
這些對“向南迂回”的批評是有很多漏洞的。
首先,在第聶伯以東完成對基輔的袋形包圍是人類曆史上最大一次地面軍事行動的勝利。
在一次打擊中,德軍擊斃或俘虜的軍隊和裝備,幾乎相當于德軍開始入侵蘇聯時全部軍
綠皮卷宗的建議不用說是很毒辣的,它存心要讓幾千萬俄國人餓死。
戈林承認了這一些,文件都已列入記錄,所以想否認它是愚蠢的。
想證明綠皮卷宗是“附合道德标準的”既無意義,亦沒有什麼好處。
但是,做一些軍事性質的觀察也許是有道理的。
綠皮卷宗計劃是以明顯的地理情況作為依據的。
南俄“黑土帶”地區的糧食不僅供應它本身以及本地區的工業需要,而且供應北方的整個工業區的需要。
北俄從來就是一個低産貧困的地區,由于氣候不良和土壤貧瘠造成長期糧食不足。
綠皮卷宗建議搜括南方的谷類、肉、煤、油料、脂肪以及工業産品,以便維持我們前方部隊的需要及緩和國内的供應緊張。
計劃對南部的斯拉夫人留下最低限度的熱量需要,以便他們能繼續從事生産。
但德國依靠俄國農産品的需要量既然這樣大,自然會造成大範圍的糧食不足。
北俄地區人口的銳減被認為是一個必然的後果。
也許,我們對俄國的統治計劃,與美國人滅絕紅印第安 人、把他們在世上最肥沃的土地搶走比起來,就更不“道德”。
也許,我們缺少西班牙人掠奪墨西哥和南美洲、毀滅迷人的印加和阿茲特克文化時那種維護宗教的崇高心靈。
也可能,作者本人在某些方面也搞不很清楚,是否英國征服印度,歐洲殖民主義者和美國對中國貿易上的掠奪,比綠皮卷宗提出的計劃更好、更道德一點。
但公正的讀者永遠不要忘記,從德國人的世界哲學觀看來,當時俄國就是我們的印度。
我們德國人從來就缺乏盎格魯-撒克遜人那種特殊才能,不會給自私心披上虔誠的道德外衣。
我們的心口如一使感情脆弱的西方作家和政客感到震驚。
阿道夫-希特勒是個世界曆史人物,這一點現在已經成了鐵的事實。
他給日耳曼的國家提出了一個有世界曆史性的目标。
黑格爾曾經說過,世界曆史的轉變是上帝意志的啟示,遠遠超過微不足道的道德限制。
也許在德國的巨大努力和巨大悲劇之中,上帝已有一個隐約的設計,要經過若幹代之後人們才會明白。
綠皮卷宗是這種努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世界哲學的觀點來考慮,這不過是一個民族想從人類浮士德式無窮無盡的路程外另辟新路的正當行為。
按照上面的這些觀點,認為我們必須厚待烏克蘭人或其他斯拉夫人,以便他們幫助我們來推翻他們的共産黨統治的這種說法,就顯得很荒謬可笑了。
德國當時是一個既強大又貧窮的國家,不沒收南俄的糧食,就無法把戰争繼續下去。
除非使俄國人一開始就喪失了鬥志,并認識到如果不服從,不幹活,除了遭受鐵拳和鎮壓沒有别的前途,怎麼能期望斯拉夫人能安于貧困與強迫勞動,安于千百萬人因饑餓而死而不進行認真的反抗呢?阿道夫-希特勒說過,統治南俄的唯一辦法是誰要愁眉苦臉就把誰槍斃。
他有時說一些話措詞很刺耳,但是關于這一類事,他所說的很少是不現實的。
最後必須指出,由于我們沒有能夠征服蘇聯,所以綠皮卷宗的統治計劃始終沒有成為現實,它不過是一個不能執行的假設性的計劃而已。
因此,在紐倫堡審判中強調了這個問題是歪曲事實的,也是過分的。
英譯者按:隆對這個也許是寫在紙上的最殘忍的統治計劃綠皮卷宗所作的哲理辯解,對一般美國讀者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
然而,我還是讀了這一段以後才下決心翻譯《失去了的世界帝國》的。
向南迂回 主要是根據古德裡安的材料,許多作者認為,我們以驚人的速度三個星期打到離莫斯科隻有三分之一,路程的斯摩棱斯克以後,希特勒沒有讓古德裡安的裝甲兵團繼續推進,而是命令他去南線協助倫斯德完成對基輔的包圍網,這樣早在七月中旬希特勒的敗局已定。
他們的論點是,我們因此而喪失了幾個星期寶貴的時間,裝甲兵團的裝備也過分損耗,所以減弱了最後打擊首都的力量。
這些對“向南迂回”的批評是有很多漏洞的。
首先,在第聶伯以東完成對基輔的袋形包圍是人類曆史上最大一次地面軍事行動的勝利。
在一次打擊中,德軍擊斃或俘虜的軍隊和裝備,幾乎相當于德軍開始入侵蘇聯時全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