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提這件事了。
羅達去看愛彌爾-傑甯斯主演的影片,但她先辦了些别的事。
她半路用車把巴穆-柯比博士從旅館接出來,送他到滕珀爾霍夫機場。
其實完全不必要,因為柏林出租汽車很方便。
但她提出來要送,柯比也接受了。
也許她就是告訴丈夫,為表示禮貌,她對客人最後再關心這麼一次,也未嘗不可,但是她并沒有對丈夫講。
在汽車裡,他倆幾乎沒有講話。
她把車停下,自己到咖啡館的休息廳,讓他去辦理登記手續。
她如果碰上熟人,就必須對這件事作出解釋,并且編出一套關于她丈夫的事情來。
但是,她并不擔心,隻感到一種又苦又甜的興奮情緒。
她對所作的這一切,一點不感到負疚。
她并沒有不好的意圖。
她喜歡巴穆-柯比。
一個男人對她有如此強烈的吸引力,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他也喜歡她。
事實上,這是一段名副其實的戰争年代的小小羅曼史。
雙方彼此間彬彬有禮到可笑的程度;這是抑郁的火花,幻術般出其不意地閃現一下,即刻就永遠消逝了。
這和當初她跟基普-托萊佛酒後失态,沒有成為事實的錯誤毫無相同之處。
“我想,就是這裡吧,”柯比說着,坐到她對面的椅子裡。
他頭發斑白,臉上刻着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每次總這麼神經質地往椅子裡一坐,她總覺得這動作顯得特别孩子氣。
他們四目相視,一直到端上飲料來。
“祝你幸福,”他說。
“噢,好。
我有過幸福。
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她呷着台克利雞尾酒①說。
“你要去裡斯本的聯運票,他們給你辦了嗎?” ①一種含有甜酒、檸檬汁和糖的飲料。
“辦了,不過泛美航空公司的特快客機很擠。
我可能要在裡斯本停留幾天。
” “我希望有機會去一次。
我聽說裡斯本正在成為歐洲最繁華的城市。
” “來吧。
” “啊,巴穆,别拿我開玩笑了。
哎呀,我應該叫你弗萊德,是不是?可我一直想到你是巴穆。
弗萊德,叫弗萊德的人太多了。
你并不是因為叫弗萊德才引起我注意的。
” “那太奇怪了,”他呷了一口威士忌蘇打水。
“怎麼?” “安妮叫我巴穆。
她從來不願意叫我别的名字。
”羅達轉動着酒杯的杯腳。
“我要是認識你妻子就好了。
” “你們一定會成為好朋友。
” “巴穆,你覺得帕格怎麼樣?” “嗯。
他可是個不好對付的人。
”工程師懊惱地噘起嘴唇。
“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安排他在這裡好象有點不合适,坦白地說他是個心胸相當狹窄的老水手。
但是我不了解他。
他的頭腦很敏銳。
他在那次宴會上可吓了我一跳。
他對侍者來 那麼一手相當不簡單。
他确實是一個很難叫人理解的古怪人。
” 羅達笑了。
“你說得太對了。
經過這麼多年,我自己對他了解也不怎麼透。
不過我覺得帕格的确有點太簡單,甚至太迂腐了,巴穆。
他是個愛國者。
他不是非常容易相處的人。
頭腦簡單得太過分了。
” “他是一個愛國者呢,還是一個職業海軍軍官?這是兩回事。
”羅達歪着頭,笑起來。
“那我就說不準了。
” “我對他了解越多,就越敬重他。
”柯比望着他那雙緊握着杯子的大手,皺了皺眉頭。
“你聽我說,羅達,最主要的是,我是一個正派人。
就算我這麼說吧。
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安妮去世以後,我一直郁郁寡歡,是你使我又重新活躍起來,我很感激你。
你不會生氣吧?” “别講傻話了。
我也很高興,而且你明明知道我也高興。
”羅達從皮包裡拿出一塊手帕。
“不過我會難過一兩天。
該死。
” “為什麼?我以為你會很滿意呢。
” “噢,别說了,巴穆。
謝謝你請我喝酒。
你最好上飛機去吧。
” “好了,别難過。
”她對他笑了,她的眼眶裡滿含着淚水。
“我很好,親愛的。
過一段時間你就給我來一封信吧。
普普通通随便寫幾句,好讓我知道你還活着,而且過得很好。
我希望你能這樣。
” “我當然會寫的。
我一回到家就給你寫信。
” “真的嗎?那太好了。
”她用手帕揩了揩眼睛,站起來。
“再見。
”他也站起身來,說:“他們還沒有報我的飛機呢。
” “沒有嗎?可是我當司機的任務算是完成了,我們現在就在這裡分手吧。
”他們走出休息廳,在靜悄悄的機場上握别。
戰争使機場停止了工作,許多部門的燈都黑了。
羅達緊緊握了握柯比博士的手,踮起腳尖,吻了一下他的嘴唇。
踮起腳尖去吻一個男人,多少總是一樁非常奇怪的事。
她張開嘴。
不管怎樣,這畢竟是一次告别。
“再見。
祝你旅途愉快。
”她匆匆離去,在拐角的地方連頭也沒有回。
她看過許多愛彌爾-傑甯斯主演的影片,因此跟帕格談她主演的片子,是輕而易舉的事。
拜倫總算開始寫關于他在波蘭冒險之行的那份報告了。
維克多-亨利看他寫好的五頁桔燥無味,隻好強壓下怒火,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他記得拜倫講過的每一件事,一句句向他的文書口授。
第二天兒子讀着這長達十七頁的成果,非常吃驚。
“哎呀,爸爸,你的記憶力可真了不起呀。
” “你拿去按照你的意思定稿吧。
事實一定要弄得準确無誤,把你自己的東西也加進去,星期五交還給我。
” 維克多-亨利把修改好的報告交給海軍情報部,但是忘記送一份給總統。
是蕭瑟的秋天,柏林幾乎一派和平景象。
拜倫在綠林區過着閑散的生活,硬着頭皮一本又一本地啃萊斯裡-斯魯特開的書目上的圖書。
每星期他跟父親打三、四次網球。
他網球打得很好,但是帕格刻苦、頑強,起初把拜倫打敗了。
拜倫吃得好,加強了鍛煉,又有充足的陽光,變得身強力壯,不再那麼面黃肌瘦,球也打赢了,為此,帕格跟他都感到高興。
一天早晨,他來到大使館内父親的辦公室,看見地闆上放着一個捆得很仔細的大旅行包,貼着他親筆寫的标簽,旅行包裡裝着他留在華沙的衣服、鞋和襯衫。
這件小事足以說明德國方面的工作效率相當驚人。
但是,他拿到這些衣服,心裡還是感到很高興,因為在德國很崇拜美國式的服裝。
他簡直變成很時髦的人了。
每當這個身材瘦高的年輕人下樓來到大廳,不管他穿什麼式樣的衣服,大使館裡的德國姑娘總要盯着他看。
他那一頭深棕色的頭發閃着紅光,面孔清瘦,每當他若有所思地微笑時,那對藍湛湛的大眼睛就睜得更大了。
拜倫并不去理睬姑娘們自作多情的顧盼。
他每天早晨等信,可是總不見從錫耶納有信來。
十月初,元首準備在國會發表演說,向英法提出和平倡議,宣傳部在克洛爾歌劇院為外國外交官員劃出很大一片座位,帕格把他兒子也帶去了。
拜倫經曆了華沙之圍,後來又讀了《我的奮鬥》,在他心目中把阿道夫-希特勒當成凱裡古拉①、成吉思汗、伊凡雷帝②之類曆史上的巨人,等希特勒本人往講台上一站,他不覺吃了一驚。
希特勒不過是個中等身材的矮胖子,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灰色上衣,黑褲子,提着一個紅色的公事包。
拜倫覺得他象一個扮演創造曆史的偉大而可怕的人物,但是演得很蹩腳的二流演員。
①伊凡雷帝(1530-1584),俄國第一個沙皇。
②凱裡古拉(12-41),羅馬皇帝。
希特勒這次用一種很平常的、通情達理的聲調講話,完全象一位年長的政治家。
這位德國領袖,在這種清醒狀态下,居然滿口謊言,講得十分荒唐、可笑。
拜倫不斷朝四下張望,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反應。
但是,德國人都坐在那裡,一個個闆着面孔。
就連處交官們也隻是偶然動動嘴唇,那也許是嘲諷的表示。
這位穿灰色上衣、身材不高的人說,強大的波蘭進攻德國,并企圖把德國消滅掉。
勇敢的德國士兵并沒有被突然襲擊打垮,他們已經對這種野蠻侵略行徑給予了應有的懲罰。
一場嚴格控制在隻攻擊軍事目标的戰争,正經獲得了閃電式的徹底勝利。
華沙以外的波蘭平民,遵從他個人的命令,沒有受到任何幹擾,沒有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
還是遵從他的命令,德國司令官要求波蘭當局撤退他們的公民,并發給他們護照。
波蘭人卻懷着罪惡目的堅持把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留在城市。
拜倫認為他這些厚顔無恥的謊言,分明是掩人耳目。
關于撤退華沙婦女、兒童問題,所有中立國家外交人員曾竭盡全力協商了好幾個星期。
德國人甚至從未于以答複。
拜倫認為《我的奮鬥》本身就是滿紙彌天大謊,他知道德國追随這個瘋狂的撒謊大家已經多年,但是,此刻希特勒撒謊事小,主要是中立國人員已經了解到事實真相,全世界的報紙也為他們提供了情況,希特勒這些謊言就失去了意義。
那麼希特勒究竟為什麼要講這些不攻自破的胡話呢?他這次大概是專門講給德國人聽的。
但是,果真如此的話,當希特勒在演說中講到向英國和法國“伸出和平之手”時,态度為什麼如此溫和,為什麼為外交官員保留了這麼多座位? “的确,如果四千六百萬英國人要求統治四千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那麼,”希特勒用非常溫和、和解的語調說着,手心向外,舉起雙手。
“四千二百萬德國人要求和平耕種曆史上本屬于他們的八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也無可厚非。
”他這是指他在歐洲中部建立的新秩序,以及擴張了的第三帝國。
他說,英法如果同意維持現狀,就可以謀求和平,他還暗示如果能将德國過去的老殖民地歸還德國,那就更好。
元首在結束演說時,又故态複萌,咆嘯,嘲諷,揮動着雙拳,攥着拳頭伸出一個指頭指着天空。
當他描繪大規模戰争的恐怖時,他用雙手拍着屁股,說他害怕這場戰争,并且說任
羅達去看愛彌爾-傑甯斯主演的影片,但她先辦了些别的事。
她半路用車把巴穆-柯比博士從旅館接出來,送他到滕珀爾霍夫機場。
其實完全不必要,因為柏林出租汽車很方便。
但她提出來要送,柯比也接受了。
也許她就是告訴丈夫,為表示禮貌,她對客人最後再關心這麼一次,也未嘗不可,但是她并沒有對丈夫講。
在汽車裡,他倆幾乎沒有講話。
她把車停下,自己到咖啡館的休息廳,讓他去辦理登記手續。
她如果碰上熟人,就必須對這件事作出解釋,并且編出一套關于她丈夫的事情來。
但是,她并不擔心,隻感到一種又苦又甜的興奮情緒。
她對所作的這一切,一點不感到負疚。
她并沒有不好的意圖。
她喜歡巴穆-柯比。
一個男人對她有如此強烈的吸引力,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他也喜歡她。
事實上,這是一段名副其實的戰争年代的小小羅曼史。
雙方彼此間彬彬有禮到可笑的程度;這是抑郁的火花,幻術般出其不意地閃現一下,即刻就永遠消逝了。
這和當初她跟基普-托萊佛酒後失态,沒有成為事實的錯誤毫無相同之處。
“我想,就是這裡吧,”柯比說着,坐到她對面的椅子裡。
他頭發斑白,臉上刻着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每次總這麼神經質地往椅子裡一坐,她總覺得這動作顯得特别孩子氣。
他們四目相視,一直到端上飲料來。
“祝你幸福,”他說。
“噢,好。
我有過幸福。
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她呷着台克利雞尾酒①說。
“你要去裡斯本的聯運票,他們給你辦了嗎?” ①一種含有甜酒、檸檬汁和糖的飲料。
“辦了,不過泛美航空公司的特快客機很擠。
我可能要在裡斯本停留幾天。
” “我希望有機會去一次。
我聽說裡斯本正在成為歐洲最繁華的城市。
” “來吧。
” “啊,巴穆,别拿我開玩笑了。
哎呀,我應該叫你弗萊德,是不是?可我一直想到你是巴穆。
弗萊德,叫弗萊德的人太多了。
你并不是因為叫弗萊德才引起我注意的。
” “那太奇怪了,”他呷了一口威士忌蘇打水。
“怎麼?” “安妮叫我巴穆。
她從來不願意叫我别的名字。
”羅達轉動着酒杯的杯腳。
“我要是認識你妻子就好了。
” “你們一定會成為好朋友。
” “巴穆,你覺得帕格怎麼樣?” “嗯。
他可是個不好對付的人。
”工程師懊惱地噘起嘴唇。
“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安排他在這裡好象有點不合适,坦白地說他是個心胸相當狹窄的老水手。
但是我不了解他。
他的頭腦很敏銳。
他在那次宴會上可吓了我一跳。
他對侍者來 那麼一手相當不簡單。
他确實是一個很難叫人理解的古怪人。
” 羅達笑了。
“你說得太對了。
經過這麼多年,我自己對他了解也不怎麼透。
不過我覺得帕格的确有點太簡單,甚至太迂腐了,巴穆。
他是個愛國者。
他不是非常容易相處的人。
頭腦簡單得太過分了。
” “他是一個愛國者呢,還是一個職業海軍軍官?這是兩回事。
”羅達歪着頭,笑起來。
“那我就說不準了。
” “我對他了解越多,就越敬重他。
”柯比望着他那雙緊握着杯子的大手,皺了皺眉頭。
“你聽我說,羅達,最主要的是,我是一個正派人。
就算我這麼說吧。
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安妮去世以後,我一直郁郁寡歡,是你使我又重新活躍起來,我很感激你。
你不會生氣吧?” “别講傻話了。
我也很高興,而且你明明知道我也高興。
”羅達從皮包裡拿出一塊手帕。
“不過我會難過一兩天。
該死。
” “為什麼?我以為你會很滿意呢。
” “噢,别說了,巴穆。
謝謝你請我喝酒。
你最好上飛機去吧。
” “好了,别難過。
”她對他笑了,她的眼眶裡滿含着淚水。
“我很好,親愛的。
過一段時間你就給我來一封信吧。
普普通通随便寫幾句,好讓我知道你還活着,而且過得很好。
我希望你能這樣。
” “我當然會寫的。
我一回到家就給你寫信。
” “真的嗎?那太好了。
”她用手帕揩了揩眼睛,站起來。
“再見。
”他也站起身來,說:“他們還沒有報我的飛機呢。
” “沒有嗎?可是我當司機的任務算是完成了,我們現在就在這裡分手吧。
”他們走出休息廳,在靜悄悄的機場上握别。
戰争使機場停止了工作,許多部門的燈都黑了。
羅達緊緊握了握柯比博士的手,踮起腳尖,吻了一下他的嘴唇。
踮起腳尖去吻一個男人,多少總是一樁非常奇怪的事。
她張開嘴。
不管怎樣,這畢竟是一次告别。
“再見。
祝你旅途愉快。
”她匆匆離去,在拐角的地方連頭也沒有回。
她看過許多愛彌爾-傑甯斯主演的影片,因此跟帕格談她主演的片子,是輕而易舉的事。
拜倫總算開始寫關于他在波蘭冒險之行的那份報告了。
維克多-亨利看他寫好的五頁桔燥無味,隻好強壓下怒火,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他記得拜倫講過的每一件事,一句句向他的文書口授。
第二天兒子讀着這長達十七頁的成果,非常吃驚。
“哎呀,爸爸,你的記憶力可真了不起呀。
” “你拿去按照你的意思定稿吧。
事實一定要弄得準确無誤,把你自己的東西也加進去,星期五交還給我。
” 維克多-亨利把修改好的報告交給海軍情報部,但是忘記送一份給總統。
是蕭瑟的秋天,柏林幾乎一派和平景象。
拜倫在綠林區過着閑散的生活,硬着頭皮一本又一本地啃萊斯裡-斯魯特開的書目上的圖書。
每星期他跟父親打三、四次網球。
他網球打得很好,但是帕格刻苦、頑強,起初把拜倫打敗了。
拜倫吃得好,加強了鍛煉,又有充足的陽光,變得身強力壯,不再那麼面黃肌瘦,球也打赢了,為此,帕格跟他都感到高興。
一天早晨,他來到大使館内父親的辦公室,看見地闆上放着一個捆得很仔細的大旅行包,貼着他親筆寫的标簽,旅行包裡裝着他留在華沙的衣服、鞋和襯衫。
這件小事足以說明德國方面的工作效率相當驚人。
但是,他拿到這些衣服,心裡還是感到很高興,因為在德國很崇拜美國式的服裝。
他簡直變成很時髦的人了。
每當這個身材瘦高的年輕人下樓來到大廳,不管他穿什麼式樣的衣服,大使館裡的德國姑娘總要盯着他看。
他那一頭深棕色的頭發閃着紅光,面孔清瘦,每當他若有所思地微笑時,那對藍湛湛的大眼睛就睜得更大了。
拜倫并不去理睬姑娘們自作多情的顧盼。
他每天早晨等信,可是總不見從錫耶納有信來。
十月初,元首準備在國會發表演說,向英法提出和平倡議,宣傳部在克洛爾歌劇院為外國外交官員劃出很大一片座位,帕格把他兒子也帶去了。
拜倫經曆了華沙之圍,後來又讀了《我的奮鬥》,在他心目中把阿道夫-希特勒當成凱裡古拉①、成吉思汗、伊凡雷帝②之類曆史上的巨人,等希特勒本人往講台上一站,他不覺吃了一驚。
希特勒不過是個中等身材的矮胖子,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灰色上衣,黑褲子,提着一個紅色的公事包。
拜倫覺得他象一個扮演創造曆史的偉大而可怕的人物,但是演得很蹩腳的二流演員。
①伊凡雷帝(1530-1584),俄國第一個沙皇。
②凱裡古拉(12-41),羅馬皇帝。
希特勒這次用一種很平常的、通情達理的聲調講話,完全象一位年長的政治家。
這位德國領袖,在這種清醒狀态下,居然滿口謊言,講得十分荒唐、可笑。
拜倫不斷朝四下張望,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反應。
但是,德國人都坐在那裡,一個個闆着面孔。
就連處交官們也隻是偶然動動嘴唇,那也許是嘲諷的表示。
這位穿灰色上衣、身材不高的人說,強大的波蘭進攻德國,并企圖把德國消滅掉。
勇敢的德國士兵并沒有被突然襲擊打垮,他們已經對這種野蠻侵略行徑給予了應有的懲罰。
一場嚴格控制在隻攻擊軍事目标的戰争,正經獲得了閃電式的徹底勝利。
華沙以外的波蘭平民,遵從他個人的命令,沒有受到任何幹擾,沒有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
還是遵從他的命令,德國司令官要求波蘭當局撤退他們的公民,并發給他們護照。
波蘭人卻懷着罪惡目的堅持把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留在城市。
拜倫認為他這些厚顔無恥的謊言,分明是掩人耳目。
關于撤退華沙婦女、兒童問題,所有中立國家外交人員曾竭盡全力協商了好幾個星期。
德國人甚至從未于以答複。
拜倫認為《我的奮鬥》本身就是滿紙彌天大謊,他知道德國追随這個瘋狂的撒謊大家已經多年,但是,此刻希特勒撒謊事小,主要是中立國人員已經了解到事實真相,全世界的報紙也為他們提供了情況,希特勒這些謊言就失去了意義。
那麼希特勒究竟為什麼要講這些不攻自破的胡話呢?他這次大概是專門講給德國人聽的。
但是,果真如此的話,當希特勒在演說中講到向英國和法國“伸出和平之手”時,态度為什麼如此溫和,為什麼為外交官員保留了這麼多座位? “的确,如果四千六百萬英國人要求統治四千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那麼,”希特勒用非常溫和、和解的語調說着,手心向外,舉起雙手。
“四千二百萬德國人要求和平耕種曆史上本屬于他們的八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也無可厚非。
”他這是指他在歐洲中部建立的新秩序,以及擴張了的第三帝國。
他說,英法如果同意維持現狀,就可以謀求和平,他還暗示如果能将德國過去的老殖民地歸還德國,那就更好。
元首在結束演說時,又故态複萌,咆嘯,嘲諷,揮動着雙拳,攥着拳頭伸出一個指頭指着天空。
當他描繪大規模戰争的恐怖時,他用雙手拍着屁股,說他害怕這場戰争,并且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