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長列火車在一片騰騰的白色蒸汽中,鳴着汽笛,隆隆地緩緩駛進弗列德累徹斯特拉斯終點站。
羅達緊緊抓住維克多-亨利的胳膊亂蹦亂跳。
送他們到這裡來接從科尼希斯貝格開來的列車的一位穿制服的外交部官員露出微笑。
帕格發現他在笑。
“我們已經有一年多沒見到我們的孩子了。
”他壓倒一片嘈雜的火車聲,大聲喊道。
“是嗎?那可是大喜事呀。
”火車停了,人們紛紛下車。
“我的天!”羅達喊道。
“那個走下踏闆的是他?那不可能是他。
那簡直是個骨頭架子。
” “哪兒?哪兒?”帕格說。
“不見了。
就在那邊。
啊,他原來在這兒!” 拜倫栗色的頭發又長又卷,亂蓬蓬的,蒼白的臉上顴骨高高突起,眼睛顯得又亮又大。
他笑着揮手,可是,一眼看去,父親幾乎認不出這個尖下巴、面頰塌陷、衣服穿得很寒伧、舉止随随便便的年輕人來了。
“是我。
是我。
”他聽拜倫喊道。
“您不認識我了嗎,爸爸?” 帕格拉着羅達的手,朝拜倫奔過去。
拜倫噴出一股酒氣,他緊緊地擁抱了父親好半天,用兩天沒有刮過的胡子紮着他的臉。
随後他又抱着母親吻了吻。
“該死,我頭都暈了,”他講話總是突然迸出來,很象羅達,但聲音卻是很粗的男中音。
“他們在車上簡直把我們當成要上市的豬了,拚命填。
我剛吃完午飯,喝了三種不同的酒,媽,您顯得真漂亮。
簡直象二十五六歲。
” “你可是象個鬼。
幹什麼在波蘭到處跑?” 那個外交部官員扯了扯拜倫的胳膊肘。
“您當真覺得對你們不錯嗎,亨利先生?外交部紐斯多特博士,”他說着,咔嚓一聲把腳跟一并,臉上沿着皺紋笑了一下。
“呃,無可非議,先生,無可非議,”拜倫說着,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那隻是我們離開華沙以後。
在華沙可是暴行。
” “啊,那是戰争。
我們希望您把對待您的情況寫一個短短的意見,在您方便的時候交給我們。
這是我的名片。
” 萊斯裡-斯魯特臉色發灰,顯得很苦惱的樣子,兩手拿着許多證件,走過來向維克多-亨利自我介紹。
“我很想明天去使館拜訪您,先生,”他說,“等我先把事情弄出個頭緒來。
” “随便什麼時候來吧,”帕格-亨利說。
“不過讓我現在就告訴您,”他臨走的時候,扭頭對他說,“拜倫确實幫了大忙。
” 紐斯多特博士很客氣地強調說,拜倫現在可以由他父親進行監護,過後再去領證件;或者由他親自替拜倫辦好,然後把證件送到亨利海軍中校的辦公室。
“啊,”紐斯多特博士說,“這既然是兒子來跟父母團聚,再搞那套繁文缛節就太不人道了。
” 汽車駛往綠林區,羅達坐在兒子身邊,挽住他的胳膊,一邊抱怨他臉色太可怕。
拜倫是她的心頭肉。
羅達在醫院頭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想到拜倫這個名字,當時他還是個很瘦的嬰兒,一張三角形的面孔上一對藍湛湛的大眼睛直眨巴;即使後來長胖了,但一看就知道是個男孩。
她覺得這孩子很有男子氣,富于浪漫氣質。
她本來希望他成為作家或演員;她甚至掰開他那紅紅的小拳頭,尋找能成為作家的“三角紋”,她不知從什麼地方看到說,孩子生下來看手紋就可以預蔔未來。
拜倫并沒有成為作家,但是她認為,他确有浪漫氣質。
她暗暗地同情他拒絕考慮擔任海軍職務,甚至同情他學生時代的懶散習慣。
她從來不喜歡帕格給孩子取的“勃拉尼”這個小名,它有一股海水的味道①,好多年後她才叫他的小名。
拜倫心血來潮,突然跑到哥倫比亞去搞藝術,這使帕格很失望,她卻暗暗高興。
華倫真是亨利的後代,用功讀書,會開汽車,做事有始有終,在學校是優秀生,很注意軍官的軍階,而且一步步地去追求它。
她覺得,拜倫卻象她自己,本質很好,因為夢想不曾實現而苦惱,甚至自暴自棄。
①勃拉尼在英文中有“鹽水”,“海水”的意思。
她發現他鬓角上的傷疤,大吃一驚,用手撫摸它,問是怎麼回事。
他于是開始講述他從克拉科夫到華沙的這段冒險旅行的經曆,中間不時地打斷話頭,驚歎街上看到的景色:垂直插在腓特烈大帝塑像周圍的許多面紅A字旗;一隊希特勒青年團團員身穿褐色襯衫,打着黑領巾,穿着黑短褲,招搖過市;一群修女騎自行車經過腓特烈大街;公園裡的露天音樂會;正在轉圈的旋轉木馬。
“完全一派和平景象,不是嗎?真是風平浪靜極了!爸爸,戰争情況如何?華沙陷落了嗎?盟軍害怕了嗎?德國人是空前的撒謊專家。
” “華沙還在堅守,但仗實際上已經不打了。
關于和西方ae*和則衆說紛纭。
” “确有誠意嗎?已經實現了嗎?我的天,你要不要上咖啡館看看?五百個柏林人當中你簡直找不到一個不是在咖啡館裡吃酸面點心,喝咖啡,說說笑笑。
當一個柏林人可真不錯啊!我在幹什麼呢?想起來了,正好節骨眼上水泵壞了,螺旋槳的皮帶也斷了。
頭頂上德國飛機就沒有斷過。
新娘歇斯底裡大發作。
我們離最近的市鎮還有二十英裡。
離開這裡一 英裡多路的地方有一些農舍,可是也都被炸成一堆瓦礫了……” “農舍?”帕格機警地插嘴說。
“但是德國人始終揚言他們的空軍隻襲擊軍事目标。
為此他們還拚命自吹自擂呢。
” 拜倫哈哈大笑起來,“您說什麼?爸爸,德國人的軍事目标包括一切能動的東西,從一隻豬開始。
我也是一個軍事目标。
因為我在地面上,而且活着。
我親眼看見在遠離前線的後方,千百幢房屋被炸毀。
德國空軍不過是在進行演習,準備對付英法。
” “你在這裡講話可要注意,”羅達說。
“我們在車上。
這裡總該很安全吧?” “當然。
你說下去,”帕格說。
他認為拜倫的見聞可能是很好的情報資料。
德國大正大肆宣傳波蘭人如
羅達緊緊抓住維克多-亨利的胳膊亂蹦亂跳。
送他們到這裡來接從科尼希斯貝格開來的列車的一位穿制服的外交部官員露出微笑。
帕格發現他在笑。
“我們已經有一年多沒見到我們的孩子了。
”他壓倒一片嘈雜的火車聲,大聲喊道。
“是嗎?那可是大喜事呀。
”火車停了,人們紛紛下車。
“我的天!”羅達喊道。
“那個走下踏闆的是他?那不可能是他。
那簡直是個骨頭架子。
” “哪兒?哪兒?”帕格說。
“不見了。
就在那邊。
啊,他原來在這兒!” 拜倫栗色的頭發又長又卷,亂蓬蓬的,蒼白的臉上顴骨高高突起,眼睛顯得又亮又大。
他笑着揮手,可是,一眼看去,父親幾乎認不出這個尖下巴、面頰塌陷、衣服穿得很寒伧、舉止随随便便的年輕人來了。
“是我。
是我。
”他聽拜倫喊道。
“您不認識我了嗎,爸爸?” 帕格拉着羅達的手,朝拜倫奔過去。
拜倫噴出一股酒氣,他緊緊地擁抱了父親好半天,用兩天沒有刮過的胡子紮着他的臉。
随後他又抱着母親吻了吻。
“該死,我頭都暈了,”他講話總是突然迸出來,很象羅達,但聲音卻是很粗的男中音。
“他們在車上簡直把我們當成要上市的豬了,拚命填。
我剛吃完午飯,喝了三種不同的酒,媽,您顯得真漂亮。
簡直象二十五六歲。
” “你可是象個鬼。
幹什麼在波蘭到處跑?” 那個外交部官員扯了扯拜倫的胳膊肘。
“您當真覺得對你們不錯嗎,亨利先生?外交部紐斯多特博士,”他說着,咔嚓一聲把腳跟一并,臉上沿着皺紋笑了一下。
“呃,無可非議,先生,無可非議,”拜倫說着,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那隻是我們離開華沙以後。
在華沙可是暴行。
” “啊,那是戰争。
我們希望您把對待您的情況寫一個短短的意見,在您方便的時候交給我們。
這是我的名片。
” 萊斯裡-斯魯特臉色發灰,顯得很苦惱的樣子,兩手拿着許多證件,走過來向維克多-亨利自我介紹。
“我很想明天去使館拜訪您,先生,”他說,“等我先把事情弄出個頭緒來。
” “随便什麼時候來吧,”帕格-亨利說。
“不過讓我現在就告訴您,”他臨走的時候,扭頭對他說,“拜倫确實幫了大忙。
” 紐斯多特博士很客氣地強調說,拜倫現在可以由他父親進行監護,過後再去領證件;或者由他親自替拜倫辦好,然後把證件送到亨利海軍中校的辦公室。
“啊,”紐斯多特博士說,“這既然是兒子來跟父母團聚,再搞那套繁文缛節就太不人道了。
” 汽車駛往綠林區,羅達坐在兒子身邊,挽住他的胳膊,一邊抱怨他臉色太可怕。
拜倫是她的心頭肉。
羅達在醫院頭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想到拜倫這個名字,當時他還是個很瘦的嬰兒,一張三角形的面孔上一對藍湛湛的大眼睛直眨巴;即使後來長胖了,但一看就知道是個男孩。
她覺得這孩子很有男子氣,富于浪漫氣質。
她本來希望他成為作家或演員;她甚至掰開他那紅紅的小拳頭,尋找能成為作家的“三角紋”,她不知從什麼地方看到說,孩子生下來看手紋就可以預蔔未來。
拜倫并沒有成為作家,但是她認為,他确有浪漫氣質。
她暗暗地同情他拒絕考慮擔任海軍職務,甚至同情他學生時代的懶散習慣。
她從來不喜歡帕格給孩子取的“勃拉尼”這個小名,它有一股海水的味道①,好多年後她才叫他的小名。
拜倫心血來潮,突然跑到哥倫比亞去搞藝術,這使帕格很失望,她卻暗暗高興。
華倫真是亨利的後代,用功讀書,會開汽車,做事有始有終,在學校是優秀生,很注意軍官的軍階,而且一步步地去追求它。
她覺得,拜倫卻象她自己,本質很好,因為夢想不曾實現而苦惱,甚至自暴自棄。
①勃拉尼在英文中有“鹽水”,“海水”的意思。
她發現他鬓角上的傷疤,大吃一驚,用手撫摸它,問是怎麼回事。
他于是開始講述他從克拉科夫到華沙的這段冒險旅行的經曆,中間不時地打斷話頭,驚歎街上看到的景色:垂直插在腓特烈大帝塑像周圍的許多面紅A字旗;一隊希特勒青年團團員身穿褐色襯衫,打着黑領巾,穿着黑短褲,招搖過市;一群修女騎自行車經過腓特烈大街;公園裡的露天音樂會;正在轉圈的旋轉木馬。
“完全一派和平景象,不是嗎?真是風平浪靜極了!爸爸,戰争情況如何?華沙陷落了嗎?盟軍害怕了嗎?德國人是空前的撒謊專家。
” “華沙還在堅守,但仗實際上已經不打了。
關于和西方ae*和則衆說紛纭。
” “确有誠意嗎?已經實現了嗎?我的天,你要不要上咖啡館看看?五百個柏林人當中你簡直找不到一個不是在咖啡館裡吃酸面點心,喝咖啡,說說笑笑。
當一個柏林人可真不錯啊!我在幹什麼呢?想起來了,正好節骨眼上水泵壞了,螺旋槳的皮帶也斷了。
頭頂上德國飛機就沒有斷過。
新娘歇斯底裡大發作。
我們離最近的市鎮還有二十英裡。
離開這裡一 英裡多路的地方有一些農舍,可是也都被炸成一堆瓦礫了……” “農舍?”帕格機警地插嘴說。
“但是德國人始終揚言他們的空軍隻襲擊軍事目标。
為此他們還拚命自吹自擂呢。
” 拜倫哈哈大笑起來,“您說什麼?爸爸,德國人的軍事目标包括一切能動的東西,從一隻豬開始。
我也是一個軍事目标。
因為我在地面上,而且活着。
我親眼看見在遠離前線的後方,千百幢房屋被炸毀。
德國空軍不過是在進行演習,準備對付英法。
” “你在這裡講話可要注意,”羅達說。
“我們在車上。
這裡總該很安全吧?” “當然。
你說下去,”帕格說。
他認為拜倫的見聞可能是很好的情報資料。
德國大正大肆宣傳波蘭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