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四天以後,娜塔麗一清早飛奔到使館後院找拜倫,跑得連頭發和裙子都飄舞起來。
他正在後院銷毀空白護照和一疊疊簽證申請書。
使館有幾百張這種栗色護照,此刻都緩緩化作煙塵。
這些東西一旦落到德國人手裡,他們就會利用它派遣間諜和破壞分子潛入美國。
成堆的簽證申請書因為足以證明猶太人身分,也排在銷毀名單的最前列。
申請書上常常别着美元,拜倫原來打算翻閱一下,現在可顧不上了。
他的任務就是盡快把這些東西都燒成灰,連自己在燒鈔票也毫不在乎。
“快。
快跟我走。
”娜塔麗喜氣洋洋地說。
“上哪兒去?” “你就來吧。
” 前門口停着一輛有司機駕駛的黑色轎車,斯魯特坐在一個皮膚紅潤、頭發灰白的胖子身邊。
“喂,這兒,拜倫!”斯魯特的聲音也顯得特别高興。
“這位是瑞典大使。
大使,拜倫-亨利的父親是我們駐柏林的海軍武官。
帶他一道去也許好一點。
您覺得怎麼樣?” 大使用幹淨的小手擦了擦蒜頭鼻子,精明地朝拜倫打量一下。
“好極啦。
的确好極啦,也許他還能做點筆記。
” “我也這麼想。
上來吧。
拜倫。
” 即使給斯魯特輸了血,他的臉色也不會更好了。
拜倫一小時前剛跟他交談過,那時候他還跟平常一樣,臉色灰白,脾氣固執,意氣消沉。
他整天在大使館裡愁眉苦臉,不斷地吃藥,簡短地回答别人的問話,一連好幾個小時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
自從旁邊一座樓房中了一顆炮彈、炸死了十個波蘭人以後,斯魯特就變成了這副樣子。
拜倫猜測,因為責任重大,把這位代辦壓垮了。
可是此刻,他臉上有了血色,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就連他煙鬥裡冒出的一縷藍煙也顯得很輕快。
當拜倫坐到汽車後座上的時候,娜塔麗突然對大使說:“我能去嗎?我總是跟拜倫一道出去的。
” 斯魯特愁眉苦臉地搖了搖頭。
大使懷着男性的興趣,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娜塔麗穿一件綠色綢衣,套着一件粉紅色舊羊毛衫,這身衣服是她未加思索随手從箱子裡抓出來的。
這身打扮使她顯得俗不可耐,但富于誘惑力。
“可是,親愛的,您不害怕嗎?” “怕什麼?” “怕炮聲。
我們去勘察一條安全撤退的路線。
”大使的英語說得很慢,但說得很好。
他把一隻粉紅色的小手放在打開的車窗口,不管圍城不圍城,他的指甲總是修得閃閃發光。
“我們很可能到離前線很近的地方。
” “我聽過炮聲。
” 大使朝拜倫微微一笑。
“怎麼樣,讓您的朋友跟我們一道去嗎?”他一邊說,一邊讓出地方給她坐。
斯魯特什麼也沒有說,隻是不耐煩地嚼着他的煙鬥。
汽車一颠一簸、彎彎曲曲地向河邊駛去。
華沙在過去四天中受了很大破壞。
一股強勁的風吹散了硝煙,柔媚的朝陽使街道上呈現出一種帶諷刺意味的太平景象。
但是,到處都可以看到被破壞的建築物。
成千扇窗被炸掉了,窗口暫時釘上淡黃色的膠合闆。
華沙城隻剩下一片硝煙,到處是水泥屋架和黃色的膠合闆。
人行道、排水溝都被破壞,彈坑累累,主要交叉路口都設置着坦克陷阱和防禦工事。
在這些交叉路口上,都有神經緊張的士兵,惡狠狠地瞪着眼睛,舉着機槍,手指扣住扳機,攔阻汽車。
周圍還能看到一些其他的人。
遠處響着隆隆的炮聲。
每當士兵放下槍,準許他們通過的時候,斯魯特總是哈哈大笑。
“我簡直不能相信,”汽車駛到維斯杜拉河上一座擠滿汽車、卡車和自行車的石橋的時候,他這樣說。
“這一切都還依然存在。
德國人不是已經炮轟整整兩個星期了嗎?” “是啊,你知道,他們的破壞力并不象宣傳的那麼厲害,”瑞典大使說。
“打的也不是那麼準。
” 汽車駛上架在褐色的寬闊河面上的石橋。
橋下,河水在華沙和東郊布拉赫(那兒是一片矮房和綠林)之間靜靜地奔流。
他們背後,華沙城映着硝煙彌漫的藍天,沐浴着陽光,遠遠看來,越發顯得安然無恙;這座宏偉的京都,有寬闊的馬路、巴洛克式大教堂圓屋頂、高聳入雲的工廠煙囪和許多濃煙滾滾的黑色煙柱,看起來簡直象太平時代一座工業城市裡繁忙的一天,隻是有些地方冒出滾滾的黃色火焰,地平線上閃耀着象夏天閃電一般的火光,以及從遠處傳來的隆隆炮聲。
幾輛載着士兵的公共汽車從汽車旁邊駛過,士兵們在車上唱歌,開玩笑,有的還朝娜塔麗招手,沖着她叫喊。
也有許多士兵騎着自行車向同一方向奔馳。
“他們都上哪兒去?”娜塔麗說。
“當然是上前線,”大使說。
“這可是一場真正的戰争啊。
他們離開炮位,回家吃一頓午餐或晚餐,或者跟老婆睡一覺,然後再搭公共汽車返回前線打德國人。
内戰時期我在馬德裡,當時馬德裡就是這樣。
” “我們得走多遠?”斯魯特說。
在河上,從布拉赫傳來的炮聲更響了。
大使噘起嘴唇。
“我說不上來。
我們得找到校園前邊有一隻石鵝的校舍,過了路邊一個神龛以後大概還有一百碼。
” 過河以後,他們看到一片廢墟。
一路都是頹垣殘壁、被燒毀的樹木和倒下的樹杆。
狹窄的柏油公路遭到炮火嚴重破壞,他們不得不經常繞到土路上行車。
當轎車沿土路行駛的時候,隐蔽在樹林裡的一門波蘭重炮突然轟地一聲打響了。
司機一閃車,從一棵樹旁邊擦過去,車裡的人都從座位上跳起來。
“我的天!”斯魯特說。
汽車穩定了一下,順着布拉赫一片綠樹成蔭的平原駛去。
他們經過一所房子,屋頂正熊熊燃燒,全家人都站在外邊沮喪地觀看着。
每隔兩三分鐘他們周圍就響起很強烈的爆炸聲。
有時他們能看到樹林裡炮口噴出的火焰,但是看不見炮身。
有時他們看到波蘭炮手在樹林裡緊張活動。
這一切至少使拜倫感到新鮮、興奮,而且他們似乎在非常安全的情況下欣賞戰場的風光,隻是為了避開彈坑,汽車才不得不在雜草叢生的地路上颠簸。
可是,突然一顆德國炮彈嗖——地一聲飛過來,轟隆一聲在汽車附近爆炸,被掀起的泥塊簌簌地落到汽車頂上。
斯魯特說:“啊呀,老天爺!我們現在可是在前線了!” “是啊,拐過彎去大概就是學校,”大使說。
但是,轉過彎以後,他們隻看見一個肮髒的院子,周圍是四所木屋,幾頭豬被炮聲驚動,在院子裡亂竄。
再往前,筆直的柏油路繼續通向茂密的樹林,硝煙彌漫,擋住了視線。
斯魯特說:“請停車。
” 大使回頭看了他一眼,用發紅的手擦了擦鼻子,讓司機停車。
汽車在路邊停下。
“我簡直不相信,”斯魯特用拳頭攥住煙鬥,做了個手勢說。
“我們現在真是象你說的,在炮兵陣地。
你能斷定我們沒走錯路,這會兒不是在德國陣地的後方嗎?”大使噘起嘴。
“我相信我們現在離開石橋頂多三英裡路。
”斯魯特一陣哈哈大笑,猛地用煙鬥捅了捅娜塔麗和拜倫。
“我可要對這兩個年青人負責。
我不能讓他們冒這種危險。
” 兩輛滿載着士兵的破舊公共汽車隆隆駛過,車頭還挂着行駛線路的号标牌,車身兩邊都貼着褪了色的電影廣告。
士兵們都在唱歌,有幾個從窗口向停着的轎車揮手,用波蘭語講俏皮話。
“我們肯定不是在德國陣地的後方,”大使說。
“但是,我們無論如何要把這兩位公民送回華沙,”斯魯特說。
“對不起,咱們誤會了。
” 娜塔麗大聲說:“可是為什麼?沒有任何理由要送我們回去。
我好得很呢。
” “恐怕時間來不及了。
”大使若有所思地摸了摸眉毛說。
“大概不到一小時就要停火。
我們一回去,我就得立刻召集我的那批人。
” “我也要召集。
但是,中立國人員安全通過火線反正是由波蘭和德國作出保證的。
”大使看了看表。
“拉科斯基上校要求我們預先察看路線。
我看最好還是繼續往前走吧。
”轟,轟,又是兩發重型炮彈在樹林裡爆炸,一發落在左邊,一發落在右邊。
司機開始發動汽車。
“等一等!”司機扭過頭來,斯魯特面色煞白,嘴唇直發顫。
“大使,我要求您至少先把我們送回橋邊。
在橋上我們也許能截到一輛卡車或公共汽車。
” “可是,親愛的先生,您也得察看路線呀。
我們的人員以後很可能會在樹林裡走散。
” 拜倫覺得心裡直作嘔。
盡管大使的态度很有禮貌,但也遮蓋不住發生的這一切,斯魯特是代表美國的。
拜倫于是說:“萊斯裡,你說得非常對,應該讓娜塔麗避一避。
這樣吧,你護送她到木屋那邊等我們,好不好?我可以跟大使去探路。
”大使立刻高興地說:“這主意太好了!我們去一趟,我看,十分鐘或一刻鐘就能回來。
” 斯魯鬥打開車門,下了車。
“走吧,娜塔麗。
大使,我們 在有綠色窗檔的那所小屋裡等你們。
我看見窗口有一個婦女。
” 娜塔麗卻坐着不動,看看斯身特,又看看大使,嘴角露出不快的表情。
最後大使操着生硬的歐洲口音對她說:“親愛的,請您照我們說的那樣做吧。
” 她猛地跳下車,砰地一聲關上車門,就朝木屋跑去。
斯魯特連喊帶叫,緊跟在背後追她。
轎車沿着小石子路疾馳而去。
前面煙霧淡薄一些。
車行了不到半英裡路,就看見一個神龛,那是一個木棚,裡邊有一個油漆得很俗氣的耶稣木雕像,釘在金色的十字架上;離神龛不遠就是一所學校。
校舍前邊有一隻石鵝,周圍栽着紅花,幾個士兵在石鵝旁邊聊天,散步,抽煙。
拜倫心裡想,要是萊斯裡-斯魯特能再堅持那麼三四
他正在後院銷毀空白護照和一疊疊簽證申請書。
使館有幾百張這種栗色護照,此刻都緩緩化作煙塵。
這些東西一旦落到德國人手裡,他們就會利用它派遣間諜和破壞分子潛入美國。
成堆的簽證申請書因為足以證明猶太人身分,也排在銷毀名單的最前列。
申請書上常常别着美元,拜倫原來打算翻閱一下,現在可顧不上了。
他的任務就是盡快把這些東西都燒成灰,連自己在燒鈔票也毫不在乎。
“快。
快跟我走。
”娜塔麗喜氣洋洋地說。
“上哪兒去?” “你就來吧。
” 前門口停着一輛有司機駕駛的黑色轎車,斯魯特坐在一個皮膚紅潤、頭發灰白的胖子身邊。
“喂,這兒,拜倫!”斯魯特的聲音也顯得特别高興。
“這位是瑞典大使。
大使,拜倫-亨利的父親是我們駐柏林的海軍武官。
帶他一道去也許好一點。
您覺得怎麼樣?” 大使用幹淨的小手擦了擦蒜頭鼻子,精明地朝拜倫打量一下。
“好極啦。
的确好極啦,也許他還能做點筆記。
” “我也這麼想。
上來吧。
拜倫。
” 即使給斯魯特輸了血,他的臉色也不會更好了。
拜倫一小時前剛跟他交談過,那時候他還跟平常一樣,臉色灰白,脾氣固執,意氣消沉。
他整天在大使館裡愁眉苦臉,不斷地吃藥,簡短地回答别人的問話,一連好幾個小時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
自從旁邊一座樓房中了一顆炮彈、炸死了十個波蘭人以後,斯魯特就變成了這副樣子。
拜倫猜測,因為責任重大,把這位代辦壓垮了。
可是此刻,他臉上有了血色,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就連他煙鬥裡冒出的一縷藍煙也顯得很輕快。
當拜倫坐到汽車後座上的時候,娜塔麗突然對大使說:“我能去嗎?我總是跟拜倫一道出去的。
” 斯魯特愁眉苦臉地搖了搖頭。
大使懷着男性的興趣,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娜塔麗穿一件綠色綢衣,套着一件粉紅色舊羊毛衫,這身衣服是她未加思索随手從箱子裡抓出來的。
這身打扮使她顯得俗不可耐,但富于誘惑力。
“可是,親愛的,您不害怕嗎?” “怕什麼?” “怕炮聲。
我們去勘察一條安全撤退的路線。
”大使的英語說得很慢,但說得很好。
他把一隻粉紅色的小手放在打開的車窗口,不管圍城不圍城,他的指甲總是修得閃閃發光。
“我們很可能到離前線很近的地方。
” “我聽過炮聲。
” 大使朝拜倫微微一笑。
“怎麼樣,讓您的朋友跟我們一道去嗎?”他一邊說,一邊讓出地方給她坐。
斯魯特什麼也沒有說,隻是不耐煩地嚼着他的煙鬥。
汽車一颠一簸、彎彎曲曲地向河邊駛去。
華沙在過去四天中受了很大破壞。
一股強勁的風吹散了硝煙,柔媚的朝陽使街道上呈現出一種帶諷刺意味的太平景象。
但是,到處都可以看到被破壞的建築物。
成千扇窗被炸掉了,窗口暫時釘上淡黃色的膠合闆。
華沙城隻剩下一片硝煙,到處是水泥屋架和黃色的膠合闆。
人行道、排水溝都被破壞,彈坑累累,主要交叉路口都設置着坦克陷阱和防禦工事。
在這些交叉路口上,都有神經緊張的士兵,惡狠狠地瞪着眼睛,舉着機槍,手指扣住扳機,攔阻汽車。
周圍還能看到一些其他的人。
遠處響着隆隆的炮聲。
每當士兵放下槍,準許他們通過的時候,斯魯特總是哈哈大笑。
“我簡直不能相信,”汽車駛到維斯杜拉河上一座擠滿汽車、卡車和自行車的石橋的時候,他這樣說。
“這一切都還依然存在。
德國人不是已經炮轟整整兩個星期了嗎?” “是啊,你知道,他們的破壞力并不象宣傳的那麼厲害,”瑞典大使說。
“打的也不是那麼準。
” 汽車駛上架在褐色的寬闊河面上的石橋。
橋下,河水在華沙和東郊布拉赫(那兒是一片矮房和綠林)之間靜靜地奔流。
他們背後,華沙城映着硝煙彌漫的藍天,沐浴着陽光,遠遠看來,越發顯得安然無恙;這座宏偉的京都,有寬闊的馬路、巴洛克式大教堂圓屋頂、高聳入雲的工廠煙囪和許多濃煙滾滾的黑色煙柱,看起來簡直象太平時代一座工業城市裡繁忙的一天,隻是有些地方冒出滾滾的黃色火焰,地平線上閃耀着象夏天閃電一般的火光,以及從遠處傳來的隆隆炮聲。
幾輛載着士兵的公共汽車從汽車旁邊駛過,士兵們在車上唱歌,開玩笑,有的還朝娜塔麗招手,沖着她叫喊。
也有許多士兵騎着自行車向同一方向奔馳。
“他們都上哪兒去?”娜塔麗說。
“當然是上前線,”大使說。
“這可是一場真正的戰争啊。
他們離開炮位,回家吃一頓午餐或晚餐,或者跟老婆睡一覺,然後再搭公共汽車返回前線打德國人。
内戰時期我在馬德裡,當時馬德裡就是這樣。
” “我們得走多遠?”斯魯特說。
在河上,從布拉赫傳來的炮聲更響了。
大使噘起嘴唇。
“我說不上來。
我們得找到校園前邊有一隻石鵝的校舍,過了路邊一個神龛以後大概還有一百碼。
” 過河以後,他們看到一片廢墟。
一路都是頹垣殘壁、被燒毀的樹木和倒下的樹杆。
狹窄的柏油公路遭到炮火嚴重破壞,他們不得不經常繞到土路上行車。
當轎車沿土路行駛的時候,隐蔽在樹林裡的一門波蘭重炮突然轟地一聲打響了。
司機一閃車,從一棵樹旁邊擦過去,車裡的人都從座位上跳起來。
“我的天!”斯魯特說。
汽車穩定了一下,順着布拉赫一片綠樹成蔭的平原駛去。
他們經過一所房子,屋頂正熊熊燃燒,全家人都站在外邊沮喪地觀看着。
每隔兩三分鐘他們周圍就響起很強烈的爆炸聲。
有時他們能看到樹林裡炮口噴出的火焰,但是看不見炮身。
有時他們看到波蘭炮手在樹林裡緊張活動。
這一切至少使拜倫感到新鮮、興奮,而且他們似乎在非常安全的情況下欣賞戰場的風光,隻是為了避開彈坑,汽車才不得不在雜草叢生的地路上颠簸。
可是,突然一顆德國炮彈嗖——地一聲飛過來,轟隆一聲在汽車附近爆炸,被掀起的泥塊簌簌地落到汽車頂上。
斯魯特說:“啊呀,老天爺!我們現在可是在前線了!” “是啊,拐過彎去大概就是學校,”大使說。
但是,轉過彎以後,他們隻看見一個肮髒的院子,周圍是四所木屋,幾頭豬被炮聲驚動,在院子裡亂竄。
再往前,筆直的柏油路繼續通向茂密的樹林,硝煙彌漫,擋住了視線。
斯魯特說:“請停車。
” 大使回頭看了他一眼,用發紅的手擦了擦鼻子,讓司機停車。
汽車在路邊停下。
“我簡直不相信,”斯魯特用拳頭攥住煙鬥,做了個手勢說。
“我們現在真是象你說的,在炮兵陣地。
你能斷定我們沒走錯路,這會兒不是在德國陣地的後方嗎?”大使噘起嘴。
“我相信我們現在離開石橋頂多三英裡路。
”斯魯特一陣哈哈大笑,猛地用煙鬥捅了捅娜塔麗和拜倫。
“我可要對這兩個年青人負責。
我不能讓他們冒這種危險。
” 兩輛滿載着士兵的破舊公共汽車隆隆駛過,車頭還挂着行駛線路的号标牌,車身兩邊都貼着褪了色的電影廣告。
士兵們都在唱歌,有幾個從窗口向停着的轎車揮手,用波蘭語講俏皮話。
“我們肯定不是在德國陣地的後方,”大使說。
“但是,我們無論如何要把這兩位公民送回華沙,”斯魯特說。
“對不起,咱們誤會了。
” 娜塔麗大聲說:“可是為什麼?沒有任何理由要送我們回去。
我好得很呢。
” “恐怕時間來不及了。
”大使若有所思地摸了摸眉毛說。
“大概不到一小時就要停火。
我們一回去,我就得立刻召集我的那批人。
” “我也要召集。
但是,中立國人員安全通過火線反正是由波蘭和德國作出保證的。
”大使看了看表。
“拉科斯基上校要求我們預先察看路線。
我看最好還是繼續往前走吧。
”轟,轟,又是兩發重型炮彈在樹林裡爆炸,一發落在左邊,一發落在右邊。
司機開始發動汽車。
“等一等!”司機扭過頭來,斯魯特面色煞白,嘴唇直發顫。
“大使,我要求您至少先把我們送回橋邊。
在橋上我們也許能截到一輛卡車或公共汽車。
” “可是,親愛的先生,您也得察看路線呀。
我們的人員以後很可能會在樹林裡走散。
” 拜倫覺得心裡直作嘔。
盡管大使的态度很有禮貌,但也遮蓋不住發生的這一切,斯魯特是代表美國的。
拜倫于是說:“萊斯裡,你說得非常對,應該讓娜塔麗避一避。
這樣吧,你護送她到木屋那邊等我們,好不好?我可以跟大使去探路。
”大使立刻高興地說:“這主意太好了!我們去一趟,我看,十分鐘或一刻鐘就能回來。
” 斯魯鬥打開車門,下了車。
“走吧,娜塔麗。
大使,我們 在有綠色窗檔的那所小屋裡等你們。
我看見窗口有一個婦女。
” 娜塔麗卻坐着不動,看看斯身特,又看看大使,嘴角露出不快的表情。
最後大使操着生硬的歐洲口音對她說:“親愛的,請您照我們說的那樣做吧。
” 她猛地跳下車,砰地一聲關上車門,就朝木屋跑去。
斯魯特連喊帶叫,緊跟在背後追她。
轎車沿着小石子路疾馳而去。
前面煙霧淡薄一些。
車行了不到半英裡路,就看見一個神龛,那是一個木棚,裡邊有一個油漆得很俗氣的耶稣木雕像,釘在金色的十字架上;離神龛不遠就是一所學校。
校舍前邊有一隻石鵝,周圍栽着紅花,幾個士兵在石鵝旁邊聊天,散步,抽煙。
拜倫心裡想,要是萊斯裡-斯魯特能再堅持那麼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