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移星換鬥
關燈
小
中
大
,韓凝紫神色倏變,站起身來。
那老農夫掐指一算,不禁笑道:“這位姐姐買得巧,一百個桔子,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文呢。
”阿雪驚喜交集,忙趕上去,将錢塞給老農夫,一個後生見她行動不便,便勻出一個竹筐,裝好百枚柑桔,遞到她手裡。
阿雪一疊聲道謝。
衆農夫見她歡喜得不近情理,都覺驚訝。
阿雪抱了桔子,喜滋滋回到韓凝紫身前。
韓凝紫卻不看筐内,隻盯着她,秀眉緊蹙。
阿雪被她瞧得心慌,哆嗦道:“主人,難道買錯了嗎?” 韓凝紫冷道:“錯倒沒錯,你怎算出來的?”阿雪偷瞧了梁蕭一眼,雙頰绯紅,韓凝紫柳眉一揚,蓦地擡腳踹翻竹筐,厲聲道:“蠢丫頭,誰教你算的?”眼裡寒光突出,利若刀劍。
阿雪不由倒退兩步,但不知為何,心裡卻不似先時那樣慌張害怕,暗暗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決不說出梁蕭。
韓凝紫見她非但不答,眉間隐然透出倔強之色,心中益發惱怒,抿嘴瞪眼,緩緩擡起掌來,瑩潤潤的右掌之上,竟凝了一層白霜。
阿冰、阿淩見她擡掌,皆有懼色。
阿雪雖然害怕,卻始終咬着牙關,不出一聲。
韓凝紫瞧她半晌,忽地厲笑一聲:“蠢丫頭,你有膽。
”手掌疾起疾落,還未拍下,忽聽梁蕭叫道:“且慢!”韓凝紫掌勢一凝,轉眼笑道:“怎麼?你有話說?”阿雪大驚失色,沖着梁蕭連連搖頭。
梁蕭卻隻當不見,一拍衣衫,站起身來,淡然道:“桔子是我教她買的,要打要殺,沖着我來。
”韓凝紫目光閃動,淡淡地道:“想逞英雄麼?好啊,你且說說,你又怎麼算出來的?說不出來,休怪我手狠。
” 梁蕭屈下一膝,以石子為算籌,說道,“以三因為三百文,内減共數一百枚,餘二百枚為實。
三因溫柑價,得二十一,内減一,餘二十分……”他不急不徐,一步步解來,阿雪隻瞧着心胡塗。
阿淩卻心中驚怒:“臭小子竟會說話,蠢丫頭膽敢騙我?”狠狠瞪視阿雪,恨不得用這目光剜下她一塊肉來。
梁蕭将題解罷,抛開石子,道:“因題有三元,此法名為‘三分身術’。
另有數種解法,繁雜難言,不說也罷。
”蓦覺手腕一痛,已吃韓凝紫扣住。
擡眼一瞧,隻見她目透厲芒,森然道:“小子,你是天機宮的人?”梁蕭吃痛,高叫道:“你兒子才是天機宮的人?”韓凝紫眼中兇光更盛,聲音忽地拔高,變得又尖又細:“還不承認?除了天機宮的數家,誰能解出這道難題?” 梁蕭雙眉一皺,淡然道:“這也算難題麼?難題未免太多了些。
”韓凝紫臉上時青時紅,一雙美目死死盯着梁蕭,梁蕭對“天機十算”耿耿于懷,從不肯自認出身天機宮,是以神色始終坦然,韓凝紫瞧不出破綻,眼中怒意漸消,代之以茫然之色,忽地放開梁蕭,冷笑道:“想來天機宮自命清流,也教不出你這等潑皮小子!” 三名農夫眼看再無生意,二度挑起擔子,便要走路。
不料韓凝紫忽地俯身,拾起三枚石子,揮手擲出,隻聽“哧哧哧”三聲悶響,三名農夫似被打了一拳,紛紛仆倒,腦漿混着血水流出,柑桔骨碌碌滾落一地。
韓凝紫一拍手,漫不經意地道:“任這三人走脫,豈不洩漏我的行迹。
”梁蕭心中驚怒:“這女人喜怒生殺全無征兆,真是一個瘋子。
”阿雪想到全因自己出言挽留,才給三人惹來這場災禍,心中歉疚無比,轉過頭,偷偷流下淚來。
韓凝紫走了兩步,蓦地回首,向梁蕭嫣然一笑,懶聲道:“阿淩,你好生看顧這小子,若有半點閃失,仔細你的皮。
”她說的本是極狠毒的事兒,語氣間卻極為柔媚動聽。
阿淩面色發白,一疊聲答應。
梁蕭心中暗訝:“這黃臉婆怎地轉了性兒?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我須得加倍小心。
” 阿淩轉了一副笑臉,将梁蕭扶上車,還給了個錦枕,傍阿雪坐着。
阿雪側眼望他,久久也不說一句話。
梁蕭被她瞧得忒不自在,忍不住道:“看什麼?”阿雪面湧紅潮,低聲道:“多謝啦!”梁蕭冷冷道:“沒什麼好謝的?”他心情低落之極,适才與韓凝紫鬥智,全因一時義憤,事情過去,又覺興緻索然,了無生趣,是以倒頭便睡。
阿雪瞧他恁地冷淡,滿嘴的感激話兒再也說不出來,也隻好悶悶睡倒,可是心潮卻起伏不定,偷眼觑看梁蕭,卻見他閉着眼,淚水不絕如縷,順着面頰滑落,在木闆上漬出斑斑濕痕。
阿雪隻覺胸中隐隐作痛,不由恨起那個柳莺莺來。
停停走走,馬車又行半日,猝然停住。
阿雪怪道:“阿淩姊姊,到家了麼?”阿淩壓低嗓子道:“蠢丫頭噤聲,蒙古人來了。
”話音未落,忽聽寒鴉驚飛,撲棱棱作響,接着便聽轟隆隆的馬蹄聲自遠而近,地皮也似随之起伏。
阿雪俏臉發白,眼裡露出懼色,梁蕭瞧她一眼,握住她溫軟小手,隻覺她手心溫熱濕潤,滿是汗水,隻當她心有畏懼,便道:“不用怕,有我!”阿雪見他神态從容,竟也忘了他内力盡失,紅着臉點了點頭。
梁蕭凝神聽去,隻聞馬蹄聲中,夾着蒙古語的吼叫;雖然人喧馬嘶,卻雜而不亂,仿佛一陣疾風,倏忽去得遠了。
過了好一陣,方又重歸靜寂。
又過片刻,韓凝紫吐了口氣道:“這裡是襄樊之地,宋元兩軍追亡逐北、兵馬往來甚多,大夥兒還是多加小心,一頭撞上,徒惹麻煩。
” 梁蕭放開阿雪的手,馬車再度啟動,時而上行,時而下行,行了許久,驟然停住。
梁蕭忖道:“莫非又遇上勞什子大軍?”忽見簾子掀開,阿淩探首笑道:“到家了,下車吧。
”梁蕭弓身下車,隻見前方蒼山如黛,抱着一所庭院,綠竹含煙,畫閣滴翠,委實是個清幽的去處。
卻聽阿雪在耳邊低聲道:“這就是殘紅小築了。
” 說話間,一名年輕道士行出院門,腳不沾地般來到車前。
他面如冠玉,眉目疏朗,眉間一顆米粒大小的黑痣,分外醒目。
他面上一團和氣,向韓凝紫拱手道:“羽靈見過主人。
”韓凝紫冷道:“有事麼?”羽靈笑道:“隴西九寨的首領俱在廳内,前來交割例錢稅糧。
”說罷眼角乜斜,與阿冰對視一眼,便又轉過頭去,向其它二婢招呼,言辭謙謹,面面俱圓。
韓凝紫道:“羽靈,我有要事,懶得與那些粗人唠叨。
你和阿冰自去打理,隻須記得,少錢少米的,五百貫以上砍手,一千貫以上砍頭,勿要亂了規矩。
”羽靈笑道:“小人理會得。
”韓凝紫轉過頭來,瞧了阿雪一眼,露出嫌憎之色,道:“阿淩,你帶這蠢丫頭去歇息,不要再尋她麻煩。
”阿淩惱恨阿雪欺瞞自己,本意下來後好好折辱她一番,此時聽韓凝紫一說,忙賠笑道:“我待阿雪親妹子一般,愛她疼她還來不及呢!”阿雪聽她一說,頓有感動之色。
韓凝紫更覺厭惡,轉向梁蕭,冷笑道:“小子你随我來!”梁蕭躊躇不前,卻被阿冰狠推一掌,摔倒在地,這才悟及自身内力已失,隻得爬起來,随在韓凝紫身後。
二人入了莊園,抄斜路望後山走去,轉過數道回廊,前方倏爾現出一片竹林。
韓凝紫似嫌梁蕭步子太慢,轉身将他拉住,快步走入林中。
竹林幽深莫名,道路迂盤,梁蕭隻覺綠篁因風,龍吟細細,劍葉蔽空,四下裡漫着如水涼意,如此走了二十餘步,忽見竹間伫着一尊石像,蹲身披甲,張口蹙額。
他頗感眼熟,轉念間悟到,這尊石像自己曾在“兩儀幻塵陣”裡見過,乃是“将相境”中的“吳起吮瘡”。
驚疑之間,再走十來步,又見一尊石像,拈須負手,卻是“聖文境”中的“少陵苦吟”,再走二十步,卻見一尊“劍及履及”,石像倒持寶劍,赤了一足,若奔若走,正是春秋霸主楚莊王的故事。
如此每走十來步,就見一尊石像,梁蕭越瞧越驚,細察之餘,發覺這些石像雖與天機宮石像形似,細微處卻大有不同,便似塑像者倉促瞧過一遍天機石像,再憑着模糊記憶雕刻出來,而且方位雜亂,不合“兩儀幻塵陣”的陣勢。
梁蕭一路瞧去,漸漸發覺,這石像依南鬥之位結成十字,将竹林分成四片,東為少陰、南為少陽,西為太陰、北為太陽,卻是一座“南鬥四象陣”,雖不及天機石陣,卻也不弱。
梁蕭暗自留心,一面行走,一面默記竹陣方位。
行了約摸二裡許,到了竹林盡頭,隻見山壁上一座石洞,洞門緊閉,形若滿月。
門楣上刻有“天圓地方”四字,娟秀妩媚,似是出于女子手筆,門邊雙龍蟠着一個鐵八卦,竟也是一隻八卦鎖。
韓凝紫轉動八卦鎖,隻聽嘎嘎數響,石門應聲而開。
門中室方如鬥,四壁擺滿圖書,倚牆處有張石床,床邊又放一方石桌,上置沙盤。
梁蕭瞧得一驚,敢情沙盤上畫滿勾股方圓、商方實法,均是算題符号。
韓凝紫攜梁蕭入門,反手掩上石門,一片清光直瀉下來,室内情形曆曆在目。
梁蕭擡眼望去,隻見洞頂呈穹廬之形,光潔如鏡,上面嵌滿明珠,大如鴿卵,小似米粒,依周天星象排列,近穹頂的岩壁上鑿了一排小孔,天光漏入,投在明珠之上,珠輝映壁,照得滿室通明。
韓凝紫石床上盤膝坐定,懶懶地道:“小子,大夥兒同路一程,也算有緣,彼此引介引介,我姓韓,名凝紫,你叫什麼名字?”梁蕭經過五龍嶺一事,心灰意冷,傲氣大消,也不違拗,随口說了姓名。
韓凝紫點頭道
那老農夫掐指一算,不禁笑道:“這位姐姐買得巧,一百個桔子,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文呢。
”阿雪驚喜交集,忙趕上去,将錢塞給老農夫,一個後生見她行動不便,便勻出一個竹筐,裝好百枚柑桔,遞到她手裡。
阿雪一疊聲道謝。
衆農夫見她歡喜得不近情理,都覺驚訝。
阿雪抱了桔子,喜滋滋回到韓凝紫身前。
韓凝紫卻不看筐内,隻盯着她,秀眉緊蹙。
阿雪被她瞧得心慌,哆嗦道:“主人,難道買錯了嗎?” 韓凝紫冷道:“錯倒沒錯,你怎算出來的?”阿雪偷瞧了梁蕭一眼,雙頰绯紅,韓凝紫柳眉一揚,蓦地擡腳踹翻竹筐,厲聲道:“蠢丫頭,誰教你算的?”眼裡寒光突出,利若刀劍。
阿雪不由倒退兩步,但不知為何,心裡卻不似先時那樣慌張害怕,暗暗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決不說出梁蕭。
韓凝紫見她非但不答,眉間隐然透出倔強之色,心中益發惱怒,抿嘴瞪眼,緩緩擡起掌來,瑩潤潤的右掌之上,竟凝了一層白霜。
阿冰、阿淩見她擡掌,皆有懼色。
阿雪雖然害怕,卻始終咬着牙關,不出一聲。
韓凝紫瞧她半晌,忽地厲笑一聲:“蠢丫頭,你有膽。
”手掌疾起疾落,還未拍下,忽聽梁蕭叫道:“且慢!”韓凝紫掌勢一凝,轉眼笑道:“怎麼?你有話說?”阿雪大驚失色,沖着梁蕭連連搖頭。
梁蕭卻隻當不見,一拍衣衫,站起身來,淡然道:“桔子是我教她買的,要打要殺,沖着我來。
”韓凝紫目光閃動,淡淡地道:“想逞英雄麼?好啊,你且說說,你又怎麼算出來的?說不出來,休怪我手狠。
” 梁蕭屈下一膝,以石子為算籌,說道,“以三因為三百文,内減共數一百枚,餘二百枚為實。
三因溫柑價,得二十一,内減一,餘二十分……”他不急不徐,一步步解來,阿雪隻瞧着心胡塗。
阿淩卻心中驚怒:“臭小子竟會說話,蠢丫頭膽敢騙我?”狠狠瞪視阿雪,恨不得用這目光剜下她一塊肉來。
梁蕭将題解罷,抛開石子,道:“因題有三元,此法名為‘三分身術’。
另有數種解法,繁雜難言,不說也罷。
”蓦覺手腕一痛,已吃韓凝紫扣住。
擡眼一瞧,隻見她目透厲芒,森然道:“小子,你是天機宮的人?”梁蕭吃痛,高叫道:“你兒子才是天機宮的人?”韓凝紫眼中兇光更盛,聲音忽地拔高,變得又尖又細:“還不承認?除了天機宮的數家,誰能解出這道難題?” 梁蕭雙眉一皺,淡然道:“這也算難題麼?難題未免太多了些。
”韓凝紫臉上時青時紅,一雙美目死死盯着梁蕭,梁蕭對“天機十算”耿耿于懷,從不肯自認出身天機宮,是以神色始終坦然,韓凝紫瞧不出破綻,眼中怒意漸消,代之以茫然之色,忽地放開梁蕭,冷笑道:“想來天機宮自命清流,也教不出你這等潑皮小子!” 三名農夫眼看再無生意,二度挑起擔子,便要走路。
不料韓凝紫忽地俯身,拾起三枚石子,揮手擲出,隻聽“哧哧哧”三聲悶響,三名農夫似被打了一拳,紛紛仆倒,腦漿混着血水流出,柑桔骨碌碌滾落一地。
韓凝紫一拍手,漫不經意地道:“任這三人走脫,豈不洩漏我的行迹。
”梁蕭心中驚怒:“這女人喜怒生殺全無征兆,真是一個瘋子。
”阿雪想到全因自己出言挽留,才給三人惹來這場災禍,心中歉疚無比,轉過頭,偷偷流下淚來。
韓凝紫走了兩步,蓦地回首,向梁蕭嫣然一笑,懶聲道:“阿淩,你好生看顧這小子,若有半點閃失,仔細你的皮。
”她說的本是極狠毒的事兒,語氣間卻極為柔媚動聽。
阿淩面色發白,一疊聲答應。
梁蕭心中暗訝:“這黃臉婆怎地轉了性兒?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我須得加倍小心。
” 阿淩轉了一副笑臉,将梁蕭扶上車,還給了個錦枕,傍阿雪坐着。
阿雪側眼望他,久久也不說一句話。
梁蕭被她瞧得忒不自在,忍不住道:“看什麼?”阿雪面湧紅潮,低聲道:“多謝啦!”梁蕭冷冷道:“沒什麼好謝的?”他心情低落之極,适才與韓凝紫鬥智,全因一時義憤,事情過去,又覺興緻索然,了無生趣,是以倒頭便睡。
阿雪瞧他恁地冷淡,滿嘴的感激話兒再也說不出來,也隻好悶悶睡倒,可是心潮卻起伏不定,偷眼觑看梁蕭,卻見他閉着眼,淚水不絕如縷,順着面頰滑落,在木闆上漬出斑斑濕痕。
阿雪隻覺胸中隐隐作痛,不由恨起那個柳莺莺來。
停停走走,馬車又行半日,猝然停住。
阿雪怪道:“阿淩姊姊,到家了麼?”阿淩壓低嗓子道:“蠢丫頭噤聲,蒙古人來了。
”話音未落,忽聽寒鴉驚飛,撲棱棱作響,接着便聽轟隆隆的馬蹄聲自遠而近,地皮也似随之起伏。
阿雪俏臉發白,眼裡露出懼色,梁蕭瞧她一眼,握住她溫軟小手,隻覺她手心溫熱濕潤,滿是汗水,隻當她心有畏懼,便道:“不用怕,有我!”阿雪見他神态從容,竟也忘了他内力盡失,紅着臉點了點頭。
梁蕭凝神聽去,隻聞馬蹄聲中,夾着蒙古語的吼叫;雖然人喧馬嘶,卻雜而不亂,仿佛一陣疾風,倏忽去得遠了。
過了好一陣,方又重歸靜寂。
又過片刻,韓凝紫吐了口氣道:“這裡是襄樊之地,宋元兩軍追亡逐北、兵馬往來甚多,大夥兒還是多加小心,一頭撞上,徒惹麻煩。
” 梁蕭放開阿雪的手,馬車再度啟動,時而上行,時而下行,行了許久,驟然停住。
梁蕭忖道:“莫非又遇上勞什子大軍?”忽見簾子掀開,阿淩探首笑道:“到家了,下車吧。
”梁蕭弓身下車,隻見前方蒼山如黛,抱着一所庭院,綠竹含煙,畫閣滴翠,委實是個清幽的去處。
卻聽阿雪在耳邊低聲道:“這就是殘紅小築了。
” 說話間,一名年輕道士行出院門,腳不沾地般來到車前。
他面如冠玉,眉目疏朗,眉間一顆米粒大小的黑痣,分外醒目。
他面上一團和氣,向韓凝紫拱手道:“羽靈見過主人。
”韓凝紫冷道:“有事麼?”羽靈笑道:“隴西九寨的首領俱在廳内,前來交割例錢稅糧。
”說罷眼角乜斜,與阿冰對視一眼,便又轉過頭去,向其它二婢招呼,言辭謙謹,面面俱圓。
韓凝紫道:“羽靈,我有要事,懶得與那些粗人唠叨。
你和阿冰自去打理,隻須記得,少錢少米的,五百貫以上砍手,一千貫以上砍頭,勿要亂了規矩。
”羽靈笑道:“小人理會得。
”韓凝紫轉過頭來,瞧了阿雪一眼,露出嫌憎之色,道:“阿淩,你帶這蠢丫頭去歇息,不要再尋她麻煩。
”阿淩惱恨阿雪欺瞞自己,本意下來後好好折辱她一番,此時聽韓凝紫一說,忙賠笑道:“我待阿雪親妹子一般,愛她疼她還來不及呢!”阿雪聽她一說,頓有感動之色。
韓凝紫更覺厭惡,轉向梁蕭,冷笑道:“小子你随我來!”梁蕭躊躇不前,卻被阿冰狠推一掌,摔倒在地,這才悟及自身内力已失,隻得爬起來,随在韓凝紫身後。
二人入了莊園,抄斜路望後山走去,轉過數道回廊,前方倏爾現出一片竹林。
韓凝紫似嫌梁蕭步子太慢,轉身将他拉住,快步走入林中。
竹林幽深莫名,道路迂盤,梁蕭隻覺綠篁因風,龍吟細細,劍葉蔽空,四下裡漫着如水涼意,如此走了二十餘步,忽見竹間伫着一尊石像,蹲身披甲,張口蹙額。
他頗感眼熟,轉念間悟到,這尊石像自己曾在“兩儀幻塵陣”裡見過,乃是“将相境”中的“吳起吮瘡”。
驚疑之間,再走十來步,又見一尊石像,拈須負手,卻是“聖文境”中的“少陵苦吟”,再走二十步,卻見一尊“劍及履及”,石像倒持寶劍,赤了一足,若奔若走,正是春秋霸主楚莊王的故事。
如此每走十來步,就見一尊石像,梁蕭越瞧越驚,細察之餘,發覺這些石像雖與天機宮石像形似,細微處卻大有不同,便似塑像者倉促瞧過一遍天機石像,再憑着模糊記憶雕刻出來,而且方位雜亂,不合“兩儀幻塵陣”的陣勢。
梁蕭一路瞧去,漸漸發覺,這石像依南鬥之位結成十字,将竹林分成四片,東為少陰、南為少陽,西為太陰、北為太陽,卻是一座“南鬥四象陣”,雖不及天機石陣,卻也不弱。
梁蕭暗自留心,一面行走,一面默記竹陣方位。
行了約摸二裡許,到了竹林盡頭,隻見山壁上一座石洞,洞門緊閉,形若滿月。
門楣上刻有“天圓地方”四字,娟秀妩媚,似是出于女子手筆,門邊雙龍蟠着一個鐵八卦,竟也是一隻八卦鎖。
韓凝紫轉動八卦鎖,隻聽嘎嘎數響,石門應聲而開。
門中室方如鬥,四壁擺滿圖書,倚牆處有張石床,床邊又放一方石桌,上置沙盤。
梁蕭瞧得一驚,敢情沙盤上畫滿勾股方圓、商方實法,均是算題符号。
韓凝紫攜梁蕭入門,反手掩上石門,一片清光直瀉下來,室内情形曆曆在目。
梁蕭擡眼望去,隻見洞頂呈穹廬之形,光潔如鏡,上面嵌滿明珠,大如鴿卵,小似米粒,依周天星象排列,近穹頂的岩壁上鑿了一排小孔,天光漏入,投在明珠之上,珠輝映壁,照得滿室通明。
韓凝紫石床上盤膝坐定,懶懶地道:“小子,大夥兒同路一程,也算有緣,彼此引介引介,我姓韓,名凝紫,你叫什麼名字?”梁蕭經過五龍嶺一事,心灰意冷,傲氣大消,也不違拗,随口說了姓名。
韓凝紫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