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毒解功複
關燈
小
中
大
前在大殿上留的誡語是什麼?你給我背來!”
悟性滿不在乎地道:“不就是大殿明柱上那八個字嗎,挺蹩口的背那個幹什麼?”說着欲走。
老僧道:“悟性,你不聽師兄的話嗎?快背給我聽!” 悟性道:“背就背,不就是‘财母狗得,禍母狗免’這八個字嗎?什麼公狗、母狗亂七八糟的!” 武先生和沐瑩都不禁笑了,他們方才匆忙走過大殿,未及看明柱上有什麼字,但他們知道這八個字一定是“财毋苟得,禍毋苟免”。
老僧對悟性道:“你整天不讀書,不念經,到深山亂闖。
看,連師父的誡語都讀錯了。
這是‘财毋苟得,禍毋苟免’。
‘毋’是不要的意思,不和母親的‘母’是同一個字。
” 悟性生氣道:“那就是說,财不要狗得,寶劍可以賣錢,是财……你是罵我是狗……!” 老僧:“你又理解錯了,這個‘苟’字,是‘随便’的意思,這‘個’字也不與‘狗’是同一個字。
” 悟性想了想道:“這還差不多。
” 老僧道:“‘财毋苟得’就是财和物都不可随便要人家的。
你這寶劍是怎麼得來的?” 悟性道:“這劍插在一隻豹子的頸上,是那個豹子将它甩向天空的。
它的主人應該是豹子了,我還給誰呀?你不要我要,我不還給這臭小子……”說着轉過身,舉大步走去。
老僧喊道:“悟性,你站住!”可是悟性不回頭,徑自走向大殿。
武先生又急又怒,一拉沐瑩道:“走,我們去奪劍!” 老僧道:“且慢!”武先生和沐瑩停住。
老僧下石床,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老衲奉勸二位一句話。
老衲知道兩位失了寶劍,一定惋惜,可是,你們失,我師弟得這也是天意。
佛語有雲:‘雲在青天水在瓶,清風白雲任自然’,我師弟是個渾人,望二位施主看開一點。
” 武先生比沐瑩還珍惜這口寶劍。
沐瑩原來還不知道父親有這口寶劍,他準備将來把他還給碧蓮。
聽武先生說寶劍是他家的,才真正把寶劍當成自己的私物加以珍惜,而武先生不但知道這口劍是沐家的,而且知道這口寶劍對使沐家劍的重要。
聽了老僧的話大怒道:“大師好高明的理論!隻是在我們面前說,顯得太拙了,你和你師弟串通一氣,你們不任自然,勸别人任自然,我們不會入你的圈套,這寶劍我們一定要讨!” 老僧仍不生氣,微笑着道:“二位施主誤解了老衲,但老衲不想解釋。
隻是,我師弟是大明功臣胡大海的後裔,是我師父的外甥。
胡家被殺,我師父救出了師弟,憐念他是功臣遺孤,偏加憐愛、誡訓不嚴,師父圓寂前,将他托孤給我。
我知道師弟愚頑、疏懶,也不好管教。
但我師弟生性魯莽,武功卻好。
你們找他讨劍,免不了動武,倘有死傷,豈不罪過。
” 武先生道:“依大師的意思呢?是要我們放棄寶劍空手而回嗎?” 老僧和顔道:“老衲知道二位施主是疑老衲想染指這把寶劍。
” 武先生道:“你叫我們怎麼不疑呢?除非你把寶劍從你師弟那裡要來,還我們。
” 老僧平靜道:“我師弟魯莽、任性,老衲去讨,他也不會善給的。
恐怕立即去讨,讨不回。
不過出家人不打诳語,老衲四大皆空,絕無意要此寶劍。
” 武先生道:“若是四大皆空的師父,就不會出搶人财物的弟子,這些話不必講吧!” 老僧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老衲有謂‘心是菩提樹,身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有塵埃’。
絕不觊觎你們那把寶劍。
二位施主信則信,不信則已。
隻是老衲不允許你們追我師弟……” 武先生道:“你讓我們聽你空話,那是枉費心機,不奉陪了!”說罷帶沐瑩就走。
那老僧身子一動,就到了武先生面前:“老衲一定要阻止這場流血……” 武先生道:“你哪裡是阻止這場流血,你這要阻止我們讨這寶劍――你以為你能阻止得了嗎?” 老僧道:“阻止得了,阻止不了,這時尚難說。
不過老衲言出必行,非阻止不可。
” 武先生拉了沐瑩就向外闖,老僧伸臂把他們攔住。
武先生從老僧的身法,看出老僧身手不凡,運力使出龍威掌,隻聽掌風呼呼,刮得老僧偏衫揚起。
老僧看着武先生的掌到,甫出一掌相接,二掌相交,“嘭”的一聲,二人各退兩三步站定。
武先生覺得掌心發熱,擡手識掌,見掌心發紅,不禁驚訝:“風雷掌!” 老僧也舉臂看手:“好厲害的龍威神功,震得老衲手好疼!”他搓了搓道:“以老衲看,施主武功已到巅極,何必非借助那口寶劍呢?” 武先生道:“寶劍本是我賢侄祖傳之物,當然不能随便丢失,至于說我沉迷寶劍嘛,也未始不可。
與敵對戰,誰不願意使得心應手的利器呢?” 老僧搖頭道:“老衲觀施主背上背的一定是劍,是不是寶劍呢?施方既背劍,一定善使劍,能不能讓老衲領教一下高招?” 武先生道:“大師好眼力,在下背的果然是劍,既然大師要比,在下就獻獻醜。
”說罷,解下背上的長包袱,從裡面取出了劍。
老僧到主房右間那裡,取了一柄木劍出來,站在武先生對面:“施主請出劍吧!” 武先生不出劍,對老僧道:“大師既目中無人,這劍在下不比了。
”轉身要走。
老僧趕忙遜謝道:“非是老衲有意輕慢施主。
老衲從來都是以木劍為兵器,寺内找不出真的劍。
” 武先生吃了一驚,心想這老僧好大的口氣!但是又想,沐家的公孫越女劍已登峰造極,不必擔心敗在他劍下。
于是道:“好吧,不過在下也要求用木劍。
” 老僧無奈,又回房取了一柄木劍,交給武先生。
二人各持木劍站定。
武先生道:“請大師先出招兒。
” 老僧不謙讓,揮木劍使了一招類似“大浪淘沙”,又不是“大浪淘沙”的招術,武先生無法破解,隻得後退避劍,然後使公孫越女劍中的越女投梭直攻。
公孫越女劍經過他精心研練,每一招兒都有變式,他習慣成自然,劍招随手使出,就是越女投梭的變式。
老僧知道武先生有龍威神功,不敢直碰武先生的劍,隻得退身撤劍,使了一招近似缤紛花雨,又似春草葳蕤的招數,武先生不能防,又退身撤劍,用一招兒多式的羿射九日進攻。
老僧退身,等武先生的劍勢漸衰,用風卷殘雲的變式攻武先生,武先生撤身用群帝骖龍的變招進攻。
二人這樣拆了十幾招兒,劍術锱铢悉稱,難分軒轾。
老僧撤木劍跳出戰團,對武先生道:“敢問施主,是姓沐嗎?” 武先生搖頭道:“敝姓武。
” 老僧惑然,問:“施主為什麼會使沐家的公孫越女劍法?” 武先生道:“大師何知在下使的是公孫越女劍法?” 沐瑩也覺得好奇怪,經過武先生的變式,沐瑩也幾乎認不出他使的劍法了,老僧怎麼認的? 老僧道:“老衲壯年時期,曾在恒山武林大會上和沐臨風大俠睹面,親睹了沐家公孫越女劍的風采。
當年沐大俠風華正茂,在武壇上叱咤風雲,擊敗群雄。
從此名揚天下,令我好羨慕。
想不到沐大俠名滿身退,緻使武壇寂寞。
老衲當時思‘臨淵羨魚,莫如退而結網’,于是隐在此寺,創了這套九曲黃河劍法。
後來見武林中争名奪利嚴重,就再也無意出山,隐居此山二十餘年。
” 武先生道:“大師,你對沐臨風的為人,評價如何?” 老僧道:“聽說沐大俠退隐山鄉,施惠鄉裡,義氣幹雲,可謂一代英俠,可惜老衲和沐大俠無緣,恒山武林大會後,再未睹面,後來聽說沐大俠死于賊子之手,老衲很為之扼腕。
” 武先生指沐瑩:“此便是沐臨風之令郎,因救忠臣方孝孺之侄孫女,不幸落入鷹爪子之手,鷹爪孫為逼他交出沐家的公孫越女劍法,給他服了稣骨散。
我們到丐幫濟南分舵程見素這裡來求解藥,想不到程見素竟信謠言,不講情義,我們遭了拒絕後回來,路過泰山,我沐賢侄用寶劍刺中豹子,不意他沒内力,寶劍被豹子甩出,被你師弟接去……” 老僧道:“老衲隐居寺内,已二十多年,不管紅塵之事,今日聽說沐公子遭遇,甚為同情,待老衲給你療療傷勢看。
”武先生驚喜,撤了劍:“大師也有稣骨散的解毒藥?” 老僧搖頭道:“沒有。
但是,此山有一種叫紅鈴果的植物,是解毒妙藥,老衲試過,讓中毒者吃了紅鈴果,再給他輸力,助他推血過宮,他的毒就能解。
” 沐瑩驚喜異常,對老僧道:“大師!紅鈴果就是灌木叢上長的那種玲珑透紅的果子嗎?” 老僧道:“正是。
沐公子,你見過紅鈴果嗎?” 沐瑩道:“見過。
今天就是因去看紅鈴果才碰到豹子的。
” 老僧道:“那麼沐公子你去找來,老衲調調内力準備給你療傷。
” 武先生:“大師,你肯把藥物和方法告訴我們,我們就感恩戴德之至了。
給我沐賢侄輸力之事,何敢再勞大師。
” 老僧道:“有武先生給沐公子輸力也很好。
沐公子,你就去采紅鈴果吧!” 沐瑩歡喜,轉身走向去,武先生把他叫住,遞給他身上帶的劍,囑咐道:“賢侄,要小心!” 沐
老僧道:“悟性,你不聽師兄的話嗎?快背給我聽!” 悟性道:“背就背,不就是‘财母狗得,禍母狗免’這八個字嗎?什麼公狗、母狗亂七八糟的!” 武先生和沐瑩都不禁笑了,他們方才匆忙走過大殿,未及看明柱上有什麼字,但他們知道這八個字一定是“财毋苟得,禍毋苟免”。
老僧對悟性道:“你整天不讀書,不念經,到深山亂闖。
看,連師父的誡語都讀錯了。
這是‘财毋苟得,禍毋苟免’。
‘毋’是不要的意思,不和母親的‘母’是同一個字。
” 悟性生氣道:“那就是說,财不要狗得,寶劍可以賣錢,是财……你是罵我是狗……!” 老僧:“你又理解錯了,這個‘苟’字,是‘随便’的意思,這‘個’字也不與‘狗’是同一個字。
” 悟性想了想道:“這還差不多。
” 老僧道:“‘财毋苟得’就是财和物都不可随便要人家的。
你這寶劍是怎麼得來的?” 悟性道:“這劍插在一隻豹子的頸上,是那個豹子将它甩向天空的。
它的主人應該是豹子了,我還給誰呀?你不要我要,我不還給這臭小子……”說着轉過身,舉大步走去。
老僧喊道:“悟性,你站住!”可是悟性不回頭,徑自走向大殿。
武先生又急又怒,一拉沐瑩道:“走,我們去奪劍!” 老僧道:“且慢!”武先生和沐瑩停住。
老僧下石床,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老衲奉勸二位一句話。
老衲知道兩位失了寶劍,一定惋惜,可是,你們失,我師弟得這也是天意。
佛語有雲:‘雲在青天水在瓶,清風白雲任自然’,我師弟是個渾人,望二位施主看開一點。
” 武先生比沐瑩還珍惜這口寶劍。
沐瑩原來還不知道父親有這口寶劍,他準備将來把他還給碧蓮。
聽武先生說寶劍是他家的,才真正把寶劍當成自己的私物加以珍惜,而武先生不但知道這口劍是沐家的,而且知道這口寶劍對使沐家劍的重要。
聽了老僧的話大怒道:“大師好高明的理論!隻是在我們面前說,顯得太拙了,你和你師弟串通一氣,你們不任自然,勸别人任自然,我們不會入你的圈套,這寶劍我們一定要讨!” 老僧仍不生氣,微笑着道:“二位施主誤解了老衲,但老衲不想解釋。
隻是,我師弟是大明功臣胡大海的後裔,是我師父的外甥。
胡家被殺,我師父救出了師弟,憐念他是功臣遺孤,偏加憐愛、誡訓不嚴,師父圓寂前,将他托孤給我。
我知道師弟愚頑、疏懶,也不好管教。
但我師弟生性魯莽,武功卻好。
你們找他讨劍,免不了動武,倘有死傷,豈不罪過。
” 武先生道:“依大師的意思呢?是要我們放棄寶劍空手而回嗎?” 老僧和顔道:“老衲知道二位施主是疑老衲想染指這把寶劍。
” 武先生道:“你叫我們怎麼不疑呢?除非你把寶劍從你師弟那裡要來,還我們。
” 老僧平靜道:“我師弟魯莽、任性,老衲去讨,他也不會善給的。
恐怕立即去讨,讨不回。
不過出家人不打诳語,老衲四大皆空,絕無意要此寶劍。
” 武先生道:“若是四大皆空的師父,就不會出搶人财物的弟子,這些話不必講吧!” 老僧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老衲有謂‘心是菩提樹,身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有塵埃’。
絕不觊觎你們那把寶劍。
二位施主信則信,不信則已。
隻是老衲不允許你們追我師弟……” 武先生道:“你讓我們聽你空話,那是枉費心機,不奉陪了!”說罷帶沐瑩就走。
那老僧身子一動,就到了武先生面前:“老衲一定要阻止這場流血……” 武先生道:“你哪裡是阻止這場流血,你這要阻止我們讨這寶劍――你以為你能阻止得了嗎?” 老僧道:“阻止得了,阻止不了,這時尚難說。
不過老衲言出必行,非阻止不可。
” 武先生拉了沐瑩就向外闖,老僧伸臂把他們攔住。
武先生從老僧的身法,看出老僧身手不凡,運力使出龍威掌,隻聽掌風呼呼,刮得老僧偏衫揚起。
老僧看着武先生的掌到,甫出一掌相接,二掌相交,“嘭”的一聲,二人各退兩三步站定。
武先生覺得掌心發熱,擡手識掌,見掌心發紅,不禁驚訝:“風雷掌!” 老僧也舉臂看手:“好厲害的龍威神功,震得老衲手好疼!”他搓了搓道:“以老衲看,施主武功已到巅極,何必非借助那口寶劍呢?” 武先生道:“寶劍本是我賢侄祖傳之物,當然不能随便丢失,至于說我沉迷寶劍嘛,也未始不可。
與敵對戰,誰不願意使得心應手的利器呢?” 老僧搖頭道:“老衲觀施主背上背的一定是劍,是不是寶劍呢?施方既背劍,一定善使劍,能不能讓老衲領教一下高招?” 武先生道:“大師好眼力,在下背的果然是劍,既然大師要比,在下就獻獻醜。
”說罷,解下背上的長包袱,從裡面取出了劍。
老僧到主房右間那裡,取了一柄木劍出來,站在武先生對面:“施主請出劍吧!” 武先生不出劍,對老僧道:“大師既目中無人,這劍在下不比了。
”轉身要走。
老僧趕忙遜謝道:“非是老衲有意輕慢施主。
老衲從來都是以木劍為兵器,寺内找不出真的劍。
” 武先生吃了一驚,心想這老僧好大的口氣!但是又想,沐家的公孫越女劍已登峰造極,不必擔心敗在他劍下。
于是道:“好吧,不過在下也要求用木劍。
” 老僧無奈,又回房取了一柄木劍,交給武先生。
二人各持木劍站定。
武先生道:“請大師先出招兒。
” 老僧不謙讓,揮木劍使了一招類似“大浪淘沙”,又不是“大浪淘沙”的招術,武先生無法破解,隻得後退避劍,然後使公孫越女劍中的越女投梭直攻。
公孫越女劍經過他精心研練,每一招兒都有變式,他習慣成自然,劍招随手使出,就是越女投梭的變式。
老僧知道武先生有龍威神功,不敢直碰武先生的劍,隻得退身撤劍,使了一招近似缤紛花雨,又似春草葳蕤的招數,武先生不能防,又退身撤劍,用一招兒多式的羿射九日進攻。
老僧退身,等武先生的劍勢漸衰,用風卷殘雲的變式攻武先生,武先生撤身用群帝骖龍的變招進攻。
二人這樣拆了十幾招兒,劍術锱铢悉稱,難分軒轾。
老僧撤木劍跳出戰團,對武先生道:“敢問施主,是姓沐嗎?” 武先生搖頭道:“敝姓武。
” 老僧惑然,問:“施主為什麼會使沐家的公孫越女劍法?” 武先生道:“大師何知在下使的是公孫越女劍法?” 沐瑩也覺得好奇怪,經過武先生的變式,沐瑩也幾乎認不出他使的劍法了,老僧怎麼認的? 老僧道:“老衲壯年時期,曾在恒山武林大會上和沐臨風大俠睹面,親睹了沐家公孫越女劍的風采。
當年沐大俠風華正茂,在武壇上叱咤風雲,擊敗群雄。
從此名揚天下,令我好羨慕。
想不到沐大俠名滿身退,緻使武壇寂寞。
老衲當時思‘臨淵羨魚,莫如退而結網’,于是隐在此寺,創了這套九曲黃河劍法。
後來見武林中争名奪利嚴重,就再也無意出山,隐居此山二十餘年。
” 武先生道:“大師,你對沐臨風的為人,評價如何?” 老僧道:“聽說沐大俠退隐山鄉,施惠鄉裡,義氣幹雲,可謂一代英俠,可惜老衲和沐大俠無緣,恒山武林大會後,再未睹面,後來聽說沐大俠死于賊子之手,老衲很為之扼腕。
” 武先生指沐瑩:“此便是沐臨風之令郎,因救忠臣方孝孺之侄孫女,不幸落入鷹爪子之手,鷹爪孫為逼他交出沐家的公孫越女劍法,給他服了稣骨散。
我們到丐幫濟南分舵程見素這裡來求解藥,想不到程見素竟信謠言,不講情義,我們遭了拒絕後回來,路過泰山,我沐賢侄用寶劍刺中豹子,不意他沒内力,寶劍被豹子甩出,被你師弟接去……” 老僧道:“老衲隐居寺内,已二十多年,不管紅塵之事,今日聽說沐公子遭遇,甚為同情,待老衲給你療療傷勢看。
”武先生驚喜,撤了劍:“大師也有稣骨散的解毒藥?” 老僧搖頭道:“沒有。
但是,此山有一種叫紅鈴果的植物,是解毒妙藥,老衲試過,讓中毒者吃了紅鈴果,再給他輸力,助他推血過宮,他的毒就能解。
” 沐瑩驚喜異常,對老僧道:“大師!紅鈴果就是灌木叢上長的那種玲珑透紅的果子嗎?” 老僧道:“正是。
沐公子,你見過紅鈴果嗎?” 沐瑩道:“見過。
今天就是因去看紅鈴果才碰到豹子的。
” 老僧道:“那麼沐公子你去找來,老衲調調内力準備給你療傷。
” 武先生:“大師,你肯把藥物和方法告訴我們,我們就感恩戴德之至了。
給我沐賢侄輸力之事,何敢再勞大師。
” 老僧道:“有武先生給沐公子輸力也很好。
沐公子,你就去采紅鈴果吧!” 沐瑩歡喜,轉身走向去,武先生把他叫住,遞給他身上帶的劍,囑咐道:“賢侄,要小心!” 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