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忙農作。

     臨江寨外東南五裡,有一座巍峨的山崗,名叫做絕龍崗,據說是遼國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陵寝所在,原先叫超龍崗,也是遼國發祥的地方,後來金大祖完顔阿骨打越關外,滅了大遼,把遼大祖的陵寝毀去,并且把超龍崗改做絕龍崗,滅了風水龍脈,這樣一來,絕龍崗的王氣完全洩盡,再也發不出皇帝了。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不過絕龍崗是做過王陵的地方,從前一個皇帝的陵寝,必定藏有不少殉葬金銀珠寶,遠在百多年前,有人在絕龍崗下發掘了好些古物和金币,附近鄉人聞風而來,你也采掘,我也采掘,把一座絕龍崗掘得七穿八洞,窟窿處處,一座青翠欲滴,梧柏遍布的山崗,變成創痕處處,童山秃秃的山崗了。

     李玄廣那時不過十三四歲,叫做牛兒,他每天把羊群趕到山崗下面,由它自在吃草,自己和幾個同年紀的牧童,到這些山洞裡捕捉蛤蟆蟋蟀,或者是捉迷藏耍樂,有一天,牛兒照例把羊群趕到山崗下,自己和三個村童到山洞裡去找蟋蟀,牛兒來到一座高大的山洞前,忽然聽見洞裡發出一種凄厲的呻吟聲音來,那幾個村童以為有鬼,吓得魂飛魄散,轉身撒腿便跑,李牛兒卻是天賦異禀,膽大非常,他在地上拾了一些幹枝敗葉,捆成幾個草把,再由身邊取出火鐮火石來,敲出火星,将草把點着了,打算抛入洞裡,照照山洞裡有甚麼東西,哪知道他剛才将草把用火燃着,忽然聽見洞裡傳出一個怪異的口音,喝道: “該死的小畜生,我在這裡掙命,你還燒起這些混帳柴草來,把山洞鬧得煙烘烘的,烏煙瘴氣,快給我滾出去!” 這幾句話一說出來,并不打緊,如果換了别人,必定吓一大跳,可是李牛兒膽量特别壯,他聽見山洞裡有人回應,立即叫道: “洞中是甚麼人?為何要在洞裡呻吟呢?請出來吧!” 話來說完,那人已經由洞裡應聲出來道: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畜生,我如果可以走出來,也不用躲在山洞裡了,你要明白究竟,難道不敢進洞不成!” 李牛兒膽量大,他聽了洞中人這幾句話,絕不猶疑,立即向山洞内走了進去,果然不出所料,他走入山洞時,張眼一望,不望時猶可,一望之下,當堂吓了一跳,原來洞裡一角黑暗無光的角落,盤膝坐了一個皮若枯柴,亂發蓬松的老道土,這老道人遍體鱗傷,周身衣服完全破了,東一條西一片,血迹斑斑,十分可怖,身旁不遠地上,散了幾根像蘿蔔不像蘿蔔的東西,李牛兒看見這道人雖然滿身血迹,神精狼狽,可是兩眼神光十分充盈,二眸精光炯炯,在黑夜裡好像明燈一般,李牛兒也是福至心靈,立即把雙膝一屈,跪在地上,說道: “弟子不知道長躲在這山洞裡靜養,很冒昧的闖了進來,尚祈道長恕罪!” 那瘦道人看了李牛兒的體格面貌,暗自點了點頭,說道: “不知者不罪,你每天到這裡來牧羊的,也難怪你,你今天能夠到這山洞裡來,也是一種緣法,不知道你肯不肯幫忙我做一件事呢?” 李牛兒道: “我橫豎沒有事做,道長要叫我做甚麼,隻管吩咐便了!” 道人一張瘦削瓜也似的瘦臉上,微微現出一點喜容,說道: “實不相瞞,我名叫梧道人,一向在虎林縣紫虛觀裡面出家,這次到臨江山寨來,為的是聽說本地接近長白山支脈,盛産野山人參,我因為野山人參難找,打算采掘兩支回去制藥,于是一個人到臨江來了,果然沒有訛誤,我由前天來到這裡,足足化了兩天工夫,在後山找了兩支野參,都是在二百年以上的,不過我的心目中還想找一條三百年以上的老參,才算功德圓滿返回虎林縣去。

     但是近幾年以來,因為采參人太多了,年代老一點的人參,都被人家掘掉,二百年以上的人參,已經難找,何況是三百年以上的人參呢?直到昨天早上,方才找着一支,可是參根生處,卻在一條十尋絕澗底下,這絕澗是沒有水的,由上而下,足有一百多尺,我當時恃着自己一身輕功本領,便用壁虎功緣着崖壁爬下去,哪知爬到一半左右,崖縫裡突然絲絲一響,跳出一條毒蜥蜴來,張嘴一口毒氣向我面上噴到,我當時失驚兩目無神,真氣一懶,手腳一松,整個身子像落葉般,直向澗底跌了下去,我知道今日性命難保,人急計生,想出一個方法來,把全身的真氣提起,四肢百骸柔軟得像棉花一般。

     全靠有這一來,方才不至送命,隻聽砰的一聲,身子摔在澗底亂石上,當堂暈了過去,直到不知多少時候,方才悠悠蘇醒過來,睜眼一看,原來自己躺在枯澗底下,遍體鱗傷,身上所有的衣服,完全被石尖石筍刺破了,直似一個血人,好在筋骨内腑還沒有受到重傷,勉強掙紮起來,采了人參,仍舊運用輕功扳住崖壁,爬了上來,好不容易手足并用的,直攀到崖頂上,找着了自己的藥草和行李,走到絕龍崗下,委實支持不住了,方才躲入山洞裡面,難得你走入來,替我做一件事!” 李牛兒問道人要自己做甚麼事? 瘦道人道: “你給我回家去,拿一支鐵鍋來,另外給我拿一個石臼,一根擂棍,知道沒有?” 李牛兒心中一想,自己主人家裡正有這些東西,何不回去一轉,他請這瘦道士稍為等候,自己返入臨江寨裡,由後門潛入主人家裡,拿了鐵鍋石、臼木棍,跑回絕龍崗下,進入山洞,把物件交給瘦道士。

     那瘦道士見了十分歡喜,他吩咐李牛兒到石洞外面去,拾了幾塊石頭回來,堆了一個石竈,把鐵鍋支架好了,瘦道士才一伸出一隻顫抖的手來,将地上那些狀似蘿蔔的東西撿了一枝,吩咐牛兒放入石臼裡面,用木棍搗碎了,自已又由懷裡取出幾塊黑色的藥來,放入石臼,一起搗溶,然後倒入鐵鍋裡,李牛兒才知道道人叫自己搗碎的是野山人參,道士在洞口拾了李牛兒剛才抛下的草把,生起火來,把鐵鍋裡面的東西煮着,李牛兒的鼻孔中,立時嗅着了一陣清香的氣味,心腦俱爽,不禁暗中叫妙,道士等鍋裡的人參藥料煮沸了,方才熄了竈火,隻見他伸出兩手來,伸入熱騰騰的藥料裡,捧了幾把塞入口中,一陣咀嚼吃了一半,又把其他一半塗在身上,敷好傷口,等到傷痕敷好,鍋中藥料已罄,道人方才長長的籲了一口氣,揮手吩咐李牛兒把東西拿回去。

     到第二天早上,李牛兒又到山洞裡來,他這回帶了一壺水,一袋幹糧,瘦道人仍然盤膝端坐洞内,隔了一天,他身上的傷痕已經結成瘡痂,精神也複原過來了,他看見李牛兒把食水幹糧送來,心裡非常高興,便拿話盤問李牛兒的身世,李牛兒也不隐瞞,把自己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替人家看羊的經過說了。

     瘦道人道: “小孩子,照你身世看來,十分可憐,你如果給人家牧羊下去,長大了也不過是别人家裡的下人僮仆,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不如跟我返回紫虛觀去,由我教你本領,長大了還有希望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李牛兒福至心靈,雙膝一屈,跪在地上叩頭說道: “弟子如果得到老道長的栽培,他日如有寸進,必有以報!” 瘦道士面露笑容,李牛兒一連叩了四個頭,算是行過拜師之禮,瘦道士便叫他把羊群趕回村裡,方才跟自己走,由這天起,臨江寨便消失了李牛兒的蹤迹了! 那雇請他的大戶不見牛兒回來,派人找了幾天,結果一點端倪也沒有得着,以為他不是給人販子拐去,就是遇着山中虎狼,做了點心,他在村中是個無父母的孤兒,沒有苦主,簡直無從撫恤,隻得罷了! 再說瘦道人把李牛兒帶回虎林縣紫虛觀之後,叫他束發為道,并且賜了一個道名,叫做玄廣,瘦道人的道号名叫青梧,武功劍法在江湖上自成一絕,一般人叫他做梧道人,他看見牛兒天資聰穎,還是一塊練武上乘的絕好材料,因為感到良材難得,便把他收下來,先教他吐納導引,由内功方面入手,方才正式傳他本領,李玄廣在紫虛觀裡,足足苦練了二十多年,直到武功練純熱了,方才下山問世,果然名師高足,一鳴驚人,先在松東露面,殺了兩個著名強悍的馬賊首領,接着在吉林連踢一十六座把式場子,打敗二十多個鋪場教授門徒的武師,威名大霞,他在松東縱橫了十多年,一手太乙玄門劍術和十二支飛龍金梭,不曾遇過敵手,可是中年以後,他忽然韬光養晦起來,不再在江湖上走動,隐到松東的長白山去了,嗣後一連多年,不再見他出來,一般人因為他天性懶散,便送了他一個“懶道人”的外号,其實李玄廣的懶散,不過是性情孤僻,不見外人,懶于交結同道罷了,并不是對于自己的武功懶散呢! 龍江釣叟把懶道人的出身來曆,以及練技經過說了出來,各人十分嗟訝! 虞家雙鳳等龍江釣叟說完之後,插嘴問道: “盛老前輩,你老人家對懶道人的身世這樣清楚,一定和他見過面的了?” 龍江釣叟呵呵笑道: “你兩個真聰明,估得不錯,我不止跟懶道人見過面,還跟他有一點小小過節,十年以前,我經過松花江東岸的長白山下,那是懶道人隐居的地方,我因為愛好杯中物,遇到風景幽美,草木清華所在,少不免要飲上兩杯,當時我看見長白山風景十分憂雅,還可以過得去,便打算找一間酒肆坐下來,沽幾斤關東老白酒,浮幾大白,哪知道整座完達山下面,雖然是有幾個村鎮,可是酒鋪卻連一家也沒有,老夫正在覺得掃興,忽然看見村口走出一個中年以上的道士來。

     穿一件玄色的道袍,背後挂了一個朱紅葫蘆,葫蘆口裡透出酒香味道,我當時心裡一動,上前問那道士,他這一葫蘆酒是哪裡買來的,可不可以告訴給我知道,讓我也照買幾斤,誰知道士的架子十分大,隻向我眨了眨眼睛,并不回答,徑自向前走去,那時候老夫的涵養功夫,還未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看見道人這般傲慢無禮,心裡氣他不過,要想跟他戲弄一下,等那道士交肩走過之後,突然使出一種牽按掌勁,兩手向外一探,往回一收,我這種掌勁一使出去,非同小可,不論你是甚麼人或物件,都要被我的掌風吸牢,一拉一推,對方就不跌倒在地,也要一個踉跄! 哪知道人卻是一個行家,我的掌勁才一發出,他已經覺察出來了,立即把身一塌,使個霸王卸甲,擺脫了我的勁力,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