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折 衰蘭送客鹹陽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關燈
話,他才明白:這樣的姑娘,不是守着她就能得到她的。

    她愛的是英雄,強有力的男子。

     啊,大唐的好男兒本就該渴飲匈奴血、饑餐胡虜肉的!重逢以來,他第一次看到她的眼睛因他而閃出光彩。

    你準備投哪一位? 郭子儀。

     在他的手下你一定不會被埋沒的。

    嗯,我給你寫一封舉薦信吧。

     青城搖頭。

     她知道他不想依靠她的力量。

    舉薦歸舉薦,能否得到重用,隻能靠你自己。

    我了解你胸中的韬略,像你這樣的将才,沒有必要從普通兵士做起。

    純粹的打打殺殺,跟你的能力是不相稱的,你的那些兵書豈不白讀了? 這麼多年來,他蹉跎歲月,一事無成,不過長安市中的一個浪子。

    他從沒想到有人會給他這樣高的評價。

    不管她是不是還會接受他的感情,一生有個這樣的知己也足夠了,不但了解他的志向,而且尊重他的能力。

     接過信,他隻說了一句:明天就不去送你了。

    有些感情是無須用言語來表達的。

     願君珍重。

     六月十三日淩晨,皇帝及其親随秘密離開未央宮,抛下了來不及通知的貴戚百官,抛下了長安百姓。

    天上下着絮絮的細雨,離情别緒還有家國滅亡之恨像雨一樣充滿了高天廣地。

    回望煙雨中的長安宮阙,不知是否還有回來的一天,不知這壯麗的國都将遭到怎樣的蹂躏。

    從極盛到極衰的震蕩和痛楚,打倒了一些人,另一些人卻就此登上了舞台。

     皇帝車駕經渭水,過鹹陽望賢宮,夜宿于金城。

    這一天過得狼狽之至,派作先遣的親信自己逃了,由于得不到食物供給,上上下下都餓得發昏。

    皇帝還能吃到市集賣來的胡餅,可歎那些平日對着滿桌珍馐仍覺沒下箸處的皇子皇孫,捧着麥豆煮成的粗食卻甘之如饴,讓送飯來的百姓們看着都覺得心酸。

     十三夜的月亮還未到最圓的時候,光華卻盈滿了燥熱的夏夜,照着這支惶恐疲憊的逃難隊伍。

     太子的營帳中,太監李輔國的聲音緊張而興奮地,龍武将軍決意誅殺雄狐,以安定軍心,他希望得到太子殿下的支持。

     怡然呀了一聲,扼腕道:我們行錯一步棋了! 李倓立即會意,跺腳道:可惜。

     太子現在很重視怡然的意見,回頭問道:怎麼? 怡然咬着嘴唇,與其拖到現在,不如昨晚就發動,殺狐血谏,讓皇上打消幸蜀的念頭。

    而後聚集關中的豪傑之士,以十萬健兒固守長安,情勢必與今日不同。

    叛軍破關後并未長驅直入,可見他們也沒有必取長安的把握,我們完全有時間準備的。

    像現在這樣棄城而逃,等于把長安拱手讓人。

    她和李倓都是主戰派,對不戰而逃始終耿耿于懷。

     李倓歎了口氣,皇上積威之下,誰敢妄動?現在動手雖然錯過了最佳時機,還不算太晚。

    剪除楊國忠,廓清他在朝廷的黨羽,父親北上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李俶也道:不錯,父親應該不遺餘力地支持陳玄禮行事。

     太子點點頭,輔國,就照俶的話回複他吧。

    楊國忠與太子在政治上是尖銳對立的,太子早就必欲除之而後快。

     退下後,李俶送怡然去休息。

    穿過原野,四顧無人之際,他忍不住問:阿九,你現在在想什麼?為什麼不說話? 雖在難中,她為宗之而穿的白色麻衣仍然一塵不染。

    這襲白衣常讓楊家人覺得刺眼。

    我在想,這件衣裳很快就可以脫下來了。

    她的眼睛裡有火花閃耀,想想看謀反、賣國、引起安祿山叛亂的禍首,這都是什麼罪名?她心底一個聲音續道:這足夠讓你們楊家的每一個人都嘗到哥哥當日所受的痛苦本來有機會活下去,卻被人奪走生存的希望。

     李俶看着這個愛恨都在最極端的清豔女子,終于明白,并不是同姓不能通婚的規矩造成了阻礙,他溫和恬淡的愛是無法打動她的。

    分道以後,你和我們一起走嗎? 我又不懂行軍打仗,跟着你們做什麼?我還是跟皇上走,他老人家很寂寞吧?公是公,私是私,她并不以為支持太子就該在感情上背棄皇帝。

     李俶很怅惘,然而僅僅是怅惘。

     第二天,在馬嵬驿,龍武将軍陳玄禮策動了兵變。

    楊國忠已是天下人唾棄和怨恨的對象,又饑又疲的士兵對陳玄禮的倡議可謂一呼百應,殺死楊國忠及其長子楊暄,迫皇帝賜死了楊貴妃。

    其餘散在各地的楊氏族人包括虢國夫人在内都未能幸免。

     曾經炙手可熱、勢傾天下的楊氏外戚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