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折 春心莫共花争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關燈
傅粉,索性連胭脂也省了,更不必塗額黃,就畫眉和唇吧。

     這樣最好。

     春姬拈起眉筆,依怡然眉形略一勾勒,兩彎娟秀的卻月眉便展于額上,而後用呵膠将嫩綠的翠羽花钿貼在眉間。

    在唇上點少許極品唇脂,輕輕一抿,就是嫣紅可愛的露珠兒唇樣。

    末了把淺紅胭脂暈開,點在面頰酒窩處,這是妝靥中最簡潔的圓靥。

    微笑的時候,酒窩處就會漾出兩點淡紅,青眉粉靥,最增妩媚。

     負責衣飾的靈珰開始為怡然更衣。

    本白的羅衣上用銀線和淡綠絲線繡滿了重重花葉,翡翠色的六幅羅裙上綴着晶瑩圓潤的珍珠,行走之際猶如春水波光。

     聖持輕輕擊掌,絲奴捧來個雕花木匣。

    蓋子揭開後,香氣郁郁,露出一朵罕見的墨綠色牡丹,花瓣千重,每一片都像是天女巧手剪出。

    怡然雙眸發光,低聲贊道:太美了。

    見到這樣的牡丹而不興奮,就不是長安女兒了。

    絲奴小心地取出花,簪到怡然發上。

     靈珰拍手道:這次西明寺的牡丹會一定是阿家赢。

    長安的貴家少女,每逢春天都會舉行賽花會,誰戴的花最美,誰就勝出。

     聖持笑道:當然了,這種綠牡丹是十二郎花了無數心思才找到的。

     怡然的笑容突然凝結。

    她自幼出入宮禁,很早就懂得掩飾自己的感情、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一刻竟有些把持不住。

    怡然定定神,對環立的侍女們道:咦,你們還不去換出門衣裳? 内院的侍女除了靈珰和絲奴,很少有出門機會,怡然這麼一說,不由歡天喜地地飛奔去換衣梳妝。

     聖持盯着怡然,阿九,為什麼最近一提到十二郎你就不高興? 怡然若無其事地道:沒有不高興啊。

     聖持不相信,但也無可奈何。

    她憂心忡忡地想:阿九不會有拒婚的念頭吧?十二郎跟她是多麼般配。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随買花去。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如狂。

     長安人對牡丹的愛也許要用狂熱來形容。

    每到春末牡丹盛放,出門盡是看花人,尤其西明寺、慈恩寺、崇敬寺、永泰寺等最負盛名的賞花地(唐時寺觀兼有現在公園、戲院的功能),堪稱遊人如雲,車馬若狂。

     建于延康坊西南隅的西明寺,本是魏王李泰的府第,窮極華麗,高宗時為慶祝皇子病愈而改成了寺廟,與皇家頗有淵源。

    寺裡的和尚很會種牡丹,花開時爛漫奇麗,成為長安春遊勝地。

     西明寺東廊,青城和伊絲曼默默走着,穿過載歌載舞的人群,走進蜂蝶翻飛的花叢。

    兩人沒什麼話說,卻也不覺得尴尬。

    東廊外有一棵珍異的大樹牡丹,莖高六尺,幾百朵火紅花兒在枝頭怒放,流光溢彩,芳香酷烈…… 青城靠着欄杆,心馳神往地道:就是這兒,我第一次見到她,就是在這兒。

     伊絲曼轉過頭去。

    靜了一會,她忽然道:你一定要這麼幹嗎? 青城的聲音裡有着熱切的渴望,我知道她今天會來西明寺。

    如果我們遇到她的話,就幹吧啊,她來了。

     東廊盡頭,一群人簇擁着一位體态曼妙的綠衣少女走來。

    伊絲曼本能地認出了她。

    她整個人就像晨光中一支待放的荷花,充滿純粹而自然的美感,那種清新柔美的魅力穿越無邊繁華而來,令人沉醉不知所之。

    她不似世中人,仿佛一個天真的花精,卻誤入凡塵。

     伊絲曼迎着怡然走去,王府的親衛來不及攔阻這大膽女子。

    美麗的公主啊,您為什麼這樣憂愁?對着這麼燦爛的春光,您卻吝于露出笑容。

    隔着面紗,伊絲曼的發辮金光閃爍,翡翠綠的眼睛邊各畫着一彎殷紅如血的新月,是時下最流行的斜紅妝。

    斜紅使她的妖媚更加動移人心,但她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美豔外表下的頹喪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