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滄桑聞故老 醴醪勸新豐

關燈
沈瑄被樓狄飛領了回來,仍舊送入那間密室。

    沈瑄見盧澹心坐在太師椅上,正瞧着他,便向他拜道:道長,适才晚輩失禮了。

    盧澹心微笑道:不妨。

    樓狄飛對盧澹心道:師父,弟子和古總管已經查明加害湯公子的人。

    那人是羅浮山湯家一個要緊的人物。

    古總管也很為難,說回去禀明了湯老爺,再作理論。

    他們自己家的人?盧澹心駭然,停了停道:如此說來,倒是人家的家事。

    咱們還是少插手了。

    好好地照顧湯公子,傷好了送他下山。

     樓狄飛出去之後,盧澹心轉頭道:沈公子,你的心事貧道已知,這原怪你不得。

    沈瑄不禁滿面通紅,正待争辯,隻聽盧澹心又道:隻是有些話,我卻不得不告訴你。

    我與你父親總算是舊交,你小的時候呵呵,我也曾抱過你的。

    我倘若不管你,也對不起煙霞主人和洞庭醫仙兩代大俠對我廬山派的恩義。

    不必驚訝,你的絕妙琴藝和醫術,應是從令祖母若耶溪陳氏一脈傳下,當世再無一家有此絕技,貧道早就猜出了你的來曆。

    沈瑄見盧澹心滿是皺紋的臉上全是慈愛,也就坐在他下首,恭恭敬敬聽着。

     盧澹心閉了一會兒眼,問道:沈公子,令尊仙逝之時你才七歲,還記得當時的情形麼?沈瑄一聽這話,眼前又閃出那可怖的畫面大廳裡,父親頹然倒地,流出的血似乎比一個洞庭湖的水還多。

    這場噩夢幾乎淹沒了他整個兒童年,此刻再次想起,他不由木然地點了點頭。

     盧澹心道:你知不知道,令尊究竟是為什麼而死?家母一直不肯說。

    沈瑄忽然想起了去年樂秀甯告訴他的話,據說與天台派有關。

    盧澹心點點頭:詳情知者寥寥,大家都隐諱不提。

    但這是你的殺父大仇,你須得知道。

     沈瑄忽然覺得心中冰冷,聽盧澹心緩緩道:你祖父沈醉是江南武林之泰鬥,德高望重,威名蓋世。

    他晚年的時候,集畢生武學修為之大成,寫下了一部秘笈,書名叫做《江海不系舟》。

    但這部書他卻一直沒有傳給任何一個弟子,直到他臨終之前,才留下一句話,要将此書傳給天下劍術第一之人。

     沈瑄問道:難道不留給洞庭弟子麼?盧澹心道:是啊,此舉雖然豪邁,但也委屈了自己的兒孫。

    不過當時大家猜測,你祖父其實還是會把書留給洞庭弟子的。

    當年洞庭派門人中有四仙,最小的一個不僅獨得了你祖父真傳,并且還另有奇緣,學會一種神奇的劍法,一柄長劍打遍天下無敵手。

    你祖父說是将秘笈傳給劍術第一的人,其實還是想傳給他的小徒兒。

     沈瑄道:何不直說?盧澹心猶豫道:這個貧道也不太明白。

    隻知道你祖父原也是很喜愛這小徒弟的,但這小徒弟性情卻有些狷介,為人放浪不羁。

    那時他早已離開師門,在江湖上遊蕩。

    想來你祖父為他有才,要把書傳他,卻又不肯讓他得來太易,故此出了這難題,逼他去争這天下劍術第一的稱号。

    後來,你父親繼任了洞庭掌門之位,便将這件事認真操辦起來,要在你祖父下葬之前定出《不系舟》的傳人。

    那年端午,洞庭派在洞庭湖三醉宮外擺下擂台,不論何門何派凡以劍術勝得天下人的,即得《不系舟》一書。

    那時貧道也有幸觀禮。

    沈瑄默默想,父親就是在端午節後不久去世的。

     那天,三醉宮真來了很多人,但都是看熱鬧的,上去比劍者寥寥無幾。

    大家都明白沈大俠的真實意願,何況别說沒有希望戰勝那小徒弟,三個大弟子也不是好相與的。

    但奇怪的是,從早上一直比到下午,從下午一直比到黃昏,那小徒弟始終沒有來。

    沈瑄問道:他是不是不知道,或者他不想要書? 盧澹心搖頭道:你祖父的遺言傳得比風還快。

    一時間江湖上議論紛紛,都是比劍奪書的事,他怎會不知?不想要那書,以他自負的脾氣倒也有可能,當時你的父親和幾個師兄弟也這麼猜測。

    但就算他真的不要,也該回來比劍,好将書留在洞庭門中才是。

    一直等到日落西山,眼看比劍就要結束了,那小徒弟還是沒有露面。

    沈瑄問道:那麼,是誰成為劍術第一? 盧澹心道:你的父親和大弟子吳劍知、三弟子樂子有一般的精研洞庭劍法,武功也是極高的。

    這時候尚未有人能勝過他們三個,書還是留在了洞庭。

    若論誰是第一,應當是你父親。

    其實,你父親才是洞庭門中第一人。

    若論劍法神奇,不得不讓那小徒兒。

    但若加上内功拳腳、學問見識、琴棋書畫等諸般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