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也不過是從頭再來
關燈
小
中
大
魯成仲那日并沒有喝下赢雁飛賜的那盅酒,他轉身過去就吐在了衣襟内。
并不是他對赢雁飛有什麼疑心,隻是習慣了,當年楊放作鐵風軍的統領時就是從不沾一滴酒的,這已是老規矩。
那夜他送雲行天進了後宮,就在交輝門上守着。
因這些時日實是累的很了,不小心還是打了個盹,蒙蒙胧胧間聽得一個再熟不過的聲音在說:好象是昏過去了,把他帶走吧!是放到暖曦閣裡去麼?不,他是不會投向我們這一邊的,把他關别處吧。
他辨出這兩個人,一個是楊放,一個是令狐鋒。
電光火石間他什麼都明白了。
楊放與雲行天的争執他是親見的,這些日子的不祥之感終于找到了源頭。
魯成仲想道:是了是了,以楊放的性子,不會就這麼罷休的,那日以後他就沒再為此事勸谏過,這不對勁,再就是軍師的事出來他微微的睜開一隻眼睛,見整個城樓上都是兵刃的寒光閃動,心知在這裡是不可以動彈的。
于是就由人把他架起來,扔在一宮城處一處待衛們休息的房裡。
魯成仲想道:楊大将軍呀楊大将軍,我是你一手帶出來的,果然是深知我性,沒來勸降。
忠于皇上,是過去那些年你一點一滴的教我們的,我也總不能負了你的心血不是?他趁守衛的一時疏忽殺了守衛逃出來。
他想道:眼下隻有鐵風軍是肯定不會叛的,要緊的保全了這支強軍。
楊放雖着大批人馬在鐵風軍營外看守,但魯成仲在這營裡住了多年,知曉幾個隐秘的通道,于是私下裡潛了回去,鐵風軍裡的人見了他終于得知出了什麼事。
當下紛紛嚷嚷着要殺進宮去,被魯成仲攔住了,魯成仲道:他們敢作這事,定是雲行風也叛了,城外的雲軍就不是很可靠,我來的路上,城裡各處要道都被楊軍守住了,我軍以騎兵為主,在這城裡和他們打,是不化算的。
眼下沖進去救皇上出來是不成了,我們得活下來,出去找個安身的地方。
他們不敢殺皇上的,相信天下有不少忠義之士會與我們一道擁戴皇上共同平叛,我們自然是打頭的。
我們先沖出去再說。
鐵風軍突如其來的沖刺讓楊軍措手不及,沒能攔的住。
他們到城外時,秋波道:雲行風縱是靠不住,雲軍的士卒總不會個個背叛皇上,我們不妨把消息傳給他們,由他們與那妖後鬧去。
若是出了死傷,正好是群情激憤,我們再當頭一呼,有了這二萬雲軍未必攻不下宮城。
魯成仲深以為然,于是就出了朝天門下那一幕。
卻沒料到赢雁飛一席話就讓一場風波平息了,于是隻好逃開。
楊軍和令狐軍的騎兵一直在追他們,魯成仲領着鐵風軍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楊軍和令狐軍吃了幾次虧後不敢分兵,小心謹慎,就一直沒能追上他們。
不過兩軍也是久曆戰陣的,在他們身後幾步處吊着,使得他們沒法弄到一個落腳的地方。
就這麼一路追一路逃的橫過了明淩河銀河風南草原,一直逃到了雁脊關下,奉命駐守雁脊關的本是雲軍的一位副将,此人曾為雲行天親手所救,又與雲行風甚有嫌隙,一聽此事就概然讓他們入了關城。
楊軍和令狐軍中人追至,一日攻不下母堡,便掃蕩了外圍的子堡。
魯成仲和雁脊關的兵力合起來隻有不到七千人,無奈隻得棄守子堡,龜縮于母堡之中,雖然楊令兩軍一時攻不上來,他們也出不去。
好在母堡中糧食充足,一時倒也安全。
消息傳到了西京,赢雁飛在鳳明宮怡性閣召衆人商議。
楊放有些感慨道:沒曾想當初親手督造的這座雄關,還未能抵擋一次蠻族的入侵,倒先作了自家人殘殺的戰場。
雲行風一旁冷言冷語道:對你,也真是自家人了,鐵風軍那些人哪一個不是你一手帶出來的?你如今可是有些悔了麼?袁兆周道:雲将軍這是什麼話?難道鐵風軍于你不是自家人麼?當初他挑近衛之時,十之四五出自雲軍。
雲行風對袁兆周怒目而視,令狐鋒打斷了他們,道:還好鎮風堡的守将未放鐵風軍入城,否則就大不一樣了。
袁兆周點頭道:是呀,鎮風堡中的糧食足以供三萬大軍一年之需,城堅地闊,若是他們得了鎮風堡,樹勤王之旗,隻怕會有不少崇他之名的流民聚來,那就真是有些麻煩。
楊放道:正是!好在眼下他們躲在雁脊關的母堡之中,我們固然不易攻下,他們也沒了出路。
堡中糧食隻夠他們食用年餘,不必攻打,圍上幾個月,他們自然是降了。
赢雁飛本一直沒出聲,這時卻道:你們可知道,這鎮風堡的的守将本不是定的這一個,而正是雁脊關的那一個。
衆人俱怔住了,赢雁飛淡淡的道:他定人的那日,泌和正在他身邊,因赢泌和在那一帶與蠻族周旋良久,便問他何人堪當鎮風堡守将,赢泌和見了這兩個名字,便舉薦了這一個。
這是因我曾對他說過,鎮風堡極要緊,若是落在他的死忠部下手裡,便是我得了西京,也難說平定了北方。
幾個人聽了這話,都默然了片刻,袁兆周道:太後果然深思熟慮,想的長遠。
這鐵風軍眼下是不必管他們了。
雁脊關的子堡都在我們手上,又有鎮風堡的支援,他們出不來的。
倒是民政上頭的事,更是要緊。
當下便細細道來,今年年成甚平,北方各省都隻夠口糧,各軍大都願駐南方,中洲這些年來都是各軍就近在駐地征糧,南方百姓甚多怨言,便有為沐家報仇的各股小亂此起彼伏,又聽人傳說是石頭營尚在嶺東一帶山中活動,有不少南方青壯都跑去嶺東,盼能尋着石頭營,加入起事。
楊放聽到這裡時,眉頭不由一皺。
袁兆周又一一述了今年的各項收支,說了大半個時辰才道:大略就是如此了,細帳在泌和那裡,他這幾日在總着,太後看該如何處置?赢雁飛凝神細聽,令狐鋒也是竭力想弄明白,一時聽不懂的就問了出來,雲行風坐得倒端正,楊放卻看出來他已是一團迷糊,至于楊放自已,卻是懶得傷這個神,索性琢磨着這幾個人的心思,倒也悠閑。
赢雁飛聽罷了想了片刻,還是把問題又抛了回去,問道:袁先生以為如何?袁兆周苦笑了一下道:于今之計,惟有降
并不是他對赢雁飛有什麼疑心,隻是習慣了,當年楊放作鐵風軍的統領時就是從不沾一滴酒的,這已是老規矩。
那夜他送雲行天進了後宮,就在交輝門上守着。
因這些時日實是累的很了,不小心還是打了個盹,蒙蒙胧胧間聽得一個再熟不過的聲音在說:好象是昏過去了,把他帶走吧!是放到暖曦閣裡去麼?不,他是不會投向我們這一邊的,把他關别處吧。
他辨出這兩個人,一個是楊放,一個是令狐鋒。
電光火石間他什麼都明白了。
楊放與雲行天的争執他是親見的,這些日子的不祥之感終于找到了源頭。
魯成仲想道:是了是了,以楊放的性子,不會就這麼罷休的,那日以後他就沒再為此事勸谏過,這不對勁,再就是軍師的事出來他微微的睜開一隻眼睛,見整個城樓上都是兵刃的寒光閃動,心知在這裡是不可以動彈的。
于是就由人把他架起來,扔在一宮城處一處待衛們休息的房裡。
魯成仲想道:楊大将軍呀楊大将軍,我是你一手帶出來的,果然是深知我性,沒來勸降。
忠于皇上,是過去那些年你一點一滴的教我們的,我也總不能負了你的心血不是?他趁守衛的一時疏忽殺了守衛逃出來。
他想道:眼下隻有鐵風軍是肯定不會叛的,要緊的保全了這支強軍。
楊放雖着大批人馬在鐵風軍營外看守,但魯成仲在這營裡住了多年,知曉幾個隐秘的通道,于是私下裡潛了回去,鐵風軍裡的人見了他終于得知出了什麼事。
當下紛紛嚷嚷着要殺進宮去,被魯成仲攔住了,魯成仲道:他們敢作這事,定是雲行風也叛了,城外的雲軍就不是很可靠,我來的路上,城裡各處要道都被楊軍守住了,我軍以騎兵為主,在這城裡和他們打,是不化算的。
眼下沖進去救皇上出來是不成了,我們得活下來,出去找個安身的地方。
他們不敢殺皇上的,相信天下有不少忠義之士會與我們一道擁戴皇上共同平叛,我們自然是打頭的。
我們先沖出去再說。
鐵風軍突如其來的沖刺讓楊軍措手不及,沒能攔的住。
他們到城外時,秋波道:雲行風縱是靠不住,雲軍的士卒總不會個個背叛皇上,我們不妨把消息傳給他們,由他們與那妖後鬧去。
若是出了死傷,正好是群情激憤,我們再當頭一呼,有了這二萬雲軍未必攻不下宮城。
魯成仲深以為然,于是就出了朝天門下那一幕。
卻沒料到赢雁飛一席話就讓一場風波平息了,于是隻好逃開。
楊軍和令狐軍的騎兵一直在追他們,魯成仲領着鐵風軍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楊軍和令狐軍吃了幾次虧後不敢分兵,小心謹慎,就一直沒能追上他們。
不過兩軍也是久曆戰陣的,在他們身後幾步處吊着,使得他們沒法弄到一個落腳的地方。
就這麼一路追一路逃的橫過了明淩河銀河風南草原,一直逃到了雁脊關下,奉命駐守雁脊關的本是雲軍的一位副将,此人曾為雲行天親手所救,又與雲行風甚有嫌隙,一聽此事就概然讓他們入了關城。
楊軍和令狐軍中人追至,一日攻不下母堡,便掃蕩了外圍的子堡。
魯成仲和雁脊關的兵力合起來隻有不到七千人,無奈隻得棄守子堡,龜縮于母堡之中,雖然楊令兩軍一時攻不上來,他們也出不去。
好在母堡中糧食充足,一時倒也安全。
消息傳到了西京,赢雁飛在鳳明宮怡性閣召衆人商議。
楊放有些感慨道:沒曾想當初親手督造的這座雄關,還未能抵擋一次蠻族的入侵,倒先作了自家人殘殺的戰場。
雲行風一旁冷言冷語道:對你,也真是自家人了,鐵風軍那些人哪一個不是你一手帶出來的?你如今可是有些悔了麼?袁兆周道:雲将軍這是什麼話?難道鐵風軍于你不是自家人麼?當初他挑近衛之時,十之四五出自雲軍。
雲行風對袁兆周怒目而視,令狐鋒打斷了他們,道:還好鎮風堡的守将未放鐵風軍入城,否則就大不一樣了。
袁兆周點頭道:是呀,鎮風堡中的糧食足以供三萬大軍一年之需,城堅地闊,若是他們得了鎮風堡,樹勤王之旗,隻怕會有不少崇他之名的流民聚來,那就真是有些麻煩。
楊放道:正是!好在眼下他們躲在雁脊關的母堡之中,我們固然不易攻下,他們也沒了出路。
堡中糧食隻夠他們食用年餘,不必攻打,圍上幾個月,他們自然是降了。
赢雁飛本一直沒出聲,這時卻道:你們可知道,這鎮風堡的的守将本不是定的這一個,而正是雁脊關的那一個。
衆人俱怔住了,赢雁飛淡淡的道:他定人的那日,泌和正在他身邊,因赢泌和在那一帶與蠻族周旋良久,便問他何人堪當鎮風堡守将,赢泌和見了這兩個名字,便舉薦了這一個。
這是因我曾對他說過,鎮風堡極要緊,若是落在他的死忠部下手裡,便是我得了西京,也難說平定了北方。
幾個人聽了這話,都默然了片刻,袁兆周道:太後果然深思熟慮,想的長遠。
這鐵風軍眼下是不必管他們了。
雁脊關的子堡都在我們手上,又有鎮風堡的支援,他們出不來的。
倒是民政上頭的事,更是要緊。
當下便細細道來,今年年成甚平,北方各省都隻夠口糧,各軍大都願駐南方,中洲這些年來都是各軍就近在駐地征糧,南方百姓甚多怨言,便有為沐家報仇的各股小亂此起彼伏,又聽人傳說是石頭營尚在嶺東一帶山中活動,有不少南方青壯都跑去嶺東,盼能尋着石頭營,加入起事。
楊放聽到這裡時,眉頭不由一皺。
袁兆周又一一述了今年的各項收支,說了大半個時辰才道:大略就是如此了,細帳在泌和那裡,他這幾日在總着,太後看該如何處置?赢雁飛凝神細聽,令狐鋒也是竭力想弄明白,一時聽不懂的就問了出來,雲行風坐得倒端正,楊放卻看出來他已是一團迷糊,至于楊放自已,卻是懶得傷這個神,索性琢磨着這幾個人的心思,倒也悠閑。
赢雁飛聽罷了想了片刻,還是把問題又抛了回去,問道:袁先生以為如何?袁兆周苦笑了一下道:于今之計,惟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