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看蒼天 四方雲動
關燈
小
中
大
伯正是為此,北方百姓難道對蠻族畏俱如此之深,一聽說交戰便即南下麼?
赢淆搖頭道:這些年蠻族來去滋擾已慣了,若是一聽開戰便跑,那百姓們也不用活了。
這回實是雲老将軍幹了件驚世駭俗的大事,方才令百姓震動。
據說雲老将軍到風南下令老弱南撤,壯男從軍時,雲家的老人們便仗着是同宗,想和雲老将軍打個商量,更有幾個打定了帶頭鬧事的主意。
誰知,老将軍一到同山,第一樁便是砸了雲家的祖墳!燒了雲家的祠堂!這還是四年前雲帥回鄉祭祖時新修的呢!他對雲家的老人說,這事蠻族來了反正也要做的,不如自家先幹了。
這一傳開,通北方都哄動,百姓們曉得這回不同往常,趕緊收拾了全跑了,雲帥沿路住食又備的妥當,所以現時西京以北隻怕都沒人了。
那邊人一走空,就開始燒草燒麥子,那煙,西京城都看的清清楚楚。
沐霖倒吸一口涼氣,這雲家的人可真是恨得下心呀,他問道:看來雲帥決心極大,依世伯看,這一戰吉兇如何?赢淆情色肅然道:吉兇如何是不敢說。
不過雲帥的戰略倒還看出了幾分 他卻把話題一轉道:不知若是賢侄,會如何應對此戰?沐霖道:以沐霖淺見,要論今日之戰,自需思往日之戰。
前次蠻族入侵,特穆爾吉反複在風南一帶攻城劫殺,有大軍出戰又退回風涯山脈,我軍被激怒又不知蠻族戰力深淺,被誘至草原之上決戰,結果幾戰俱慘敗,我軍主力盡喪于此。
之後,将士又畏蠻族如虎,龜縮于西京城中不出。
任由蠻族入了怒河走廊。
但蠻族在怒河走廊中進軍極慢,更是受挫于雪擁關,數月不得下,特穆爾吉被逼無奈行險攻噍城,取遠禁斷了雪擁關的糧道才終于攻下雪擁關。
若是将風南平原上被消耗了大部步卒用在厚琊山原中,蠻族絕無可能勝的如此輕松,至少,噍城中如有四五千人馬,以馮輝之能,未必就會讓此城被穆特爾吉奪了去。
蠻族若久攻雪擁關不落,西京城中兵馬出而斷之後路,當年一戰,必不會如此之慘。
趙子飛聽了連連點頭道:二公子這見解與雲帥所言大略相類,雲帥之意所謂強軍都隻在适合的戰場上才稱得上一個強字,若是天時地利不同,弱也可強,強也可弱。
正是!沐霖與赢淆異口同聲道。
沐霖道:所以若我是雲帥定也會如眼下這般放棄西京以北平原,并行堅壁清野之策,同時以少而精的騎兵在風涯山脈一帶活動,适機搔擾蠻族後方,攻其牲群與傷兵。
在西京可守可不守,守則要盡可能多的拖住蠻族兵力。
在厚琊山原的各個關口逐次抵禦,以關口消耗蠻軍兵力,然不可退過雪擁關,因退過雪擁關瞧城就是孤懸敵後,恐蠻族重施當年故技。
隻要瞧城和雪擁關兵力糧草充足互為犄角之勢,蠻族就很難攻下。
戰況若是就此膠着下去,就要看誰的糧草充足,打的其實是耐性戰了。
赢淆點頭道:是呀,若是南方這幾年糧食豐産,安王全力支持,就有取勝之機,否則不過我奇怪的倒是這一路上,多見有新拓出來的馬道,就好比這條通瞧城的路,這都是趙将軍督修的吧?趙子飛點頭稱是,赢淆道:雲帥修這些馬道做什麼?這不是反而有益于蠻族騎兵的調動,這是為何? 趙子飛笑道:這卻要恕未将買個關子了,這其中的奧妙兩位不久便知。
赢淆笑道:看來,雲帥還另有妙計,老夫就靜候各位捷報了,告辭!這時路上已被清理出來,沐霖與趙子飛便别了赢淆,率軍離去。
這一路行在山原之中,流亡百姓不絕于途,傳來的消息也是衆說紛纭。
有道,蠻族可汗的大軍已過了雁脊山口,與楊将軍打過好幾仗。
有道那不過是哈爾可達的私屬,蠻族大軍還遠着呢。
其中還有不少文官官眷之類,不過他們隻是遷到雪擁關之後,而不會去南方。
二人晝夜急行,終在六月二十五日到達西京城郊。
遠遠的見着一些百姓中混有一标人馬護着金辇而來,雖遠不及正經儀仗,然而卻也極為醒目。
趙子飛向那打頭的标将道:皇帝和太後也撤出來了? 标将道:是,這些百姓是西京最後一批老弱,眼下西京城中隻剩得軍隊和青壯漢子二位要去見過皇帝太後麼? 沐霖盯着那金辇的護簾,神色有些異樣,聽趙子飛道:這回就算了,日後迎皇帝回京之日再行大禮。
卻也沒有言語。
雲行天站在西京城頭,身後将士們目送家人親眷離去都難掩悲涼之情,誰知道這一去還有沒有再見之日? 雲行風突然道:看,趙将軍和沐二公子來了。
雲天行定神一看,果見前面塵頭中現出兩面大旗,便遣人下去迎候。
一會兒,見沐霖上來,雲行天正待上前迎接,眼中餘光一閃,卻看見了一個決不應出現在這裡的人。
赢雁飛懷中抱着兒子,身後跟着朱紋,笑盈盈的從城樓中踱了出來。
雲行天大怒,一時也顧不上沐趙二人,大步踏過去。
不待他開口,赢雁飛搶着道:這怪不得袁先生和那位标将,袁先生将我們接出宮在城樓中交與他時,趁着宮中待衛與他手下換防,妾身命一名宮女穿了妾身的衣裳,抱個布偶上了乘辇,那位标将不識得妾身,故爾被蒙混了過去。
雲行天氣極,你這是做什麼,西京馬上就是最前線,你賴在這裡一點用處也無,還要勞别人分心照顧!赢雁飛不答,将手中孩子交于朱紋,跳上城堞,再把孩子報回懷中。
赢雁飛的面龐在天際映襯下如綻現佛光般聖潔端麗,她的容光一下子讓城上城下的土兵們都為之安靜下來。
她向着士兵們高聲道:我自知在西京幫不了什麼忙,但我兒既已為大幸皇帝,便不能在大敵當前私自逃走,而由各位為中洲浴血抗敵,我與皇帝當與西京,與諸位共存亡。
如有拖累各位之處,尚請各位見諒。
她向下伏身行禮,城上城下頓時跪成一片,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聲如浪潮此起彼伏,士兵們面色漲紅,方才離别的悲涼
這回實是雲老将軍幹了件驚世駭俗的大事,方才令百姓震動。
據說雲老将軍到風南下令老弱南撤,壯男從軍時,雲家的老人們便仗着是同宗,想和雲老将軍打個商量,更有幾個打定了帶頭鬧事的主意。
誰知,老将軍一到同山,第一樁便是砸了雲家的祖墳!燒了雲家的祠堂!這還是四年前雲帥回鄉祭祖時新修的呢!他對雲家的老人說,這事蠻族來了反正也要做的,不如自家先幹了。
這一傳開,通北方都哄動,百姓們曉得這回不同往常,趕緊收拾了全跑了,雲帥沿路住食又備的妥當,所以現時西京以北隻怕都沒人了。
那邊人一走空,就開始燒草燒麥子,那煙,西京城都看的清清楚楚。
沐霖倒吸一口涼氣,這雲家的人可真是恨得下心呀,他問道:看來雲帥決心極大,依世伯看,這一戰吉兇如何?赢淆情色肅然道:吉兇如何是不敢說。
不過雲帥的戰略倒還看出了幾分 他卻把話題一轉道:不知若是賢侄,會如何應對此戰?沐霖道:以沐霖淺見,要論今日之戰,自需思往日之戰。
前次蠻族入侵,特穆爾吉反複在風南一帶攻城劫殺,有大軍出戰又退回風涯山脈,我軍被激怒又不知蠻族戰力深淺,被誘至草原之上決戰,結果幾戰俱慘敗,我軍主力盡喪于此。
之後,将士又畏蠻族如虎,龜縮于西京城中不出。
任由蠻族入了怒河走廊。
但蠻族在怒河走廊中進軍極慢,更是受挫于雪擁關,數月不得下,特穆爾吉被逼無奈行險攻噍城,取遠禁斷了雪擁關的糧道才終于攻下雪擁關。
若是将風南平原上被消耗了大部步卒用在厚琊山原中,蠻族絕無可能勝的如此輕松,至少,噍城中如有四五千人馬,以馮輝之能,未必就會讓此城被穆特爾吉奪了去。
蠻族若久攻雪擁關不落,西京城中兵馬出而斷之後路,當年一戰,必不會如此之慘。
趙子飛聽了連連點頭道:二公子這見解與雲帥所言大略相類,雲帥之意所謂強軍都隻在适合的戰場上才稱得上一個強字,若是天時地利不同,弱也可強,強也可弱。
正是!沐霖與赢淆異口同聲道。
沐霖道:所以若我是雲帥定也會如眼下這般放棄西京以北平原,并行堅壁清野之策,同時以少而精的騎兵在風涯山脈一帶活動,适機搔擾蠻族後方,攻其牲群與傷兵。
在西京可守可不守,守則要盡可能多的拖住蠻族兵力。
在厚琊山原的各個關口逐次抵禦,以關口消耗蠻軍兵力,然不可退過雪擁關,因退過雪擁關瞧城就是孤懸敵後,恐蠻族重施當年故技。
隻要瞧城和雪擁關兵力糧草充足互為犄角之勢,蠻族就很難攻下。
戰況若是就此膠着下去,就要看誰的糧草充足,打的其實是耐性戰了。
赢淆點頭道:是呀,若是南方這幾年糧食豐産,安王全力支持,就有取勝之機,否則不過我奇怪的倒是這一路上,多見有新拓出來的馬道,就好比這條通瞧城的路,這都是趙将軍督修的吧?趙子飛點頭稱是,赢淆道:雲帥修這些馬道做什麼?這不是反而有益于蠻族騎兵的調動,這是為何? 趙子飛笑道:這卻要恕未将買個關子了,這其中的奧妙兩位不久便知。
赢淆笑道:看來,雲帥還另有妙計,老夫就靜候各位捷報了,告辭!這時路上已被清理出來,沐霖與趙子飛便别了赢淆,率軍離去。
這一路行在山原之中,流亡百姓不絕于途,傳來的消息也是衆說紛纭。
有道,蠻族可汗的大軍已過了雁脊山口,與楊将軍打過好幾仗。
有道那不過是哈爾可達的私屬,蠻族大軍還遠着呢。
其中還有不少文官官眷之類,不過他們隻是遷到雪擁關之後,而不會去南方。
二人晝夜急行,終在六月二十五日到達西京城郊。
遠遠的見着一些百姓中混有一标人馬護着金辇而來,雖遠不及正經儀仗,然而卻也極為醒目。
趙子飛向那打頭的标将道:皇帝和太後也撤出來了? 标将道:是,這些百姓是西京最後一批老弱,眼下西京城中隻剩得軍隊和青壯漢子二位要去見過皇帝太後麼? 沐霖盯着那金辇的護簾,神色有些異樣,聽趙子飛道:這回就算了,日後迎皇帝回京之日再行大禮。
卻也沒有言語。
雲行天站在西京城頭,身後将士們目送家人親眷離去都難掩悲涼之情,誰知道這一去還有沒有再見之日? 雲行風突然道:看,趙将軍和沐二公子來了。
雲天行定神一看,果見前面塵頭中現出兩面大旗,便遣人下去迎候。
一會兒,見沐霖上來,雲行天正待上前迎接,眼中餘光一閃,卻看見了一個決不應出現在這裡的人。
赢雁飛懷中抱着兒子,身後跟着朱紋,笑盈盈的從城樓中踱了出來。
雲行天大怒,一時也顧不上沐趙二人,大步踏過去。
不待他開口,赢雁飛搶着道:這怪不得袁先生和那位标将,袁先生将我們接出宮在城樓中交與他時,趁着宮中待衛與他手下換防,妾身命一名宮女穿了妾身的衣裳,抱個布偶上了乘辇,那位标将不識得妾身,故爾被蒙混了過去。
雲行天氣極,你這是做什麼,西京馬上就是最前線,你賴在這裡一點用處也無,還要勞别人分心照顧!赢雁飛不答,将手中孩子交于朱紋,跳上城堞,再把孩子報回懷中。
赢雁飛的面龐在天際映襯下如綻現佛光般聖潔端麗,她的容光一下子讓城上城下的土兵們都為之安靜下來。
她向着士兵們高聲道:我自知在西京幫不了什麼忙,但我兒既已為大幸皇帝,便不能在大敵當前私自逃走,而由各位為中洲浴血抗敵,我與皇帝當與西京,與諸位共存亡。
如有拖累各位之處,尚請各位見諒。
她向下伏身行禮,城上城下頓時跪成一片,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聲如浪潮此起彼伏,士兵們面色漲紅,方才離别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