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看蒼天 四方雲動
關燈
小
中
大
沐霖在六月十日渡過遠江。
踏上遠禁城的那一刻,沐霖俯瞰滾滾不盡的江水,回望身後面色沉毅的将士,再遠眺南方的故土,不由有些感慨,自已到底能不能把這些對自已忠心耿耿的南方兵士帶歸故國呢? 進了遠禁城,城中的守将趙子飛十分爽快地辦完了交接手續,沐霖将遠禁城的防衛交與沐家老将陳慶,便與趙子飛一道出城北上。
厚琊山原雖高遠不及那風涯山脈,然山勢極廣,千峰萬壑,綿綿不盡,足有數千裡,其中崎岖小道自是不計其數,但可行大軍的山道卻隻一條,那便是怒河走廊。
怒河走廊北起西京,南至遠禁,中有數處極窄之處,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其中最險的一處便是雪擁關。
雪擁關側有一略寬平的小道直取噍城,噍城之下的怒河與怒河走廊并行水勢略緩可行大船,噍城以上便隻行得竹排皮筏,是以水運貨物俱要經此處散運。
北上坐船許多險處需經纖夫拉上,由遠禁至噍城行程較南下多出五日,但仍較陸行為快,沐霖帶來的本是步卒就走了水路。
這一日到了噍城,沐霖望着這奇峰之崖上築就的碼頭不由喟歎:這等奇險之境,當年的格特丹汗也能一攻而下,真是天降中洲之劫。
是呀,趙子飛不知何時上到沐霖船上,道:當年特穆爾吉攻雪擁關受挫,卻另辟蹊徑,蠻族本不擅舟揖,他卻出人意料的取了噍城,以四千精銳乘船直下遠禁,遠禁守軍驚駭之下,全無鬥志,三萬大軍居然不敢迎戰四千暈船體疲之師,開城出降,這才使的京都淪陷,大幸一敗塗地。
唉,當日遠禁守城有雲帥一成風骨,五十年前的一戰,未必就是這等結局! 沐霖微微一笑道:當日朝堂之上畏敵如虎的,又何止遠禁守将?今日之中洲這般豪氣者也不過雲帥一人而已。
我聽說趙将軍本是不大贊同雲帥之意的,今日何出此言? 趙子飛道:二公子應知,這噍城本是我與雲帥初戰之地,那時雲帥尚是陳家部将,而我奉叔命來取噍城。
唉,那日慘敗,時至今日依舊心有餘悸。
自我跟了雲帥這幾年來,越來越覺得雲帥所思所想非我等可揣摩,我們在會議上自當言無不盡,隻望略補雲帥思慮不足之處,若是我等想到的雲帥已慮及,那自然是雲帥對。
這時船已到岸,二人率部下上岸換騎,趙子飛有幾分誇耀的指着出城的山路告知沐霖,這路是前年在他親自督率下築成的,原先隻能步行,現時卻可行奔馬。
誰知,剛一出城便被人流堵住。
趙子飛命人下去一問,原來是風南那邊遷來的老弱婦孺。
沐霖頓覺十分驚訝,風南至遠禁,便是快馬加鞭也需二十餘日,這些百姓扶老攜幼步行,怎麼也要四十餘日方可行完這一程,豈不是自銀河一戰後立即就開始南撤?這些百姓怎能如此輕易的就離鄉棄土? 沐霖就此詢問趙子飛,趙子飛道:我也覺奇怪,這是從陸上來的,遠禁城中三四日前就有走水路來的百姓,隻是貴方一時尚未準備妥當,才沒進入南方。
這幾日事務繁忙,倒未問上一問。
這時便有士卒過來禀報,說前路已在疏通,約需兩刻鐘便可容大軍通行,兩人便勒馬立在道邊等候。
左右無事,趙子飛見一老者乘一騎毛驢在城根下細細觀看着什麼,與勿勿趕路的百姓不大相同,便随口叫住他,老人家請留步。
那老人在回過頭來,欠身為禮道:這位将軍是叫老夫麼?沐霖見那老者面容清癯,三絡長須,雙目神光瑩然,氣度沖虛,不由生出這人決非常人之感,當既下馬道:不敢,小子冒昧,敢問先生台鑒?晚生有事請教。
那老者道:老朽雪田赢淆。
沐霖一驚跪下行禮:原是赢世伯,請受沐霖一拜。
趙子秋便知這位是赢氏的家主當今太後的父親,也忙下馬參見。
兩下裡見過禮後。
沐霖便問起赢家現狀,赢淆道:老夫一家上百口俱已南遷,隻老夫那二兒子執意留在北方。
今晨到了噍城,家人正在碼頭候船,老夫一時無事,便來此處憑吊先賢。
趙子飛奇道:這裡有何古迹?赢淆喟歎道:将軍難道不知麼?五十年前,特穆爾吉攻噍城,噍城守将馮輝隻率不足千餘守軍在城上與五千敵軍激戰三晝夜,殺敵過千,戰死于此城上,終不退一步。
雖說到底失城,然當年大戰中,中洲兵馬屢次以五倍十倍于蠻族之多而士無鬥志,一經交鋒即潰散,如馮輝者實是鳳毛鱗角。
趙子飛望着城牆上斑駁的刀痕箭迹,心中自道慚愧,自已居然從未曾聽說過此人。
沐霖問道:五十年前蠻族入侵之日,世伯家也未撤歸南方,今次如何這早便過來了?赢淆道:今日情形與當年不同。
當年蠻族不過是想掠劫财物,是以隻攻城池,然後便迅速南進,我族藏于鄉中似危實安,并未受多少滋擾。
但這次蠻族一心想永占中洲,必會在地方大肆清鄉以示威。
況且五十年前蠻族誘我軍戰于平原之上,以騎兵大敗我軍主力,而此次雲帥必不會再重蹈複轍,戰況若僵持起來,蠻族定會掠北方糧食牲畜為軍資,這卻是躲不過去的。
老夫一族老弱盡數及早南撤,我那二子泌和率了家中一班少年留下,打算無論如何要與蠻族周旋到底。
沐霖頗不以為然道:這太冒險了些,世伯為何不加阻攔?赢淆笑道:即是少年人總該有些少年人的志氣,都如老夫這般遇事隻想溜走,我赢家也就該完了。
老夫早在風涯山中存了極多糧草,卿和他少即好武,多閱兵書,這些年北方戰亂不休,也觀摩甚多,隻要機靈些,不定也能多多少少殺幾個蠻族。
若是實在混不下去了,他們還可以去投楊将軍,楊将軍近來在雁脊山口與蠻族幾番交戰多有勝績,頗見名将風範。
若是死在與蠻族之戰中也算是以身殉國罷。
說到此處到底不免有些意興低落。
趙子飛見狀有心岔開話題,想起初時的用意便問道:喔,倒忘了問了先生,不知為何百姓們撤得如此之快? 沐霖也道:勞煩世
踏上遠禁城的那一刻,沐霖俯瞰滾滾不盡的江水,回望身後面色沉毅的将士,再遠眺南方的故土,不由有些感慨,自已到底能不能把這些對自已忠心耿耿的南方兵士帶歸故國呢? 進了遠禁城,城中的守将趙子飛十分爽快地辦完了交接手續,沐霖将遠禁城的防衛交與沐家老将陳慶,便與趙子飛一道出城北上。
厚琊山原雖高遠不及那風涯山脈,然山勢極廣,千峰萬壑,綿綿不盡,足有數千裡,其中崎岖小道自是不計其數,但可行大軍的山道卻隻一條,那便是怒河走廊。
怒河走廊北起西京,南至遠禁,中有數處極窄之處,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其中最險的一處便是雪擁關。
雪擁關側有一略寬平的小道直取噍城,噍城之下的怒河與怒河走廊并行水勢略緩可行大船,噍城以上便隻行得竹排皮筏,是以水運貨物俱要經此處散運。
北上坐船許多險處需經纖夫拉上,由遠禁至噍城行程較南下多出五日,但仍較陸行為快,沐霖帶來的本是步卒就走了水路。
這一日到了噍城,沐霖望着這奇峰之崖上築就的碼頭不由喟歎:這等奇險之境,當年的格特丹汗也能一攻而下,真是天降中洲之劫。
是呀,趙子飛不知何時上到沐霖船上,道:當年特穆爾吉攻雪擁關受挫,卻另辟蹊徑,蠻族本不擅舟揖,他卻出人意料的取了噍城,以四千精銳乘船直下遠禁,遠禁守軍驚駭之下,全無鬥志,三萬大軍居然不敢迎戰四千暈船體疲之師,開城出降,這才使的京都淪陷,大幸一敗塗地。
唉,當日遠禁守城有雲帥一成風骨,五十年前的一戰,未必就是這等結局! 沐霖微微一笑道:當日朝堂之上畏敵如虎的,又何止遠禁守将?今日之中洲這般豪氣者也不過雲帥一人而已。
我聽說趙将軍本是不大贊同雲帥之意的,今日何出此言? 趙子飛道:二公子應知,這噍城本是我與雲帥初戰之地,那時雲帥尚是陳家部将,而我奉叔命來取噍城。
唉,那日慘敗,時至今日依舊心有餘悸。
自我跟了雲帥這幾年來,越來越覺得雲帥所思所想非我等可揣摩,我們在會議上自當言無不盡,隻望略補雲帥思慮不足之處,若是我等想到的雲帥已慮及,那自然是雲帥對。
這時船已到岸,二人率部下上岸換騎,趙子飛有幾分誇耀的指着出城的山路告知沐霖,這路是前年在他親自督率下築成的,原先隻能步行,現時卻可行奔馬。
誰知,剛一出城便被人流堵住。
趙子飛命人下去一問,原來是風南那邊遷來的老弱婦孺。
沐霖頓覺十分驚訝,風南至遠禁,便是快馬加鞭也需二十餘日,這些百姓扶老攜幼步行,怎麼也要四十餘日方可行完這一程,豈不是自銀河一戰後立即就開始南撤?這些百姓怎能如此輕易的就離鄉棄土? 沐霖就此詢問趙子飛,趙子飛道:我也覺奇怪,這是從陸上來的,遠禁城中三四日前就有走水路來的百姓,隻是貴方一時尚未準備妥當,才沒進入南方。
這幾日事務繁忙,倒未問上一問。
這時便有士卒過來禀報,說前路已在疏通,約需兩刻鐘便可容大軍通行,兩人便勒馬立在道邊等候。
左右無事,趙子飛見一老者乘一騎毛驢在城根下細細觀看着什麼,與勿勿趕路的百姓不大相同,便随口叫住他,老人家請留步。
那老人在回過頭來,欠身為禮道:這位将軍是叫老夫麼?沐霖見那老者面容清癯,三絡長須,雙目神光瑩然,氣度沖虛,不由生出這人決非常人之感,當既下馬道:不敢,小子冒昧,敢問先生台鑒?晚生有事請教。
那老者道:老朽雪田赢淆。
沐霖一驚跪下行禮:原是赢世伯,請受沐霖一拜。
趙子秋便知這位是赢氏的家主當今太後的父親,也忙下馬參見。
兩下裡見過禮後。
沐霖便問起赢家現狀,赢淆道:老夫一家上百口俱已南遷,隻老夫那二兒子執意留在北方。
今晨到了噍城,家人正在碼頭候船,老夫一時無事,便來此處憑吊先賢。
趙子飛奇道:這裡有何古迹?赢淆喟歎道:将軍難道不知麼?五十年前,特穆爾吉攻噍城,噍城守将馮輝隻率不足千餘守軍在城上與五千敵軍激戰三晝夜,殺敵過千,戰死于此城上,終不退一步。
雖說到底失城,然當年大戰中,中洲兵馬屢次以五倍十倍于蠻族之多而士無鬥志,一經交鋒即潰散,如馮輝者實是鳳毛鱗角。
趙子飛望着城牆上斑駁的刀痕箭迹,心中自道慚愧,自已居然從未曾聽說過此人。
沐霖問道:五十年前蠻族入侵之日,世伯家也未撤歸南方,今次如何這早便過來了?赢淆道:今日情形與當年不同。
當年蠻族不過是想掠劫财物,是以隻攻城池,然後便迅速南進,我族藏于鄉中似危實安,并未受多少滋擾。
但這次蠻族一心想永占中洲,必會在地方大肆清鄉以示威。
況且五十年前蠻族誘我軍戰于平原之上,以騎兵大敗我軍主力,而此次雲帥必不會再重蹈複轍,戰況若僵持起來,蠻族定會掠北方糧食牲畜為軍資,這卻是躲不過去的。
老夫一族老弱盡數及早南撤,我那二子泌和率了家中一班少年留下,打算無論如何要與蠻族周旋到底。
沐霖頗不以為然道:這太冒險了些,世伯為何不加阻攔?赢淆笑道:即是少年人總該有些少年人的志氣,都如老夫這般遇事隻想溜走,我赢家也就該完了。
老夫早在風涯山中存了極多糧草,卿和他少即好武,多閱兵書,這些年北方戰亂不休,也觀摩甚多,隻要機靈些,不定也能多多少少殺幾個蠻族。
若是實在混不下去了,他們還可以去投楊将軍,楊将軍近來在雁脊山口與蠻族幾番交戰多有勝績,頗見名将風範。
若是死在與蠻族之戰中也算是以身殉國罷。
說到此處到底不免有些意興低落。
趙子飛見狀有心岔開話題,想起初時的用意便問道:喔,倒忘了問了先生,不知為何百姓們撤得如此之快? 沐霖也道:勞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