殃及池魚、神秘陰神
關燈
小
中
大
周十餘裡的大明湖,占了濟南府城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這裡的風景可說有口皆碑,清 明時節,這裡的景緻,令人想起煙雨江南。
夏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鎮江 劉鐵雲寫了一本名著老殘遊記,把大明湖的影色描繪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書上有一段: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隻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宮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那千佛山的倒 影,映在湖裡,看得明明白白…… 千佛山就是曆山,在城南五六裡。
在大明湖不僅看不到千佛山的倒影,甚至看不清千佛 山。
出北水門,在與濟水合流處,卻可以看到東北十五裡外,虎牙傑立、孤峰兀拔、青崖翠 發,望同點黛的華不(音:花附)注山。
那時,湖西的曆下亭确是全湖風景最勝處,但楹聯中沒有狀元郎道州何紹基的大手筆名 聯,中間也沒有乾隆皇帝的禦書碑,因為目下是雍正九年清朝節前後。
雍正大帝的文治武功,那是沒有話說的,是他,奠定了滿清皇朝三百年的大好根基。
同 時,不論是對内或對外,他所殺的人,數量之多,也是數一數二的。
他所掀起的文字獄大風 暴足以令那些懷念大明皇朝,心存漢室的讀書人沒齒難忘。
他所豢養的皇家特務血滴子,也 令武林人聞名變色,今天下臣民膽顫心驚。
天剛破曉,寒風刺骨。
湖面上,煙水朦胧。
湖岸的垂柳抽出新技,湖面卻沒有荷花。
北面第三根亭柱下,端坐一個年輕人。
前額剃得光光亮亮,腦後吊着黑油光亮的豬尾巴 發辮,長及背腰。
穿一襲黑袍,外面加一件時髦的馬褂,那一排搶眼的珠扣,很像是名 貴的珊瑚珠。
這說明了年輕人的身份地位,決不是普通的升鬥小民。
當然,人是衣裝,佛是 金裝;年輕俊秀的人,穿上好的衣着,可增加三五分英華的氣質,至少可以擡高自己的身 價。
這年輕人坐得端正,全身放松,雙手按在隐藏在袍内的雙膝上,雙目似閉非閉,呼吸深 長不絕如縷。
在這裡,經常有起得早的人,在附近活動筋骨。
但這幾天細雨霏霏,清晨已不 見經常來散步活動的人,除了水禽的鳴聲,寂靜冷清不見人迹。
他已經坐了一個時辰,天沒亮就來了。
久久,輕微的腳步聲入耳。
他像個入定的老僧,更你一座沒有生命的石像。
終于,近旁的水香亭多了一個人,面向湖凝立。
西面不遠處的鐵公祠,也有人影移動。
出現在水香亭的人,是一位穿短襖的中年大漢,劍眉虎目,留了大八字胡,面向着湖 心,突然以僅可讓對方聽得到的嗓音說:“風蕭蕭!” “雨飄飄。
”年輕人以同樣的聲韻回答,但坐式絲毫不變連眼皮也沒眨動一下:“不要 回頭看。
” “天佑明!”大漢又說。
“水波不興。
” “可以就教嗎?” “不行。
”年輕人斷然拒絕:“事情已經辦妥,信物留在雲莊的雪香林月階右首小石獅 後面,匣中有待驗的首級、龍紋匕、六指右掌。
你們所要求的信物,都有了。
” “謹代泉下衆父老,緻哀誠謝忱。
”大漢眼中有淚光。
“你會水性嗎?”年輕人問。
“這……會。
”大漢遲疑地答。
“能潛泳多遠?” “百尺左右。
” “很好。
” “這……” “你已被人跟蹤,最少也有四個人在伺伏。
現在,你悄悄下水,向南潛泳,潛得愈遠愈 好,從岸旁的蘆葦深處登岸脫身,你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 “這……不可能的……” “世間沒有有可能的事。
如果你居然小看了濟南三傑,那你活的時日必定有限了,除非 你不是匡山水社的漏網之魚。
” 黃岡河旁有一座小鎮,叫匡山鎮,位于府城西郊五六裡,鎮北的頗有名氣的黃岡石橋。
橋本來叫匡山橋,百餘年前黃岡河于塞便成了廢橋,後來挖通貫通鹽河,才改成石橋。
五年 前,匡山鎮的一位富紳王隆武,在自己的遊艇上成立吟詠小社團,取名為水社,經常邀集一 些騷人墨客聚會在遊艇上,吃紅燒蹄膀喝高梁吟詩永對。
酒酣耳熱之後,吟的詩作的賦難難 免有點走樣變味,從風花雪月扯上了現實人生,少不了懷念逝去的歲月,故國的河山。
其 實,這些年齡最大的,不超過花甲。
可以糊得很,所發的感慨牢騷,隻是無謂的感情作用, 缺少實質的痛苦經曆内涵。
好像王隆武在喝足了黃湯之後,吟了兩句詩,其中一句是什麼:“披發左衽淚相看。
” 好像聖人也曾經贊譽過管仲尊王攘夷的不世功業:“微管仲,整頓其披發左衽矣!”意 思是說,沒有管仲,我們都已成為野蠻人了。
滿清人并不是披發左衽的野蠻人,而是留辮子穿胡服的遊牧民族,目下漢人的主子。
士大夫們肚裡裝滿了酒和紅燒蹄膀,笑得流出眼淚卻是真的,至于是不是真的為了披發 左衽而流淚相看,恐怕很難令人相信了。
濟南府的官府中人是相信的。
城東城守營那位城防管帶葉赫不但相信,而且暴跳如雷, 親自帶了八旗兵勇健營精銳,會同府衙威震齊魯的巡捕濟南三傑,午夜包圍匡山鎮,一口氣 捉了大大小小一百五十六名老少男女。
大明皇朝覆滅後,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号就是“隆武”,繼續與滿清周旋,鄭成 功曾經率兵反攻至南京。
王隆武的名字,就是叛逆的确證。
他那一句似通不通的歪詩,當然大逆不道,該誅九族 的反清鐵證。
就這樣,砍掉了一百五十六顆腦袋。
心驚膽跳的濟南人,都感到非常奇怪。
那天的遊艇上酒足肉飽,随口吟出的詩,是怎樣 傳出來的?怎麼居然傳到不懂漢語的葉赫耳中的? 還有,葉赫出兵,不會同府街的知府、同知、糧捕通判、巡檢,那是滿兵的特權,并不 足怪,怪的是僅帶三位巡捕,巡捕算老幾?歲月如流,五年過去了,匡山水社的血案已被人 所淡忘,濟南城的太平盛世中日漸繁榮,人口日增,并不因少掉百十顆腦袋而有所影響。
這件血案牽連并不廣,水社的成員為數有限,據說已被一網打盡。
但在人們的耳語中, 聽說王家的幾個傭人,在大兵合圍的前片刻逃掉了,至今下落不明。
水香亭的中年大漢失了蹤,曆下亭的年輕人坐式絲毫不變。
久久,一位青衣大漢跨人曆下亭.而水香亭中,三位大漢分站在亭外發呆。
大漢終于站在年輕人面前,一雙鷹目淩厲地在年輕人全身上下搜索。
“你,站起來。
”大漢用洪鐘似的大嗓門說。
年輕人雙目睜開了,瞥了大漢一眼,眼中有疑雲,也有令人莫測高深的笑意,然後從容 起立,極有風度地整衣。
“請教,尊駕有何見教?”年輕人泰然問。
“你貴姓?”大漢問。
“姓黃……” “王什麼?”大漢搶着差問。
“姓黃,大肚黃而不是三劃王。
”年輕人加以辯正。
“哦!你是……” “區區必須回答嗎?” “是的。
”大漢斬釘截鐵地說:“在下在辦案,濟南南天浩。
” 乾坤手南天浩,威鎮齊魯的名捕,濟南三傑的老大,一雙手不畏刀砍劍劈,擒捉人犯很 少動用兵刃,徒手擒人有如翁中捉鼈。
“區區黃升平,昨日落店悅來老店,從京師來,南下遊玩,三日後動身下江甯。
”年輕 人有條不紊,從容不迫一一道來,氣度雍容,一看便知是頗有身份的地位的人。
“黃升 平?”乾坤手粗眉深鎖,似是自言自語:“京都四公子之一的升平公子?” “這是區區的身份證明。
”升平公子從懷中掏出順天府,與及學政衙門核發的遊學文憑 遞過:“京都四公子隻是谑稱,幸勿見笑。
” 京都四公子有兩位是滿人,兩位漢人,當然是大大有的豪門子弟、京師三大富豪祝、 查、盛三家。
升平分子黃升平,就是查家的表親輩名門子弟,交結士大夫,進出公侯将相 家,膽識和豪氣,皆勝過其他三公子。
” 乾坤手接過文憑,瞥了一眼雙手奉還。
“公子可曾看到對面水香亭的人?”乾坤手欠身問,态度近乎卑謙。
“好像有一個人走動,但沒注意是什麼人。
”升平公子一面說,一面将文憑納入懷中的 秘藏荷包内。
“公子沒留意他是怎麼走的?” “沒有。
” “打擾公子了,敝下告辭。
” “南爺公忙,不送。
” 乾坤手繞至水香亭,與三名同伴在附近察看片刻,顯然已看出人是從水下走的,四人嘀 嘀咕咕商量片刻,用心地打量兩側的湖岸,匆匆走了。
升平公子半個時辰之後,方踱着方步離開曆下亭走了。
乾坤手是聰明人,聰明人不會向特權人物挑鬥,離開特權人物愈遠愈好。
因此,他完全 忽略了升平公子的可疑徵候,認為這是巧合而已,沒有深入調查的必要,大名鼎鼎的京都貴 公子,不可能遠到濟南來牽涉到罪犯事件;尤其是叛逆事件。
四個人回到鐵公祠,立即發出訊号。
鐵公祠是本人的俗稱,正式的名稱是七忠祠,祀的是建文時死難的七位忠臣,以鐵铉為 首。
七忠中,原來有把燕王殺得望影心驚的平安在内。
後來在萬曆中葉,皇帝老爺翻老帳, 認為平安不配入祀,撤掉平安換上了名不在奸臣榜的丁志芳。
乾坤手打發走兩個同伴,領着一名手下,繞湖岸南行,踏着微風細雨繞入一條小巷。
“南頭。
”走在後面的人說:“這是第三次咱們跟到水香亭了,三次幾乎都是同時間, 同一地點。
每次相隔三天。
上兩次毫無動靜,這次突然從水中溜走,會不會與那位什麼升平 公子有關?上兩次兩座亭裡都沒有人。
” “不要胡思亂想。
”乾坤手說:“如果把出現在正點子附近的人,都列為疑犯,保證會 天下大亂,咱們出動上萬人手也不夠分配。
京都四公子名動天下,京師的公卿都與他們有交 情,會牽涉到咱們濟南的小小叛逆策?” “查一查他的底……” “悅來老店有咱們的眼線。
”乾坤手說:“升平公昨天是怎麼來的,查一查就明白了。
照今天的情形看來,咱們跟蹤的計劃必定已經洩漏,放長線釣大魚的計劃算是失敗了。
” “是的。
水那麼冷,如非情況緊急,沒有人肯從水裡脫身。
” “所以,必須改變計劃。
” “那……” “立即收網,準備逮捕。
” “南頭,不是屬下多話。
”同伴笑笑說:“早就應該把那家夥逮捕了,到了咱們手中, 那怕他不将首腦人物招出來?” “不要輕估了他們。
”乾坤手苦笑。
“記住我的話,千萬不要用死來威脅一個抱必死決 心面對死境的人。
因為對方知道一落在咱們手中,決無生理,招與不招都是死,威脅不了他 的,除非用另一種手段。
” “屬下不信邪。
”同伴悻悻地說:“世間沒有不怕死的人,蝼蟻尚且貪生。
用他的命來 換口供,他會招的。
” “問題是他知道命不能換,更知道不招或許有一線生機。
少廢話了,快走。
我可以向你 保證,一定可以取得口供。
” 天一黑,城門關閉,任何人也叫不開城門,城内城外完全斷絕往來。
在城外活動的夜不 收,不怕城裡辦案的公人突然出來抓人。
出曆山門不遠,巍峨的正覺寺矗立在路旁。
再往東不遠,是另一名寺華林寺,兩寺之 間,形成城外的一條小街,各色各樣的店應有盡有。
來遊曆山千佛寺的人,回程時順便在此 地歇歇腳,替這兩座寺獻一些香油。
小街南首、高開客棧的門燈,發出暗紅色的光芒,要走近才能看清燈籠上的店名。
二更天,小街寂靜得可怕。
高開客棧中,不再有旅客走動。
城南郊沒有交通耍道,所以沒有夜市,天一黑就很少有 人出外活動了。
一個黑影從二進丁字号房,提了一個大包裹,貓似的閃入左鄰戊宇号房。
戊字号房是虛掩着的,人閃入,房門也就掩上了。
小窗上,突然出現燈光。
這是一間上房,設有内間。
外間設有床帳,一桌一幾,四張條凳。
一位年約三十上下,五官倒還清秀,而大腹便便的婦人,挑亮了桌上的菜油燈。
早上出現在永香亭的大漢,将大包裹放在桌上,在桌旁坐下,接過婦人送上的一杯冷 萊。
“官人,辦妥了嗎?”婦人在一旁坐下,神色有點不安,語氣也就不太穩定。
“辦妥了。
”大漢指指桌上的包裹,臉上恨意甚濃:“都在包裹裡。
” “沒錯?” “沒錯,我驗過匣裡的人頭栅手,确是六指老七的,他化成了灰,我也可以認出他 來。
” “哦!官人,你打算……” “素娥。
”大漢實然雙手抓住了婦人的右手,感情地輕撫:“聽我說,明天你一早就 走。
” “我走?官人……” “是,你得走。
”大漢神色凜然:“因為我發現有人釘梢,有點不妙。
” “可是……” “我要獨跑一趟匡山鎮,血祭死難的弟兄。
”大漢咬牙說:“五年,泉下的弟兄等得太 久了。
” “我一定要陪你去的,官人。
”素娥臉上湧起一抹凄冷的笑:“你我是生死與共的夫 妻,我……” “素娥,為了你腹中的一塊肉,我決不讓你和我同曆風險。
”大漢堅決地說。
“那……官人,我們一起離開濟南吧。
”素姚用充滿祈求的聲音說:“人死如燈滅,血 祭與否,已不是重要的事了,既然有危險,及早遠走高飛……” “不,人無信不立,我甯可騙活在世上的人,決不失信于泉下的弟兄。
”大漢堅決地 說:“你走了,我一個人辦事危險要少些,我會耐心地等候機會……” 小窗突然在砰然大震聲中崩落,乾坤手南天浩的面孔出現在窗外。
“等候機會再聚衆陰謀造反嗎?”乾坤手冷冷地說:“曾武,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 曾武大吃一驚,虎跳而起,手一抄,從衣下撥出一把鋒利的匕首。
這裡的風景可說有口皆碑,清 明時節,這裡的景緻,令人想起煙雨江南。
夏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鎮江 劉鐵雲寫了一本名著老殘遊記,把大明湖的影色描繪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書上有一段: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隻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宮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那千佛山的倒 影,映在湖裡,看得明明白白…… 千佛山就是曆山,在城南五六裡。
在大明湖不僅看不到千佛山的倒影,甚至看不清千佛 山。
出北水門,在與濟水合流處,卻可以看到東北十五裡外,虎牙傑立、孤峰兀拔、青崖翠 發,望同點黛的華不(音:花附)注山。
那時,湖西的曆下亭确是全湖風景最勝處,但楹聯中沒有狀元郎道州何紹基的大手筆名 聯,中間也沒有乾隆皇帝的禦書碑,因為目下是雍正九年清朝節前後。
雍正大帝的文治武功,那是沒有話說的,是他,奠定了滿清皇朝三百年的大好根基。
同 時,不論是對内或對外,他所殺的人,數量之多,也是數一數二的。
他所掀起的文字獄大風 暴足以令那些懷念大明皇朝,心存漢室的讀書人沒齒難忘。
他所豢養的皇家特務血滴子,也 令武林人聞名變色,今天下臣民膽顫心驚。
天剛破曉,寒風刺骨。
湖面上,煙水朦胧。
湖岸的垂柳抽出新技,湖面卻沒有荷花。
北面第三根亭柱下,端坐一個年輕人。
前額剃得光光亮亮,腦後吊着黑油光亮的豬尾巴 發辮,長及背腰。
穿一襲黑袍,外面加一件時髦的馬褂,那一排搶眼的珠扣,很像是名 貴的珊瑚珠。
這說明了年輕人的身份地位,決不是普通的升鬥小民。
當然,人是衣裝,佛是 金裝;年輕俊秀的人,穿上好的衣着,可增加三五分英華的氣質,至少可以擡高自己的身 價。
這年輕人坐得端正,全身放松,雙手按在隐藏在袍内的雙膝上,雙目似閉非閉,呼吸深 長不絕如縷。
在這裡,經常有起得早的人,在附近活動筋骨。
但這幾天細雨霏霏,清晨已不 見經常來散步活動的人,除了水禽的鳴聲,寂靜冷清不見人迹。
他已經坐了一個時辰,天沒亮就來了。
久久,輕微的腳步聲入耳。
他像個入定的老僧,更你一座沒有生命的石像。
終于,近旁的水香亭多了一個人,面向湖凝立。
西面不遠處的鐵公祠,也有人影移動。
出現在水香亭的人,是一位穿短襖的中年大漢,劍眉虎目,留了大八字胡,面向着湖 心,突然以僅可讓對方聽得到的嗓音說:“風蕭蕭!” “雨飄飄。
”年輕人以同樣的聲韻回答,但坐式絲毫不變連眼皮也沒眨動一下:“不要 回頭看。
” “天佑明!”大漢又說。
“水波不興。
” “可以就教嗎?” “不行。
”年輕人斷然拒絕:“事情已經辦妥,信物留在雲莊的雪香林月階右首小石獅 後面,匣中有待驗的首級、龍紋匕、六指右掌。
你們所要求的信物,都有了。
” “謹代泉下衆父老,緻哀誠謝忱。
”大漢眼中有淚光。
“你會水性嗎?”年輕人問。
“這……會。
”大漢遲疑地答。
“能潛泳多遠?” “百尺左右。
” “很好。
” “這……” “你已被人跟蹤,最少也有四個人在伺伏。
現在,你悄悄下水,向南潛泳,潛得愈遠愈 好,從岸旁的蘆葦深處登岸脫身,你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 “這……不可能的……” “世間沒有有可能的事。
如果你居然小看了濟南三傑,那你活的時日必定有限了,除非 你不是匡山水社的漏網之魚。
” 黃岡河旁有一座小鎮,叫匡山鎮,位于府城西郊五六裡,鎮北的頗有名氣的黃岡石橋。
橋本來叫匡山橋,百餘年前黃岡河于塞便成了廢橋,後來挖通貫通鹽河,才改成石橋。
五年 前,匡山鎮的一位富紳王隆武,在自己的遊艇上成立吟詠小社團,取名為水社,經常邀集一 些騷人墨客聚會在遊艇上,吃紅燒蹄膀喝高梁吟詩永對。
酒酣耳熱之後,吟的詩作的賦難難 免有點走樣變味,從風花雪月扯上了現實人生,少不了懷念逝去的歲月,故國的河山。
其 實,這些年齡最大的,不超過花甲。
可以糊得很,所發的感慨牢騷,隻是無謂的感情作用, 缺少實質的痛苦經曆内涵。
好像王隆武在喝足了黃湯之後,吟了兩句詩,其中一句是什麼:“披發左衽淚相看。
” 好像聖人也曾經贊譽過管仲尊王攘夷的不世功業:“微管仲,整頓其披發左衽矣!”意 思是說,沒有管仲,我們都已成為野蠻人了。
滿清人并不是披發左衽的野蠻人,而是留辮子穿胡服的遊牧民族,目下漢人的主子。
士大夫們肚裡裝滿了酒和紅燒蹄膀,笑得流出眼淚卻是真的,至于是不是真的為了披發 左衽而流淚相看,恐怕很難令人相信了。
濟南府的官府中人是相信的。
城東城守營那位城防管帶葉赫不但相信,而且暴跳如雷, 親自帶了八旗兵勇健營精銳,會同府衙威震齊魯的巡捕濟南三傑,午夜包圍匡山鎮,一口氣 捉了大大小小一百五十六名老少男女。
大明皇朝覆滅後,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号就是“隆武”,繼續與滿清周旋,鄭成 功曾經率兵反攻至南京。
王隆武的名字,就是叛逆的确證。
他那一句似通不通的歪詩,當然大逆不道,該誅九族 的反清鐵證。
就這樣,砍掉了一百五十六顆腦袋。
心驚膽跳的濟南人,都感到非常奇怪。
那天的遊艇上酒足肉飽,随口吟出的詩,是怎樣 傳出來的?怎麼居然傳到不懂漢語的葉赫耳中的? 還有,葉赫出兵,不會同府街的知府、同知、糧捕通判、巡檢,那是滿兵的特權,并不 足怪,怪的是僅帶三位巡捕,巡捕算老幾?歲月如流,五年過去了,匡山水社的血案已被人 所淡忘,濟南城的太平盛世中日漸繁榮,人口日增,并不因少掉百十顆腦袋而有所影響。
這件血案牽連并不廣,水社的成員為數有限,據說已被一網打盡。
但在人們的耳語中, 聽說王家的幾個傭人,在大兵合圍的前片刻逃掉了,至今下落不明。
水香亭的中年大漢失了蹤,曆下亭的年輕人坐式絲毫不變。
久久,一位青衣大漢跨人曆下亭.而水香亭中,三位大漢分站在亭外發呆。
大漢終于站在年輕人面前,一雙鷹目淩厲地在年輕人全身上下搜索。
“你,站起來。
”大漢用洪鐘似的大嗓門說。
年輕人雙目睜開了,瞥了大漢一眼,眼中有疑雲,也有令人莫測高深的笑意,然後從容 起立,極有風度地整衣。
“請教,尊駕有何見教?”年輕人泰然問。
“你貴姓?”大漢問。
“姓黃……” “王什麼?”大漢搶着差問。
“姓黃,大肚黃而不是三劃王。
”年輕人加以辯正。
“哦!你是……” “區區必須回答嗎?” “是的。
”大漢斬釘截鐵地說:“在下在辦案,濟南南天浩。
” 乾坤手南天浩,威鎮齊魯的名捕,濟南三傑的老大,一雙手不畏刀砍劍劈,擒捉人犯很 少動用兵刃,徒手擒人有如翁中捉鼈。
“區區黃升平,昨日落店悅來老店,從京師來,南下遊玩,三日後動身下江甯。
”年輕 人有條不紊,從容不迫一一道來,氣度雍容,一看便知是頗有身份的地位的人。
“黃升 平?”乾坤手粗眉深鎖,似是自言自語:“京都四公子之一的升平公子?” “這是區區的身份證明。
”升平公子從懷中掏出順天府,與及學政衙門核發的遊學文憑 遞過:“京都四公子隻是谑稱,幸勿見笑。
” 京都四公子有兩位是滿人,兩位漢人,當然是大大有的豪門子弟、京師三大富豪祝、 查、盛三家。
升平分子黃升平,就是查家的表親輩名門子弟,交結士大夫,進出公侯将相 家,膽識和豪氣,皆勝過其他三公子。
” 乾坤手接過文憑,瞥了一眼雙手奉還。
“公子可曾看到對面水香亭的人?”乾坤手欠身問,态度近乎卑謙。
“好像有一個人走動,但沒注意是什麼人。
”升平公子一面說,一面将文憑納入懷中的 秘藏荷包内。
“公子沒留意他是怎麼走的?” “沒有。
” “打擾公子了,敝下告辭。
” “南爺公忙,不送。
” 乾坤手繞至水香亭,與三名同伴在附近察看片刻,顯然已看出人是從水下走的,四人嘀 嘀咕咕商量片刻,用心地打量兩側的湖岸,匆匆走了。
升平公子半個時辰之後,方踱着方步離開曆下亭走了。
乾坤手是聰明人,聰明人不會向特權人物挑鬥,離開特權人物愈遠愈好。
因此,他完全 忽略了升平公子的可疑徵候,認為這是巧合而已,沒有深入調查的必要,大名鼎鼎的京都貴 公子,不可能遠到濟南來牽涉到罪犯事件;尤其是叛逆事件。
四個人回到鐵公祠,立即發出訊号。
鐵公祠是本人的俗稱,正式的名稱是七忠祠,祀的是建文時死難的七位忠臣,以鐵铉為 首。
七忠中,原來有把燕王殺得望影心驚的平安在内。
後來在萬曆中葉,皇帝老爺翻老帳, 認為平安不配入祀,撤掉平安換上了名不在奸臣榜的丁志芳。
乾坤手打發走兩個同伴,領着一名手下,繞湖岸南行,踏着微風細雨繞入一條小巷。
“南頭。
”走在後面的人說:“這是第三次咱們跟到水香亭了,三次幾乎都是同時間, 同一地點。
每次相隔三天。
上兩次毫無動靜,這次突然從水中溜走,會不會與那位什麼升平 公子有關?上兩次兩座亭裡都沒有人。
” “不要胡思亂想。
”乾坤手說:“如果把出現在正點子附近的人,都列為疑犯,保證會 天下大亂,咱們出動上萬人手也不夠分配。
京都四公子名動天下,京師的公卿都與他們有交 情,會牽涉到咱們濟南的小小叛逆策?” “查一查他的底……” “悅來老店有咱們的眼線。
”乾坤手說:“升平公昨天是怎麼來的,查一查就明白了。
照今天的情形看來,咱們跟蹤的計劃必定已經洩漏,放長線釣大魚的計劃算是失敗了。
” “是的。
水那麼冷,如非情況緊急,沒有人肯從水裡脫身。
” “所以,必須改變計劃。
” “那……” “立即收網,準備逮捕。
” “南頭,不是屬下多話。
”同伴笑笑說:“早就應該把那家夥逮捕了,到了咱們手中, 那怕他不将首腦人物招出來?” “不要輕估了他們。
”乾坤手苦笑。
“記住我的話,千萬不要用死來威脅一個抱必死決 心面對死境的人。
因為對方知道一落在咱們手中,決無生理,招與不招都是死,威脅不了他 的,除非用另一種手段。
” “屬下不信邪。
”同伴悻悻地說:“世間沒有不怕死的人,蝼蟻尚且貪生。
用他的命來 換口供,他會招的。
” “問題是他知道命不能換,更知道不招或許有一線生機。
少廢話了,快走。
我可以向你 保證,一定可以取得口供。
” 天一黑,城門關閉,任何人也叫不開城門,城内城外完全斷絕往來。
在城外活動的夜不 收,不怕城裡辦案的公人突然出來抓人。
出曆山門不遠,巍峨的正覺寺矗立在路旁。
再往東不遠,是另一名寺華林寺,兩寺之 間,形成城外的一條小街,各色各樣的店應有盡有。
來遊曆山千佛寺的人,回程時順便在此 地歇歇腳,替這兩座寺獻一些香油。
小街南首、高開客棧的門燈,發出暗紅色的光芒,要走近才能看清燈籠上的店名。
二更天,小街寂靜得可怕。
高開客棧中,不再有旅客走動。
城南郊沒有交通耍道,所以沒有夜市,天一黑就很少有 人出外活動了。
一個黑影從二進丁字号房,提了一個大包裹,貓似的閃入左鄰戊宇号房。
戊字号房是虛掩着的,人閃入,房門也就掩上了。
小窗上,突然出現燈光。
這是一間上房,設有内間。
外間設有床帳,一桌一幾,四張條凳。
一位年約三十上下,五官倒還清秀,而大腹便便的婦人,挑亮了桌上的菜油燈。
早上出現在永香亭的大漢,将大包裹放在桌上,在桌旁坐下,接過婦人送上的一杯冷 萊。
“官人,辦妥了嗎?”婦人在一旁坐下,神色有點不安,語氣也就不太穩定。
“辦妥了。
”大漢指指桌上的包裹,臉上恨意甚濃:“都在包裹裡。
” “沒錯?” “沒錯,我驗過匣裡的人頭栅手,确是六指老七的,他化成了灰,我也可以認出他 來。
” “哦!官人,你打算……” “素娥。
”大漢實然雙手抓住了婦人的右手,感情地輕撫:“聽我說,明天你一早就 走。
” “我走?官人……” “是,你得走。
”大漢神色凜然:“因為我發現有人釘梢,有點不妙。
” “可是……” “我要獨跑一趟匡山鎮,血祭死難的弟兄。
”大漢咬牙說:“五年,泉下的弟兄等得太 久了。
” “我一定要陪你去的,官人。
”素娥臉上湧起一抹凄冷的笑:“你我是生死與共的夫 妻,我……” “素娥,為了你腹中的一塊肉,我決不讓你和我同曆風險。
”大漢堅決地說。
“那……官人,我們一起離開濟南吧。
”素姚用充滿祈求的聲音說:“人死如燈滅,血 祭與否,已不是重要的事了,既然有危險,及早遠走高飛……” “不,人無信不立,我甯可騙活在世上的人,決不失信于泉下的弟兄。
”大漢堅決地 說:“你走了,我一個人辦事危險要少些,我會耐心地等候機會……” 小窗突然在砰然大震聲中崩落,乾坤手南天浩的面孔出現在窗外。
“等候機會再聚衆陰謀造反嗎?”乾坤手冷冷地說:“曾武,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 曾武大吃一驚,虎跳而起,手一抄,從衣下撥出一把鋒利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