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危城金陵
關燈
小
中
大
即告辭。
湯光亭送出門口,拿出原本放在身上的趙光義手谕,交給石百成,說道:‘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這個來突破王爺身邊一切不必要的幹擾。
’石百成大喜,接下稱謝。
朱兆和道:‘那師妹便留在湯兄身邊,幫忙照顧梅姑娘好了。
’林藍瓶早就是這個意思,他若不說,自己也會提出,便點頭道:‘師妹祝兩位師兄馬到成功!’石朱二人點頭示意,與湯光亭道謝再三,縱馬離去。
湯光亭送走石朱二人,立刻又回到高智陽桌前,說道:‘依大人說,這場大戰不就一觸即發了?’高智陽道:‘這是軍事機密,到底什麼時候,我也不知道。
不過我們大家可都是分散開來,在為朝廷辦事了。
湯兄弟是否也應該回去候命了?’湯光亭喜道:‘我等的就是這一刻,這樣的大事,我又怎麼能缺席呢。
’高智陽看他喜形于色,倒是有些意外,随即想道:‘少年不知天高地厚,隻想着打架玩鬧,這行軍打仗的事,豈是兒戲?到時候就有得你苦頭吃了!’便又道:‘如此湯兄弟不如趕緊回去,說不定王爺的密使,已經到了鑄劍山上了呢。
’心中又想:‘你趕緊走了也好,免得又跟人鬧出事情來。
’ 湯光亭大叫一聲:‘哎呀,沒錯!’草草飯飽,領着林藍瓶與梅映雪,便向高智陽告辭。
三人走出鎮外,折返向南。
林藍瓶這才問道:‘怎麼這就走了?我們不是才到江北來嗎?才沒幾天又要回去了啊?’湯光亭道:‘壽春既然有你兩位師兄趕去,我們自然也就不用去了。
你沒聽高智陽剛剛的語氣,唐宋兩國随時都有可能開打,難道你不想跟着軍隊,殺到金陵皇城去,把李煜從龍椅上給揪下來嗎?’那林藍瓶近來本已無意找李煜報什麼殺父之仇,但是現在機會擺在眼前,不由得又再度觸動她沉寂已久的複仇之心,湯光亭見她頗為心動,又道:‘再說,我也想帶你回去我家裡,讓你看看我小時後玩耍的地方,順便去看看我娘。
’林藍瓶不知怎麼地臉上一紅,道:‘去……去見你娘……?’想問他:‘為什麼?’卻不好意思問出口。
湯光亭心中說道:‘帶你和阿雪去給我娘看看,看要挑哪一個當媳婦的好。
說不定,還是兩個一起娶了的好。
’他這個念頭,擺在心裡已經很久了,隻是一直不敢說出口。
甭說林藍瓶一向潑辣,是他早就知道的了,就是梅映雪也是個狠角色,一直無法猜透她對于此事的看法。
這兩個其中隻要有一個不同意,那他這個夢想就算破局,以後想都别想。
更怕搞不好,就連梅映雪都拂袖而去,那便是兩頭落空,血本無歸了。
一想到梅映雪,湯光亭忍不住瞧了她一眼,心中與她說道:‘想要去萬毒宮求醫的這件事情,能不能成還在未定之天,更何況我連去萬毒宮的路都不知道。
宋軍攻打江南的事情緊急,所以我們還是先回家去,不過你放心,等這事一過,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也一定要想辦法,把你給治好。
’他心裡說道這裡,暗暗禱祝,發起一個誓來。
也合著就有這麼巧,忽然間,梅映雪忽然轉過頭來,沖着他笑了一笑。
湯光亭一驚,差一點跌下馬來。
須臾,回過神來,高興地大叫:‘阿雪!阿雪!你認得我了嗎?’雙腿一夾,馳馬靠上前去。
林藍瓶正思索着回到鑄劍山上,見着湯光亭的母親時,這第一句話該說什麼好,卻被他這突如其來的大叫聲吓了一跳,忙道:‘發生什麼事了?’湯光亭喜不自勝,說道:‘阿雪她……她剛才對我笑了,她認得我是誰了……’林藍瓶喜道:‘真的嗎?’勒馬停步,轉過頭來,輕輕喚道:‘梅姊姊,梅姊姊,你認得我是誰嗎?’梅映雪緩緩地将目光移動到林藍瓶臉上,微微笑了笑,小嘴微微一張,動了幾動,卻沒有發出聲音來。
湯光亭喜道:‘她想說話,她想說話,她知道你是誰,她知道你是誰了。
’一時得意忘形,雙臂一張,将梅映雪緊緊擁在懷裡,梅映雪并不抵抗,隻把頭低下。
那林藍瓶見狀,開心之餘,醋意頓起,沒想到湯光亭興奮過度,忽然放開梅映雪,與林藍瓶說道:‘瓶妹妹,謝謝你,若不是你這些天來無微不至的照顧,阿雪不會複原得這麼快!瓶妹妹,你真好!’左臂一張,将林藍瓶摟在懷裡,右臂亦複将梅映雪給摟了進來,便在這一刻,湯光亭終于完成了他隻能做,不能說,‘左摟右抱’的小小心願。
林藍瓶直覺猜他是故意裝成得意忘形的樣子,但是心裡卻也願意與他保留這一點模糊地帶,很快地,她也投入了相同的心情,去享受這麼一會兒的情感交流。
可是他們三人跨下的馬匹可不這麼想,兩匹挨在一起的馬兒,不久便焦躁起來,湯光亭跨下那一匹擺頭嘶鳴,竟将前腳擡了起來。
隻聽得林藍瓶花容失色地大叫:‘湯哥,湯哥,我快要掉下去了,我快要掉下去了……’湯光亭左摟右抱的手不想放,跨下坐騎卻不聽話,心中一急,雙腿夾得更加緊。
那馬兒可不是這樣就可以馴服的,後腿一蹬,湯光亭整個屁股從馬鞍上飛了起來,‘咕咚’一聲,摔下馬來,那林藍瓶與梅映雪受他之累,在驚叫聲中,一一跟着摔下,湯光亭當先做了人肉墊子,卻依舊笑得十分開懷。
林藍瓶與梅映雪掙紮着從他的身上爬起,雖是一身狼狽,但聽到湯光亭的笑聲,也受到了感染,都嗤嗤地笑了出來。
湯光亭見到梅映雪也笑了,深信這一定是個好兆頭,于是更加堅定他要回鑄劍山的決心。
第二天三人回到江邊渡口,那戍邊帶隊的軍官還認得湯光亭,堆笑問道: ‘爺這麼快就又要去辦事啦。
’湯光亭道:‘這一回是幫高大人去張羅一些瑣事。
’于是胡說八道一番。
那軍官深信不疑,直道:‘爺是能者多勞,将來定是國家棟梁。
’那戍守南岸的南唐軍士,親眼見到宋國的軍官與湯光亭等人有說有笑,待到湯光亭等人下船,也對他們十分殷勤,而禮遇有加,他們也因此得以迅速又順利地回到鑄劍山上。
那林藍瓶與梅映雪兩人,是湯廣成之前就見過的,隻是這一次兒子不但将寨中大事給辦妥了,而且還居然将兩女給一起帶了回來,這樣的變化,實在是讓他感到有點措手不及。
不過其中細節他也不好細問,隻有趕緊讓人另外安排住宿。
還有那山豬與刀疤老三,也是知道林藍瓶對湯光亭好像有那個意思,可是這會兒突然又冒出了個梅姑娘,他們兩個相視而笑,私下議論,隻是不知又哪裡意見不合,在一邊叫嚷了起來。
陳九淵知道湯光亭回來之後,也趕緊到議事堂來看他。
湯光亭問起莫高天的近況,陳九淵道:‘莫前輩内功深厚,令人佩服,這些天他自行調養,已經漸有起色了。
另外楊大哥也幫了許多忙,他們現在患難相扶,都變成忘年之交了。
’湯光亭喜道:‘他們兩個如果能交成朋友,相信一定能夠撞擊出許多火花。
我已經等不及想要早一點去看他們了。
’陳九淵道:‘聽說寨主今晚設宴給你洗塵,已經派人去請他們過來了。
’ 當晚湯廣成果真設宴宴請湯光亭的江湖朋友,而寨中的重要幹部,也都受邀列席陪伴。
席間湯光亭除了帶來宋國即将用兵江南的訊息外,也與莫高天、陳九淵說起那天分開之後的事情。
言談之間,莫高天仍未改其桀傲不馴的狂妄性格,湯光亭想來他的身子應該是大好了,再瞧那楊景修的氣色,也比先前紅潤了許多,這雖讓他安心不少,但是時間對楊景修來說,卻是最大的殺手,因為像他這樣的傷,日子拖久了,往後要複健的困難度就會增加,昔日功力也就越難恢複。
那湯光亭原本還指望讓梅映雪替楊景修想想辦法的,但現在的梅映雪卻像是過江的泥菩薩一般,連自身都難保了。
所以說梅映雪身上的毒,那就更要先想辦法解決不可了,決不能向那個潘神醫說的那樣,隻讓她自行痊愈。
這一切都隻待宋國的密使一到,然後湯光亭就可以跟随父親打下山去,成就一番事業之後,他便要立刻帶着梅映雪前往太原,去尋求萬毒宮的協助。
隻是這個宋國密使一直都沒到。
頭先一個月,湯光亭是天天到議事堂、前廳、山下大門報到,詢問有沒有宋國密使來訪。
然後就到後山去找楊景修與莫高天,比手畫腳,談論武藝。
或者是去找林藍瓶,帶着梅映雪到處去閑逛。
那梅映雪每日按時服用潘神醫所開出的藥方,精神狀态似乎日日都有改善,有時候已能用點頭搖頭表達意見,隻是反應慢半拍,進步狀況還不能令人滿意。
偶而湯光亭也帶二女去見他的母親,那湯光亭的母親也是時好時壞的,正好與梅映雪是一對。
如此日複一日,天氣也由熱漸漸轉涼,趙光義始終沒有派人來。
甭說湯光亭心焦難耐,就是湯廣成也頗感納悶。
幾經商議,決定派出探子前往宋國與長江沿岸查探宋軍動靜,除此之外,他們所能做的,也隻有繼續等待了。
如此又過了月餘,一日忽然探子回報:‘宋軍已由曹彬領兵,由蕲陽經蕲水入長江,池州守将戈彥以為是宋軍巡江,還備酒犒師,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戈彥棄城遁逃,現在池州已經讓宋軍占領了。
’湯光亭大喜,說道:‘終于打起來了,這趙匡胤的耐心未免也太好了吧。
’湯廣成面有憂色,說道:‘看樣子趙匡胤勝券在握,并不打算出奇兵突襲,想要給李煜壓力。
而南唐有像戈彥這樣的笨蛋守城,想要不敗也難。
唉,希望這一場戰争能夠早一點結束,趙匡胤顧念江南百姓,不要濫殺無辜。
’湯光亭尚不能了解他父親的心情,隻想:‘我們本來就是要配合宋師出兵,若是不打起來,那一切的努力不就白搭了?’ 湯廣成接着下令加派人手嚴守山下通道,遇有南唐軍隊要上山,就一概直接殺退。
結果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宋國的密使依舊毫無蹤影,隻不斷地接到探子回報: 宋師順江而下,銅陵、蕪湖、當塗一一落入宋師之手,幾乎是已經來到鑄見山山下了。
那探子還回報一個奇怪的消息,那就是宋軍在石牌口聚舟架橋,架完之後突然又拆掉,不知在搞什麼鬼。
湯廣成除了下令再探,也無計可施。
過沒幾天,探子又急急來報:‘宋師在采石矶架起跨江浮橋,大将曹彬與潘美兩軍已經過江在采石矶會師,大軍前進白鹭洲,南唐水軍鄭彥華、步兵杜真雙雙敗陣,如今恐怕已經到秦淮河邊了。
’湯廣成大驚,他知唐軍官驕兵惰,武備松弛,卻萬萬沒想到會到如此不堪一擊的地步。
湯光亭聽了,隻想馬上下山助陣,趁勢沖殺。
湯廣成阻止道:‘我們既已受宋國軍令,未得命令而動,那可是要受軍法審判的。
’湯光亭怏怏不樂。
便在此湯光亭大傷腦筋之際,順着長江而下,遠在百裡之外的金陵城裡,已改為軍機處的澄心堂上,也有一個人正自焦頭爛額,一個三十九歲正當盛年的中年男子,坐在案頭前,兩鬓一夜之間又多出了幾莖白發。
那人便是國主李煜。
他這日接到常州情報,知道吳越竟附和趙宋,趁隙由東來攻,他又氣又怒,立刻援筆修書吳越王錢俶:‘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一但宋天子易地賞功酬勳,王也不過是個大梁布衣罷了!’書成,遣使快馬疾送。
一個月之後,吳越王錢俶以攻下常州、潤州作為回應,并将來書輾轉遞送給宋天子趙匡胤。
李煜憤恨莫名,但是他又能如何?當年趙匡胤攻打南漢,南漢主劉鋹也曾緻書向他求援,但是當時自己也如現今的錢俶一樣,不但置之不理,相同的,也将書信送交給趙匡胤。
李煜這時又想起了同年盧绛所言,不過現在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那時盧绛還是沿江巡檢,見宋軍滅了南漢,聲勢大振,特别向李煜提出了滅吳越而抗衡中原的政策。
在他認為,吳越是南唐的宿仇,彼此都是心腹之患,将來大戰爆發,吳越必會落井下石。
到時腹背受敵,很難應付。
以他長久以來在海門與吳越軍多次交戰的經驗,要攻取吳越并不難,如今宋師才滅南漢,如出其不意,偷襲吳越,最是上策。
李煜那時尚怕宋師會藉此口實向南唐進兵。
盧绛更提議道:‘可以僞稱宣、歙二地謀反,我們以平亂為由,出兵追擊,再賄賂吳越,請求援兵。
待吳越援師一到,忽然反戈相向,則吳越舉手之間可滅。
吳越既滅,我國國威大盛,就是趙匡胤也不敢輕舉妄動哩!’計劃與林仁肇如出一轍,隻是林仁肇膽子更大,他的目标直接便是宋國,以圖一勞永逸。
隻可惜李煜進不敢與趙匡胤逐鹿中原,退又不敢滅吳越壯大自己,如今這些忠勇愛國之士的預言一一實現,李煜又惱又悔:‘一切都太遲了!’若說這是報應嘛,卻又并非全然如此,當時李煜見南漢被滅,早就有打算自己也終将步上後塵,隻是在他的心裡,總有那麼一絲癡心妄想,妄想宋主趙匡胤會因為他一向俯首稱臣,以小事大,如子事父,而放他一馬,讓他苟安江南。
這樣的妄想一直到宋軍越過長江,才終于破滅。
他原本所憑仗的長江天險,被一座前所未見的跨江浮橋輕易破解,為今之計,隻有想辦法将宋軍擋在秦淮河岸外,然後诏令江南各地軍旅,北上勤王。
李煜令人招來‘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命他緊急募民為兵。
沒想到皇甫繼勳竟然說道:‘昨天半夜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兼之雷電交加,冰雹如大雨滂沱而下,樹摧柱折,營帳軍旗,無一幸免。
依臣之見,此乃天象示意,不如順應天意,讓人速修降書。
’李煜勃然變色,斥道:‘此事休要再提!他日宋軍倘若兵臨城下,孤當親督士卒,背水一戰,以存社稷。
假若金陵終究不保,那孤便在這殿上引火自焚,做鬼也要做唐國之鬼!’皇甫繼勳怏怏而退,心道:‘你此刻才想發憤圖強,未嫌太晚了吧?’ 李煜斥退皇甫繼勳,想他經過這一番教訓,從此應當會盡心盡力,堅壁固守,以拒宋師。
但光是把兵權交給皇甫繼勳全權指揮,還不能令人心安。
他開始在後宮搭起神壇,日日請和尚法師誦經念佛,他自己也和小周後戴僧伽帽,披紅迦裟,跪倒叩拜,口中誦經默默禱祝,希望神佛能看在他平日多齋戒持誦,為境内僧道布施,建塔創寺的面子上,保佑南唐國祚永續,國運昌隆。
冬去春來,此後的幾個月内,宋軍果然再無進一步的消息,李煜頗感欣慰,覺得他這幾個月的誦經念咒的功夫沒有白費,昔日所積功德,此時也都得到了回報。
這一日他心血來潮,登上金陵城樓,放眼望去,但見遠處長江江面戰船遍布,黑壓壓的桅牆高聳入雲,而近處原本廣闊的江岸,則是栅營遍野,旌旗蔽空,兵甲戰馬,沿着城牆城門列隊排開。
團團營帳中間,一張獵獵作響的大纛帥旗,張牙舞爪地迎風高懸,像是正在向他示威。
李煜臉色頓時變得慘白,氣急敗壞地叫來守城官兵,喝道:‘宋軍已經到了城下,如何不來報孤?’那官兵戰栗答道:‘皇甫主帥不準我們入報,所以陛下才會不知。
’再問下去,
湯光亭送出門口,拿出原本放在身上的趙光義手谕,交給石百成,說道:‘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這個來突破王爺身邊一切不必要的幹擾。
’石百成大喜,接下稱謝。
朱兆和道:‘那師妹便留在湯兄身邊,幫忙照顧梅姑娘好了。
’林藍瓶早就是這個意思,他若不說,自己也會提出,便點頭道:‘師妹祝兩位師兄馬到成功!’石朱二人點頭示意,與湯光亭道謝再三,縱馬離去。
湯光亭送走石朱二人,立刻又回到高智陽桌前,說道:‘依大人說,這場大戰不就一觸即發了?’高智陽道:‘這是軍事機密,到底什麼時候,我也不知道。
不過我們大家可都是分散開來,在為朝廷辦事了。
湯兄弟是否也應該回去候命了?’湯光亭喜道:‘我等的就是這一刻,這樣的大事,我又怎麼能缺席呢。
’高智陽看他喜形于色,倒是有些意外,随即想道:‘少年不知天高地厚,隻想着打架玩鬧,這行軍打仗的事,豈是兒戲?到時候就有得你苦頭吃了!’便又道:‘如此湯兄弟不如趕緊回去,說不定王爺的密使,已經到了鑄劍山上了呢。
’心中又想:‘你趕緊走了也好,免得又跟人鬧出事情來。
’ 湯光亭大叫一聲:‘哎呀,沒錯!’草草飯飽,領着林藍瓶與梅映雪,便向高智陽告辭。
三人走出鎮外,折返向南。
林藍瓶這才問道:‘怎麼這就走了?我們不是才到江北來嗎?才沒幾天又要回去了啊?’湯光亭道:‘壽春既然有你兩位師兄趕去,我們自然也就不用去了。
你沒聽高智陽剛剛的語氣,唐宋兩國随時都有可能開打,難道你不想跟着軍隊,殺到金陵皇城去,把李煜從龍椅上給揪下來嗎?’那林藍瓶近來本已無意找李煜報什麼殺父之仇,但是現在機會擺在眼前,不由得又再度觸動她沉寂已久的複仇之心,湯光亭見她頗為心動,又道:‘再說,我也想帶你回去我家裡,讓你看看我小時後玩耍的地方,順便去看看我娘。
’林藍瓶不知怎麼地臉上一紅,道:‘去……去見你娘……?’想問他:‘為什麼?’卻不好意思問出口。
湯光亭心中說道:‘帶你和阿雪去給我娘看看,看要挑哪一個當媳婦的好。
說不定,還是兩個一起娶了的好。
’他這個念頭,擺在心裡已經很久了,隻是一直不敢說出口。
甭說林藍瓶一向潑辣,是他早就知道的了,就是梅映雪也是個狠角色,一直無法猜透她對于此事的看法。
這兩個其中隻要有一個不同意,那他這個夢想就算破局,以後想都别想。
更怕搞不好,就連梅映雪都拂袖而去,那便是兩頭落空,血本無歸了。
一想到梅映雪,湯光亭忍不住瞧了她一眼,心中與她說道:‘想要去萬毒宮求醫的這件事情,能不能成還在未定之天,更何況我連去萬毒宮的路都不知道。
宋軍攻打江南的事情緊急,所以我們還是先回家去,不過你放心,等這事一過,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也一定要想辦法,把你給治好。
’他心裡說道這裡,暗暗禱祝,發起一個誓來。
也合著就有這麼巧,忽然間,梅映雪忽然轉過頭來,沖着他笑了一笑。
湯光亭一驚,差一點跌下馬來。
須臾,回過神來,高興地大叫:‘阿雪!阿雪!你認得我了嗎?’雙腿一夾,馳馬靠上前去。
林藍瓶正思索着回到鑄劍山上,見着湯光亭的母親時,這第一句話該說什麼好,卻被他這突如其來的大叫聲吓了一跳,忙道:‘發生什麼事了?’湯光亭喜不自勝,說道:‘阿雪她……她剛才對我笑了,她認得我是誰了……’林藍瓶喜道:‘真的嗎?’勒馬停步,轉過頭來,輕輕喚道:‘梅姊姊,梅姊姊,你認得我是誰嗎?’梅映雪緩緩地将目光移動到林藍瓶臉上,微微笑了笑,小嘴微微一張,動了幾動,卻沒有發出聲音來。
湯光亭喜道:‘她想說話,她想說話,她知道你是誰,她知道你是誰了。
’一時得意忘形,雙臂一張,将梅映雪緊緊擁在懷裡,梅映雪并不抵抗,隻把頭低下。
那林藍瓶見狀,開心之餘,醋意頓起,沒想到湯光亭興奮過度,忽然放開梅映雪,與林藍瓶說道:‘瓶妹妹,謝謝你,若不是你這些天來無微不至的照顧,阿雪不會複原得這麼快!瓶妹妹,你真好!’左臂一張,将林藍瓶摟在懷裡,右臂亦複将梅映雪給摟了進來,便在這一刻,湯光亭終于完成了他隻能做,不能說,‘左摟右抱’的小小心願。
林藍瓶直覺猜他是故意裝成得意忘形的樣子,但是心裡卻也願意與他保留這一點模糊地帶,很快地,她也投入了相同的心情,去享受這麼一會兒的情感交流。
可是他們三人跨下的馬匹可不這麼想,兩匹挨在一起的馬兒,不久便焦躁起來,湯光亭跨下那一匹擺頭嘶鳴,竟将前腳擡了起來。
隻聽得林藍瓶花容失色地大叫:‘湯哥,湯哥,我快要掉下去了,我快要掉下去了……’湯光亭左摟右抱的手不想放,跨下坐騎卻不聽話,心中一急,雙腿夾得更加緊。
那馬兒可不是這樣就可以馴服的,後腿一蹬,湯光亭整個屁股從馬鞍上飛了起來,‘咕咚’一聲,摔下馬來,那林藍瓶與梅映雪受他之累,在驚叫聲中,一一跟着摔下,湯光亭當先做了人肉墊子,卻依舊笑得十分開懷。
林藍瓶與梅映雪掙紮着從他的身上爬起,雖是一身狼狽,但聽到湯光亭的笑聲,也受到了感染,都嗤嗤地笑了出來。
湯光亭見到梅映雪也笑了,深信這一定是個好兆頭,于是更加堅定他要回鑄劍山的決心。
第二天三人回到江邊渡口,那戍邊帶隊的軍官還認得湯光亭,堆笑問道: ‘爺這麼快就又要去辦事啦。
’湯光亭道:‘這一回是幫高大人去張羅一些瑣事。
’于是胡說八道一番。
那軍官深信不疑,直道:‘爺是能者多勞,将來定是國家棟梁。
’那戍守南岸的南唐軍士,親眼見到宋國的軍官與湯光亭等人有說有笑,待到湯光亭等人下船,也對他們十分殷勤,而禮遇有加,他們也因此得以迅速又順利地回到鑄劍山上。
那林藍瓶與梅映雪兩人,是湯廣成之前就見過的,隻是這一次兒子不但将寨中大事給辦妥了,而且還居然将兩女給一起帶了回來,這樣的變化,實在是讓他感到有點措手不及。
不過其中細節他也不好細問,隻有趕緊讓人另外安排住宿。
還有那山豬與刀疤老三,也是知道林藍瓶對湯光亭好像有那個意思,可是這會兒突然又冒出了個梅姑娘,他們兩個相視而笑,私下議論,隻是不知又哪裡意見不合,在一邊叫嚷了起來。
陳九淵知道湯光亭回來之後,也趕緊到議事堂來看他。
湯光亭問起莫高天的近況,陳九淵道:‘莫前輩内功深厚,令人佩服,這些天他自行調養,已經漸有起色了。
另外楊大哥也幫了許多忙,他們現在患難相扶,都變成忘年之交了。
’湯光亭喜道:‘他們兩個如果能交成朋友,相信一定能夠撞擊出許多火花。
我已經等不及想要早一點去看他們了。
’陳九淵道:‘聽說寨主今晚設宴給你洗塵,已經派人去請他們過來了。
’ 當晚湯廣成果真設宴宴請湯光亭的江湖朋友,而寨中的重要幹部,也都受邀列席陪伴。
席間湯光亭除了帶來宋國即将用兵江南的訊息外,也與莫高天、陳九淵說起那天分開之後的事情。
言談之間,莫高天仍未改其桀傲不馴的狂妄性格,湯光亭想來他的身子應該是大好了,再瞧那楊景修的氣色,也比先前紅潤了許多,這雖讓他安心不少,但是時間對楊景修來說,卻是最大的殺手,因為像他這樣的傷,日子拖久了,往後要複健的困難度就會增加,昔日功力也就越難恢複。
那湯光亭原本還指望讓梅映雪替楊景修想想辦法的,但現在的梅映雪卻像是過江的泥菩薩一般,連自身都難保了。
所以說梅映雪身上的毒,那就更要先想辦法解決不可了,決不能向那個潘神醫說的那樣,隻讓她自行痊愈。
這一切都隻待宋國的密使一到,然後湯光亭就可以跟随父親打下山去,成就一番事業之後,他便要立刻帶着梅映雪前往太原,去尋求萬毒宮的協助。
隻是這個宋國密使一直都沒到。
頭先一個月,湯光亭是天天到議事堂、前廳、山下大門報到,詢問有沒有宋國密使來訪。
然後就到後山去找楊景修與莫高天,比手畫腳,談論武藝。
或者是去找林藍瓶,帶着梅映雪到處去閑逛。
那梅映雪每日按時服用潘神醫所開出的藥方,精神狀态似乎日日都有改善,有時候已能用點頭搖頭表達意見,隻是反應慢半拍,進步狀況還不能令人滿意。
偶而湯光亭也帶二女去見他的母親,那湯光亭的母親也是時好時壞的,正好與梅映雪是一對。
如此日複一日,天氣也由熱漸漸轉涼,趙光義始終沒有派人來。
甭說湯光亭心焦難耐,就是湯廣成也頗感納悶。
幾經商議,決定派出探子前往宋國與長江沿岸查探宋軍動靜,除此之外,他們所能做的,也隻有繼續等待了。
如此又過了月餘,一日忽然探子回報:‘宋軍已由曹彬領兵,由蕲陽經蕲水入長江,池州守将戈彥以為是宋軍巡江,還備酒犒師,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戈彥棄城遁逃,現在池州已經讓宋軍占領了。
’湯光亭大喜,說道:‘終于打起來了,這趙匡胤的耐心未免也太好了吧。
’湯廣成面有憂色,說道:‘看樣子趙匡胤勝券在握,并不打算出奇兵突襲,想要給李煜壓力。
而南唐有像戈彥這樣的笨蛋守城,想要不敗也難。
唉,希望這一場戰争能夠早一點結束,趙匡胤顧念江南百姓,不要濫殺無辜。
’湯光亭尚不能了解他父親的心情,隻想:‘我們本來就是要配合宋師出兵,若是不打起來,那一切的努力不就白搭了?’ 湯廣成接着下令加派人手嚴守山下通道,遇有南唐軍隊要上山,就一概直接殺退。
結果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宋國的密使依舊毫無蹤影,隻不斷地接到探子回報: 宋師順江而下,銅陵、蕪湖、當塗一一落入宋師之手,幾乎是已經來到鑄見山山下了。
那探子還回報一個奇怪的消息,那就是宋軍在石牌口聚舟架橋,架完之後突然又拆掉,不知在搞什麼鬼。
湯廣成除了下令再探,也無計可施。
過沒幾天,探子又急急來報:‘宋師在采石矶架起跨江浮橋,大将曹彬與潘美兩軍已經過江在采石矶會師,大軍前進白鹭洲,南唐水軍鄭彥華、步兵杜真雙雙敗陣,如今恐怕已經到秦淮河邊了。
’湯廣成大驚,他知唐軍官驕兵惰,武備松弛,卻萬萬沒想到會到如此不堪一擊的地步。
湯光亭聽了,隻想馬上下山助陣,趁勢沖殺。
湯廣成阻止道:‘我們既已受宋國軍令,未得命令而動,那可是要受軍法審判的。
’湯光亭怏怏不樂。
便在此湯光亭大傷腦筋之際,順着長江而下,遠在百裡之外的金陵城裡,已改為軍機處的澄心堂上,也有一個人正自焦頭爛額,一個三十九歲正當盛年的中年男子,坐在案頭前,兩鬓一夜之間又多出了幾莖白發。
那人便是國主李煜。
他這日接到常州情報,知道吳越竟附和趙宋,趁隙由東來攻,他又氣又怒,立刻援筆修書吳越王錢俶:‘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一但宋天子易地賞功酬勳,王也不過是個大梁布衣罷了!’書成,遣使快馬疾送。
一個月之後,吳越王錢俶以攻下常州、潤州作為回應,并将來書輾轉遞送給宋天子趙匡胤。
李煜憤恨莫名,但是他又能如何?當年趙匡胤攻打南漢,南漢主劉鋹也曾緻書向他求援,但是當時自己也如現今的錢俶一樣,不但置之不理,相同的,也将書信送交給趙匡胤。
李煜這時又想起了同年盧绛所言,不過現在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那時盧绛還是沿江巡檢,見宋軍滅了南漢,聲勢大振,特别向李煜提出了滅吳越而抗衡中原的政策。
在他認為,吳越是南唐的宿仇,彼此都是心腹之患,将來大戰爆發,吳越必會落井下石。
到時腹背受敵,很難應付。
以他長久以來在海門與吳越軍多次交戰的經驗,要攻取吳越并不難,如今宋師才滅南漢,如出其不意,偷襲吳越,最是上策。
李煜那時尚怕宋師會藉此口實向南唐進兵。
盧绛更提議道:‘可以僞稱宣、歙二地謀反,我們以平亂為由,出兵追擊,再賄賂吳越,請求援兵。
待吳越援師一到,忽然反戈相向,則吳越舉手之間可滅。
吳越既滅,我國國威大盛,就是趙匡胤也不敢輕舉妄動哩!’計劃與林仁肇如出一轍,隻是林仁肇膽子更大,他的目标直接便是宋國,以圖一勞永逸。
隻可惜李煜進不敢與趙匡胤逐鹿中原,退又不敢滅吳越壯大自己,如今這些忠勇愛國之士的預言一一實現,李煜又惱又悔:‘一切都太遲了!’若說這是報應嘛,卻又并非全然如此,當時李煜見南漢被滅,早就有打算自己也終将步上後塵,隻是在他的心裡,總有那麼一絲癡心妄想,妄想宋主趙匡胤會因為他一向俯首稱臣,以小事大,如子事父,而放他一馬,讓他苟安江南。
這樣的妄想一直到宋軍越過長江,才終于破滅。
他原本所憑仗的長江天險,被一座前所未見的跨江浮橋輕易破解,為今之計,隻有想辦法将宋軍擋在秦淮河岸外,然後诏令江南各地軍旅,北上勤王。
李煜令人招來‘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命他緊急募民為兵。
沒想到皇甫繼勳竟然說道:‘昨天半夜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兼之雷電交加,冰雹如大雨滂沱而下,樹摧柱折,營帳軍旗,無一幸免。
依臣之見,此乃天象示意,不如順應天意,讓人速修降書。
’李煜勃然變色,斥道:‘此事休要再提!他日宋軍倘若兵臨城下,孤當親督士卒,背水一戰,以存社稷。
假若金陵終究不保,那孤便在這殿上引火自焚,做鬼也要做唐國之鬼!’皇甫繼勳怏怏而退,心道:‘你此刻才想發憤圖強,未嫌太晚了吧?’ 李煜斥退皇甫繼勳,想他經過這一番教訓,從此應當會盡心盡力,堅壁固守,以拒宋師。
但光是把兵權交給皇甫繼勳全權指揮,還不能令人心安。
他開始在後宮搭起神壇,日日請和尚法師誦經念佛,他自己也和小周後戴僧伽帽,披紅迦裟,跪倒叩拜,口中誦經默默禱祝,希望神佛能看在他平日多齋戒持誦,為境内僧道布施,建塔創寺的面子上,保佑南唐國祚永續,國運昌隆。
冬去春來,此後的幾個月内,宋軍果然再無進一步的消息,李煜頗感欣慰,覺得他這幾個月的誦經念咒的功夫沒有白費,昔日所積功德,此時也都得到了回報。
這一日他心血來潮,登上金陵城樓,放眼望去,但見遠處長江江面戰船遍布,黑壓壓的桅牆高聳入雲,而近處原本廣闊的江岸,則是栅營遍野,旌旗蔽空,兵甲戰馬,沿着城牆城門列隊排開。
團團營帳中間,一張獵獵作響的大纛帥旗,張牙舞爪地迎風高懸,像是正在向他示威。
李煜臉色頓時變得慘白,氣急敗壞地叫來守城官兵,喝道:‘宋軍已經到了城下,如何不來報孤?’那官兵戰栗答道:‘皇甫主帥不準我們入報,所以陛下才會不知。
’再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