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風雲變色

關燈
衆人又走了一陣,直出二十餘裡,才到了一處小市鎮上。

    丁允中今日大壽,原本中午要大宴賓客,可是這下事發匆促,大家别說壽酒了,連白米也沒吃一粒,都早已是饑腸辘辘。

    這市鎮并不大,衆人尋來尋去隻有一間比較像樣飯鋪,坐定之後,便向店小二點了些飯菜。

    那小二将飯菜端上來,說道:“大爺們來得不巧,今兒個早上城裡有戶大戶人家做壽,将集裡的魚肉全兜走了,隻剩些青菜豆腐,客倌們将就一些吧。

    ”丁允中一陣苦笑,隻道:“甚好,甚好。

    有酒麼?”店小二見他粗袍底下露出一截錦緞大衣,知是富貴人家,便道:“酒倒是有的,就怕不合味。

    ”丁允中道:“無妨,打三角來!”又賞了二兩銀子給小二,讓他代大家到市集上的沽衣鋪子去尋幾件換洗的衣衫。

    店小二見他出手大方,沒口子的答應,歡天喜地的去了。

     隻可惜小鎮上并無騾車馬車可雇。

    衆人草草吃飽,輪更新衣,便着即上路。

    湯光亭先前與薛遠方一行人來壽春時,走的是官道,路經馬家集、清河鎮等幾處大市集,他是生平第一次下山,見什麼都好奇,雖不是大搖大擺,那也是沿路遊賞。

    這會兒萬回春盡挑偏僻小路行走,丁鈴、丁白雲初嘗家破之痛,無心玩樂,那也罷了,湯光亭卻是生性好動,一刻停不下來。

    好在林藍瓶對他的态度一日好過一日,說話談笑,少遣無聊,再加上楊景修沿途與他談論武林轶事,江湖奇聞等等,倒也快意暢懷。

     這一路往東南,待到第三日上,衆人越過一處土坡,從高處望下,眼見前方屋宇鱗比,房舍羅列,約有三四百來戶人家。

    萬回春道:“咱們到梅花鎮了。

    由此再往東去,不出三四十裡路,就可以到千藥谷了。

    ”他這話自然是說給丁允中一家人聽的。

     丁允中與兒女笑道:“原來我們與千藥門也是鄰居,這麼多年來,卻始終未曾造訪。

    ”萬回春笑道:“那表示莊主一家身體強健,反而是好事哩。

    ”丁允中道: “那是。

    ”又道:“此地距離壽春有二百餘裡,想來那批官兵是追趕不上了。

    這些天來大家一路奔波,為了不引人注意,吃飯睡覺都是草草敷衍了事。

    我看大家便在這青石鎮上找家最大的酒樓飯館坐坐,吃肉喝酒,概由小弟做東,算是答謝諸位的厚愛。

    ”他人一脫險,仗義疏财的豪邁性格便立刻顯露無遺。

     莫高天哈哈笑道:“走走走!這幾天盡吃些青菜豆腐,嘴裡都快淡出鳥來了,兄弟不請客,我也是非好好地敲你一頓不可。

    ”見丁氏兄妹兀自悶悶不樂,伸手拍拍丁白雲的肩頭,道:“男子漢大丈夫,本當自立自強,有什麼好懷憂喪志的?再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父親家産那麼大,從小養尊處優,對你來說未必便有好處。

    ”丁白雲讪讪笑了一下,道:“是。

    ”心想:“家産當然是越多越好,燒的又不是你的房子,卻來說這種風涼話。

    ” 湯光亭得知不久即将到達千藥門,心中一股莫名的不安油然而生。

    但一想到馬上就能再見到梅映雪,卻也不免心緒澎湃起來,腦海中忽然浮現她在山洞裡,自己親手為她褪去衣裳的那一幕,頓時覺得面紅耳赤,口幹舌燥,一時心蕩神馳,不知身在何處。

    林藍瓶見他神态有異,伸手推了他的肩頭,說道:“你在想什麼?這麼出神。

    ” 湯光亭這才如大夢初醒般“啊”地一聲大叫,忙道:“沒有,沒有。

    ”見林藍瓶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仿佛心事已被她看穿,臉上更加紅了。

    忍不住補充說道: “我是在想,我們那個時候不告而别,此番回去,隻怕要挨一頓白眼。

    ”林藍瓶道: “那是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誰像你那麼愛記仇。

    ”她話是這麼說,但心中也不免惴惴。

     信步間萬回春帶頭走進一間客棧。

    湯光亭進門前擡頭一看,隻見門上頂着一塊牌匾,上面寫着:“西來順”三個鬥大的金字。

    楊景修說道:“兄弟,你在看什麼?” 湯光亭指着牌匾,說道:“這家飯館的名字倒有趣得緊。

    ”楊景修道:“此間主人大概是崇信佛教吧?這名字其實也普遍,洛陽西郊也有一家飯館也起這個名字。

    ” 湯光亭道:“原來如此。

    ”心想有朝一日也要像楊景修一樣,四處遊曆,行俠仗義。

     楊景修見他出神,續道:“看你瞧這匾,讓我忽然想起了一個故事。

    ”湯光亭喜道:“真的嗎?沒想到匾額也有故事。

    我最喜歡聽大哥說這些江湖奇事了,快說,快說。

    ”林藍瓶這些天跟着楊景修也聽到了不少有趣的事,湊過來也想聽聽看。

    楊景修笑道:“這不是什麼武林奇事,隻是一個小故事。

    ” mpanel(1) 店小二領着衆人靠着窗邊就坐。

    點過酒菜,楊景修續道:“從前有一個名叫韋誕的人,他的書法寫得很好,尤其是工整的楷書,最是拿手。

    所以那時皇帝老子的皇宮内院,很多都特别找他來題字做匾。

     “有一天,皇帝新起造的淩霄觀落成,當然還是要韋誕來題字,但是工人卻誤把還沒題字的匾額先給釘了上去,若要拆下重做,就要誤了時辰。

    于是皇帝就命人用竹籠載着韋誕,綁上繩索,直接将韋誕吊上去寫匾。

    那塊匾離地有二十五丈高,韋誕是個讀書人,又沒練過武功,身子挂在半空中,風吹過來搖啊晃的,簡直把他吓個半死,下來的時候,不但兩腿發軟,兩鬓頭發也都給吓白了。

     “後來他回家以後,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他的兒子,并且告誡他,要他後世的子子孫孫都不可以再學習書法,末了為了永絕後患,幹脆寫成遺命,最後成了韋家家訓。

    ” 林藍瓶與丁白雲等人不禁莞爾,湯光亭聽完更是哈哈大笑,道:“他在半空中寫‘淩霄’兩字,那還不是實情寫照,正好配合得天衣無縫?不過他全身吓得發抖,居然還能拿筆寫字,這也算得上是一門功夫了。

    ”楊景修笑道:“湯兄弟說得是,這我倒沒想到。

    ”湯光亭聽他認同自己的看法,覺得十分開心,便又說道:“不過這毛筆字寫得好,武功也不錯的人,我倒也見過一個。

    ” 楊景修知他初入江湖,憑他小小年紀,能識得什麼人?想是他這兩天聽自己說了許多武林轶事,不甘寂寞,也要說上幾句,便道:“哦,是嗎?你認得什麼人? 說來聽聽。

    ” 湯光亭道:“那個人手上拿的是一根镔鐵長管,做成毛筆的形狀,右手運指握住,便如同執筆一般……”楊景修道:“你說這個是判官筆的功夫。

    ”湯光亭續道: “是啊,他那時跟人家動手過招,就好像憑空寫字一般。

    又寫字又能傷人,這門功夫倒也好看。

    ”楊景修沉吟道:“嗯,這判官筆跟透骨扇啦,雷公槌啦什麼的,都是用來打人穴道的兵器,隻要能克敵制勝,在招數上未必要寫出一個什麼字來,才能成功夫。

    尤其寫出來的字敵人若是認得,那便是叫人多了防備,因此普天之下,如此托大又自大的,就隻剩湖南牛背山與江甯鐵面無私汪家兩派了。

    近年沒聽說牛背山有什麼人在江湖上走動,所以我想你看到的那個人要不是姓汪,便是他那姓沈的徒弟。

    ”湯光亭聽着聽着,不禁張大了眼睛,露出了欽佩神色。

     遠遠地一陣馬蹄聲來到門外忽然停止,旋即進來三人,清一色都穿着藏青短挂黃褐布衫。

    先進來那人尚未坐定,便大呼小叫,吆喝小二端上酒菜。

    随後那二人亦是一般性急,才坐定便各自伸手從箸筒中拿出筷子,其中一人叩叩叩地用筷子敲着桌面。

     一人道:“喂,你别敲了好不好?我聽了很煩呐!”敲桌子那人微微一怔,手下卻未即停。

    另外一人便道:“孫師弟,朱師兄此刻心情不好,你就别鬧他了!” 那姓孫的臉上一陣尴尬,連道:“是,是!”輕輕放下筷子。

     那另一人接着又道:“朱師兄,你也别惱,咱們先喝一杯再說。

    ”接過店小二遞來了酒壺,替他滿滿斟了一杯。

    那位朱師兄二話不說,仰脖子立刻幹了一杯。

    姓孫的顯然是這三人中輩分最小的,他見朱師兄一飲而盡,趕忙替兩人都斟滿了酒。

     那姓朱的向那姓孫的微微一笑,示意安撫,接着與另一人說道:“我哪有惱什麼?師父吩咐下來的事,咱們做弟子的,拼了命去完成就是了,還由得你推三阻四的,考慮那麼多幹嘛?我朱虎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師父待我就像我自己的父親一般,那還有什麼懷疑的?你剛剛跟我說過的話休要再提,你要是再說,我也會當作沒聽見。

    ” 那一人說道:“朱師兄說這話可太傷人了。

    難道師父對我郭典就不像父子?我郭典就不知感恩圖報嗎?可是這件事大師兄做得也太過分了,我是為朱師兄叫屈啊!” 朱虎道:“罷了,剛剛是我不對,别再說了。

    ”那名叫郭典的不理,仍道:“别人不知道朱師兄的為人,對你有所誤會,那也罷了,但我郭典卻知道得清清楚楚,要我閉嘴不講話,悶着頭當烏龜,不如幹脆讓人殺了我好了。

    ”朱虎默然無語。

     那楊景修見這三人叨叨絮絮地隻是談論自己的家務事,便不欲再聽下去。

    回頭見湯光亭卻是興味盎然,一個勁兒地好奇瞧着他們,便将他拉到一邊,細聲說道: “兄弟,我們行走江湖,有時候固然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但有些時候,卻最好裝聾作啞,閑事莫理。

    你年紀尚輕,江湖閱曆不足,這其中分際原難拿捏得清。

    不過隻要事不幹己,總是少碰為妙,别說看了,最好連聽也不要聽。

    ” 湯光亭露出詭異的笑容,笑着說道:“是。

    ”楊景修見他笑容古怪,言不由衷,便道:“你是不信?”湯光亭笑道:“大哥為了我好,才跟講我這樣的話。

    但不是小弟不相信大哥,是大哥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講的話。

    ” 楊景修覺得他答得有趣,笑問道:“怎麼說?”湯光亭道:“大哥忘了?先前無極門那一幫人一直都在找你晦氣,說你得罪了他們。

    那天我看你和他們打了一架,本來覺得他們以多欺少,不是好漢。

    不過我後來漸漸發現,那個叫陸半劍的老道長,甚至是薛道長,怎麼看都不像是奸邪之輩。

    ”湯光亭說這話時,兩眼一直注視着楊景修的神情,見他并無動氣或發怒的迹象,才接着續道:“楊大哥你武功高強,陸半劍那麼一大把年紀,劍術爐火純青,聽說殺人不用第二劍,這樣都還隻跟你齊名,有什麼事能難得倒你?你向無極門尋釁,料想絕對不是為了自己的事,一定是你…… 你這個……”說到這裡,面露狡狯,讪讪地笑了笑,楊景修接着道:“好管閑事!” 說罷,兩人但覺心意相通,相視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楊景修忽然說道:“兄弟,你我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憾,這幾天你老是大哥長大哥短的,總不能讓你白叫了。

    不如這樣吧,咱們便義結金蘭,拜把子做兄弟如何?” 湯光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睜大了雙眼,顫聲說道:“這……這怎麼好意思……不,不,不是,我是說,這……這我隻是個武藝低微的無名小卒……如何高攀得起?”楊景修佯怒道:“兄弟,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是誰說要武功相當才能拜把子?江湖上人人都說‘快刀半劍’,說我和陸道長的武功相當,難道我隻能去找他結拜嗎?” 湯光亭當然知道楊景修的意思,隻是這事來得太突然,令他措手不及,難以置信而已。

    他早在山寨時就聽老一輩的說過,行走江湖,最要緊的就是講義氣、守信用,否則任你武功蓋世,一樣會讓人瞧不起。

    但要講信義,總得要有個目标才行,要是有個結義兄弟,不但方便,風險又小,有時還能壯大聲勢。

    所以要行走江湖,那是非結拜兄弟不可的。

     但要想結交到像楊景修這樣的兄弟,那實在太難得了,湯光亭雖然一向厚臉皮慣了,此時卻自慚形穢起來,嗫嚅道:“可是我這個……”楊景修正色道:“男子漢大丈夫做事,當為則為,痛痛快快。

    還是你為了我那日被人擒住,變成了狗熊,因此不願意和我結拜?”湯光亭忙道:“絕無此事,大哥切勿多心!” 楊景修道:“那便是了。

    不用說你對我有恩,便是你這般人品,也值得我楊某為你兩肋插刀。

    ”湯光亭笑道:“既是如此,大哥,什麼有恩沒恩的事,此後休得再提,否則别怪兄弟翻臉無情。

    ” 楊景修大喜。

    問到湯光亭的生辰。

    湯光亭笑道:“看也知道大哥年紀比我大多了。

    ”楊景修道:“兄弟的生辰豈能不知?非問不可,非問不可。

    ”互道生辰,楊景修大了湯光亭十三歲,于是湯光亭又叫了一聲大哥。

     楊景修道:“大家都還在趕路,此時此地要準備香燭香案,也太費時費事了,好在我們朋友相交,貴在真誠,也不必拘此小節。

    隻要我們真心誠意,天地為鑒也就是了!”湯光亭卻不願意如此草率,不過兩人才剛結拜,馬上就不聽大哥的話,那也太不成樣了。

    便道:“大哥,這裡雖無香案,但卻有好酒。

    小弟不才,想敬大哥三杯!”楊景修笑道:“自當奉陪!” 回到位子上,湯光亭将與楊景修結拜的事情跟大家說了。

    林藍瓶知道了以後,也代他歡喜,舉杯共祝,而丁允中為了湊合熱鬧,跟着叫好,并立刻吩咐店家再上酒菜。

    至于丁白雲與丁鈴兩人,因事不關己,臉上殊無喜惡反應。

     莫高天将信将疑,直到湯楊兩人對幹三杯,彼此互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後,這才确信居然有人會跟一個,隻會三腳貓把式的毛頭小子結拜。

    心想:“這姓湯的要不是事先知道,我要收這臭小子當徒弟,就是腦筋有問題。

    嗯,他腦筋既然不靈光,刀法再好也有限。

    ”不禁懷疑起江湖傳言,但回頭又想:“不過他既然看上我莫高天欣賞的人物,最起碼證明了他的眼光倒是不差。

    跟陸老道齊名,将就着也還可以。

    ” 酒過三巡,湯光亭忽道:“不知大哥與無極門究竟結下了什麼梁子,以緻他們全門上下,都想要抓你呢?小弟知道以後,也好替大哥擔代擔代。

    ”楊景修道: “其實這不過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

    不過兄弟真有興趣知道,做哥哥的便說上一說。

    ”心想:“我這位義弟武藝平平,但是難得熱血心腸,别讓哪一天正巧讓他碰上了,強要替我出頭,那可就糟了。

    再說這裡這麼多旁人,真照實說,隻怕節外生枝。

    ”正欲撿一些無關緊要的說,忽然門外“碰”地一聲巨響,好像有什麼重物落到地上,接着又走進了四個人。

    這四人與先前進來的三人仿佛認識,雙方人馬一照面,不禁都“咦”地一聲,發出驚訝的聲音。

     楊景修見這酒館忽然來了一群江湖人士,不由得閉上了嘴。

     那四人的其中一人搶先說道:“敢問幾位兄台,可是鐵馬幫的弟兄?”郭典起身道:“不錯,在下姓郭,身旁這兩位是我朱師兄與孫師弟。

    不知諸位有何見教?” 那人臉上堆笑,作揖道:“原來是郭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