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虎門無犬子
關燈
小
中
大
輩遵命,不知要怎麼試驗法?”
鏡清禅師目光一掃左右,道:“法淨,法本接谕。
” 兩旁侍立的法淨、法本閃身而出,同時垂首道:“弟子聽谕。
” 鏡清禅師嘴唇啟動,卻未發出聲音,隻見二位護法聽完一應諾,躬身而退。
片刻之後,二位護法匆匆複入,手中各持着一張黃紙,紙上墨迹淋漓,雙手給鏡清禅師。
這位少林掌門接過看了一眼,對房英凝重地道:“少施主既自诩目力,老衲就以這二張書法相試,事關施主自身安危,希望慎重辨别,将所得告知老衲。
”伸手将二張黃紙遞出。
房英接過,垂首注目,隻見紙上各寫着“苦海無邊”四個大宇:一張作篆書,一張作隸楷。
他仔細一比較,卻發覺字體雖然有别,然勾劃撇捺間氣勢完全相同,不由微微一笑,擡頭道:“晚輩雖未見過二位大師手澤,但由這兩張筆法上看,明是各異,神韻卻完全一緻,諒必出于一人筆下。
” 鏡清禅師待房英說完,目光淡淡地向法淨,法本二僧一瞥,倏然開口喝道:“無塵聽令。
” 八位羅漢僧中閃出一僧垂首合什道:“弟子聽谕!” 鏡清禅師凝重地道:“傳達武當掌門人,請即親筆錄一收據,言明經過,本掌門當親自交人,将來若有人質問少林,也可有一依據,免使本寺無故卷入漩渦。
” 無塵僧應諾而退,急奔出殿。
房英頓時心頭大震,暗忖道:“難道我看錯了!” 他仔細注目,再比較二張字迹,看來看去,卻是同一人筆迹。
就在這時,已見無塵僧返身奔回,手執一張素箋,交給鏡清禅師,垂手禀道:“回禀師祖,武當所書收據請即過目,武當掌門人稱感謝師祖感情,希望速将人交出。
” 鏡清禅師接過素紙,目光一瞬,道:“此收據是武當掌門親筆麼?” 無塵僧道:“收據是武當三老中的清涵道長所書,但由清虛掌門人親自畫押。
” 鏡清禅師點點頭,揮退無塵僧,對房英道:“少施主,牆上有昔年清虛道友所贈親筆。
現在老衲給你最後一個機會,請說出真僞之别,在那一點?” 說完,手一揚,那紙收據已向房英平平飄至。
神思混亂中的房英伸手接住,垂首向紙上最後畫押的“十”字注視起來。
隻見他額上汗水滾滾而落,目光凝視,一瞬不瞬屹立沉思,如同木偶一般。
要知道他剛才因見鏡清禅師要把自己交給武當,心中感到必是自己鑒别錯誤,此刻已把全副精力,放在眼前這張收據的字迹上。
這種精力損耗,比一場亡命肉搏,猶有過之。
同時房英覺得生死可以不計,但房家在武林中的“神眼”之譽,卻不容有損,故他凝視在紙上最後劃押的“十”字上,不敢下斷論。
可是第-次的答案,已有問題。
在患得患失的心理下,他的神思,已不複像剛才那麼清朗,加以隻有一個簡單的“十”,要與壁上真迹對照,使他更感吃力。
良久,才見房英長長噓出一口氣,擡目對鏡清禅師凝重地道:“判書法之真僞,首重神韻,畫押筆劃,雖隻有一橫一豎,但與壁上親聯中的‘幸’字相比較,仍可看出差别。
”說着,緩緩走到挂着清虛真人贈聯的壁旁,手指上面字迹,接下去道:“這‘幸’字,輕靈飄逸,卻仍不失蒼健有力。
然看收據上畫押的‘十’,表面與真迹毫無差異,但究其墨色濃淡,着筆粗細,卻可看出粗重躁急,毫無出塵之概,韻味猶減一籌。
” 說到這裡,沉重地目注鏡清禅師道:“掌門前輩以為然否?” “哈哈哈……”鏡清禅師倏然一聲長笑,笑聲中倏然起立。
房英心頭又是砰然一震!神色慘變。
口口口 他心頭倏地浮起無限的憤怒和悲哀。
他覺得第一次的鑒定,縱然有錯,可是這一次,絕不會有誤失,若再否定,顯然這位少林掌門在衡量厲害關系而并不是論是非了。
在悲怒交集中,房英已沉勢蓄勢,準備一見形勢不對,就欲硬闖出去,他雖覺得闖出去的希望極為微弱,但他絕不甘束手就縛。
卻見鏡清禅師笑聲一頓,向房英道:“老衲久聞房家‘神眼’之譽,今日一見果不虛傳,至于少施主的安危,老衲極力擔當。
” 意外的贊譽,使緊張悲憤的房英,反而一呆。
隻見護法僧法淨急急道:“掌門師尊?難道那武當清虛掌門人果是假的?” 鏡清禅師神色倏變慎重,沉聲道:“不錯,這位武當掌門确非昔年的清虛道友了。
” 法淨凝重地道:“以書法來判斷人的真僞,弟子覺得失之輕率,希望掌門人考慮。
” 鏡清禅師道:“本掌門并不輕率,剛才後殿對答中,老衲已起懷疑。
” 一幹少林高僧神色頓時詫然,隻見鏡清禅師接下去道:“法淨,你還記得剛才老衲對‘武當掌門’提起十五年前所吟的詩麼?” 法淨垂首合什道:“弟子記得。
” 鏡清彈師道:“其實當年清虛道友并未吟什麼詩,然而這位‘武當掌門’卻支吾以對。
由此點判斷,真僞立辨。
” 房英此刻緊張的心情已經一寬,聞言暗道:“-代佛門高僧,果有超人智慧。
”當下對這位年近八十的老和尚大感欽佩。
隻見鏡清禅師語聲沉重地繼續道:“但是老衲剛才仍保持七分懷疑,故命爾等以書法相試。
法淨,剛才兩張字迹是你一人手筆麼?” 法淨點頭道:“不錯。
” 鏡清禅師道:“但老衲仍不相信,再誘取那‘武當掌門’字迹相試,這位房少施主鑒别之言,極為中肯,老衲對書法雖屬不精,但-經提示,也看出其中差異,法淨,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服麼?” 這時的法淨僧已心悅誠服地道:“弟子冒渎,請師尊裁奪。
” 鏡清禅師道:“事理愈辨愈明,隻是此刻若不交出房施主,難免一場幹戈。
唉!少林寺的清淨歲月,恐怕不複存在了。
” 房英急急上前幾步,激動地道:“是晚輩拖累了前輩。
” 鏡清禅師肅然道:“施主此舉,或可使少林免于一場大劫,老衲感謝尚且不及,怎可言‘拖累’二字,現在咱們應該出去應付武當道友了。
” 說完,轉對知客僧法善吩咐道:“法善,密傳令谕,前堂弟子,一律戒備,達摩院長老,羅漢堂,戒壇各弟子,聽候調遣。
” 知客僧法善應諾匆匆而退,小小的議事後殿頓時陷入一片緊張的氣氛中。
于是,在沉重的心情下,這位少林掌門人走出後殿,向大雄寶殿行去。
大雄寶殿的大門複徐徐啟開,房英随着少林掌門在四大護法、八羅漢的擁護下,走出殿外,目光掃視間,殿前的武當道人神色間皆焦灼不耐。
這時那“清虛真人”見少林掌門等再度出現,神色一振,急急道:“鏡清道兄,多蒙俯允,現在可以交人了麼?” 鏡清禅師合什冷冷道:“老衲既已允許,自當履行諾言。
隻是方式上老衲覺得應先向道友說清楚。
” “清虛真人”神色微喜道:“請道兄吩咐!” 鏡清禅師道:“請各位道友寺外等候,老衲送房施主出少林後,任由道友逮捕。
” “清虛真人”眉頭微皺道:“就是現在?” 鏡清禅師道:“房施主在少林寺中,仍算賓客,故時間一點,老衲不敢确定。
” “清虛真人”神色一沉,冷笑道:“少林寺有前後左右四道門戶,時間不能确定,大概門戶也不能确定了!” 鏡清禅師冷冷道:“确是如此。
” 這一直率的答複,含意已表露無遺,蓦地隻見“武當三老”為首的清涵道長怒聲道:“掌門道兄,你難道不顧武當少林數十年來交誼?” 鏡清禅師肅然合什道:“長老責備過重了。
并非老衲不顧交誼,隻是時過境移,老衲縱然顧全道義,将來難免被貴派唾罵。
” 清涵道長身旁的清心道長一愕,朗聲道:“鏡清道兄此言用意何在?” 鏡清禅師雙目精光一閃,寬大的衣袖一揚,倏指着“清虛真人”,肅穆地道:“貴派掌門人,已非昔年清虛道友,老衲這份交情豈非吃力不讨好。
” 此言-出,“武當三老”、“十劍”神色齊齊-震,同時轉首向那“清虛真人”望去。
他們幾乎不相信自己耳朵,更不相信這是事實。
但是一代少林至尊,地位是何等崇高,若非有所見,豈會信口開河? 隻見“清虛真人”神色鐵青,氣極長笑,雙目精光四射,對三老、十劍道:“爾等看貧道有假麼?” 說完,反手緩緩抽出肩頭長劍,左手捏劍決,右手搭于左手劍訣食指第二節上,俨然一派宗師氣度。
房英暗暗一歎道:“此人不論是誰,單以這等折人風度,必對摹仿清虛真人,下過一番若心,看來,除非能點破他一身功力,使他現出原形,武當門下是不會相信警告了!” 果然,隻見三老、十劍望了一眼,悚然垂首躬身道:“掌門人豈能有假!” 原來三老、十劍在懷疑下,倏又不信,關鍵就在這一式武當劍術絕學“玄玑三式”的亮門立戶式上。
其中三老是清虛真人的師弟,十劍是清虛真人的嫡傳弟子,他們對清虛真人的一些小動作,自然極為清楚。
而現在,這位‘清虛真人’施出唯武當掌門人才能獲傳的“玄玑三式”,亮劍立式的“橫笏朝阙”,長劍正好與平常一樣,劍尖搭在食指第二節,這怎會是假的? 隻見三老之首清涵道長倏然轉首,對鏡清禅師厲聲道:“好一位佛門高僧,不答應交人,也還罷了,竟敢危言聳聽,挑撥離間!” 鏡清禅師倏然長歎一聲道:“清涵道友既是不信,就算老衲多說……” “清虛真人”冷笑一聲道:“危言聳聽可以不究,包庇武當仇敵,不能輕罷。
鏡清道友,若不交房英,休怪貧道以劍要人!” 鏡清禅師臉色一沉,白眉軒動,道:“道友要動手?” 清涵道長狂笑一聲道:“動手又有何懼。
掌門人,貧道以一柄長劍先領教少林絕學!”刷地一聲,亮出長劍,退立三步,凝神蓄勢,注視着鏡清禅師,準備動手。
大殿前一幹少林高僧,見狀個個神色愠怒,躍躍欲動。
卻見“清虛真人”沉喝道:“清涵師弟,忘了貧道叮囑?” 清涵道長默然垂劍,強制激動道:“弟子不敢!” “清虛真人”倏長吟道:“群策群力,共進共退,武當弟子,擺陣!” 後半段喝聲一落,殿前人影如花一般爆開。
隻見道衣飄忽,人影飛閃,武當十劍五五分開左右,武當三老右二左一,也迅即站好位置,嗆郎連聲過處,十四柄長劍,齊齊出鞘,動作劃一,寒光頓如長虹而起,面積不過方圓六七丈的天井中,立刻劍氣彌漫,氣氛一緊。
時已卯時,朝陽高升,映着寒森森的劍芒,隐泛起一片沉沉殺機。
少林鏡清禅師神色一凝,目注殿前武當道人排列的陣式,十四個人卻正好是兩座“北鬥七星劍陣”。
“鬥柄”微斜,二陣相聯,不由沉聲喝道:“道友們一定要開殺戒麼?” 仗劍屹立中央的“清虛真人”厲聲道:“除非道兄能夠交出.房英,否則少林武當從此斷義,貧道并以‘北鬥七星連環劍陣’,請少林高僧人陣一會,若能破陣,貧道就退出寺門,若不能破陣,貧道就自行拿人!” 房英此刻暗暗驚震無比,他素聞武當的“七星劍陣”與少林的“達摩羅漢陣”為道佛二門無上絕學,當今武林中,還沒有任何人敢輕闖試鋒,看來這假武當掌門此來已存心火拚。
而且這雙七星連環陣,卻是第一次聽到,想必更是厲害無比。
這-陣搏鬥,鹿死誰手,顯然無可預料。
他緊張地注視着鏡清禅師反應。
隻見這位少林掌門口中倏朗誦一聲佛号,随着殿房四周響起一聲梵唱,梵唱聲中,四周禅房僧衣晃動,人影亂動,倏然冒出三十餘少林僧人,個個手執戒刀禅杖,神色肅穆,仰首俯視屹立。
“清虛真人”仰首四下一掃,神色閃過一絲驚容,旋即狂笑一聲道:“堂堂少林欲以多為勝麼?” 鏡清禅師冷冷道:“老衲決不恃衆,隻是警告道友不得妄動,彼此一言為定,以破陣決勝負。
” “清虛真人”厲笑道:“鏡清道友,期望你不要後悔!” 鏡清禅師氣極長笑道:“老衲倒希望道友勿作孤注一擲!” “清虛真人”鼻中冷冷一哼,身形倏動,飄到右五“七星劍陣”“玄玑”主位上,喝道:“請少林掌門人陣!” 鏡清禅師倏然舉掌三擊,“拍拍拍”三聲響過,殿左回廊上倏然出現四位手執禅杖白眉白袍,神貌奇古的老僧。
隻見四僧齊齊向鏡清禅師合什道:“達摩四僧,恭接掌門谕令。
” 殿前的武當道人一聽“達摩四僧”,神色齊皆一驚! 要知道少林的達摩四長老,身份奇高無比,非重大事件,絕不露面。
如以輩份算,這四個靜字輩高僧,比掌門人還高出一輩。
可是那“清虛真人”在一驚之下,神色之間卻有點陰晴不停,顯然另有陰謀。
隻見鏡清禅師單掌立胸,還禮低聲道:“老衲恭請四位長老一闖劍陣!” 接着又向身畔一揮手道:“四位護法弟子,伴四老入陣!” 四護法及四長老同時躬身應道:“遵谕!” 殿門口二名弟子早将四護法禅杖取上。
于是八名少林高僧一左一右同時下了台階,會合一齊,采取并肩之勢,舉杖緩步,向二座“七星劍陣”中間欺去。
十四位武當道人,此刻臉上露出層層殺機,個個劍指北鬥,屹立如山,少林四長老、四護法入陣後竟未遇阻擋。
這刹
” 兩旁侍立的法淨、法本閃身而出,同時垂首道:“弟子聽谕。
” 鏡清禅師嘴唇啟動,卻未發出聲音,隻見二位護法聽完一應諾,躬身而退。
片刻之後,二位護法匆匆複入,手中各持着一張黃紙,紙上墨迹淋漓,雙手給鏡清禅師。
這位少林掌門接過看了一眼,對房英凝重地道:“少施主既自诩目力,老衲就以這二張書法相試,事關施主自身安危,希望慎重辨别,将所得告知老衲。
”伸手将二張黃紙遞出。
房英接過,垂首注目,隻見紙上各寫着“苦海無邊”四個大宇:一張作篆書,一張作隸楷。
他仔細一比較,卻發覺字體雖然有别,然勾劃撇捺間氣勢完全相同,不由微微一笑,擡頭道:“晚輩雖未見過二位大師手澤,但由這兩張筆法上看,明是各異,神韻卻完全一緻,諒必出于一人筆下。
” 鏡清禅師待房英說完,目光淡淡地向法淨,法本二僧一瞥,倏然開口喝道:“無塵聽令。
” 八位羅漢僧中閃出一僧垂首合什道:“弟子聽谕!” 鏡清禅師凝重地道:“傳達武當掌門人,請即親筆錄一收據,言明經過,本掌門當親自交人,将來若有人質問少林,也可有一依據,免使本寺無故卷入漩渦。
” 無塵僧應諾而退,急奔出殿。
房英頓時心頭大震,暗忖道:“難道我看錯了!” 他仔細注目,再比較二張字迹,看來看去,卻是同一人筆迹。
就在這時,已見無塵僧返身奔回,手執一張素箋,交給鏡清禅師,垂手禀道:“回禀師祖,武當所書收據請即過目,武當掌門人稱感謝師祖感情,希望速将人交出。
” 鏡清禅師接過素紙,目光一瞬,道:“此收據是武當掌門親筆麼?” 無塵僧道:“收據是武當三老中的清涵道長所書,但由清虛掌門人親自畫押。
” 鏡清禅師點點頭,揮退無塵僧,對房英道:“少施主,牆上有昔年清虛道友所贈親筆。
現在老衲給你最後一個機會,請說出真僞之别,在那一點?” 說完,手一揚,那紙收據已向房英平平飄至。
神思混亂中的房英伸手接住,垂首向紙上最後畫押的“十”字注視起來。
隻見他額上汗水滾滾而落,目光凝視,一瞬不瞬屹立沉思,如同木偶一般。
要知道他剛才因見鏡清禅師要把自己交給武當,心中感到必是自己鑒别錯誤,此刻已把全副精力,放在眼前這張收據的字迹上。
這種精力損耗,比一場亡命肉搏,猶有過之。
同時房英覺得生死可以不計,但房家在武林中的“神眼”之譽,卻不容有損,故他凝視在紙上最後劃押的“十”字上,不敢下斷論。
可是第-次的答案,已有問題。
在患得患失的心理下,他的神思,已不複像剛才那麼清朗,加以隻有一個簡單的“十”,要與壁上真迹對照,使他更感吃力。
良久,才見房英長長噓出一口氣,擡目對鏡清禅師凝重地道:“判書法之真僞,首重神韻,畫押筆劃,雖隻有一橫一豎,但與壁上親聯中的‘幸’字相比較,仍可看出差别。
”說着,緩緩走到挂着清虛真人贈聯的壁旁,手指上面字迹,接下去道:“這‘幸’字,輕靈飄逸,卻仍不失蒼健有力。
然看收據上畫押的‘十’,表面與真迹毫無差異,但究其墨色濃淡,着筆粗細,卻可看出粗重躁急,毫無出塵之概,韻味猶減一籌。
” 說到這裡,沉重地目注鏡清禅師道:“掌門前輩以為然否?” “哈哈哈……”鏡清禅師倏然一聲長笑,笑聲中倏然起立。
房英心頭又是砰然一震!神色慘變。
口口口 他心頭倏地浮起無限的憤怒和悲哀。
他覺得第一次的鑒定,縱然有錯,可是這一次,絕不會有誤失,若再否定,顯然這位少林掌門在衡量厲害關系而并不是論是非了。
在悲怒交集中,房英已沉勢蓄勢,準備一見形勢不對,就欲硬闖出去,他雖覺得闖出去的希望極為微弱,但他絕不甘束手就縛。
卻見鏡清禅師笑聲一頓,向房英道:“老衲久聞房家‘神眼’之譽,今日一見果不虛傳,至于少施主的安危,老衲極力擔當。
” 意外的贊譽,使緊張悲憤的房英,反而一呆。
隻見護法僧法淨急急道:“掌門師尊?難道那武當清虛掌門人果是假的?” 鏡清禅師神色倏變慎重,沉聲道:“不錯,這位武當掌門确非昔年的清虛道友了。
” 法淨凝重地道:“以書法來判斷人的真僞,弟子覺得失之輕率,希望掌門人考慮。
” 鏡清禅師道:“本掌門并不輕率,剛才後殿對答中,老衲已起懷疑。
” 一幹少林高僧神色頓時詫然,隻見鏡清禅師接下去道:“法淨,你還記得剛才老衲對‘武當掌門’提起十五年前所吟的詩麼?” 法淨垂首合什道:“弟子記得。
” 鏡清彈師道:“其實當年清虛道友并未吟什麼詩,然而這位‘武當掌門’卻支吾以對。
由此點判斷,真僞立辨。
” 房英此刻緊張的心情已經一寬,聞言暗道:“-代佛門高僧,果有超人智慧。
”當下對這位年近八十的老和尚大感欽佩。
隻見鏡清禅師語聲沉重地繼續道:“但是老衲剛才仍保持七分懷疑,故命爾等以書法相試。
法淨,剛才兩張字迹是你一人手筆麼?” 法淨點頭道:“不錯。
” 鏡清禅師道:“但老衲仍不相信,再誘取那‘武當掌門’字迹相試,這位房少施主鑒别之言,極為中肯,老衲對書法雖屬不精,但-經提示,也看出其中差異,法淨,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服麼?” 這時的法淨僧已心悅誠服地道:“弟子冒渎,請師尊裁奪。
” 鏡清禅師道:“事理愈辨愈明,隻是此刻若不交出房施主,難免一場幹戈。
唉!少林寺的清淨歲月,恐怕不複存在了。
” 房英急急上前幾步,激動地道:“是晚輩拖累了前輩。
” 鏡清禅師肅然道:“施主此舉,或可使少林免于一場大劫,老衲感謝尚且不及,怎可言‘拖累’二字,現在咱們應該出去應付武當道友了。
” 說完,轉對知客僧法善吩咐道:“法善,密傳令谕,前堂弟子,一律戒備,達摩院長老,羅漢堂,戒壇各弟子,聽候調遣。
” 知客僧法善應諾匆匆而退,小小的議事後殿頓時陷入一片緊張的氣氛中。
于是,在沉重的心情下,這位少林掌門人走出後殿,向大雄寶殿行去。
大雄寶殿的大門複徐徐啟開,房英随着少林掌門在四大護法、八羅漢的擁護下,走出殿外,目光掃視間,殿前的武當道人神色間皆焦灼不耐。
這時那“清虛真人”見少林掌門等再度出現,神色一振,急急道:“鏡清道兄,多蒙俯允,現在可以交人了麼?” 鏡清禅師合什冷冷道:“老衲既已允許,自當履行諾言。
隻是方式上老衲覺得應先向道友說清楚。
” “清虛真人”神色微喜道:“請道兄吩咐!” 鏡清禅師道:“請各位道友寺外等候,老衲送房施主出少林後,任由道友逮捕。
” “清虛真人”眉頭微皺道:“就是現在?” 鏡清禅師道:“房施主在少林寺中,仍算賓客,故時間一點,老衲不敢确定。
” “清虛真人”神色一沉,冷笑道:“少林寺有前後左右四道門戶,時間不能确定,大概門戶也不能确定了!” 鏡清禅師冷冷道:“确是如此。
” 這一直率的答複,含意已表露無遺,蓦地隻見“武當三老”為首的清涵道長怒聲道:“掌門道兄,你難道不顧武當少林數十年來交誼?” 鏡清禅師肅然合什道:“長老責備過重了。
并非老衲不顧交誼,隻是時過境移,老衲縱然顧全道義,将來難免被貴派唾罵。
” 清涵道長身旁的清心道長一愕,朗聲道:“鏡清道兄此言用意何在?” 鏡清禅師雙目精光一閃,寬大的衣袖一揚,倏指着“清虛真人”,肅穆地道:“貴派掌門人,已非昔年清虛道友,老衲這份交情豈非吃力不讨好。
” 此言-出,“武當三老”、“十劍”神色齊齊-震,同時轉首向那“清虛真人”望去。
他們幾乎不相信自己耳朵,更不相信這是事實。
但是一代少林至尊,地位是何等崇高,若非有所見,豈會信口開河? 隻見“清虛真人”神色鐵青,氣極長笑,雙目精光四射,對三老、十劍道:“爾等看貧道有假麼?” 說完,反手緩緩抽出肩頭長劍,左手捏劍決,右手搭于左手劍訣食指第二節上,俨然一派宗師氣度。
房英暗暗一歎道:“此人不論是誰,單以這等折人風度,必對摹仿清虛真人,下過一番若心,看來,除非能點破他一身功力,使他現出原形,武當門下是不會相信警告了!” 果然,隻見三老、十劍望了一眼,悚然垂首躬身道:“掌門人豈能有假!” 原來三老、十劍在懷疑下,倏又不信,關鍵就在這一式武當劍術絕學“玄玑三式”的亮門立戶式上。
其中三老是清虛真人的師弟,十劍是清虛真人的嫡傳弟子,他們對清虛真人的一些小動作,自然極為清楚。
而現在,這位‘清虛真人’施出唯武當掌門人才能獲傳的“玄玑三式”,亮劍立式的“橫笏朝阙”,長劍正好與平常一樣,劍尖搭在食指第二節,這怎會是假的? 隻見三老之首清涵道長倏然轉首,對鏡清禅師厲聲道:“好一位佛門高僧,不答應交人,也還罷了,竟敢危言聳聽,挑撥離間!” 鏡清禅師倏然長歎一聲道:“清涵道友既是不信,就算老衲多說……” “清虛真人”冷笑一聲道:“危言聳聽可以不究,包庇武當仇敵,不能輕罷。
鏡清道友,若不交房英,休怪貧道以劍要人!” 鏡清禅師臉色一沉,白眉軒動,道:“道友要動手?” 清涵道長狂笑一聲道:“動手又有何懼。
掌門人,貧道以一柄長劍先領教少林絕學!”刷地一聲,亮出長劍,退立三步,凝神蓄勢,注視着鏡清禅師,準備動手。
大殿前一幹少林高僧,見狀個個神色愠怒,躍躍欲動。
卻見“清虛真人”沉喝道:“清涵師弟,忘了貧道叮囑?” 清涵道長默然垂劍,強制激動道:“弟子不敢!” “清虛真人”倏長吟道:“群策群力,共進共退,武當弟子,擺陣!” 後半段喝聲一落,殿前人影如花一般爆開。
隻見道衣飄忽,人影飛閃,武當十劍五五分開左右,武當三老右二左一,也迅即站好位置,嗆郎連聲過處,十四柄長劍,齊齊出鞘,動作劃一,寒光頓如長虹而起,面積不過方圓六七丈的天井中,立刻劍氣彌漫,氣氛一緊。
時已卯時,朝陽高升,映着寒森森的劍芒,隐泛起一片沉沉殺機。
少林鏡清禅師神色一凝,目注殿前武當道人排列的陣式,十四個人卻正好是兩座“北鬥七星劍陣”。
“鬥柄”微斜,二陣相聯,不由沉聲喝道:“道友們一定要開殺戒麼?” 仗劍屹立中央的“清虛真人”厲聲道:“除非道兄能夠交出.房英,否則少林武當從此斷義,貧道并以‘北鬥七星連環劍陣’,請少林高僧人陣一會,若能破陣,貧道就退出寺門,若不能破陣,貧道就自行拿人!” 房英此刻暗暗驚震無比,他素聞武當的“七星劍陣”與少林的“達摩羅漢陣”為道佛二門無上絕學,當今武林中,還沒有任何人敢輕闖試鋒,看來這假武當掌門此來已存心火拚。
而且這雙七星連環陣,卻是第一次聽到,想必更是厲害無比。
這-陣搏鬥,鹿死誰手,顯然無可預料。
他緊張地注視着鏡清禅師反應。
隻見這位少林掌門口中倏朗誦一聲佛号,随着殿房四周響起一聲梵唱,梵唱聲中,四周禅房僧衣晃動,人影亂動,倏然冒出三十餘少林僧人,個個手執戒刀禅杖,神色肅穆,仰首俯視屹立。
“清虛真人”仰首四下一掃,神色閃過一絲驚容,旋即狂笑一聲道:“堂堂少林欲以多為勝麼?” 鏡清禅師冷冷道:“老衲決不恃衆,隻是警告道友不得妄動,彼此一言為定,以破陣決勝負。
” “清虛真人”厲笑道:“鏡清道友,期望你不要後悔!” 鏡清禅師氣極長笑道:“老衲倒希望道友勿作孤注一擲!” “清虛真人”鼻中冷冷一哼,身形倏動,飄到右五“七星劍陣”“玄玑”主位上,喝道:“請少林掌門人陣!” 鏡清禅師倏然舉掌三擊,“拍拍拍”三聲響過,殿左回廊上倏然出現四位手執禅杖白眉白袍,神貌奇古的老僧。
隻見四僧齊齊向鏡清禅師合什道:“達摩四僧,恭接掌門谕令。
” 殿前的武當道人一聽“達摩四僧”,神色齊皆一驚! 要知道少林的達摩四長老,身份奇高無比,非重大事件,絕不露面。
如以輩份算,這四個靜字輩高僧,比掌門人還高出一輩。
可是那“清虛真人”在一驚之下,神色之間卻有點陰晴不停,顯然另有陰謀。
隻見鏡清禅師單掌立胸,還禮低聲道:“老衲恭請四位長老一闖劍陣!” 接着又向身畔一揮手道:“四位護法弟子,伴四老入陣!” 四護法及四長老同時躬身應道:“遵谕!” 殿門口二名弟子早将四護法禅杖取上。
于是八名少林高僧一左一右同時下了台階,會合一齊,采取并肩之勢,舉杖緩步,向二座“七星劍陣”中間欺去。
十四位武當道人,此刻臉上露出層層殺機,個個劍指北鬥,屹立如山,少林四長老、四護法入陣後竟未遇阻擋。
這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