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虎門無犬子
關燈
小
中
大
房英默默地随一群少林僧走向大雄寶殿。
其間,房英不禁疑窦重重。
他覺得這些武當道人來得太快,自己一路晝夜急趕,前腳剛到,他們卻後腳趕至。
房英思索着,不知不覺地已進入前寺大雄寶殿,耳中倏聽少林掌門鏡清彈師一聲驚噫!他怔然摒棄雜念,目光-瞬間,也不禁一愕! 殿中冷清清地根本沒有什麼武當道人,隻有兩名年輕僧人,屹立殿門口。
鏡清禅師停步正欲喝問,那屹立殿門門的-名僧人已疾步上前-禮,垂首禀道:“啟禀掌門,武當掌門及-幹道長皆在殿前站候。
鏡清掌門神色又是-惑,道:“為何不恭迎入殿待茶?” 年輕們人道:“武當掌門人不願入殿,弟子也感奇怪。
” 鏡清一揮手,再舉步緩緩出大殿門口。
這時,房英已看清大殿前鋪着石闆的天井中,屹立着十四名氣度沉着,肩紮長劍的武當道人。
那假的清虛真人站在天井中央,長髯飄拂,神色俨然。
左旁面對大殿,雁行排列着武當三老:清涵、清水、清心。
右邊是輩份低-輩的“武當十劍”飛雲,白雲、彩雲,飄雲、浮雲、氲雲、福雲、芷雲、祥雲等十名中年道長。
其中除三老及掌門,房英在武當見過一面外,其餘十劍,還是第一次見面。
這時,他目光一接觸那假掌門“清虛真人”,心頭砰地一震,星眸中不自覺地暴射出一股仇火。
若不是在少林,環境不允許,若不是自知絕非對方敵手,他恨不得立刻上前在那假清虛真人胸前刺上三劍。
但是,那清虛真人目光飄過房英臉上,神色卻并無異樣。
隻見他一見少林掌門出來,稽首一禮,呵呵一笑道:“鏡清道友,十餘年未見,今日相會,道友精神更加矍爍了!” 語氣誠摯,正如故友相逢一般。
鏡清禅師忙合什還禮道:“道兄仙容依舊,老衲衷心欣慰,何不入殿待茶!” 說着,目光帶着疑惑,側首瞥了房英一眼。
不錯,老和尚的确有點懷疑,武當掌門與他十餘年前,時相往還,而且因為同屬方外之士,所以交誼極深.現在,他憑一甲子餘閱曆,卻怎麼也看不出這位“清虛真人”是假的,“幻容”“變骨”之術可以改變人的容貌,可是眼前的“清虛真人”,一言一行,莫不與十餘年前-樣。
這種舉動酷肖逼真之處,卻非功力所及,若不是房英剛才告警,老和尚早巳前迎把臂叙舊,然而現在,此刻表示任何意見,隻有陡增紛亂。
何況,他還不知道那“清虛真人”此來究竟是為什麼? 卻見“清虛真人”微笑道:“道兄盛意心領,貧道因有急事,不想多作耽擱,故不願打攪道兄清修。
” 鏡清禅師惑然道:“道兄匆匆而來,又要匆匆離去,敢情有什麼重大事故?” “清虛真人”道:“不錯,貧道此來,想請道兄賜助!” 鏡清禅師微笑道:“道兄出言過謙了,不說誼屬同道,就以道兄與老衲近三十年交誼,若有效勞之處,理當盡力,道兄但請吩咐!””清虛真人”道:“既如此說,貧道就冒昧了。
” 接着伸手-指房英道:“貧道此來,就是為這孽障,萬望道兄成全,交給貧道帶回去。
” 房英一聽這話,神色不禁一變,暗道:“果然不錯,是為我而來,但他怎會知道我行蹤呢?” 卻見鏡清禅師白眉聳動,惑然道:“道兄知道這子是誰麼?” “清虛真人”道:“貧道當然知道。
” 鏡清禅師益發訝然,道:“耳聽房老樾檀與道兄交誼極深,這位少施主就是有得罪道兄之處,也該寬容一二。
” “清虛真人”微微-歎道:“道兄之言不錯,隻是此刻貧道縱有寬恕之心,卻無辦法可想了。
” 鏡清禅師愕然道:“這話怎麼說?” “清虛真人”神色凝重地道:“房施主前往敝觀,貧道見是故人之子,以禮相待,哪知他心懷叵測,出手暗算,竟擊斃本門門下弟子。
唉!貧道若再包庇,何以能平千餘弟子激憤之心。
” 倏然“武當三老”為首的清涵道長怒道:“豎子,你既敢作,怎不敢當!”房英狂笑道:“藉口加罪,何患無詞,請問道長,證據呢!” 隻見鏡清禅師一揮手,阻止房英再說下去,對“清虛真人”凝重地道:“房少施主是少林之客,道兄卻是老衲故交,且誼屬同道,實應守望相助。
但如今各執一詞,老衲不知應該如何處置?” “清虛真人”,沉聲道:“狼子之心,道兄難道還要包庇他麼?” 鏡清禅師白眉緊皺,側首又懷疑地瞥了房英-眼! 這位佛門高僧生平未遇到過什麼難題,現在感到左右兩難。
事情頗為紮手。
房英怒極冷笑道:“道長騙人的本事,确是愈來愈高明了,隻是信口之言,鏡清前輩怎會相信……” “清虛真人”道:“事證俱在,豈能容你遁詞。
”舉手擊掌,連拍二下。
隻見“武當十劍”中的浮雲道長疾步出列,躬身道:“掌門人有何吩咐?” “清虛真人”揮手道:“速把證物擡來,讓少林掌門人一觀!” 浮雲道長應諾而退,轉身奔出寺門。
鏡清禅師及-幹少林高僧見狀-愕,目光一擡,這才看清在寺門外停着-輛白色素車,車前還有二名年青武當道人肅立着。
此刻-見浮雲道長出寺一揮,立刻在車蓬後拉出一口棺木,靜寂而迅速地擡入寺中,直至“大雄寶殿”台階下一橫,輕輕放下。
房英心頭震動,厲喝道:“這是誰?” 武當“清虛真人”神色似乎極力悲痛地道:“是誰,你不會看麼?”向屹立于棺旁的浮雲道長-揮手,喝道:“啟棺讓少林道友過日。
” 浮雲道長立刻雙掌在棺緣一按一掀,咔嚓一聲,棺蓋應聲而開,房英目光瞬處,心頭猛然一跳。
在棺中直挺挺躺着一具道裝屍體,正是在武當被自己挾持又放過的武當三代弟子淩竹道人。
這刹那,房英心頭狂怒,厲吼道:“這是陰謀,有‘寒竹’前輩為證,我房英雖當時挾持他點了他腰際‘軟’‘麻’二穴,卻并未傷害他。
” 他激怒得胸頭起伏不停,喘過一口氣,接着道:“莫非是你這個假掌門人自己弄的鬼,不惜殺死弟子,來誣賴他人?” 話聲剛落,浮雲道長已悲憤地厲喝道:“住口,你殺了本門弟子,竟還敢侮辱貧道掌門人!”反手一探,刷地一聲,肩頭探手一掣,長劍已在手中。
倏見“清虛真人”喝道:“浮雲不得在少林寺中無禮。
” 接着對房英冷冷一笑道:“不錯,你隻點了淩竹腰部的‘軟’、‘麻’二穴,部位是‘沖門’、‘氣舍’二穴是麼?嘿嘿!當初本掌門人不察,所以不為已甚,放你離開武當,怎知你竟暗下毒手,竟以‘斷經’手法,捏斷他陽矯二經……” 說到這裡,倏然目光移向鏡清大師道:“若是不信,清道兄過目。
” 說活聲中,浮雲已撕開屍軀上布袍,露出腰部,果見右側“沖門”、“氣舍”二穴上,青腫起兩大塊,且紫色瘀凝。
不錯,這正是“斷經斬脈”手法的傷症。
房英暗暗怒罵無恥,正欲再辯,目光瞥見鏡清掌門的皺眉神色,心中倏然泛起一絲警惕,覺得此刻自己的安危,完全處在少林掌門人的一念之間,如不能在這危險關頭,力持鎮靜,說不定反被對方所趁。
這些念頭一轉,胸頭怒火頓消,神志轉起清靈,緘默地靜靜掃視殿前那些武當道人,置心中卻焦急地在等鏡清禅師發言。
鏡清禅師卻白眉聳皺,目光注視着屍體,默默不語。
這位佛門高僧對房英與武當掌門間的糾葛,現在已完全明了,可是對其中真象,卻愈來愈迷茫。
房英的報告,确實聳人聽聞,而現在,這位“清虛真人”不溫不火的表現,卻令他真假莫辨。
這位佛門高僧覺得,除非是一派掌門,除非是是修為深湛的玄門之士,決難表現出這份雖怒而不行動,雖仇而仍持理相争的修養。
問題的中心,在于這位“清虛真人”是真是假?然而目前要辨明這一點,确已感非常困難。
鏡清禅師暗暗一歎!他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難于處理的。
于是他佛眼再巡視着“武當三老”及“武當十劍”,這十三位武當道臉上果如“清虛真人”所說,巳現出愠怒不耐之色。
在不願傷了與武當數十年來的交誼,知道這事一處理不慎,立陷兵戎殺機,但于情于理,又不能交出房英而傷少林令譽的情形下,鏡清禅師苦思着兩全之策。
沉默……四周的氣氛靜得令人窒息。
這刹那之間,少林寺前殿雖有這麼多人,卻沉靜得針落可聞。
可是力持鎮靜的房英,内心卻漸漸緊張,背上巳漸透出陣陣汗水。
他倏然感到自己的處境相當危險,少林掌門鏡清禅師的沉默,表示着對自己剛才的報訊并不盡信。
而自己到少林,那假武當掌門人竟後腳跟到,顯示自己的行蹤,仍逃不過對方眼線,說不定在少林寺中,或左右也隐伏着強敵。
此刻的房英倏然明白,自己變成一場武林大劫的關鍵,對方所以千方百計要逮捕自己及父親,是唯恐陰謀未成熟前被洩露。
他想到那神秘的“天香院”……想到“寒竹先生”臨終前的話,忐忑的心頭不禁暗暗道:“我不能這樣等待下去,假如鏡清禅師對我不利,豈非……” 轉念至此,心頭狂跳,再也沉不住氣,目光四下一溜,正想走為上策…… 蓦地見鏡清禅師長歎一聲道:“清虛道兄,貴派弟子被殺,礴實令人氣怒難平,隻是道兄能否為老衲設想一下?” “清虛真人”稽首一禮道:“貧道知道掌門人措置困難,但望在數十年交誼,俯允其成。
”說完又恭謙地深深一禮。
鏡清禅師倏然長笑一聲道:“出家,人慈悲為本,老衲以為,這事處理,并非僅有這一途可行,道兄修為深厚,已達神虛靈清境界。
哈哈哈!道兄還記得十五年前老衲與道兄聯袂遨遊少室峰,眼見靈山空寂、大千沙小,道兄自己一時感懷所念的那首詩麼?” “詩?”“清虛真人”微微一愕,旋即幹澀地笑道:“貧道自然記得,隻是身為武當掌門,若門下弟子被殺,無動于衷,豈非難服衆憤而贻譏于江湖?” 鏡清禅師神色倏然一整,道:“道兄既欲堅持,老衲為少林令譽,必須考慮,道兄是否能給老衲一柱香時間?” “清虛真人”複稽首道:“掌門人是否能賜告,考慮重點是什麼?” 他說完微微一歎複解釋道:“貧道是說,若道兄考慮不願交出那孽障,貧道就不想多等,若是考慮交出方式,貧道願站候道兄渝旨。
” 鏡清禅師凝重地道:“老衲明了道兄立場,故考慮交出房少施主的方式,隻是為了少林令譽,不得不與摩達院長老商議!” 此言一出,一旁的房英神色大變,他念頭未轉,已見鏡清禅師側首道:“施主,請暫與老衲入殿!” 房英悲憤填胸,眼見在衆目之下,要逃實在困難,不由憤然冷笑,也不說話,轉身進入大殿,耳中已聽得“清虛真人”笑道:“貧道先代武當拜謝,并在殿前恭候道兄法谕。
” 這時,鏡清禅師也退入殿中,向侍立的兩名青年僧人揮手道:“關上殿門。
” 兩名年輕僧人-聲應諾,雙雙拉上殿門,房英見狀心頭-沉,再禁不住怒火勃發,沉聲道:“大師要拿晚輩如何處置?” 隻見鏡清禅師微微一笑,道:“施主稍安毋躁,請随老衲來!”緩步帶着四護法,八羅漢向殿裡一座偏門走去。
房英見鏡清禅師神色間并未有對自己不利的迹象,不由惑然,隻得默默跟着。
穿過門戶,目光一掃,是一間面積略小的後殿,四壁挂着書聯佛畫,擺飾着許多椅桌,仿佛是專門議事的後殿。
房英目光倏然掃及壁上也有-幅清虛真人的手迹,心中頓時浮起一陣慨歎,覺得父親生性實在太直,如今竟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場漩渦中心…… 卻見鏡清禅師在靠裡一張檀香椅中坐落,對兩旁侍立的四護法、八羅漢沉聲道:“武當掌門突然為房少施主來,突出老衲意料之外,你等看這位武當掌門人是假是真?” 四大護法中的法淨僧合什接口道:“弟子昔年曾與武當掌門多次交談,以目前而論,實看不出是假的迹象!” 法淨僧一旁的法光護法冷冷一瞥房英,道:“弟子以為,道佛二門,殊途同歸,且這位房少施主既敢殺孽,必有自處之策,弟子以為本寺不宜卷入糾紛,而與武當傷了和氣。
”言下有交出房英之意。
房英暗自一聲悲歎!這時他方了解父親當初不肯直接指出真象,隻用暗示,就以“寒竹先生”這等盛名人物,明知有僞,也不肯昭然揭發的理由,實因滋事體大,如非有确切證據,難以令人相信。
此刻,他緘默不言,因為他知道,在這種情形下,多說無益,不如靜以待變。
隻見鏡清禅師點點頭,轉對房英道:“少施主告警之言,老衲覺得煞費衡量,難辨真僞!” 房英冷笑-聲道:“是真是僞,晚輩已盡所言,隻可惜‘寒竹’前輩死難瞑目,千萬叮囑晚輩來少林傳汛,卻得這般結果。
” 鏡清禅師微微一笑,道:“少施主曾說過,懷疑起因于兩卷書軸,是麼?” 房英冷冷道:“不錯。
” 鏡清禅師道:“少施主自覺目力能辨真僞?” 房英道:“晚輩幼受家父訓誨,自信尚有此目力。
” 鏡清禅師點點頭道:“虎門無犬子,以‘神眼’房老檀樾盛譽,少施主目力過人,自理所當然,隻是老衲尚要試驗一次。
” 房英坦然道:“晚
其間,房英不禁疑窦重重。
他覺得這些武當道人來得太快,自己一路晝夜急趕,前腳剛到,他們卻後腳趕至。
房英思索着,不知不覺地已進入前寺大雄寶殿,耳中倏聽少林掌門鏡清彈師一聲驚噫!他怔然摒棄雜念,目光-瞬間,也不禁一愕! 殿中冷清清地根本沒有什麼武當道人,隻有兩名年輕僧人,屹立殿門口。
鏡清禅師停步正欲喝問,那屹立殿門門的-名僧人已疾步上前-禮,垂首禀道:“啟禀掌門,武當掌門及-幹道長皆在殿前站候。
鏡清掌門神色又是-惑,道:“為何不恭迎入殿待茶?” 年輕們人道:“武當掌門人不願入殿,弟子也感奇怪。
” 鏡清一揮手,再舉步緩緩出大殿門口。
這時,房英已看清大殿前鋪着石闆的天井中,屹立着十四名氣度沉着,肩紮長劍的武當道人。
那假的清虛真人站在天井中央,長髯飄拂,神色俨然。
左旁面對大殿,雁行排列着武當三老:清涵、清水、清心。
右邊是輩份低-輩的“武當十劍”飛雲,白雲、彩雲,飄雲、浮雲、氲雲、福雲、芷雲、祥雲等十名中年道長。
其中除三老及掌門,房英在武當見過一面外,其餘十劍,還是第一次見面。
這時,他目光一接觸那假掌門“清虛真人”,心頭砰地一震,星眸中不自覺地暴射出一股仇火。
若不是在少林,環境不允許,若不是自知絕非對方敵手,他恨不得立刻上前在那假清虛真人胸前刺上三劍。
但是,那清虛真人目光飄過房英臉上,神色卻并無異樣。
隻見他一見少林掌門出來,稽首一禮,呵呵一笑道:“鏡清道友,十餘年未見,今日相會,道友精神更加矍爍了!” 語氣誠摯,正如故友相逢一般。
鏡清禅師忙合什還禮道:“道兄仙容依舊,老衲衷心欣慰,何不入殿待茶!” 說着,目光帶着疑惑,側首瞥了房英一眼。
不錯,老和尚的确有點懷疑,武當掌門與他十餘年前,時相往還,而且因為同屬方外之士,所以交誼極深.現在,他憑一甲子餘閱曆,卻怎麼也看不出這位“清虛真人”是假的,“幻容”“變骨”之術可以改變人的容貌,可是眼前的“清虛真人”,一言一行,莫不與十餘年前-樣。
這種舉動酷肖逼真之處,卻非功力所及,若不是房英剛才告警,老和尚早巳前迎把臂叙舊,然而現在,此刻表示任何意見,隻有陡增紛亂。
何況,他還不知道那“清虛真人”此來究竟是為什麼? 卻見“清虛真人”微笑道:“道兄盛意心領,貧道因有急事,不想多作耽擱,故不願打攪道兄清修。
” 鏡清禅師惑然道:“道兄匆匆而來,又要匆匆離去,敢情有什麼重大事故?” “清虛真人”道:“不錯,貧道此來,想請道兄賜助!” 鏡清禅師微笑道:“道兄出言過謙了,不說誼屬同道,就以道兄與老衲近三十年交誼,若有效勞之處,理當盡力,道兄但請吩咐!””清虛真人”道:“既如此說,貧道就冒昧了。
” 接着伸手-指房英道:“貧道此來,就是為這孽障,萬望道兄成全,交給貧道帶回去。
” 房英一聽這話,神色不禁一變,暗道:“果然不錯,是為我而來,但他怎會知道我行蹤呢?” 卻見鏡清禅師白眉聳動,惑然道:“道兄知道這子是誰麼?” “清虛真人”道:“貧道當然知道。
” 鏡清禅師益發訝然,道:“耳聽房老樾檀與道兄交誼極深,這位少施主就是有得罪道兄之處,也該寬容一二。
” “清虛真人”微微-歎道:“道兄之言不錯,隻是此刻貧道縱有寬恕之心,卻無辦法可想了。
” 鏡清禅師愕然道:“這話怎麼說?” “清虛真人”神色凝重地道:“房施主前往敝觀,貧道見是故人之子,以禮相待,哪知他心懷叵測,出手暗算,竟擊斃本門門下弟子。
唉!貧道若再包庇,何以能平千餘弟子激憤之心。
” 倏然“武當三老”為首的清涵道長怒道:“豎子,你既敢作,怎不敢當!”房英狂笑道:“藉口加罪,何患無詞,請問道長,證據呢!” 隻見鏡清禅師一揮手,阻止房英再說下去,對“清虛真人”凝重地道:“房少施主是少林之客,道兄卻是老衲故交,且誼屬同道,實應守望相助。
但如今各執一詞,老衲不知應該如何處置?” “清虛真人”,沉聲道:“狼子之心,道兄難道還要包庇他麼?” 鏡清禅師白眉緊皺,側首又懷疑地瞥了房英-眼! 這位佛門高僧生平未遇到過什麼難題,現在感到左右兩難。
事情頗為紮手。
房英怒極冷笑道:“道長騙人的本事,确是愈來愈高明了,隻是信口之言,鏡清前輩怎會相信……” “清虛真人”道:“事證俱在,豈能容你遁詞。
”舉手擊掌,連拍二下。
隻見“武當十劍”中的浮雲道長疾步出列,躬身道:“掌門人有何吩咐?” “清虛真人”揮手道:“速把證物擡來,讓少林掌門人一觀!” 浮雲道長應諾而退,轉身奔出寺門。
鏡清禅師及-幹少林高僧見狀-愕,目光一擡,這才看清在寺門外停着-輛白色素車,車前還有二名年青武當道人肅立着。
此刻-見浮雲道長出寺一揮,立刻在車蓬後拉出一口棺木,靜寂而迅速地擡入寺中,直至“大雄寶殿”台階下一橫,輕輕放下。
房英心頭震動,厲喝道:“這是誰?” 武當“清虛真人”神色似乎極力悲痛地道:“是誰,你不會看麼?”向屹立于棺旁的浮雲道長-揮手,喝道:“啟棺讓少林道友過日。
” 浮雲道長立刻雙掌在棺緣一按一掀,咔嚓一聲,棺蓋應聲而開,房英目光瞬處,心頭猛然一跳。
在棺中直挺挺躺着一具道裝屍體,正是在武當被自己挾持又放過的武當三代弟子淩竹道人。
這刹那,房英心頭狂怒,厲吼道:“這是陰謀,有‘寒竹’前輩為證,我房英雖當時挾持他點了他腰際‘軟’‘麻’二穴,卻并未傷害他。
” 他激怒得胸頭起伏不停,喘過一口氣,接着道:“莫非是你這個假掌門人自己弄的鬼,不惜殺死弟子,來誣賴他人?” 話聲剛落,浮雲道長已悲憤地厲喝道:“住口,你殺了本門弟子,竟還敢侮辱貧道掌門人!”反手一探,刷地一聲,肩頭探手一掣,長劍已在手中。
倏見“清虛真人”喝道:“浮雲不得在少林寺中無禮。
” 接着對房英冷冷一笑道:“不錯,你隻點了淩竹腰部的‘軟’、‘麻’二穴,部位是‘沖門’、‘氣舍’二穴是麼?嘿嘿!當初本掌門人不察,所以不為已甚,放你離開武當,怎知你竟暗下毒手,竟以‘斷經’手法,捏斷他陽矯二經……” 說到這裡,倏然目光移向鏡清大師道:“若是不信,清道兄過目。
” 說活聲中,浮雲已撕開屍軀上布袍,露出腰部,果見右側“沖門”、“氣舍”二穴上,青腫起兩大塊,且紫色瘀凝。
不錯,這正是“斷經斬脈”手法的傷症。
房英暗暗怒罵無恥,正欲再辯,目光瞥見鏡清掌門的皺眉神色,心中倏然泛起一絲警惕,覺得此刻自己的安危,完全處在少林掌門人的一念之間,如不能在這危險關頭,力持鎮靜,說不定反被對方所趁。
這些念頭一轉,胸頭怒火頓消,神志轉起清靈,緘默地靜靜掃視殿前那些武當道人,置心中卻焦急地在等鏡清禅師發言。
鏡清禅師卻白眉聳皺,目光注視着屍體,默默不語。
這位佛門高僧對房英與武當掌門間的糾葛,現在已完全明了,可是對其中真象,卻愈來愈迷茫。
房英的報告,确實聳人聽聞,而現在,這位“清虛真人”不溫不火的表現,卻令他真假莫辨。
這位佛門高僧覺得,除非是一派掌門,除非是是修為深湛的玄門之士,決難表現出這份雖怒而不行動,雖仇而仍持理相争的修養。
問題的中心,在于這位“清虛真人”是真是假?然而目前要辨明這一點,确已感非常困難。
鏡清禅師暗暗一歎!他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難于處理的。
于是他佛眼再巡視着“武當三老”及“武當十劍”,這十三位武當道臉上果如“清虛真人”所說,巳現出愠怒不耐之色。
在不願傷了與武當數十年來的交誼,知道這事一處理不慎,立陷兵戎殺機,但于情于理,又不能交出房英而傷少林令譽的情形下,鏡清禅師苦思着兩全之策。
沉默……四周的氣氛靜得令人窒息。
這刹那之間,少林寺前殿雖有這麼多人,卻沉靜得針落可聞。
可是力持鎮靜的房英,内心卻漸漸緊張,背上巳漸透出陣陣汗水。
他倏然感到自己的處境相當危險,少林掌門鏡清禅師的沉默,表示着對自己剛才的報訊并不盡信。
而自己到少林,那假武當掌門人竟後腳跟到,顯示自己的行蹤,仍逃不過對方眼線,說不定在少林寺中,或左右也隐伏着強敵。
此刻的房英倏然明白,自己變成一場武林大劫的關鍵,對方所以千方百計要逮捕自己及父親,是唯恐陰謀未成熟前被洩露。
他想到那神秘的“天香院”……想到“寒竹先生”臨終前的話,忐忑的心頭不禁暗暗道:“我不能這樣等待下去,假如鏡清禅師對我不利,豈非……” 轉念至此,心頭狂跳,再也沉不住氣,目光四下一溜,正想走為上策…… 蓦地見鏡清禅師長歎一聲道:“清虛道兄,貴派弟子被殺,礴實令人氣怒難平,隻是道兄能否為老衲設想一下?” “清虛真人”稽首一禮道:“貧道知道掌門人措置困難,但望在數十年交誼,俯允其成。
”說完又恭謙地深深一禮。
鏡清禅師倏然長笑一聲道:“出家,人慈悲為本,老衲以為,這事處理,并非僅有這一途可行,道兄修為深厚,已達神虛靈清境界。
哈哈哈!道兄還記得十五年前老衲與道兄聯袂遨遊少室峰,眼見靈山空寂、大千沙小,道兄自己一時感懷所念的那首詩麼?” “詩?”“清虛真人”微微一愕,旋即幹澀地笑道:“貧道自然記得,隻是身為武當掌門,若門下弟子被殺,無動于衷,豈非難服衆憤而贻譏于江湖?” 鏡清禅師神色倏然一整,道:“道兄既欲堅持,老衲為少林令譽,必須考慮,道兄是否能給老衲一柱香時間?” “清虛真人”複稽首道:“掌門人是否能賜告,考慮重點是什麼?” 他說完微微一歎複解釋道:“貧道是說,若道兄考慮不願交出那孽障,貧道就不想多等,若是考慮交出方式,貧道願站候道兄渝旨。
” 鏡清禅師凝重地道:“老衲明了道兄立場,故考慮交出房少施主的方式,隻是為了少林令譽,不得不與摩達院長老商議!” 此言一出,一旁的房英神色大變,他念頭未轉,已見鏡清禅師側首道:“施主,請暫與老衲入殿!” 房英悲憤填胸,眼見在衆目之下,要逃實在困難,不由憤然冷笑,也不說話,轉身進入大殿,耳中已聽得“清虛真人”笑道:“貧道先代武當拜謝,并在殿前恭候道兄法谕。
” 這時,鏡清禅師也退入殿中,向侍立的兩名青年僧人揮手道:“關上殿門。
” 兩名年輕僧人-聲應諾,雙雙拉上殿門,房英見狀心頭-沉,再禁不住怒火勃發,沉聲道:“大師要拿晚輩如何處置?” 隻見鏡清禅師微微一笑,道:“施主稍安毋躁,請随老衲來!”緩步帶着四護法,八羅漢向殿裡一座偏門走去。
房英見鏡清禅師神色間并未有對自己不利的迹象,不由惑然,隻得默默跟着。
穿過門戶,目光一掃,是一間面積略小的後殿,四壁挂着書聯佛畫,擺飾着許多椅桌,仿佛是專門議事的後殿。
房英目光倏然掃及壁上也有-幅清虛真人的手迹,心中頓時浮起一陣慨歎,覺得父親生性實在太直,如今竟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場漩渦中心…… 卻見鏡清禅師在靠裡一張檀香椅中坐落,對兩旁侍立的四護法、八羅漢沉聲道:“武當掌門突然為房少施主來,突出老衲意料之外,你等看這位武當掌門人是假是真?” 四大護法中的法淨僧合什接口道:“弟子昔年曾與武當掌門多次交談,以目前而論,實看不出是假的迹象!” 法淨僧一旁的法光護法冷冷一瞥房英,道:“弟子以為,道佛二門,殊途同歸,且這位房少施主既敢殺孽,必有自處之策,弟子以為本寺不宜卷入糾紛,而與武當傷了和氣。
”言下有交出房英之意。
房英暗自一聲悲歎!這時他方了解父親當初不肯直接指出真象,隻用暗示,就以“寒竹先生”這等盛名人物,明知有僞,也不肯昭然揭發的理由,實因滋事體大,如非有确切證據,難以令人相信。
此刻,他緘默不言,因為他知道,在這種情形下,多說無益,不如靜以待變。
隻見鏡清禅師點點頭,轉對房英道:“少施主告警之言,老衲覺得煞費衡量,難辨真僞!” 房英冷笑-聲道:“是真是僞,晚輩已盡所言,隻可惜‘寒竹’前輩死難瞑目,千萬叮囑晚輩來少林傳汛,卻得這般結果。
” 鏡清禅師微微一笑,道:“少施主曾說過,懷疑起因于兩卷書軸,是麼?” 房英冷冷道:“不錯。
” 鏡清禅師道:“少施主自覺目力能辨真僞?” 房英道:“晚輩幼受家父訓誨,自信尚有此目力。
” 鏡清禅師點點頭道:“虎門無犬子,以‘神眼’房老檀樾盛譽,少施主目力過人,自理所當然,隻是老衲尚要試驗一次。
” 房英坦然道:“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