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盤根錯節

關燈
在附近,而是在金項光相寺,将事情經過告知那隻想自己成佛,整年隻想入關不問派務的糊塗蛋掌門和尚枷藍尊者。

     不然怎會平白的擊鐘召集各寺院主持?你如果不信,可以拷問他,我用勁恰到好處,死不了,問吧!” 司馬英将信将疑,一把翻倒圓明,厲聲問:“和尚,他的話可真?” 圓明臉色鐵青,大汗如雨,柳葉刀擊中靈台穴,不深不淺,不死亦不活,渾身發僵。

     他猛挫鋼牙,虛脫地叫:“天……絕我,你……你也休……休想如……如意……” 司馬英丢下圓明,向勾魂手惑然問:“閣下為何助我?” “沙罡行事狠毒,虎狼心腸,但人性并未全失。

    受恩不忘,家師和我決定助你,然後退出江湖遁入窮山惡水與草木同腐。

    ”勾魂手朗聲答。

     司馬英一揖到地,誠懇地說:“謝謝你,沙前輩。

    ” 勾魂手回了一禮,又道:“伽藍尊者功臻化境,但為人耳軟糊塗。

    可能被至剛賊秃唆使,血戰在所難免。

     目下時機急迫,遲則生變。

    家師現在歸雲閣伺伏,何姑娘可獨自前往一行,動手時家師即行出面,他老人家已換了青色僧裝。

    姑娘留意兒些就是。

    在下追随少俠左右,随時準備出面承當。

    ” “不可,沙前輩請助何姑娘至歸雲閣一行。

    假使前輩出面,日後……” “請放心,沙某目前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再說,在下并未親手殺了丁姑娘。

    即使峨嵋放在下不過,哼,天下茫茫,讓他們跑斷狗腿找我就是。

    ” “這……這……” “情勢危急,少俠不必猶豫,快!” 勾魂手說完,“噗”一聲一腳将圓明踢飛,“蓬”一聲身軀跌入草叢中,被枯草掩住了。

     司馬英也知不可再拖,向姑娘一再叮咛,然後随勾魂手急掠而去。

     到了羅漢三坡下,已經重新看到登山小路。

     司馬英不再等勾魂手,說:“晚輩先走一步,放肆了。

    請記着,如果跟不上,請下歸雲閣相候。

    ” 聲落人出,像一朵青雲冉冉上升,也像大雁向上飛掠,奇快無比。

     勾魂手輕功夠高明,但不能比,拼命索追,愈拉愈遠,他想退回,卻又不甘心,且追一追再說。

     羅漢三坡長有五裡,說是坡,當然比爬峭壁容易,在武林朋友眼中看來,這種險坡算不了一回事。

     司馬英走完了坡道,勾魂手仍在兩裡半之處拖死狗。

     登上了淩雲梯,司馬英的身影已被雲霧吞沒,在坡下已看不到他了,像是駕雲上了天。

     由于雲霧彌漫,司馬英不得不放緩身形,手腳并用向上爬升,有時雲霧太濃,三尺内不辨景物,幸而沿坡道設有一條引路攀索,尚不至于迷失。

     攀上半裡地,路旁的攀繩突然發生顫動之象,顯然上面或者下面有人。

     他不用攀索,以為是勾魂手已到了下面、所以繩索科動他并未在意,假使他使用繩索,定可由振動中知道上面有人。

    而不是下面的勾魂手。

     他的速度仍然快極,急速地上升。

     蓦地,他聽到上面有輕微的響聲,一怔之下,腳下不小心,“得得”兩聲,一顆小石子向下急滾。

     上面的人也發現下面有人,停止了攀爬。

    攀繩不動了,聲響也沒有了。

     他分明聽出上面有響,怎麼靜下來聽卻又聲息毫無?他用耳貼在石壁上聽,也聽不出任何聲響。

     在他貼石傾聽時,攀繩在後面,這時輕微動了三次,不久,又動三次。

     這是峨嵋派的人,走在這條坡道分辨身份的暗記,可惜他不知道,也看不見。

     在他頭頂五六丈處,三名老和尚正悄悄地向兩旁分開,隐在石旁站穩了,三人的禅杖管作勢擊出。

     司馬英不能久耽,恰好這時濃雲向右飄過,雲氣出現一條空隙,在他頭頂三丈餘流動。

     他乘機往上看,沒有人,心中一壯,暗付道:“峨嵋的猴子多,也許剛才有一頭經過哩!” 他繼向上攀去,但懷有戒心,手腳放輕,聲息毫無,小心翼翼向上爬,爬向待着的三根禅杖。

     羅漢三坡下面,五名披袈裟帶禅杖的高僧,踏上了坡,有一個突然叫:“咦!怎麼有青衣人?瞧!” 那是還未走完坡道的勾魂手,看得真切。

     另一老僧叫:“也許是司馬英,快傳警訊。

    ” 最後一名老僧發出一串長嘯,四面八方回聲一再折轉,回聲中,并有從左右山峰傳來的同樣回嘯,一再轟傳,不久便傳遍了整個山區。

     勾魂手聽到嘯聲,扭頭下望,發現是五個持杖的和尚,吃了一驚,奔向淩雲梯下方,躲入雲霧中去了。

     由他們所持的禅杖可以看出,那是各寺院的主持。

     司馬英向上升,近了,由于他率先警覺,所以輕靈似貓,幾乎聲息毫無。

     三個老和尚耳朵雖靈,但仍是無所知,雲霧太濃,眼睛派不上用場。

     到了,四個人站在一條線上,一動三靜,都是了不起的武林高手,誰都沒發現有異兆。

     一陣山風其冷徹骨,突然從下面刮上,雲霧上升,刹那間,雲隙出現。

     八隻眼睛對上了光,臉色同時一變。

     “咦!”三個老和尚叫。

     “哦!”司馬英也叫。

     雙方相距不足五尺,事出突然,同時一愣,随即同時大吼:“好家夥,打!” 三根禅杖同時搗出,罡風倏發。

     雲霧再次湧到。

    人又不見了。

     司馬英本能地向下一伏,不進反退,貼地飄下了八尺。

     “砰砰砰”三聲暴響,三根禅杖變搗為砸,擊在司馬英先前伏下之處,慢半分準被砸得稀爛。

     司馬英站起貼在一側,循聲向上伸手,估計這一面的一個老和尚一擊落空,必定移動位置。

     不錯,料中了,三個和尚知道一擊不中,如不離開原地,說不定要被司馬英用飛刀反擊,後果可怕。

     司馬英心中火起,這些老家夥自命是世外高僧,不分皂白動手便下絕情,想起來便心裡不好受。

     “下來!”他沉喝,用了八成勁,手變成了巨鉗,鉗住腳往下猛帶,左手後伸,擒住了膝關節,食拇指力貫指尖,扣死了膝彎内的大筋。

     “哎……”老和尚叫,渾身如中電殛,左半身動彈不得,丢掉禅杖仆倒,伸出尚可用勁的右手,抓住了一塊巨石角,要掙紮向上提起下身。

     另兩名和尚大吃一驚,雙雙搶出。

     可是已來不及了,司馬英已将人拉下,“叭”一掌劈在和尚的耳門上,和尚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