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盤根錯節
關燈
小
中
大
嵋的秃驢可惡,竟然唆使愚夫愚婦擋路了,卑鄙!”姑娘不悅地發話。
司馬英談談一笑,低聲道:“我們要憑一雙手打上山,不必動劍。
這些烏合之衆,放翻了十幾個,其餘的不趕自散。
” 兩人向人叢中闖,擋路的是一群年輕人,手執木棍鐮刀扁擔,向前伸出同聲大喝:“站住!不許上山。
” 司馬英沒理會,突然向前急沖。
“打他!”年輕人中有人大叫。
司馬英雙手一抄,抓住了兩根栗木棍,向後一帶,雙腳急點,靴尖不偏不倚,踢中兩少年的膝蓋骨,力道不輕不重。
隻消爬不起來就行。
萱姑娘随後搶入,纖手挑挽勾拿疾如電閃。
“啊……”狂叫聲大起,喊打聲如雷,“叭哒叭哒”掼倒之聲驚心動魄,人群像一群螞蟻四面奔散。
在人群叫号聲中,兩人同發長嘯,三兩沖錯便突出了人叢,如飛而去。
不遠處,伏虎寺在望。
蓦地左面林叢中灰影一閃,有個光腦袋在樹幹後伸出,向兩人招手。
司馬英看那光頭年紀不小,面含善意而行動隐秘,心中一動,猜想不會是峨嵋派的僧人,便疾閃而入。
确是一個老和尚,穿了青常服,接到司馬英便隐在樹後,低聲問:“阿彌陀佛!施主可是司馬英?” “在下正是司馬英。
”司馬英答,一面運氣護身戒備。
“老衲伏虎寺釋圓明,奉白水普賢寺本無道友所差,告知施主一些消息。
”老和尚眼觀鼻鼻現心地答。
“本無大師目下……” “他不能分身出面,隻能在暗中助你。
着施主不可過瑜咖河到歸雲閣,那兒他們高手齊集,且挾人質要脅。
對施主大大的不利,在受挾制中談判,勢必吃虧。
峨嵋掌門昨晚出關,還未接回掌門信令,目下在金項調息養神,三日後方接掌掌門金杖。
大權仍在至剛道友手中。
施主請随老衲繞道登山,疾趨金頂找掌門伽藍尊者至善大師。
” “請大師立即啟程,事不宜遲。
” 三人鑽入密林中,抄捷徑走了。
歸雲閣之下,便是後來無瑕禅師所建的雷音寺,更下些,是險峻的解脫坡。
這一帶隻容一人攀越,一夫當關誰也不敢上,附近埋伏了不少高手,專等司馬英前來送死。
豈知司馬英卻在圓明大師的引領下,抄捷徑翻山越嶺,從白雲峰繞出,花了近兩個時辰,穿林道攀藤附石,岔出九嶺崗的左側。
到了蓮花峰下,圓明大師突然站住了。
“當!當!當……”遠處的鐘聲破空傳來,像是從天宇降下。
直震耳膜,綿綿不斷。
“哦!金頂祖殿的金鐘響了,掌門已發覺山上有異,召集各寺主持了。
數一下,如果是一百零八響,麻煩大了。
” “為什麼?” “峨嵋三頂幾乎擠在一塊兒的,萬佛頂最高,金頂最矮,兩頂都未興建寺院。
金頂是峨嵋派掌門的居所,光相寺宏麗壯觀。
早幾年,後殿加以重建,叫祖殿,殿頂蓋以鐵瓦,殿門向東開,設有鐘鼓二樓,鐘樓的銅鐘叫金鐘,平時極少撞動,除非是發生了特殊事故。
聽,鐘聲驟急,這是召集各寺主持的信号。
如果是光相寺本身的事,鐘聲緩慢,隻敲十八響。
一百零八響,是召集各寺主待的信号,快上!如果等到各寺主持到來,高手齊集,豈不落入他們陷餅裡了?” “那麼,我們趕兩步,小可先走。
”司馬英答。
“恐怕不易了,由這一帶往上走。
全是必須攀爬的險坡,半途必定遇上由各處趕來的人……” 司馬英搶着問:“請問大師,各寺的高手必須趕往金頂麼?” “是的,但白水普賢寺和伏虎寺例外。
” “趕到金頂聚會,約需多少時刻?” “各寺主持皆是高手名宿,最近的片刻可達,最遠的需一個時辰零兩刻。
” “歸雲閣呢?他們去不去。
” “最晚到。
金鐘一響,必須啟程。
” “也就是說,大部高手必須上山了。
” “正是此意。
” 司馬英大喜,向姑娘說:“萱妹,請替我走一趟歸雲閣,先救出雷姑娘……” “不!我要和你一起闖金頂。
”姑娘不依。
圓明大師雙目神光閃閃,喜悅地說:“妙!上下同時下手,大事定矣!何姑娘,請随老衲走一趟歸雲閣,先救人質,司馬施主也好放手行事。
” 姑娘仍在遲疑。
司馬英說:“萱妹,我卻替你擔心,萬一人未救出,而你卻反而陷落在他人手中……” “好!我去。
但我必須聲明在先,可不能禁止我傷人。
”姑娘斷然接口。
“一言為定,請千萬小心。
” 圓明大師接口道:“由這兒向右爬,約三裡地。
便可看到鑽天坡,本無道友就在坡下等你,但他不會現身。
何姑娘如果得手,卻無法通知你了,歸雲閣的鐘聲,傳不到金頂。
” 司馬英一咬牙,說:“我們傾力而為,到時再說。
萱妹,請記住,不可太過冒險,沒有機會便等我的消息。
請為我保重,如果你有三過兩短,即使是血洗峨嵋,也無法……” 姑娘閉上鳳目,幽幽接口道:“英哥,請放心,我會為你保重。
” 司馬英向圓明大師行禮,說:“一切仰仗大師,小可……” 當他躬身行禮的刹那間,圓明大師身後一道石縫中,蓦然白芒一閃,細小的銀虹沒入圓明的後心。
“哎……”老和尚叫,搖搖欲倒。
司馬英大吃一驚,蓦地一把挽住圓明,姑娘大族身拔劍,正待沖出。
石後青影乍現。
出現了勾魂手獰惡的身影。
“狗東西,你……”司馬英怒叫。
勾魂手插手道:“司馬少俠稍安勿躁,這家夥不是伏虎寺的人,而是峨嵋派潛伏在白水普賢寺的暗樁。
” “胡說,你……” “在下絕不胡說。
家師已經在昨晚到了白水普賢寺,本無大師是家師四十年前的主人,家師已将經過前情在暗中禀明,本無大師今晨便派這家夥到山下等你。
沿途,家師派在下盯住了他,也故意露些形迹,所以他不敢通風報信。
直至他會合兩位前片刻,在下方現身告訴他在下要先走一步,其實仍盯在你們身後。
哼!召集主持的鐘聲确是真的,但鑽天坡下卻沒有本無大師。
而是大名鼎鼎的峨嵋九老。
至剛和尚的親信師弟,埋伏在那兒準備甕中捉鼈。
其實可以再向左攀上左首高峰,便可從羅漢三坡向上爬。
不但近,而且用不着冒險。
本無大師根本不
司馬英談談一笑,低聲道:“我們要憑一雙手打上山,不必動劍。
這些烏合之衆,放翻了十幾個,其餘的不趕自散。
” 兩人向人叢中闖,擋路的是一群年輕人,手執木棍鐮刀扁擔,向前伸出同聲大喝:“站住!不許上山。
” 司馬英沒理會,突然向前急沖。
“打他!”年輕人中有人大叫。
司馬英雙手一抄,抓住了兩根栗木棍,向後一帶,雙腳急點,靴尖不偏不倚,踢中兩少年的膝蓋骨,力道不輕不重。
隻消爬不起來就行。
萱姑娘随後搶入,纖手挑挽勾拿疾如電閃。
“啊……”狂叫聲大起,喊打聲如雷,“叭哒叭哒”掼倒之聲驚心動魄,人群像一群螞蟻四面奔散。
在人群叫号聲中,兩人同發長嘯,三兩沖錯便突出了人叢,如飛而去。
不遠處,伏虎寺在望。
蓦地左面林叢中灰影一閃,有個光腦袋在樹幹後伸出,向兩人招手。
司馬英看那光頭年紀不小,面含善意而行動隐秘,心中一動,猜想不會是峨嵋派的僧人,便疾閃而入。
确是一個老和尚,穿了青常服,接到司馬英便隐在樹後,低聲問:“阿彌陀佛!施主可是司馬英?” “在下正是司馬英。
”司馬英答,一面運氣護身戒備。
“老衲伏虎寺釋圓明,奉白水普賢寺本無道友所差,告知施主一些消息。
”老和尚眼觀鼻鼻現心地答。
“本無大師目下……” “他不能分身出面,隻能在暗中助你。
着施主不可過瑜咖河到歸雲閣,那兒他們高手齊集,且挾人質要脅。
對施主大大的不利,在受挾制中談判,勢必吃虧。
峨嵋掌門昨晚出關,還未接回掌門信令,目下在金項調息養神,三日後方接掌掌門金杖。
大權仍在至剛道友手中。
施主請随老衲繞道登山,疾趨金頂找掌門伽藍尊者至善大師。
” “請大師立即啟程,事不宜遲。
” 三人鑽入密林中,抄捷徑走了。
歸雲閣之下,便是後來無瑕禅師所建的雷音寺,更下些,是險峻的解脫坡。
這一帶隻容一人攀越,一夫當關誰也不敢上,附近埋伏了不少高手,專等司馬英前來送死。
豈知司馬英卻在圓明大師的引領下,抄捷徑翻山越嶺,從白雲峰繞出,花了近兩個時辰,穿林道攀藤附石,岔出九嶺崗的左側。
到了蓮花峰下,圓明大師突然站住了。
“當!當!當……”遠處的鐘聲破空傳來,像是從天宇降下。
直震耳膜,綿綿不斷。
“哦!金頂祖殿的金鐘響了,掌門已發覺山上有異,召集各寺主持了。
數一下,如果是一百零八響,麻煩大了。
” “為什麼?” “峨嵋三頂幾乎擠在一塊兒的,萬佛頂最高,金頂最矮,兩頂都未興建寺院。
金頂是峨嵋派掌門的居所,光相寺宏麗壯觀。
早幾年,後殿加以重建,叫祖殿,殿頂蓋以鐵瓦,殿門向東開,設有鐘鼓二樓,鐘樓的銅鐘叫金鐘,平時極少撞動,除非是發生了特殊事故。
聽,鐘聲驟急,這是召集各寺主持的信号。
如果是光相寺本身的事,鐘聲緩慢,隻敲十八響。
一百零八響,是召集各寺主待的信号,快上!如果等到各寺主持到來,高手齊集,豈不落入他們陷餅裡了?” “那麼,我們趕兩步,小可先走。
”司馬英答。
“恐怕不易了,由這一帶往上走。
全是必須攀爬的險坡,半途必定遇上由各處趕來的人……” 司馬英搶着問:“請問大師,各寺的高手必須趕往金頂麼?” “是的,但白水普賢寺和伏虎寺例外。
” “趕到金頂聚會,約需多少時刻?” “各寺主持皆是高手名宿,最近的片刻可達,最遠的需一個時辰零兩刻。
” “歸雲閣呢?他們去不去。
” “最晚到。
金鐘一響,必須啟程。
” “也就是說,大部高手必須上山了。
” “正是此意。
” 司馬英大喜,向姑娘說:“萱妹,請替我走一趟歸雲閣,先救出雷姑娘……” “不!我要和你一起闖金頂。
”姑娘不依。
圓明大師雙目神光閃閃,喜悅地說:“妙!上下同時下手,大事定矣!何姑娘,請随老衲走一趟歸雲閣,先救人質,司馬施主也好放手行事。
” 姑娘仍在遲疑。
司馬英說:“萱妹,我卻替你擔心,萬一人未救出,而你卻反而陷落在他人手中……” “好!我去。
但我必須聲明在先,可不能禁止我傷人。
”姑娘斷然接口。
“一言為定,請千萬小心。
” 圓明大師接口道:“由這兒向右爬,約三裡地。
便可看到鑽天坡,本無道友就在坡下等你,但他不會現身。
何姑娘如果得手,卻無法通知你了,歸雲閣的鐘聲,傳不到金頂。
” 司馬英一咬牙,說:“我們傾力而為,到時再說。
萱妹,請記住,不可太過冒險,沒有機會便等我的消息。
請為我保重,如果你有三過兩短,即使是血洗峨嵋,也無法……” 姑娘閉上鳳目,幽幽接口道:“英哥,請放心,我會為你保重。
” 司馬英向圓明大師行禮,說:“一切仰仗大師,小可……” 當他躬身行禮的刹那間,圓明大師身後一道石縫中,蓦然白芒一閃,細小的銀虹沒入圓明的後心。
“哎……”老和尚叫,搖搖欲倒。
司馬英大吃一驚,蓦地一把挽住圓明,姑娘大族身拔劍,正待沖出。
石後青影乍現。
出現了勾魂手獰惡的身影。
“狗東西,你……”司馬英怒叫。
勾魂手插手道:“司馬少俠稍安勿躁,這家夥不是伏虎寺的人,而是峨嵋派潛伏在白水普賢寺的暗樁。
” “胡說,你……” “在下絕不胡說。
家師已經在昨晚到了白水普賢寺,本無大師是家師四十年前的主人,家師已将經過前情在暗中禀明,本無大師今晨便派這家夥到山下等你。
沿途,家師派在下盯住了他,也故意露些形迹,所以他不敢通風報信。
直至他會合兩位前片刻,在下方現身告訴他在下要先走一步,其實仍盯在你們身後。
哼!召集主持的鐘聲确是真的,但鑽天坡下卻沒有本無大師。
而是大名鼎鼎的峨嵋九老。
至剛和尚的親信師弟,埋伏在那兒準備甕中捉鼈。
其實可以再向左攀上左首高峰,便可從羅漢三坡向上爬。
不但近,而且用不着冒險。
本無大師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