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匪夷所思

關燈
他神情厲惡已極,說完。

    一聲怒嘯。

    身劍合一飛撲而兇猛地攻出一招“流星趕月”。

     萱姑娘一聲嬌叱。

    晃身搶出截住,閃電似的撤下長劍,勁透劍尖信手疾揮。

     橋面雖寬有兩丈,但萱姑娘怕掉下河中,隻好硬接。

    她的造詣驚人。

    兩儀真氣練得精,不怕硬攻硬架。

     “铮铮”兩聲铿锵金鳴,丁良朋的劍左右一蕩,火星飛濺。

    他感到劍上傳來的奇大潛勁,震得虎口發熱。

     “唰”一聲,萱姑娘反擊了,劍一旋一挑,錯開劍反點對方胸脅。

    如同電火流光,奇快絕倫。

     丁良朋身形不穩,大吃一驚,一劍封出,人向左後方疾飄。

     “铮”一聲,雙劍再次相交,丁良朋身不由己,疾退丈外。

     “着!”萱姑娘叫,如影附形,劍尖像一顆流星,急射而至。

    丁良朋劍已被震偏,收不回化解了。

     “手下留情!”司馬英驚叫。

     普真也看出危機,一聲沉喝,方便鏟一掃一挑,截入兩人之中。

     “铮”一聲暴響,萱姑娘變點為壓,硬壓挑來的方便鏟,雙方都快,硬碰硬。

    萱姑娘退了一步,有點心驚。

     “克勒”一聲,普真退了三步,第一步腳下太沉重,橋面一塊木闆斷了。

     司馬英向前急沖,叫:“先過橋再說。

    ” 他身法太快,竟在眨眼間到了普真的身側。

     “你做夢!”普真橫蠻地叫,不自量力,身形未穩,卻反手用鏟柄橫擊。

    他的鏟柄是镔鐵打造,雙手運柄近身擊出,力道奇猛。

    而且十分迅疾兇猛。

     司馬英向左略扭,虎掌疾伸,一把扣住鏟柄向後帶,左腳踏進欺近,一掌拍中和尚的右肩骨,喝聲“撒手!” 普真怎能不撒手?右半身全麻了,丢掉鏟向前一栽,恰好擋住萱姑娘。

     萱姑娘不能用劍傷人,左手一把扣住和尚的左肩,制住了肩并穴,向司馬英一推,叫“擒人讓路!” 司馬英左手接住人,将人翻轉。

    用鏟柄挾住和尚的頸喉,雙手用了半分勁,将人向前推,向兩端擋來的人大喝道:“讓路!不然和尚頭要落地。

    ” 普真穴道被制,複被鏟柄橫架在喉下,成了半死人,隻能瞪大着死魚眼喘氣。

    他的身材比司馬英矮了一尺,雙腿站不直,慘兮兮地像是吊在司馬英的身前。

     兩端沖來的人,乖乖地止步。

     “退!”司馬英叫!挾着人向前走。

     萱姑娘仗劍護翼,兩人向橋頭走去,前面的人不敢不退,咬牙切齒地退出橋面。

     到了橋頭,司馬英心中大定,他先前怕萱姑娘被迫落河中,這時不怕了,羊擋不住猛虎,橋頭正好施展。

     他放下普真,拍開了穴道,冷冷地說:“諸位,要鬥到峨嵋山去鬥,這兒在下不奉陪。

    ” 官道兩側密林中,紅影暴起,長笑聲震耳,出來了九名花甲年紀的和尚,領先的是笑羅漢普遠。

     九名高僧兩面一抄,笑羅漢呵呵大笑,方便鏟一橫。

    擋在路中說:“在峨嵋鬥,未免太不像話了。

    哈哈!老衲卻要陪你拆兩招松松筋骨。

    ” “你怎成?來吧!”司馬英迫進傲然地說。

     笑羅漢向跟到橋頭的另三名老和尚招手,一面說:“老衲有自知之明。

    單打獨鬥,在場的人誰也接不下你這位獨闖雞足山天羅地網的好漢,咱們要用羅漢陣擒你。

    哈哈!你兩人上!” 十二名高僧立即形成合圍,十二隻方便鏟齊向内指,十二個光頭,臉上的神色冷靜下來了。

     司馬英向萱姑娘低聲說:“不必和他們纏鬥,免得傷人,走!突圍。

    ” 聲落,飛龍神劍出鞘,同一瞬間,他用上了絕世神功“步步生蓮”的動字訣,左手一帶萱姑娘的腕肘。

    示意她搶右前方,在震天長嘯聲中,向前急射。

     圓陣,最大的缺點是一沖便破,迎面的三個人功力如果差勁,決攔不住高手的沖擊,兩側和後面的人,也來不及趕到出招。

    優點是隻要擋得住一沖,陷入陣中的人決無生路可走。

     司馬英目下功力已臻化境,突然發難,捷逾電火流光,全力突圍行雷霆一擊,陣勢未穩,他已展開搶攻。

     迎面擋路的笑羅漢不曾參與亡魂谷大會,他不相信司馬英會在短期間内的成就,能像傳言中的高明,更不相信奇迹,鬥張三豐接昊天一道,也許是傳聞之誤哩! 他和另兩名同伴還未弄清楚長嘯是何人所發,飛龍神劍的光華已劈面射到,内心不由大駭。

     “我佛慈悲!”他大吼,笑容消失了,方便鏟斜揮,挫身進招。

     左右兩僧也同聲暴喝,左是“泰山壓卵”,右是“橫掃千軍”,封住了三方進路,罡風大作。

     方便鏟是又長又重的沉家夥,對付輕靈的劍,先天上便占盡上風,三柄齊出,恍若電耀霆擊,如山力道驟發,怒濤般湧到,誰也受不了。

     “噗”一聲,笑羅漢的鏟頭沉重地墜落腳前。

     “哎……”左面大和尚狂叫一聲,右手小臂裂了一條大縫,握不住方便鏟,“砰”一聲擊入地中尺餘,人向左急退。

     後到的萱姑娘也趕上了,劍一搭,壓住了“橫掃千軍”,喝聲“撒手!”劍順鏟杆向上拂。

     右面和尚怎能不撒手?他的鏟像壓上了一座山,震得虎口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