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沉雷驚谷

關燈
火頭朵甘練了邪門外功,刀槍不人,切不可……” “快走!别噜嗦。

    ”司馬英接口。

     吳昆陽三人的腳程不太快,比一般蠻人高明得多,但比起火頭朵甘,平秀嘉等十餘名高手,卻又差得太遠。

     到了半山,已趕了個首尾相連。

     司馬英緊盯住吳昆陽身後,隻用了三成勁,手上默運神功,三昧真火力貫刀尖。

     他聽說火頭朵練有邪門外功,刀槍不人,有點不信邪,準備行雷霆一擊。

     他不信邪門外功可以禁得起三昧真火全力一擊。

     火頭朵甘已迫近至三丈内,架梁狂笑道:“乖乖的就死,天龍禅寺等你們的頭上供。

    ” 司馬英扭頭看去,一聲冷笑。

    三把飛刀化成三道淡淡銀虹,說:“不要命的快走。

    ” 雙方相距過近,沖勢亦疾,銀虹入目,想躲已來不及了。

     火頭朵甘不在乎,右手一抄,要硬抓襲來的銀虹。

     他的手皮堅肉厚,邪門外功不怕鋒刃,大石頭也會被他抓碎,小小飛刀算不了一回事的。

     抓住了,巨掌和銀虹接觸。

     “嗤”一聲厲嘯,飛刀擦掌心飛過,沒抓牢,刀鋒沿手臂急掠而過,穿過右外肩,留下了一條兩尺長的創口,鮮血激射,皮開肉綻。

     “哎……”火頭朵甘狂叫,向左一閃,“砰”一聲撞在一叢巨竹上,再被彈跌丈外去了。

     飛刀像是火紅的格鐵,邪門外功擋不住,假使他不是斜身抓刀,可能已貫入他的胸口。

     同一瞬間,平秀嘉“呀”一聲怪叫,腦袋上的青色頭頂端裂了一條縫,鮮血沁出。

     假使他不見機挫身,飛刀也将貫穿他的眉心。

     也在同一瞬間,後面傳出兩聲慘叫,倒了兩個人,身軀撞在巨竹上,響聲與慘叫聲齊起,動魄驚心。

     人群大亂,追勢倏止。

     司馬英已遠出五丈外,轉身叉腰屹立,冷冷地說:“你們等着,天龍禅寺慘死的冤魂,不會白死,在下不久便會轉回向你們索債。

    ” 吳昆陽三人聽到後面的慘叫聲,也站住回頭察看,看到了火頭朵甘和平秀嘉的血迹,大喜道:“兄弟,咱們斃了他們,永除後患。

    ” “不可!你們不行,快走。

    ”司馬英叫,扭頭便走。

     四人向竹林深處一鑽,走了。

     超過兩座山脊,吳昆陽腳下一緩,喘息着說:“已經脫離險境,可以緩行了。

    唉!想不到這些野蠻人會對信使無禮,如果不是兄弟你及時現身,我們三人必将理骨天龍禅寺。

    在下姓吳,名昆陽。

    請教老弟尊姓大名。

    ” 司馬英和吳昆陽走了個并排,說:“在下姓司馬名英。

    你們是怎麼回事?” “唉!一言難盡。

    司馬老弟,你為何落得如此狼狽?” 司馬英衣衫淩落,渾身灰土,不便說出昨夜曆險的經過,支吾着說;“昨晚不小心,從河左百丈高崖失足,迷途至此。

    唉!也是一言難盡。

    ” 吳昆陽一面走,一面将蠻人沖突的前因後果了一一說了,最後說:“那火頭朵甘乃是人頭弄宗的同門師弟,同是天竺瑜咖教第一高手九指魔僧的徒弟,據說可以刀槍不入,水火不傷。

     五年前,火頭弄宗被西平侯用火弩陣圍攻,萬弩齊飛,烈火沖天,那火影可遠及千步,全長六尺,可貫五寸鐵闆,血肉之軀如何能擋? 那次在越州,阿資的手下五十餘名高手全軍覆沒,隻好投降,火頭弄宗死了,火頭朵甘卻在蛇場河漏網,依然糾合蠻人,屠殺前來開墾的移民。

     唉!這家夥不死,終是大患。

     如果他找來九指魔僧,黃泥河村亦将朝不保夕,所以态度極為兇悍頑強,不允交換人質乃是意料中的事。

    ” 司馬英有他自己的事,才懶得管什麼九指魔僧,岔開話慰問:“那座天龍禅寺是何人所建造的?怎會建在蠻人的山谷裡受冷落?” “天龍禅寺是去年一個從中原來的老和尚所建。

    去年,那座山谷乃是漢人和倮羅聚居之地,雙方水火不相容,血案叢生。

    老和尚來了之後,憑三寸不爛之舌替雙方排解,化幹戈為玉帛,和平相處了半年。

     天龍禅寺落成之後,老和尚找來了兩名中年僧人在廟中主持,他自己外出雲遊,一去不回。

     直至半年前火頭朵甘來了之後,不僅漢人移民遭劫,天龍禅寺也變成了鬼域。

    ” “老和尚的佛名是……” “天龍上人。

    ” 司馬英心中狂喜,急問道:“天龍上人老菩薩目下何在?” “不知道,也許禅寺的兩個中年僧人知道。

    兩僧一叫釋智遠,一叫釋智深。

    可惜,他倆已被火頭朵甘所囚,囚在何處無人得知。

    ”。

     跋涉萬水千山,好不容易得到天龍上人的消息,豈可輕易錯過?司馬英倏然停步,說: “昆陽兄請先走,在下告辭”。

     吳昆陽一驚,扭頭問:“老弟意欲何往?何不先到敝村稍住……” “謝謝吳兄,但在下必須去找火頭朵甘。

    ” “天啊!你去找火頭朵甘?” “是的,在下必須找他要天龍禅寺的兩名僧人。

    ” “老弟與他們……” “在下萬裡迢迢進入雲南,就是要找天龍上人。

    ” “可是……哪……那火頭朵甘目下蠻人上千,複有平秀嘉……” “在下自信尚可應付。

    ” 吳昆陽搖頭苦笑,誠懇地說:“老弟千萬不可冒險,還是先到敞村從長計議為上。

    敝村不會就此罷手,有一兩百名移民落在他們手中,豈能坐視不理?必将和火頭朵甘公然一決……” “貴村能在山林峻嶺中與蠻人争短長?” “事在必行,準備派人赴越州、馬隆二衛,請派大兵進剿,将火頭朵甘逐出這一帶山區。

    ” “在下等不及,衛所是否能派兵相助?恐怕靠不住。

    ” 吳昆陽歎口氣說:“至少可以壯壯聲威,蠻人還不敢和官軍頑抗。

    想當年阿資倡亂時,就曾經說過:‘國家有萬軍之勇,而我地有萬山之險,豈能盡滅我輩?’有官軍出動,可以令火頭朵甘有所畏懼……” “不可能的。

    ”司馬英搶着說,又道:“火頭朵甘反迹未露,衛所不會輕舉妄動,必須申報朝廷方能出兵,需時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