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沉雷驚谷

關燈
難,但他們卻妄想救回如瑤藏主一起走。

     加以他們不知道如何取得路引,萬一身份暴露,難逃一死,一再遷延,迄今仍未成行。

     在雲南,身份不明的人藏身不易,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便是官府管不到的山區。

     因此,他們和越州土目阿資攀上了交情。

     阿資目下被軟禁在越州,暗中策劃再次大舉。

     平秀嘉三人便跟着阿資最得力的助手火頭朵甘,在這一帶山區招兵買馬,四出燒殺早年進入山區墾荒的移民,鬧得不像話。

     與漢人代表交談的倮羅頭目,正是苦麻部第一條兇悍蠻人火頭朵甘。

     這家夥是阿資的最有力助手,唯一的嗜好是殺人,有平秀嘉在旁,更是如虎添翼,不僅收伏了附近的黑白夷,更主宰了這一帶山區。

     先後曾毀了五座漢人的村寨,撈了四百餘名漢人男女老少,殺了也有兩百人。

     漢人代表的三個人,是亦佐縣第一大鎮黃泥河鎮的移民。

     中間大漢姓吳,名昆陽,移到黃泥河已有五年之久,是開發村鎮的先驅者之一。

     黃泥河,建鎮不到三年。

     這兒是四面環山的一處平原,一條泥濁的小河從北面流大平原中,會合了西面峽谷一條小溪,方折向東南,形成一片土膏地沃的原野。

     五年前,一批移民從曲靖越叢山而至,在這兒建立了小村,開始開墾這一塊處女地。

     他們叫這條河為黃泥河,村落自然而然地叫做黃泥河村。

     可是,四面山區中全是倮羅族人,他們不會耕種,但也不許移民在這兒生根,欺壓族人因此連年烽火,流血慘劇愈演愈烈,似乎水火不相容。

     在崇山峻嶺中,土蠻十分了得,但在平地厮殺,漢人便占盡上風。

     村四周,建有堅固的護村壕塹,強弓硬弩使土蠻不敢越雷池一步。

     四周是田地,建了許多陷講伏弩等等殺人玩意,防守森嚴,前來生事的蠻人,在五六裡外便無所遁形。

     所以黃泥河在五年的歲月中,經過近百次戰鬥,屹立不搖,甚至在阿資叛亂期間,黃泥河依然屹立,上萬蠻人也未能将村寨毀了,十天的強攻,阿資死傷數百名精英,隻好含恨退走。

     因此一來,沿黃泥河江水,先後移來不少漢人,在蠻夷叢中建立了新的家園。

     可惜,新遷來的移民人數太少,彼此間相距太遠,不能互相呼應,緻被火頭朵甘先後攻破五座新村,數百漢人不死的便淪為土蠻的奴隸。

     黃泥河人丁将近五百,為首的三家是黃、吳、左三姓,他們是從山東移來的移民,除了兩百餘名老小,近三百名男女全是可派用場的男女好漢。

     人不親上親,漢人與漢人之間,自有民族感情在焉。

     附近五個村落被攻破,他們自不能坐視,因此也向蠻人大舉進攻,也榜獲兩百餘名土蠻男女。

     村長黃劍川,是一個鐵掙掙急公好義的熱血奇男子,他知道被土蠻擄走的漢人,下場定然夠慘。

     不管如何,不惜任何代價,他必須将他們救回,便派出代表和火頭朵甘談判。

     可是,火頭朵甘強橫已極,早些天已将山區中的三種蠻人全部召來,在谷中炫耀實力,數千名土蠻舉行了一次示威性大會,讓三位代表開開眼界。

     這也就是何津發現蠻村中空阒無人的緣故,也就是司馬英被鼓聲驚醒的原因,司馬英終于卷入這渾水大漩渦裡了。

     平秀嘉陰陰一笑,向吳昆陽說:“在下也是信佛的人,豈會出此?” 火頭朵甘桀桀怪笑,接口道:“一切由我做主,今天将有兩名漢人活祭,你們将在這兒觀禮。

    ” 吳昆陽一甯一吐地說:“你們要戰争,本代表即返回複命,就此告辭。

    ” “不行!”火頭朵甘叫,又道:“你們必須在午後離開,離開前必須留下兩耳放在供奉上。

    ” 吳昆陽等三人臉色一變,沉聲道:“什麼?你竟要吳某留下耳朵?” “不錯。

    ”火頭朵甘斬釘截鐵地答。

     “吳某卻要将命留在這兒。

    ”說完,伸手拔刀。

     火頭朵甘狂笑道:“你要拔刀拼命,得看看你有多少根不怕折的骨頭。

    ” 說完,向後舉手一揮。

     左右搶出十二名蠻人,挺藤盾向前迫近。

     廟門及左右近百名蠻人,用力打着藤盾,發出驚天動地的叫嘯,聲震山嶽。

     火頭朵甘和首領們向後退,不住狂笑。

     吳昆陽逐步後退,向同伴說:“退!入殿拒敵。

    ” 三人向後掠上台階,堵住了殿門。

     十名蠻人同聲狂笑,一擁而上。

     十具藤盾在前,兇猛地推進。

     吳昆陽三個人,苦于砍不破藤盾,支持片刻便先後退入殿中。

     呐喊聲雷動,蠻人紛紛向大殿兩側搶進,要将大殿包圍,不許三人沖出。

     吳昆陽心中暗叫完了,每一人要對付四個兇悍的蠻人,怎行?對方用藤盾掩身,委實沒有進擊的機會,退入大殿,便落入重圍。

     正危急間,神龛突然轟隆一聲暴響,煙塵滾滾。

     司馬英愈聽愈火,猛地連揮兩掌,擊毀了神龛,闆下了一根龛柱,一躍而下,大吼道: “快!由後殿退走。

    ” 吼聲中,木柱全力揮出。

     “砰”一聲大震,将一名蠻人連藤盾擊翻在地。

     一擊得手,招出“八方風雨”,再變“橫掃千軍”,兩次揮掃之下,五名蠻人飛出三丈外,狂叫聲大起。

     神龛柱粗如飯碗,長有八尺,一擊之下,連人帶盾飛抛三丈,跌下即死。

     吳昆陽突見救星自天而降,大喜過望,趕忙退入後殿,大叫道:“兄弟,跟我來,先脫險再說。

    ” 蠻人還未将廟合圍,四人沖出後門,狂風似的奔入竹林中,向山上急掠。

     吳昆陽一面說:“兄弟,小心蠻人的毒箭,論輕功他們不行,但箭卻麻煩。

    能追上我們的人不多,翻過這座山便大事無妨了。

    ” 後面,十餘名蠻人奔走如飛,火頭朵甘和平秀嘉領先,如同星飛電射,好快。

     司馬英拔出三把飛刀,冷哼一聲說:“諸位盡管走,在下斷後,殺他們幾個再說。

    ” “兄弟,不可冒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