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響:二(大結局)

關燈
我表演呢,你們就當真了。

    哈哈哈,笑死我了。

    ”小家夥的笑聲,和剛才傳達的話惹怒了呂娥,上來一耳光把掌,把兒子多少還有點詭異的笑聲給打住了。

     被父親踢,被母親打,康醜旦哭了。

    康權拉到懷裡乖哄說:“醜旦,你表演的太像了,把一家人都給吓着了。

    ”醜旦懷疑地說:“真的?那你們為啥哭呢?”康權說:“大家都想你奶奶了,就哭了。

    ”醜旦抽泣着說:“大爹,我奶奶走了。

    我将來要當演員,我肯定能成明星的。

    ”康權說:“大爹相信你,肯定能成。

    ”老父親心事重重拉過這個孫兒,抱在懷裡說:“爺爺争取活一百歲,好看着你當電影名星的樣子。

    ” 吃完年夜飯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鐘了,父親家地方小,電視也小,看春晚效果不好,陶玉領了女兒說要回家去。

    剛一出院子巷道,走了沒幾步,女兒就說:“媽,我咋看見你跟我二媽話也不說呢?”陶玉說:“你倒眼尖。

    我們已經一個多月不說話了。

    以後也不會說了。

    ”就說了前後原委。

    囡囡說:“媽,我爸這人就是不會做事。

    不過呢,兩千塊錢,區區小數目,媽你就不要計較了,就當打發了讨吃子。

    等我将來掙了錢,我一分錢都不給他們,全給你。

    ”陶玉知道女兒在給自己說好聽的,還是高興說:“但願你媽能等到那一天。

    ”女兒上來抱住母親的胳膊,把頭偎在肩上說:“媽,醜旦今天一開始是表演,後來說的話就不像了。

    ”陶玉剛還喜色的臉僵住了,說:“我也看出來了。

    ”女兒說:“那我奶奶說你跟我爸的事,真有那麼嚴重嗎?”陶玉說:“差點吧。

    不過,你奶奶說得還算公道。

    ”女兒站住了,說:“你跟我爸要是那個了,我誰也不原諒你們。

    到時候,我連家也不回來。

    ”陶玉說:“那你也不能讓你媽委屈死吧?”女兒說:“我現在才理解我爸了。

    他呀是那種實心眼好人,跟我爺爺一個樣。

    ”陶玉說:“太陽從西出來了,我頭一次聽見你表揚你老子。

    ”女兒說:“媽,不是我說你呢,我奶奶火化那天,我爸要是醒不過來,你現在哭還來不及呢。

    ”陶玉惱了一下,說:“好像我離了你爸,就活不成似的。

    ”女兒說:“差不多。

    ” 母女倆一時沒了後話,默默的走了一段路,陶玉停了下來,猶猶豫豫說:“囡囡,今天你奶奶回來,把媽吓着了,現在都覺得後怕呢。

    要不,咱們返回去等你爸燒完紙了,再一塊回家吧。

    ”女兒嘻嘻一笑說:“是不是突然發現我爸的重要性了?”陶玉推了女兒一把,說:“反正呀,你們誰也比我重要。

    就我沒價值。

    ” 陶玉跟女兒去了又回來,發現一家人還都在,隻是大姐夫睡覺了,三個娃和呂娥在看電視,康權幾個人陪了父親說着話。

    父親有一句沒一句應着,仍然是一臉的心事。

    陶玉亮了一下相,想到另一個屋子裡,又心有餘悸婆婆還魂的事。

    康權也感意外,過來問了原因,女兒在康權耳朵上一說,一家人都覺得挺親情的。

     經過半天調整,父親忽然叫了康權和陶玉都過去,又叫了呂娥,說是有重要事情要說。

    一家人重新坐在一起,圍了大圓桌,等着父親說事。

    父親卻又有點難下決心,低垂的目光看見了先前從外面碳倉子上找回來的母親的一雙舊鞋,想着老伴剛才顯靈的那一幕,最後終于鼓起勇氣,坦白地講述了一件藏在心中多半輩子的秘密。

     父親說:“你們本來還有個小妹妹,隻是你媽月子裡在家睡着,咱們家發生了一次火災。

    當時是半夜,爸不在家,你媽醒來時,火已經燒得厲害了,人也讓薰昏了頭,身跟前的娃娃沒管,隻把你們幾個給救出去了。

    回頭再跑進去時,火已經燒得娃娃哭不出聲了。

    娃娃摞了,你媽受了刺激,從那時開始精神就不正常了。

    文化革命後期,爸挨批差點吃了槍子,你媽受了驚吓,瘋毛病就更厲害了。

    這就是你媽犯瘋病的原因。

    ”說到這父親欲言又止。

    大姐說:“這事我多少還有點記憶,康權你們幾個當時小呢,怕都忘了。

    ”康權說:“我聽人說過,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父親說:“别人說那是胡編呢,關鍵這中間有個事,隻有我一個人知道。

    這麼多年,我一直壓在心底,沒跟任何人說過。

    ”頓了頓,父親仍覺難言。

    康權說:“爸,那你告訴我們吧,這都多少年的舊事了,還怕甚呢。

    ”父親抱住頭半天擡起來,紅了眼睛說:“你們不知道,那火,是别人因為爸爸放的。

    我知道是誰,可我瞞了你媽一輩子,沒有揭發這個人,直到她死了。

    我沒想到,我一輩子沒說的事,你媽她竟然到了那邊,還是知道了。

    唉!” 一聲長長的籲氣使父親如釋重負,同時負罪地低下頭抹起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