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響:三(大結局)
關燈
小
中
大
康炳是個沒腦了貨,過年時喝了點酒,把老婆計劃的一件事情給抖漏出來了,結果挨了呂娥來自桌下的一腳。
這一腳打住了康權不合時宜,也堅定了呂娥按計劃辦事的信心。
年後天開始向暖了,呂娥跟康炳說:“媽說走就走了,倒是好回首,也沒拖累咱們什麼。
媽在的時候,說實話人家大哥盡得孝比咱們多。
現在家裡剩下爸一個人了,也該輪到咱們盡點孝心了。
可是咱們的日子不比大哥家,人家兩口子掙工資着呢。
所以我還是那個想法,咱們搬回去,跟爸一塊住。
住一塊有幾個好處呢,一是爸就不孤了,還能幫咱們照看一下醜旦;二是咱們把這邊的房空出來出阻,每個月咋也有個四、五百塊錢的收入,這都頂我一個月的工資了。
還有,爸那邊的房子比咱們這邊的好住,又離街上近,我跟你出去辦個事,打個工也方便。
你這三輪車還能在院裡放呢,咱們又把存車錢也省下了。
”康炳聽得心裡暖烘烘的,接口就說:“這麼好的事,那你跟咱爸說去。
”呂娥“呸”地唾了一口說:“說你沒腦子,你就是沒腦子。
這種事你們父子倆個咋也好談。
我一個媳婦子咋好說呢。
”康炳撓着剛剃的光頭,呐呐地應承了。
康炳跟父親說,父親卻有點不情願,說:“你媽在的時候,她一個病人,我都能招呼了。
如今剩我一個人了,料理個自己的生活不成問題,你們就不要操心了,還就那邊住着吧。
”康炳有點急,說:“你跟我媽一直說呂娥不好,現在人家有這個孝心了,你又不同意我們回來,這是咋了麼?”父親心知肚明這絕不是兒子的主意,也知道這個媳婦的禀性遠不是說得那麼好,同時還顧慮着一些别的事情,可都不便明言,隻好說:“咋也不咋,我現在上了歲數了,跟你們生活在一塊是個拖累,也不方便。
”康炳說:“自己一家人有啥不方便。
我覺見兩全齊美挺好的,不信,你問我哥去,他肯定同意我們回來的。
”父親一時矛盾的無言了。
父親跟康權提說了這事,康權想也沒想,說:“我還正操心着,咋給家裡雇個人呢,這麼一來,一舉兩得。
你身邊有了人,我們也放心了。
”父親慢吞吞說:“你想得簡單了。
”康權想了想,理解了父親的話。
他對康炳沒什麼,自己的兄弟覺得怎麼都可以,隻是對呂娥心存一種難以言說的隔閡,既有成見,又有人性的鄙視。
但替父親考慮,他還是堅持說:“爸,你就不要想那麼多了。
我們不會有意見的。
”父親隻好認可了這件兩個兒子都不反對的事。
康炳一家搬回了父親的家,那邊的房也租出去了,一段時間裡,全家人的生活都順理成章的挺順利。
那呂娥待父親也挺好的,特别是孫兒醜旦上學,成了父親每天接送的一大任務,同時也讓老人少了些無聊和寂寞。
可是,康家人沒意見的事,陶玉卻有意見。
陶玉說:“就呂娥那德性能孝敬你爸,哼,那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虧你是這麼大歲數的人了,連這都看不開來。
她那是看上了你爸那個房子,現在就開始謀劃上了。
還美其名回去伺候老人,那是哄鬼呢。
”康權糾正說:“你咋現在說話,越來越沒個樣子,難道叫我爸個爸真就那麼難為你?”陶玉僵了片刻,不情願地改口說:“行,行,行,這不是說慣了嗎。
”接着說:“不是我說喪氣話,就康炳那個腦子,讓呂娥哄得吃了,他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康權不吱聲,陶玉有點來氣,刺激說:“其實,你們兄弟倆的腦子也都差不多。
”又說:“我把醜話說在前面,這事我是反對的,也看不過眼。
你們認為可以,那你們做去,反正我是再不回那個家了。
這你也不要怨我。
誰得利誰盡孝去。
”康權額頭皺出一片褶子,又對陶玉的分析說不出二三來。
晚上,夫妻倆個為這事又鬧起不愉快。
康權說:“你咋愛把事情總往複雜了想。
咋就不想一想,有了康炳他們跟老人在一塊,咱們能省多少心。
爸也不用一個人過了。
至于爸百年之後的事,那是後話了,到時我們兄弟姊妹自會商量的。
”陶玉說:“你少哄騙我了。
到時人家占着,你商量個甚!”康權說:“聽你這麼一說,好像這事就這麼定下一樣。
”陶玉說:“不是我嘴損,你看着,到時肯定按我說得來了。
”康權又亮出了另一個理由,說:“我聽說爸住得那片房子,開發商可能要開發。
說不定明後年就拆倒了。
到時,連爸也得找個住處呢。
”陶玉眼睛一亮,轉眼卻噘了噘嘴說:“這事我咋沒聽說過呢?”康權說:“你一天對外面事啥也不管,就知道在家裡算小賬。
你别忘了,典當行裡,最多的就是這方面的信息。
”陶玉高興起來,瞟了男人一眼,咬了嘴唇說:“我倒想算大賬,你要能拿回來才行呢。
” 康權把老婆的思想做通了,沒想到一個多月以後,典當行卻出了事。
其實也不是典當行的事,是典當行的大後台,那個倪鵬在老家的那個投資煤礦,資産過億的本家哥出了事。
先是由于一塊風險投資的露天煤田,砸進去了六千多萬元,正要産出創收的時候,國家
這一腳打住了康權不合時宜,也堅定了呂娥按計劃辦事的信心。
年後天開始向暖了,呂娥跟康炳說:“媽說走就走了,倒是好回首,也沒拖累咱們什麼。
媽在的時候,說實話人家大哥盡得孝比咱們多。
現在家裡剩下爸一個人了,也該輪到咱們盡點孝心了。
可是咱們的日子不比大哥家,人家兩口子掙工資着呢。
所以我還是那個想法,咱們搬回去,跟爸一塊住。
住一塊有幾個好處呢,一是爸就不孤了,還能幫咱們照看一下醜旦;二是咱們把這邊的房空出來出阻,每個月咋也有個四、五百塊錢的收入,這都頂我一個月的工資了。
還有,爸那邊的房子比咱們這邊的好住,又離街上近,我跟你出去辦個事,打個工也方便。
你這三輪車還能在院裡放呢,咱們又把存車錢也省下了。
”康炳聽得心裡暖烘烘的,接口就說:“這麼好的事,那你跟咱爸說去。
”呂娥“呸”地唾了一口說:“說你沒腦子,你就是沒腦子。
這種事你們父子倆個咋也好談。
我一個媳婦子咋好說呢。
”康炳撓着剛剃的光頭,呐呐地應承了。
康炳跟父親說,父親卻有點不情願,說:“你媽在的時候,她一個病人,我都能招呼了。
如今剩我一個人了,料理個自己的生活不成問題,你們就不要操心了,還就那邊住着吧。
”康炳有點急,說:“你跟我媽一直說呂娥不好,現在人家有這個孝心了,你又不同意我們回來,這是咋了麼?”父親心知肚明這絕不是兒子的主意,也知道這個媳婦的禀性遠不是說得那麼好,同時還顧慮着一些别的事情,可都不便明言,隻好說:“咋也不咋,我現在上了歲數了,跟你們生活在一塊是個拖累,也不方便。
”康炳說:“自己一家人有啥不方便。
我覺見兩全齊美挺好的,不信,你問我哥去,他肯定同意我們回來的。
”父親一時矛盾的無言了。
父親跟康權提說了這事,康權想也沒想,說:“我還正操心着,咋給家裡雇個人呢,這麼一來,一舉兩得。
你身邊有了人,我們也放心了。
”父親慢吞吞說:“你想得簡單了。
”康權想了想,理解了父親的話。
他對康炳沒什麼,自己的兄弟覺得怎麼都可以,隻是對呂娥心存一種難以言說的隔閡,既有成見,又有人性的鄙視。
但替父親考慮,他還是堅持說:“爸,你就不要想那麼多了。
我們不會有意見的。
”父親隻好認可了這件兩個兒子都不反對的事。
康炳一家搬回了父親的家,那邊的房也租出去了,一段時間裡,全家人的生活都順理成章的挺順利。
那呂娥待父親也挺好的,特别是孫兒醜旦上學,成了父親每天接送的一大任務,同時也讓老人少了些無聊和寂寞。
可是,康家人沒意見的事,陶玉卻有意見。
陶玉說:“就呂娥那德性能孝敬你爸,哼,那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虧你是這麼大歲數的人了,連這都看不開來。
她那是看上了你爸那個房子,現在就開始謀劃上了。
還美其名回去伺候老人,那是哄鬼呢。
”康權糾正說:“你咋現在說話,越來越沒個樣子,難道叫我爸個爸真就那麼難為你?”陶玉僵了片刻,不情願地改口說:“行,行,行,這不是說慣了嗎。
”接着說:“不是我說喪氣話,就康炳那個腦子,讓呂娥哄得吃了,他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康權不吱聲,陶玉有點來氣,刺激說:“其實,你們兄弟倆的腦子也都差不多。
”又說:“我把醜話說在前面,這事我是反對的,也看不過眼。
你們認為可以,那你們做去,反正我是再不回那個家了。
這你也不要怨我。
誰得利誰盡孝去。
”康權額頭皺出一片褶子,又對陶玉的分析說不出二三來。
晚上,夫妻倆個為這事又鬧起不愉快。
康權說:“你咋愛把事情總往複雜了想。
咋就不想一想,有了康炳他們跟老人在一塊,咱們能省多少心。
爸也不用一個人過了。
至于爸百年之後的事,那是後話了,到時我們兄弟姊妹自會商量的。
”陶玉說:“你少哄騙我了。
到時人家占着,你商量個甚!”康權說:“聽你這麼一說,好像這事就這麼定下一樣。
”陶玉說:“不是我嘴損,你看着,到時肯定按我說得來了。
”康權又亮出了另一個理由,說:“我聽說爸住得那片房子,開發商可能要開發。
說不定明後年就拆倒了。
到時,連爸也得找個住處呢。
”陶玉眼睛一亮,轉眼卻噘了噘嘴說:“這事我咋沒聽說過呢?”康權說:“你一天對外面事啥也不管,就知道在家裡算小賬。
你别忘了,典當行裡,最多的就是這方面的信息。
”陶玉高興起來,瞟了男人一眼,咬了嘴唇說:“我倒想算大賬,你要能拿回來才行呢。
” 康權把老婆的思想做通了,沒想到一個多月以後,典當行卻出了事。
其實也不是典當行的事,是典當行的大後台,那個倪鵬在老家的那個投資煤礦,資産過億的本家哥出了事。
先是由于一塊風險投資的露天煤田,砸進去了六千多萬元,正要産出創收的時候,國家